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子班级_ 姓名_学号_1 很多古诗词中体现了化学知识。 “墙角数技梅,迎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人们能够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N BH C2O DCO 23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B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C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D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4 在化学反应中,下列粒子可以再分的是( )A分子 B原子 C质子 D中子5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端午时节粽飘香分
2、子在不停地运动 B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变大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D6000L 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 40L 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6 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现 象 解 释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 6000L 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 40L 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7 下列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A氯化钠 B金属铜 C金刚石 D干冰8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描述了春天
3、晴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下列从微观角度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 B微粒间有空隙C微粒的体积小、质量轻 D微粒在不断运动 9 干冰易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变大 B分子间的间隔变大2C分子体积变大 D分子运动速率不变10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蒸馏水 B汞 C氯化钠 D金刚石3参考答案:1 答案: C解析: 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中不断地运动故选 C。2 答案: D解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N、H 都是原子,2O
4、 是 2 个氧原子它们都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O 2是二氧化碳分子可以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 答案: D解析: 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不停地运动,花的香气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正确;B酒精挥发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造成分子间间隔变大,正确;C食物腐败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正确;D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分子本身大小不变,此项说法错误,故选 D。4 答案: A解析: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行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选 A。5 答案: B 解析: 端午时节粽飘香是因为粽子中的香味分子运动
5、到了空气中,A 对;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 错;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是因为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C 对;6000L 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 40L 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减少,使得气体的体积减少的缘故,D 对。 6 答案: D解析: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是因为夏天的温度比冬天的温度高,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A 正确;固体、液体、气体这三种状态的物质,气体的分子间隔最大,最易压缩,B 正确;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 正确;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是由于分子间间隔变大了,分子的大小是不变的,D
6、错误。故选 D。7 答案: D解析: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B金属铜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C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所以应选 D 项。8 答案: D解析: 分子基本性质:1、质量、体积都很小,2、在不停地运动,3、分子间存在间隔,其中“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微粒在不断运动故选 D9 答案: B解析: 干冰易升华,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物质本身没有变成其他物质的微粒,故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是正确的叙述,而分子的质量、体积不变、运动速率改变10 答案: A解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A蒸馏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正确;B汞属于金属,属于汞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错误;D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固体,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故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