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化学必修一胶体课件.ppt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3941696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必修一胶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胶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胶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胶体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胶体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二、分散系及其分类,早晨的阳光射入森林的美丽景象,自然形成的美丽石头(价值连城),河流入海处冲刷成的三角洲,彩灯刺破夜空形成的美丽景色,大自然中的云山雾海,象征高贵和财富的各种宝石,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气,气,液,液,固,固,九种分散系,分散质 分散剂 实例气 气液 气固 气气 液液 液固 液气 固液 固固 固,空气,云、雾,灰尘,泡沫,牛奶、酒精的水溶液,泡沫塑料,盐水、泥水、河水,珍珠(包含着水的CaCO3),合金,1.分散系的分类,根据分散质

2、粒子的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溶液: 胶体: 浊液:,d1nm,1nmd100nm,d100nm,胶体的分类,根据胶体中分散剂的状态分,胶体,烟水晶,有色玻璃,2. Fe(OH)3胶体的制备:,注意:不用“”,写胶体; 自来水、FeCl3太多、一次性加入、先加FeCl3再煮、 加热过久都会产生沉淀; 不宜用玻璃棒搅拌,以免破坏胶体。,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红褐色液体,蒸馏水加热至沸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停止加热,胶体分散质的构成:,小粒子聚集到在一起形成的粒子集合体(如Fe(OH)3胶体),大分子直径达到胶体粒子大小的限度 (如:蛋白质溶液,

3、淀粉溶液),3.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胶体的特性) (1)定义: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通路”的现象 (2)实质:胶体中的胶粒产生对光的散射作用 (3)应用:鉴别溶液和胶体,光在遇到不同大小的物质时,分别发生了散射,反射等路径的改变,光的路径,电泳,(1)定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向某 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2)实质:胶粒吸附电荷而带电胶粒具有吸附性(表面积大),吸附分散系中的离子而带电, 整个胶体不带电胶体较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同种胶粒带相同电荷,互相排斥,聚沉,(1)定义:胶体中胶粒在适当的条件下相互结合成较大颗粒而沉降下来的现象 (2)发生聚沉的条件:加入酸,碱或是盐的溶液加入带

4、相反电荷的胶体长时间加热搅拌(3)应用:制豆腐、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比较分散质粒子大小,分散质粒子大小,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的袋里,并把这个袋放在溶剂中,从而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半透膜袋,蒸馏水,淀粉胶体和食盐溶液,4.胶体与溶液的分离、提纯-渗析,资料阅读,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粒度介于1nm100nm之间。这样的微粒能透过滤纸,而不能穿过半透膜(如动物肠衣、鸡蛋壳膜,羊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等)。半透膜具有比滤纸更细小的孔隙,只有分子、离子能透过,而粒度较大的胶体分散质微粒不能通过,因而可以用它将胶体微粒与分子或离子分离开。,分离示意图,1nm,1n

5、m100nm,100nm,离子或分子,许多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巨大数目分子集合体,均一、透明,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稳定,较稳定,不稳定,能,能,不能,能,不能,不能,师生小结,练习 1.胶体和其他分散系(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 )A.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体系 C.会不会产生丁达乐效应 D.粒子有没有带电荷 2.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系,按稳定性由弱到强顺序排列的是 A.溶液、胶体、浊液 B.浊液、胶体、溶液 C.胶体、浊液、溶液 D.浊液、溶液、胶体 3.“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是溶液 是胶体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滤纸 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 A. B. C. D.,A,B,B,体验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将自己的体会讲给别的同学听 。想一想,不同墨水能混合使用吗?,实践与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