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案 22 文质兼美,精心打造议论性散文学案略语 在考场众多文体中,议论性散文可能表现得最为出彩。它以其不拘时空的广阔题材、文采斐然的抒情说理、深厚的文化底蕴,征服着阅卷老师和考生。君不见,那些考场优秀作文,大多是议论性散文。但是,要写好议论性散文并不易。议论性散文写作最大的问题是把这种文体写得不像,或者议论性散文的文体特征体现得不足。如果想写好这种最受阅卷老师青睐的文体,除夯实写作功底外,还要认识这种文体的文体特征,掌握其写法。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的理由佳作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
2、“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乐乎山水过去的中国人,讲究外儒内道。一边渴望着“居庙堂之高” ,出将入相,拯救苍生小民;一边又想“处江湖之远” ,寻个逍遥自在,渔樵伐薪。这样,青山绿水旁就多出了一个个潇洒的背影,辗转腾挪间又是一个个快意人生。可见,乐乎山水,在过去也是一种时尚。山水间佳事流传,
3、山水间有高人在卧。中国的“隐士”为山水添上了一层朦胧的高贵气质,它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平凡人的目光,继而形成一种美好的山水文化。长安的百姓听到了终南山上王维的琴声与长啸,隆中人民学会了诸葛亮的梁父吟 ,吴越之民看到了王羲之等人在会稽山下修禊事。更何消说那庐山,黄山,大江大泽乎!细细数去,尽是山水,山水文化早已浸入中国人的血脉。转眼间历史已过数千年。到了今天,大规模的工业开发使得一切都有组织、有规模起来。整齐的琼楼玉宇,横跨田野的新型“阡陌” ,乐乎山水也不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变成了中国人的集体行动。然而,中国人发现,更多的山水却消失了。于是,现在的中国人很无助,很委屈,茫茫然抬头四处望去,到处是
4、高楼大厦,何处去寄情于山水呢?夜里,祖孙二人观景,孙子热情地给爷爷讲述现代的美景:整齐入云的大厦,宽阔平直的大路,色彩鲜艳的灯光,万家灯火的温馨。爷爷听罢,长叹一声,深切地回忆起了他记忆中的山水,而现在却没了记忆中的山水,觉得十分空荡。看着这材料,我想了想,现代化的景观又何尝不是一种山水呢?苏东坡有诗云:“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不妨略改一下:“是处青山皆可乐,何处夜雨会伤神?”这么一来,中国人的心可大大放宽些,随性些。诚然,记忆中的山水在一天天地消失,但那只是过去的山水,时代在变,社会在变,连山水也在变。过去没有现代化的景观,我们就乐乎自然山水,但是现在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景
5、观,我们又何必执着于过去的山水不放,而不去欣赏现在的“山水”呢?乐乎古之山水,乐乎今天的山水,都不失为一种选择。山水是自家的,怎么看取决于你自己,你乐或者不乐,山水都不可能变化。既然已经推陈出新,那就顺便换换味道,毕竟,古代的山水,先人已经乐过了,试一试现在的新的山水,又有何不好呢?,从历史说起,表明历史上有很多人“乐乎山水” ,从而快意人生!由“乐乎山水”的个案推导出“山水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特色。看今朝,因为社会在发展,过去的山水多有消失,所以才有了爷爷的慨叹。“现代化的景观又何尝不是一种山水呢?”精辟!结尾,彰显主题:乐乎古之山水,乐乎今天的山水,都不失为一种选择。亮点点评 立意不俗,高
6、新深远文章跳出一般的立意范围,从更高处来剖析材料所蕴涵的哲理之味。 “乐乎山水”中的“山水”具有双层含义,一是指自然的山水,二是指现代化发展所呈现出来的“山水” 。作者认为,不论是哪种“山水” ,你都应该以“乐”为欣赏姿态来对待。如此立意,很高妙!思路清晰,对比鲜明文章开篇运用对比:古代人不同的人生选择之对比,今天与过去的对比,现代的山水与过去的山水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文章思路也随之推进,清晰明了。文笔流畅,信手拈来文章没有惊天动地的言辞,有的只是朴素语言背后内涵丰富的表达。这种表达流畅随性,似信手拈来,不动声色,却给读者很强的语言张力,哲理性、辩证性的思维在其间渗透。 佳作二:阅读下面的材
7、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8、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淡定有勇,花自盛开河南一考生一朵花需要一些勇气。她,自古便被奉为“君子”之爱,淡定而不骄躁,在春的萌动、夏的烂漫、秋的萧瑟中宠辱不惊,默默隐下自己,静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可平静之下是她蕴积的勇气之能。一朝破晓天际,傲视万木颓倾、百花凋零,终是梅花盛开、万木不见,成为文人雅士笔下那一身傲骨的梅君。梅花,淡定而有勇,一身傲骨,只专心于盛放,而不惧霜冻寒冰,终成一代“君子” 。一个人需要一些勇气。她,一代才女,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折服了多少公子才人之心。作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这个自 13 岁起便起笔为诗的女子,以超俗脱尘的文笔一鸣惊人。我欣赏她,
9、本系美术,却以一种淡定的姿态投身诗歌,那是一种多大的勇气啊!所以,后来之人便相追捧,只落得个淡然回应的结局。我曾想象,弄一支秃笔,着一盏清墨,如她一般书出那典雅清丽的“新月诗” ,但终是怕错,怕错,只得草草作罢。林徽因,淡定有勇,不染俗尘,专注于诗文, “在如莲的时光中” ,笑看“人间四月天” 。一个民族需要一些勇气。她,古老而又坎坷的民族,在近代备受欺凌、压迫,成为“沉睡的巨龙” 。然而,无数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舍生取义,终是赢得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创立一个新的中国,我们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硬是拼出了一条血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
10、更是发扬我中华民族千百年延续的实干勇气,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厉行节俭、转变政府职能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将在习主席的带领下,以千百年来积淀的历史经验为指引,以高昂向上的勇气去追寻“民族梦” 。中华民族,淡定有勇,心无旁骛,只专注于复兴,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勇于创业,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 。英国首相布莱尔曾说过:“一个人年轻时若是保守党,就不太成熟了。 ”就今日的我们而言,必将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将以自信的热情投身创新建设,淡定有勇,静守梦之花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勇则国勇,少年有力则中国雄起。亮点点评 这是一篇较典
11、型的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与议论文一样都有明确的中心论点,甚至分论点。本文以三个小分论点分别从梅花、个人、民族三个角度论述了“勇气”的重要意义。从结构上说,本文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那样严密而谨严,而是如散文的结构形散神聚:全文由三个片段组成,而中心论点犹如一根红线把这三个片段紧紧串连在一起。从说理方法来说,议论性散文说理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那样理论性强,逻辑严密,而是用形象说理。本文是以形象化的描述来展开说理的,尤其表现在一、二两个片段上。从抒情性来说,议论性散文符合散文以情动人的特点,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本文二、三、五段,完全是真性情、真情感的真情表达,甚至还有些意兴未尽,情不自禁。技法指要,洞悉高分
12、的路径一、认识议论性散文的文体特征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表议论,或者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它是介于议论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文体。议论性散文高度的文体融合性,使其既具有深刻的理性特征,又富有生动的形象性和浓郁的抒情性。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需要阐明一个论点。就其性质讲,它是散文,是与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并列的一种散文,又称哲理散文,讲究文采和情感。但与一般的散文比起来,它又有较多的议论,注意表达作者的一些看法,揭示某种道理或哲理。议论性散文与议论文又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其实,这两种文体都有明确的中心论点,而且内容层次和形式结构之间都有着内在的逻辑性。其区别是,议论文在结构方式
13、上无论采用并列式、对照式,还是递进式,其论证的过程都是极为严密的,层次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被称为“线状结构” 。议论文的语言,尤其在使用论据上,也因其简明、规范和严正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而议论性散文,因其具有散文的文体特征,因而阐述分析的过程比较松散。它只将所撷取的意象或场景附着在阐析的道理之上,借之说理,因此被称为“块状结构” 。受文体影响,议论性散文的语言也应具备形象性、抒情性和说明性的特点。由此看来,形象美和理性美,正是议论性散文最本质的文体特征。二、议论性散文的写法要求1行文方法(1)将全文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种方式类同于议论文中把总论点拆解为若干个分论点进行逻辑安排的方式。
14、它使议论性散文不仅结构上美观有序,更使得说理条分缕析,深刻透辟,凸显议论性散文“理”的特性。这种行文方法类似于议论文并列式结构,如“品读佳作”中淡定有勇,花自盛开就采用了这种行文方法。(2)片段组合式。即全文以中心论点贯串始终,分别从纵或横选几个片段组合成文。其片段可描述人物或场景,可有精彩的细节描写,但片段与片段之间,乃至开头、结尾和标题,务必要点明题旨,用富有文采的议论和抒情强化主旨,且全文首尾结构上要尽量相似,形成遥相呼应的整齐形式。这种行文方法很普遍。2说理方法议论性散文本质上是哲理散文,它阐明哲理,表达看法,多是运用文学手法,尤其表现在:(1)以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为意象,阐发哲理。大
15、千世界,芸芸众生,各具灵性。自然界中的“流水” “落花” “繁星” ,通过想象,无不蕴含着理性的思索;社会生活中的思想家、诗人和千千万万的英雄、普通劳动者,又无不给人以哲理的思考。只要我们以饱满的激情、敏锐的目光,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意象,借助类比和联想,不难发现,这些意象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以深邃哲理的启迪。如佳作浅 ,借助红、黄、蓝、绿、紫等自然意象和李白、周敦颐等人物意象,巧妙地阐述了这些意象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生活情趣和理想胸襟。这种借助众多意象以传达理性观点的写法,使本来冷冰冰的说教变得热情活泼、形象生动,收到了化抽象为具体的艺术效果。(2)运用比喻阐发人生哲理。理性的东西使人明理快捷、
16、简易,但却缺乏具体、形象之感,不易让人享受艺术的美感。议论性散文重在明理,如果不借助具体的物象,极容易陷入空洞说教的泥潭,令人生厌。而比喻,正是选用具体形象的、可知可感的事物作为喻体来说明本体,借以阐发哲理,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象,使文章增色生辉之目的。如这样的语言片段:“夏日的阳光,如火一般游荡在人群中央;青春的激情,如海一样翻滚在人们心房,而那如火似海的青春,因为严谨而更加灿烂辉煌。 ”“似那满山的青翠,需要有红花装饰一样,激情的青春,也需要与严谨有个约定。 ”(约定严谨) 这几组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激情如火与大海般的青春同严谨之间的密切关系,理性的美与形象的美融为一体。3语言具有说理性
17、,但尤其具有形象性、抒情性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语言诗化;多引用诗文名句,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可以说,议论性散文与议论文的区别不在于结构,而在于这种形象性和抒情性的语言。这里,尤其要注意议论性散文语言上的两个突出特点:(1)句式上的整散相间与错落有致。议论性散文整散结合。什么是整散?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齐的句子。散句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两种句式具有不同的风格,使用整句有整齐之美,使用散句则有错落之美。整句的修辞手段主要是对偶、排比、叠字、回环、层递、反复等方法。对偶,如:“灯红酒绿的赌场,我们嗅到了什么?金钱、欺诈、贪婪沉浮莫测的人生,我们追寻着什么?名利、虚荣、安逸”(2
18、011 年河北考生“赌”一把诚信) 形式整齐,气势贯通。排比,如:“我们吟诵着中国崛起的华章,仰慕她腾飞的骄傲身影,进而展望她更加繁荣的蓝图,我们对她的爱越来越深沉,在我们眼里她就是搏击长空的雄鹰,展翅便是九万里,让世界震惊。 ”(2011 年河南考生腾飞雄鹰,傲视苍穹) 以排比句统领全文,增强文势。回环,如:“方圆成世界,世界依方圆。 ”(2013 年湖北考生人生方圆观) 形式整齐,气势贯通。层递,如:“懂得,所以相信;相信,所以坚持;坚持,所以自主。 ”(2011 年浙江考生我的时间)逐层深入,引人入胜。反复,如: “爱心暖流带来微幸福,那幸福是黑暗中的一丝光明,是绝望深渊中一声有力的呼喊
19、。 ”“爱心暖流带来微幸福,那幸福微小琐碎,却如润玉般珍贵。 ”“爱心暖流带来微幸福,那幸福是一盏小小的灯。 ”“爱心暖流带来微幸福,那微小的幸福是爱,是温暖,是感动人的力量。 ”(2013 年广西考生爱心暖流带来微幸福)反复吟诵,强调观点。(2)语言情感浓郁,如诗如画。议论性散文语言要通过具体的充满情感的描写,展现一幅幅画面,而且要把自己的观点蕴涵其中。请看下面的文段:海子曾说过:“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如今,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多少人汲汲于富贵而出卖了他们的灵魂?有多少人追逐于名利而典当了最初的追求?当“干露露”们唯“财”是举,当“郭美美”们拼
20、爹、炫富时,仍有一些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最终,他们提升了自己也造福了社会。 “歼15”号总设计师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累倒在地,最终不幸去世。他没有太多的钱财,他也不渴求过多的名利,只想把一生的精力奉献在追求上。他做到了,他是幸福的,相信他在倒下的那一刻,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一声“我愿意”从他的内心发出,感动了无数国人。才道霓虹君已去,英雄长存海天间!该文段不只是对比论证,更重要的是充满情感的罗阳事迹。议论性散文语言要具备四点:一是有一条情感线索,二是有若干组画面,三是采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四是将文章的观点蕴涵于画面组接之中。实战演练,熟习行文的要领一、阅读下面这篇 201
21、3 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思考一下它体现了议论性散文的哪些特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湖南一考生鸿鹄一心展翅腾飞,在脑海深处猛虎的咆哮怒吼之下风雨兼程,直击山之巅、海之角;父子桌前相守,一时蔷薇香溢,宁静安然,生活于细碎之处尽现美丽清新。我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两者兼二为一,何乐而不为?“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子心中自有虎啸龙吟,如那追逐巅峰的苍鹰,手持刀剑,锋芒逼视,然尽管无畏如他,也依然不忘在征服的途中追忆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 ,也依然拥有享受生活宁静安详的勇气,长叹一声“此心安处是吾乡”!追求但不苛求,既有猛虎吟啸,也任蔷薇盛开。雨果曾言:让内心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
22、一种乐趣。而林徽因却叹道: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不因为一心追梦而忘却眼下幸福的珍贵,又不因适意的享受而拒绝让自己经受磨砺,巨龙与心篱同样寄居在心中,彼此安然无恙,共同挑起我们真正向往的生活。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远方与活在当下绝非矛盾,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何非要拆散彼此,而不坦然接纳呢!享受生活之美,乐在历练之痛,猛虎与蔷薇,交相融合。被誉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一生风华绝代,誉响全球,然而她临死前却自责与悔恨于对子女的疏忽;陆游心怀天下,悲悯苍生,时刻吟唱“此身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却痛苦萦心,无法自释;孟夫子虽能“红颜弃轩冕,白首入松云
23、” ,却也叹恨于一生碌碌无为,遗憾终老。此乃为何?他们无法做到像苏子般收放自如,不是猛虎的啸叫占满了耳际而不闻花香,即是沉溺于蔷薇的爱抚而难以自拔。我们需时刻在心中摆放天平,保持最真实幸福的自我,即使猛虎因伤痕累累痛苦匍匐也能愈之以花香,即使蔷薇迷醉麻木本心也能怒号以警醒。猛虎与蔷薇,平衡心灵,度量幸福,此生若此,心甘情愿。我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无论是搏击长空的巨鸟,还是乐在平静的夫子,都一样幸福美好,真实可贵。我愿乐享有两者,充实真正的生活。答: 答案 中心论点突出而鲜明。文中三个分句“追求但不苛求,既有猛虎吟啸,也任蔷薇盛开” “享受生活之美,乐在历练之痛,猛虎与蔷薇,交相融合” “猛虎
24、与蔷薇,平衡心灵,度量幸福,此生若此,心甘情愿” ,紧扣中心论点展开,又独立成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结构形散神聚。行文上采用将中心论点拆分成三个分论点的结构,分别用三个人物片段展开,行文思路清晰,美观有序。引用论证、事例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综合使用,比喻论证尤为突出,使说理形象化。语言形象,有抒情色彩,尤其是大量引用古诗词,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性散文。沙滩上撒满了闪亮的贝壳,像是掉了一地的繁星。那孩子捡起一个贝壳看看,随手就把它丢弃。她已经寻找了一个下午,始终没有找到她心目中那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篮子里空空的。写作指导 “篮子里空空的” ,这是材料告诉我们的结果,立意可由此展开。 “捡”是一个实践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每个人的人生观、审美观是至关重要的。人的生活中不能没有目标,但不能将目标定得过于高远而不着边际。理想要切实,我们固然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 ,但是,不断捡、比,才能鉴别优劣。任何最优美的东西,都是比较而言的。生活在幻想中是很累的。此文写作时,宜用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捡贝壳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人生的过程,只有一心一意,定位准确,才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