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54405 上传时间:2018-1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曹刿论战教学设计黄淼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2、理解课文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3、分析并理解人物形象。4、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重难点:1、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2、分析并理解人物形象。3、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1、理解加点字的意思2、理解一词多义3、翻译句子4、齐读课文二、“战”1、读题目 2 遍。曹刿论战,“战”,你从文章中获取了有关于这场战争的哪些信息?时间:地点:长勺之战交战双方:结果:2、长勺之战发生的背景是?(原因是?)交战双方势力如何?补充介绍:背景:齐襄公于周庄王十一年(公元前 686 年)年底被公孙无知暗杀,月余后 (前 685 年春季)

2、2公孙无知亦被国人所杀。公子纠及公子小白各自从鲁国及莒国返国。小白先至即位,是为齐桓公。鲁庄公为护送公子纠回国,与齐军战于时而大败,仅以身免。齐国随后计划再进攻鲁国。鲁国当时的疆域和国力较之齐国,均处于相对的劣势。评价:“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败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3、文章记录了春秋时期齐鲁两国之间的长勺之战这一历史事件。这是历史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文章选自左传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三、曹刿这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曹刿1、曹刿是谁?他的身份?布衣、平民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3、,又何间焉?”不是肉食者同乡人认为:军国大事(两国交战)是士大夫阶层关心的事,作为平民百姓、一介草民,自可不必多言国之大事,也不须参与其间。2、曹刿如何回答:读“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从中,你能谈一谈曹刿的人物形象吗?超过了普通平民的眼界,认为士大夫是目光短浅、不能远谋的人,这样,曹刿就把自己定位为与社稷存亡密切相关的人。即使是平民布衣之人,也有理由为国出力献策,于是,尽管有同乡人劝阻,曹刿还是依然关心国事,关心这场战争,觐见鲁庄公。“曹刿请见”曹刿的责任感、爱国意识。齐读,体会曹刿人物形象。3、文章是如何刻画曹刿这一形象的?语言描写、以同乡人来衬托4、乃入见,与鲁庄公有一番对话,读一读,女生

4、读曹刿,男生读鲁庄公。思考曹刿的人物形象3问:“何以战?”个性直率提示:关注几次对话的内容,对于鲁庄公的三个回答,曹刿的态度如何?“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里的“人”是百姓?特指士大夫、贵族。)只依靠贵族,能不能取胜?小惠未徧,民弗从也。“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将希望寄托在神身上,有用吗?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明察秋毫,是为谁着想?百姓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情,什么事情?为百姓着想的事。)曹刿否定了前两次,肯定了第三次,为什么?曹刿认为:鲁庄公所言能够根据案件实情审理,是真正为百姓做事、真正做到以民为先,凭这一点,可以与齐国交战

5、。重视人民的力量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里思想在当时无疑是先进的,可见,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板书)“战则请从”主动请战的热忱。再读对话,女生读鲁庄公,男生读曹刿,体会人物形象。5、文章如何刻画曹刿这一形象?语言描写、以鲁庄公来衬托6、自由朗读战中、战后,结合文章内容,从人物描写角度说说曹刿的人物形象。两个“未可”、“可矣”(敌疲我打、后发制人的军事策略)语言描写干脆利落、自信!“下视”、“登轼而望” 动作描写谨慎对待强敌、重视观察敌情,善于捕捉有力战机的杰出军事才能。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在战争中和战争后,曹刿的谋略和思想体现了他在军事方面敢于以少数兵力迎战大部队(胆大),追击齐国逃兵的谨

6、慎举动(心细)。这两点恰恰是作为军事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三、鲁庄公1、鲁庄公是什么身份?鲁国国君2、“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4十年鲁国国君,已有资历面对强国来势汹汹,并不恐惧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毅然选择“战”。鲁莽却也敢于担当,在精神上并不孱弱的国君形象。朗读体会。细品细读,这几个字可谓神来之笔,够花了一个敢于担当、毫不畏惧的鲁庄公。3、再读“曹刿请见”(问:你有何疑惑?曹刿是什么身份?)曹刿请见就能见吗?乃入见曹刿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见了,见得理所当然,可见鲁庄公的人物形象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四个字“曹刿请见”轻描淡写,细细体会却非同寻常。4、鲁庄公与曹刿的一番对话。鲁庄公有一定的政治悟性

7、。 “以民为本,取信于民” “何以战?”回答否定回答否定曹刿的单刀直入、咄咄逼人鲁庄公的礼贤下士,胸襟宽阔5、军事短视无损于鲁庄公君主形象。说到虚怀纳谏、从善如流,人们大多会想到战国时期的齐威王和贞观盛世的唐太宗。前者听取邹忌讽谏,广开言路、悬赏求过,终使诸侯朝服;后者接受魏征批评,内修政德、外抚夷蛮,终使四海归心。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这两位进谏者都是君王的心腹之臣、都与君王有多年交情、都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即使这样,邹忌还是为了使进谏更含蓄委婉而别开生面、煞费苦心;不讲究说话艺术的魏征 则连续几次因冒犯圣颜而险些被杀!现在我们再回头品读一番长勺之战前的君民对话,不难发现在礼贤下士方面鲁

8、庄公比其后世的齐威王和唐太宗都要优秀得多。试想一下:面对一介布衣的当头棒喝、咄咄逼问,一国之君能够做到不耻下答、似乖巧小学生逐项回答老师的再三刁难一样,这种胸襟该是何等宽阔!6、战中、战后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此处,曹刿的军事天才不用多说,但鲁庄公的积极纳谏、虚心求教更是值得赞赏,他以一个君王的博大心胸,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善待一介草民,能够全盘接受他的军事预测,军事安排,并能不耻下问。57、鲁庄公的人物形象,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语言描写、通过曹刿来衬托8 小结:长勺之战中鲁国的胜利是曹刿的政治远见、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鲁庄公的礼贤下士、虚心纳谏、取信于民恰到好处的结合促成的。其实,只有能臣遇贤君,

9、千里马遇伯乐才可能有超乎常规的奇迹发生,鲁庄公大胆采纳布衣之士曹刿的军事见解。,善于识才、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的明君一面。齐读课文,体会两人的人物形象。四、论读题目,论战的“论”,改成“助”,好不好?1、文章详略,重点在站前战后的“论”剪裁得当。2、传递一种政治思想:取信于民,君民平等军事策略:敌疲我打,后发制人3、更好的丰富人物形象言简意赅五、小结:曹刿论战全面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这一历史事件。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也向我们传递了一种政治信念和军事策略,内容可谓丰富,有人统计过,这篇文章共 222 字,可见文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有人这样评价左传: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