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专版)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六 课内文言文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48594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专版)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六 课内文言文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广东专版)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六 课内文言文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广东专版)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六 课内文言文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广东专版)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六 课内文言文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广东专版)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六 课内文言文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六 课内文言文阅读,(一)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同“缺”,空隙、缺口,飞奔的马,断绝、消失,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隔,不能通航。(2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3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一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二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解析】第二段也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B,(二)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

3、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书信,消散,指人间,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中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描写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和动静相衬之美,勾画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山水画卷。 B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

4、复有能与其奇者”的感慨结束。 C文中的“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用意在于表明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山水的妙处,而作者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 D本文描绘了“山川之美”,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沉醉山水的思想感情;并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仕途不得意之情。 【解析】没有表达“自己仕途不得意之情”。,D,(三)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门,考虑,想到,到,只是,2翻译下列句子。 (1)怀民亦未寝,

5、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时值冬初,寒意森森,“解衣欲睡”,看到月光,便“欣然”起行。“欣然”二字,写出了作者被贬之后的寂寞抑郁之情。 B“念”字写出了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作者也许在想:在这贬居的寂寞中,又有谁能与我共同赏月,不至辜负如此良夜呢? C作者写月色,不着一“月”字,只通过巧妙设喻,就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D“

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 【解析】“欣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A,(四)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跟、随,至、到达,笔直,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

7、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也会流连忘返。,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C文章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D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解析】总领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D,(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8、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使痛苦,常常,脸色,责任,使命,2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

9、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名言“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旨相同。 【解析】第二段应该是先正面论证后反面论证。,C,(六)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10、,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苦于,尽、全,赞同,才,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装土石

11、,运到渤海边上。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就凭着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则寓言故事情节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愚公和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对待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C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 D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解析】这是神话的一种写作方法,与封建迷信无关。,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