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62251 上传时间:2018-1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第 6 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目标导航1.中国古代的农学、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成就,结合教材掌握即可。2重点是四大发明,对于其发明、改进和外传的时间都要用心掌握。3结合四大发明在中外的不同作用,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以及其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课前预习(10 分钟,10 分)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名称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出现 _发明植物纤维纸 唐雕版印刷的 金刚经 唐朝炼丹制药时 发明 战国时期_发展 东汉_改进造纸术 北宋_发明活字印刷术唐末始用于战争,五代和宋广泛应用宋代发明_用于航海外传13 世纪中期传入朝鲜,后传到欧洲14 世纪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 世纪传

2、入欧洲,推动_二、天文学成就1特点:形成一套完整的古代天文学体系。2表现(1)天象观测拥有世界上最早的_记录。对彗星和_记录分别比欧洲早 1000 多年和 670 多年。对_的记录比欧洲早 800 多年。(2)天文著作:战国时期_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 _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3)天体测量东汉:张衡发明_;关于地球是圆形的见解比西欧早 1000 多年;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_。唐代:僧一行与梁令瓒创制_;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元代:郭守敬制成_,比欧洲早 300 多年。三、算经与圆周率1先秦(1)春秋时期: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2)春秋战国:发明了_。- 2 -2东汉:九章算术(1)内容

3、:总结周秦到汉代数学成就;记载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2)地位:标志着我国_的形成。3南朝:_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 1000 年。4_:发展成简便高效的珠算法。四、古代农书1南北朝:_(1)作者:北朝_。(2)地位: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3)内容: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宝贵思想。2元朝:农书(1)作者:_。(2)特点:重点放在_改革方面。(3)影响:对提高生产力起极大推动作用。3明朝:农政全书(1)作者:_。(2)特点:充分汲取_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3)地位:徐光启被誉为“_” 。五、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时间

4、 作者与著作 内容或特点 地位战国至西汉 _ 现存较早医书,奠定中 医学理论基础东汉 张仲景_ 论述“望、闻、问、切” 四诊疗法中医临床医学经典。张仲景被称为“_”华佗 擅长外科手术,发明“_”和五禽戏 _是早期体育保健体操明代 李时珍_ 药物学著作全面系统地总结 16 世纪以前药物学成就,创立当时最先进的_,推进生物学发展答案:一、西汉 司南 蔡伦 毕昇 指南针 地理大发现二、2.(1)日食 哈雷彗星 太阳黑子 (2)甘石星经 石氏星表 (3)浑象仪 候风地动仪 黄道游仪 简仪三、1.(2)筹算计算法 2.(2)古代数学体系 3.祖冲之 4.元代四、1.齐民要术 (1)贾思勰 2.(1)王祯

5、 (2)生产工具 3.(1)徐光启 (2)西方 (3)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五、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医圣 麻沸散 五禽戏 本草纲目 分类法课堂作业- 3 -(20 分钟,30 分)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1 太平御览载:“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 ”以纸代简得到普遍推广最早是在(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北宋答案:B解析: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蔡侯纸” ,使纸得到普遍推广和使用。故纸的普遍推广和使用开始于东汉时期,答案为 B。2怛罗斯战役是唐朝和大食(阿拉伯人建立的帝国)这两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间的一次非常重大的战役,它客观上促进了儒家文

6、明与伊斯兰文明间的交流。此时,中国有可能西传的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活字印刷术 D棉纺织技术答案:A解析:解此题关键是抓住“唐朝”这一时间信息,分析选项可知在这一时期中国只有造纸术已经发明,其他尚未发明,据此得出答案。3某学习小组在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将印刷术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印刷史上的革命 ”。 中的文字应是 (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 C转轮排字盘 D铜活字印刷术答案:B解析:宋代平民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性突破,大大提高了印制效率。雕版印刷术是早期的传统的印刷技术,是被“革命”的,应该属于第一个阶段;C 项

7、和 D 项是对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和完善。答案为 B。知识点二天文学成就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拟组织“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展览” 。下列图片与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简仪同类陈列最合适的是( )- 4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A 为司南,B 为地动仪,C 为本草纲目 ,D 为活字印刷品。郭守敬的简仪属于天文学仪器,同属天文方面的是地动仪。5我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取得的领先于世界的成就主要有( )石氏星表 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 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技术 制成黄道游仪,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A B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的认知能力。不属于天文学成就。都是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天文

8、学成就。知识点三算经与圆周率6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 )A算筹的发明 B珠算运算口诀的编制C 授时历的编制 D 九章算术问世答案:D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前往图书馆搜集查阅了九章算术 伤寒杂病论 齐民要术 农政全书等几本典籍。该小组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中国古代的科技与生活 B领先世界的中国农耕文明C中国先民的生产与生活D中国古代五行学说与生活答案:A解析:题干里的九章算术 伤寒杂病论 齐民要术 农政全书都属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古代科技典籍,故答案为 A。知识点四古代农书8与齐民要术相比, 农政全书最能体现开风气之先河的一点是( )A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B达到了传统农学的顶峰C系统总结

9、了我国历代农业的经验D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宝贵思想答案:A- 5 -解析:农政全书最早介绍和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这是齐民要术所不曾出现的,体现了开风气之先河的特点。9李约瑟指出,在科学技术上, “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 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中国古代“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科技成果有(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石氏星表简仪阿拉伯数字A B C D答案:A解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正确;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表,正确;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的简仪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早三百多年,正确;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错误。故答案为 A。知识

10、点五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10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奇葩,今天坐在药铺里看病的医生仍采用四诊法,这起源于( )A扁鹊 B张仲景C孙思邈 D李时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张仲景总结前代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与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出伤寒杂病论 ,并阐述望、闻、问、切四诊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112014 年,当埃博拉病毒在非洲部分国家肆虐时,中医中药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如果想了解传统中医中有关药物方面的知识,最适合查阅的资料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答案:C解析:A、B 两项是侧重于病理方面的医学著作,错误;本草纲目是药物学巨

11、著,C 项正确;天工开物是科技类著作,排除 D 项。故答案为 C。二、非选择题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人造纸的技术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 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利普斯事物的起源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请回答:(1)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材料二的核心观点是什么?(2)你

1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这句话?- 6 -(3)材料二中“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所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4)综合材料一、二,概述四大发明的世界地位。答案:(1)造纸术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2)新式火药武器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的力量。(3)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4)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代表,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近代社会的到来。课 后 作 业时间:45 分钟 满分:6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3、26 分)1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缣(细绢)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据材料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东汉时期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社会需要推动了科技进步 “蔡侯纸”的出现推动了纸的普及A B C D答案:D解析:材料提供的信息是:因为“缣(细绢)贵而简重” ,所以蔡伦利用一些便宜易得的原料改进造纸术。西汉时期中国已经有了纸,错误;魏晋时期纸开始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错误;传统的书写材料使用不便,所以推动了“蔡侯纸”的出现,正确;根据“自是莫不从用焉”可知正确。故答案为 D。

14、2 看历史上载文指出:实际上,那个流传甚广,以一把磁勺放在一个铜盘上的司南造型(如图),确切的出现时间是 20 世纪 40 年代末,而这个造型是否历史上真正的司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部早已存在诸多争议。下列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图中的司南并不是由考古发掘出的B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指南仪器司南C图中的司南造型在学者中存在争议D最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发明了司南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中“司南”是现代人根据文献记载制作的一个模型,A 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存在诸多争议”可知,C 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有大量文献表明司南在战国时期就已存在,尽管没发掘出实物,但不能说历史上根本不存在,

15、故 D 项表述正确,B- 7 -项表述错误。故答案为 B。3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变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影响”主要是指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故 A 项正确;B 项与“改变了整个世界” “人类事业”等信息不

16、符,排除;工业革命与四大发明没有直接关联,故 C 项错误;D 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故答案为 A。4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A小说在社会上流行 B造纸术的发明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印刷术的进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反映了宋代藏书的数量较前代大为增加,和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出现。5司南发明之初,必须有地盘(刻有干支)配合才能使用。而南宋罗盘不但有子午正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两者之间有一夹角,即磁偏角。上述材料反映了( )A传统科技催生近代科学 B自然科学逐渐取代封建迷信C传统科技的自我完善

17、D中国古代海域不断扩大答案:C解析:题干反映了从司南发明之初到南宋时指南针有了明显改进,这种改进正好体现了“传统科技的自我完善”的过程,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近代科学的产生,A 项错误;B、D 两项在题干中也没有体现,错误。6 齐民要术:“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 诗 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这段话体现了( )A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答案:D解析:题干中“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的信息表明神农、尧、舜等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故 D 项正确

18、;A、B、C 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7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中亦所罕见。 ”此评价的依据之一是张衡( )A创制了简仪B最早做了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C制定了大衍历D最早对月食作了科学的解释- 8 -答案: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主要成就,A 项为郭守敬,B 项无确切人物,C 项是僧一行,只有 D 项。8古代有位科学家,其著作具有总结性,并注意参照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重视调查,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这位科学家是( )A贾思勰 B李时珍C宋应星 D徐光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 ,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和农学

19、研究的利弊得失做出全面的评价和总结,并开展农业科技实验,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9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编写,共收集了 246个应用问题及其解法,分为九章,分别是:“方田” “粟米” “衰分” “少广” “商功” “均输”“盈不足” “方程” “勾股”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数学 ( )A走在世界前列 B重视理论研究C与商业发展关系密切 D关注农业生产答案:D解析:关键是理解“方田” “粟米” “衰分” “商功” “均输” “盈不足”等,由此可知九章算术中探讨的问题多与农业生产相关,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关注农业生产,这是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密不可分的。A 项在

20、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B 项说法错误,中国古代科技多重实际应用,轻理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重农轻商,科技主要是为农业服务的,C 项说法错误。10观察下面两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 )农政全书书影 利玛窦与徐光启图像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B儒家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答案:A解析:B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 项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内容,排除。D 项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内容,排除。11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番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A 齐民要术 B 农书C 农政全书 D 四洲志答案:C解析:解题方法

21、一:甘薯原产地在美洲,新航路开辟后在明朝中后期传入我国,只能选择C。解题方法二:排除法。 齐民要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贾思勰所著;农书是中国元代的综合性农书;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所著, 四洲志是鸦片战争后才出现的。因此最早记- 9 -载番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只能是农政全书 。12鲁迅先生就中国古代科技的发明与应用有一段论述:“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先生所说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文化的封闭性B中西不同的社会环境C中西对外开放的程度不同D中国古代应用技术落后于西方答案:B解析:笼统地说中

22、国文化是封闭的是错误的,汉唐等许多朝代的中国是开放的,据此排除A、C;中国古代应用技术很发达,远超西方,故 D 亦排除。科技发明是否能够得到推广和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火药等发明时中国处于稳定的农耕文明时期,而传入西方时,西方正处于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对科技发明有着相当大的渴求,由此得出答案。132014 年 6 月,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提到“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 。究其原因主要有( )科技缺乏原创性“海禁”政策的影响传统科技思想的影响实行文化专制A BC D答案:B解析:“科

23、技缺乏原创性”不符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错误;“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正确;传统科技思想重经验总结、轻理论探究,正确;明清时期文化专制的强化更是扼制了科技的进步,正确。故答案为 B。二、非选择题(每小题 17 分,共 34 分)14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进步。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读图 1,图中这一科技成果产生于何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哪些社会需求推动了上图发明的产生与发展?图 2 为印于 868 年的金刚经(部分)图 3 为 11 世纪我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术(2)读图并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说明哪些社会需求推动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

24、的发明与发- 10 -展。(3)马克思认为,印刷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之一,它是“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简要说明印刷术对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强大的推动力” 。答案:(1)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文化教育的发展;笨重的竹木简和昂贵的缣帛都不适应人们的需要,所以改进书写材料成为必要。(2)佛教等宗教的盛行、科举制的实行、文化教育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印刷品的需求增大。(3)活字印刷术传到欧洲,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科学技术武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利用该武器,印刷书籍,宣传人文主义思想,打破封建教会对文化的垄断,为近代欧洲反

25、封建斗争发挥巨大作用。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统计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中国的世界纪录材料二: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在唐宋几个世纪中达到顶峰,文化领域尤其如此(唐宋)科学技术取得了至今才得到充分理解的非凡成就。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是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而英国人哈雷揭示了其中的规律,此星因此被命名为哈雷彗星;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

26、律的理念。材料四: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就会发现,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这 268 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驶出中世纪的港湾后,它虽然易桅换桨,可又面对着险恶风云和那么多急流险滩。沈毅中国清代科技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这些领域与中国古代哪一经济活动相关?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请举实例说明唐宋时期科技取得“非凡进展”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4)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驶速迟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案:(1)主要分布于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与农业经济有关。原因: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以自然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2)唐朝时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宋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天文历法方面僧一行创制黄道游仪、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孙思邈的千金方 。(3)古代科技的技术化倾向严重,没有把它上升到理论层面。(4)腐朽封建专制制度束缚,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