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0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2.2节 水的运动(一)同步讲解与练习 中图版必修1.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62927 上传时间:2018-12-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0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2.2节 水的运动(一)同步讲解与练习 中图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0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2.2节 水的运动(一)同步讲解与练习 中图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0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2.2节 水的运动(一)同步讲解与练习 中图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0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2.2节 水的运动(一)同步讲解与练习 中图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0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2.2节 水的运动(一)同步讲解与练习 中图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二节水的运动【知识结构】太平洋洋流模式图水的运动水循环分类标准:发生区域概念:水通过蒸发和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在各种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的运动。分类: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要点内因:水的三态变化环节:蒸发(蒸腾) 、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和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外因:太阳辐射(主要能量、动力来源) 、重力作用: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调节水分和热量地区的分布不均,使各地干湿、冷暖差异大大减少。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得到更新并持续利用。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海洋水运动的表现形式环:海浪、潮汐、洋流洋流概念

2、:海洋表层海水大规模的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地运动。影响洋流流向的因素:大气运动,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分类按成因按水温风海流 成因:盛行风吹拂(近地面风带和大气运动)补偿流 成因: 由于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洋流,使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海水来补充所形成。补偿流除水平的以外还有垂直的,垂直的又分上升补偿流和下降补偿流。密度流 成因:由于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分布的密度不均,引起海水流动。暖流 作用:增温增湿寒流 作用:降温减湿规律影响热带、副热带海区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南极大陆外围形成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

3、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东澳大利亚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巴西暖流对沿岸热带雨林其后形成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西澳大利亚寒流、秘鲁寒流对延安荒漠环境的影响。 )渔场 寒暖流交汇(北海道、纽芬兰、北海渔场)寒流(上升流海区) (秘鲁渔场)航海(顺快逆慢)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运;海水净化(污染区净化快,扩大污染范围)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东东东东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80主 要 洋 流 及 分 布2大西洋洋流模式图北印度洋洋流模式图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4、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 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东803【巩固练习】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时刻不止地对地球环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据此回答 1-2 小题。1. 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A. 太阳辐射能 B.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C. 水能 D. 生物圈内的生物能【答案】A2. 塔里木盆地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A. B. C. D. 【答案】C【解析】塔里木盆地水没有流入大海,只是在陆地及上空循环,所以不参与海陆间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只参与陆地内循环,选择 C。2016 年 12

5、 月 2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编队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下图为“辽宁舰编队航行路线略图” 。读图,回答 3-4 题。43. 辽宁舰编队在 2016 年 12 月 2325 日的航行过程中,最可能( )A. 顺风、顺流 B. 逆风、顺流 C. 顺风、逆流 D. 逆风、逆流【答案】C【解析】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盛行偏北风,12 月 23 到 25 日的航行是向南,最可能是顺风;但逆日本暖流,C 正确。4. 该海域主要洋流对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 阵低气温 B. 增加降水量 C. 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D. 上升流形成北海道渔场【答案】B下左图为济南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地理

6、原理而设计的实验流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 上右图中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图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ABCD 分别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暖锋、海陆风、地形雨的形成示意。从图上设计的实验来看,白天沙石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晚上相反,说明了沙石的热容量小,白天受热增温较水快,晚上的降温较水快,昼夜的温差大。水的热容量大,其状况正好与沙石相反。所示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述实验原理相同的是海陆风。56. 关于上题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所示过程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较小 B. 图过境时会造成我国大面积的降温C. 图反映了冬季风的成因 D. 图反映了台湾岛东部降

7、水的主要成因【答案】D下图为“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 ,图示箭头代表风向,读图完成 7-8 题。7.该海域可能是( )A. 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B. 南半球中高纬海域 C. 北半球中低纬海域 D. 南半球中低纬海域【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的风向可判断出,该风带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该海域可能是北半球的中低纬海区,C 正确。8. 甲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A. 增温增湿 B. 增温减湿 C. 降温减湿 D 降温增湿【答案】C【解析】洋流分布规律:中低纬度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寒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为

8、暖流。北半球中高纬度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岸(大陆西岸)为暖流,大洋西岸(大陆东岸)为寒流。9.某洋流位于大陆东岸,是呈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的一部分,该洋流是( ) A.东澳大利亚暖流 B.日本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西风漂流 【答案】A【解析】呈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和南半球中低纬度。B、D 选项均属于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该洋流位于大陆东岸,即大洋西岸,其中 C 项还属于大陆的西岸,所以不符合题目要求。西风漂流属于东西流向,也不符合题目要求。 10.在下列海水等温线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暖流的是( ) 6【答案】A11.暖流对所流经海

9、区及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减温减湿 D.减温增湿 【答案】A【解析】暖流温度高,对流经地区的环境有增温增湿作用,故选 A。 12.海水运动的主要表现形态( ) 风浪 潮汐 洋流 波浪 A. B. C. D. 【答案】D【解析】海浪、潮汐、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表现形态,其中风浪、波浪、海啸、风暴潮等形式都属于海浪。 13.下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 图 2 A. B. C. D. 【答案】B【解析】首先要清楚世界大洋洋流的分布主要是由全球风带决定的,其次根据风带分析出正确选项。我们可以把大洋洋流模式图巧记为:8/8,在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是北顺南逆,

10、中高纬为北逆南顺。所以正确的图示应为。 14.寒流对沿岸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7A. 增温、增湿 B. 降温、减湿 C. 降温、增湿 D. 增温、减湿【答案】B【解析】寒流对沿岸气候影响是降温、减湿,B 对。暖流对沿岸气候影响昌增温、增湿,A、C、D 错。15.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巨大作用的洋流是 ( )A. 北太平洋暖流 B. 墨西哥湾暖流C. 阿拉斯加暖流 D. 北大西洋暖流【答案】D16. 读“水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水循环各名称:A_,B_,C_,D_。(2)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有_、_、_。(3)图中包括_种水循环类型,它们是_ _ _、_ _

11、_、_ _。(4)简述水循环的意义。(5)根据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如果该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主要是什么?【答案】 (1)蒸发 植物蒸腾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2)降水 水汽输送 下渗 (3)三 海陆间循环、陆地循环、海上内循环(4)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联系四大圈层,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的转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5)大面积破坏植被和排干湖沼,使植物蒸腾和水面蒸发量减少,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817.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问 题。(1)

12、在两海域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 海域,理由是: 。(2)该海域海雾多发的时间是 。A1、2 月 B3、4 月 C7、8 月 D11、12 月(3)试分析 P 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4)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答案】(1) 海域是寒、暖洋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2)C(3)P 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又 因 P 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故 P 地冬季多降水。(4)北海道渔场位于温带的大陆架地区,又位于寒流和暖流的交汇处。【解析】918.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平面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海区位于 (

13、南或北)半球。 (2)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 )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如果该海域位于东北太平洋,则这两支洋流的名称分别是 _ _和_ _ 。 (3)图中 A 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_ _气候,附近的洋流对该气候的形成起到了_ _作用。 (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_ _ _ _(双选) A欧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B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C非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D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5)图中 A 附近的海域是否会形成世界级大渔场?为什么? 【答案】(1)北 (2)(A 附近海域画向北的暖流和向南的寒流) 阿拉斯加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3)温带海洋性 增温增湿 (4)AB(5)不会。因为世

14、界级的大渔场一般分布在寒暖流的交汇处或冷海水上泛的地方,而 A 附近的海域为洋10流遇到陆地后分支的地方。 【解析】19.图是某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纵横直线表示经纬线,曲线表示海水等温线(单位:),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 (1)判断图中洋流的性质是暖流还是寒流? (2)判断图中海区是南、北哪个半球? (3)图中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间隔为 5,经过 B 点的纬线的度数为 20,当“北京时间”为 2006 年 9月 7 日 8 时,A 点地方时是 9 月 6 日 19 时,判断 A 点的纬度为_度;经度为_度。 (4)假如该图所示洋流在太平洋某海区,该洋流的名称是_;该洋流对沿岸地区

15、的气候有_的影响。 (5)除太平洋海区外,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还有_海区。 【答案】(1)寒流 (2)南半球 (3)15S 75W (4)秘鲁寒流 降温减湿 (5)大西洋、印度洋 【解析】(1)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故图示洋流从 16C 水温流向 22C 水温的地方,故为寒流。(2)图示越往北温度越高,判断位于南半球。 (3)北京时间即 120E 为 7 日 8 时,A 点的地方时为 6日 19 时,即 A 点地方时较 120E 地方时晚 13 个小时,故当地的经度为 75W。A 点的纬度应位于 B 点以北 5,而 B 位于南纬 20。 (4)若位于太平洋,则该寒流位于南太平洋,故判断为秘鲁寒流。寒流对11沿岸气候降温减湿。 (5)南半球的大洋环流还分布于大西洋(本格拉寒流)和印度洋(西澳大利亚寒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