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选考)2019高考化学二轮增分策略 专题十一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课件.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39808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PPT 页数:145 大小:9.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19高考化学二轮增分策略 专题十一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浙江选考)2019高考化学二轮增分策略 专题十一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浙江选考)2019高考化学二轮增分策略 专题十一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浙江选考)2019高考化学二轮增分策略 专题十一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浙江选考)2019高考化学二轮增分策略 专题十一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一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三编 化学反应原理,内容索引,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二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三年选考 五次真题,考点三 酸碱中和滴定,考点四 关系式法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应用,考点五 盐类的水解,考点六 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变化,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一,一、弱电解质 1.弱电解质 (1)概念,(2)与化合物类型的关系 强电解质主要是大部分离子化合物及某些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主要是某些共价化合物。,(3)常见的弱电解质 试写出水、氢氟酸、醋酸、次氯酸、氢氰酸、一水合氨的电离方程式。 H2O: ; HF: ; CH3COOH: ; HClO: ; HCN: ; NH

2、3H2O: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的特征,=,离子,分子,(2)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内因: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外因:浓度、温度、加入试剂等。 (3)电离过程是可逆过程,可直接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电离平衡。以0.1 molL1CH3COOH溶液为例:CH3COOHCH3COOH(正向吸热)。,增大,减小,减弱,不变,增大,增大,增强,不变,增大,增大,增强,不变,减小,减小,增强,不变,减小,减小,增强,不变,增大,增大,增强,增大,减小,减小,增强,不变,二、电离度、电离平衡常数 1.电离度 (1)电离度概念与表达式 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

3、,溶液中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电解质分子总数的百分数。(常用符号表示),可用数学式表达:,注意 电离度适用于达到平衡的电解质溶液。在相同温度和相同浓度下,电离度大小可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度越小,电解质越弱。,(2)影响电离度的因素 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溶液温度,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电离度增大。 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弱电解质溶液浓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但电离度减小。若降低弱电解质溶液浓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电离度增大。 其他电解质的加入:如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电离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时,会使弱电解质电离度降低。,2.电离平衡常数 (1)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4、弱酸的电离常数用Ka来表示,弱碱的电离常数用Kb来表示。例如: H2S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NH3H2O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2)K的意义 K值越大,电离程度越 。 多元弱酸中,Ka1Ka2Ka3,即以第 步电离为主。以H2S电离为例,从HS中电离出一个H,要比从H2S中电离出一个H难,因为第一步电离出的H抑制了第二步电离。 (3)影响K值的因素 对于某电解质来说,影响K值的只有温度。通常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所以升温会使K值 。,大,增大,一,3.电离平衡常数(Ka)与电离度()的关系 常温下,c molL1的CH3COOH,其电离度为,则该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为 。,c2,解析 CH

5、3COOHCH3COO H 起始/molL1 c 0 0 平衡/molL1 cc c c,答案,解析,三、一强一弱的图像分析 1.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HCl(a)和CH3COOH(b),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按要求画出图像。 (1)产生H2的体积V(H2)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答案,答案,(2)产生H2的速率v(H2)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答案,答案,(3)溶液的pH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答案,2.若把HCl(a)、CH3COOH(b)均改成相同体积、相同pH,则的图像又怎样?,答案 (1),(2),(3),答案,图像法理解一强一弱的稀释规律 (1)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

6、酸,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醋酸的pH大。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盐酸加入的水多。,(2)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醋酸,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盐酸的pH大。 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醋酸加入的水多。,题组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2018宁波市第二中学高考专题训练)氨气溶于水达平衡后,若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1,2,3,4,5,6,7,B.NH4Cl水解显酸性,所以向溶液中加入NH4Cl固体,会促进NH3H2O电离 C.向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则一定有c( )c(Cl) D.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将浓氨水加入到碱石灰中来制取氨气,2.将10 mL 0.1 molL1的氨水加蒸馏水稀释

7、到1 L后,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电离程度增大 c(NH3H2O)增大 数目增多 c(OH)增大 导电性增强 增大,答案,A. B. C. D.,解析,1,2,3,4,5,6,7,溶液中n(OH)增大,但c(OH)减小,错;,1,2,3,4,5,6,7,3.(2017衢州市高三1月教学质量检测)下列事实不能说明CH3COOH为弱酸的是 A.测得0.10 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较多的CH3COOH分子 B.比较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CH3COOH溶液与足量Zn反应生成H2的体积 C.比较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CH3COOH溶液与等量NaOH溶液反应后放出的热量 D.0.10 molL1NH

8、4Cl溶液呈酸性,0.10 molL1CH3COONH4溶液呈中性,答案,解析,1,2,3,4,5,6,7,解析 测得0.10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较多的CH3COOH分子,说明醋酸未完全电离,是弱酸,故A正确; 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CH3COOH溶液与足量Zn反应生成的H2一样多,无法判断醋酸是弱酸,故B错误; 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CH3COOH溶液与等量NaOH溶液反应后放出的热量,醋酸放出的热量少,说明中和反应过程中存在醋酸的电离,电离过程吸热,可说明醋酸是弱酸,故C正确; 0.10 molL1 NH4Cl溶液呈酸性,0.10 molL1 CH3COONH4溶液呈中性,均

9、说明CH3COO在水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可知醋酸是弱酸,故D正确。,1,2,3,4,5,6,7,解析,答案,4.在相同温度下,100 mL 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B.电离的程度 C.H的物质的量浓度 D.CH3COOH的物质的量,1,2,3,4,5,6,7,解析 100 mL 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的醋酸的物质的量相同,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相同,A项错误; 根据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规律:越稀越电离,0.01 molL1的醋酸溶液

10、中醋酸电离的程度大于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电离程度,B项正确; H的物质的量浓度:前者小于后者,C项错误。,1,2,3,4,5,6,7,5.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点导电能力比b点强 B.b点的Kw值大于c点 C.与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体积VaVc D.a、c两点c(H)相等,解析,答案,1,2,3,4,5,6,7,解析 pH:b点大于a点,所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b点大于a点,即导电能力b点大于a点,A错误; b点和c点的温度相同,其Kw相等,B错误; 由图像中曲线的变化趋势知,a点是NaOH溶液

11、,c点是氨水,pH相同时c(NH3H2O)远大于c(NaOH),结合溶液的体积c点大于a点,故消耗盐酸体积VaVc,C错误; a、c两点的pH相同,则c(H)相等,D正确。,1,2,3,4,5,6,7,题组二 电离度、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6.已知25 时几种物质的电离度(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1)如下表(已知硫酸的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1)25 时,0.1 molL1上述几种溶液中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填序号,下同)。,答案,1,2,3,4,5,6,7,(2)25 时,c(H)相同的上述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25 时,0.1 molL1 H2SO4溶

12、液中的 的电离度小于0.1 molL1 NaHSO4溶液中 的电离度的原因是_ _。,0.1 molL1的H2SO4溶液中,,H2SO4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抑制了第二步的电离,所以H2SO4中 的电离度小于NaHSO4中 的电离度,答案,1,2,3,4,5,6,7,7.(1)N2H4易溶于水,是与氨相类似的弱碱,已知其常温下的电离常数K11.0106。常温下,将0.2 molL1 N2H4H2O与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则此时溶液的pH等于 (忽略N2H4的二级电离)。,8,答案,1,2,3,4,5,6,7,解析,(2)25 时,将a molL1的氨水与b molL1

13、盐酸等体积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用a、b表示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答案,解析,1,2,3,4,5,6,7,答案,解析,7,1,2,3,4,5,6,7,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考点二,1.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2OH3OOH或H2OHOH。 (2)水的离子积常数 Kwc(H)c(OH)。 室温下:Kw11014。 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w增大。 适用范围: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Kw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w不变。,注意 (1)水的离子积常数Kwc

14、(H)c(OH),其实质是水溶液中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不一定是水电离出的H和OH浓度的乘积,所以与其说Kw是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如说是水溶液中的H和OH的离子积常数。即Kw不仅适用于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不管哪种溶液均有c(H) c(OH) 。 (2)水的离子积常数显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都有H和OH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 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w不变。 加入可水解的盐(如FeCl3、Na2CO3),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不变。,(4)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逆 不变 减小 减小

15、 增大,逆 不变 减小 增大 减小,正 不变 增大 增大 减小,正 不变 增大 减小 增大,正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逆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正 不变 增大 增大 减小,注意 在水中加入H2SO4,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是因为加入H2SO4后,c(H)增大,平衡左移。,2.溶液的酸碱性 (1)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a.酸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7。 b.中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7。 c.碱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7。 试判断下列溶液在常温下的酸、碱性(在括号中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16、。 相同浓度的HCl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相同浓度的CH3COOH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中性,碱性,相同浓度的NH3H2O和HCl溶液等体积混合( ) pH2的HCl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pH3的HCl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pH3的HCl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pH2的CH3COOH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pH2的HCl和pH12的NH3H2O等体积混合( ),酸性,中性,酸性,碱性,酸性,碱性,(2)pH的测定方法 pH试纸法:用镊子夹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17、点在试纸的中央,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确定溶液的pH。 pH试纸使用注意事项: pH试纸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待测液因被稀释可能产生误差;用广范pH试纸读出的pH值只能是整数;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因为氯水呈酸性的同时呈现强氧化性(漂白性)。 pH计测量法。,1.(2018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考试)已知:H2OOHH,在25 和100 时水的Kw分别为1.01014、2.510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 时,纯水的pH7,呈中性 B.100 时,纯水的pH7,呈酸性 C.纯水的c(H):100 大于25 D.100 的纯水中c(H)c(OH)

18、,解析,答案,解析 A项,25 时,Kwc(H)c(OH)1.01014,25 时,c(H)107 molL1,pH7,水呈中性,正确; B项,100 时,Kwc(H)c(OH)2.51013,c(H)107 molL1,pH7,水呈中性,错误; C项,根据上述分析,25 时,c(H) 107 molL1,100 时c(H)107 molL1,所以纯水的c(H):100 大于25 ,正确; D项,纯水呈中性,c(H)c(OH),正确。,解析,2.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答案,(1)若以A点表示25 时水的电离平衡时的离子的浓度,当温度升高到100 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点,则此时水的离子

19、积从_ 增加到 ,造成水的离子积增大的原因是 。,解析 从图中可知,B点时c(OH)c(H)106 molL1,则Kw1012,Kw增大的原因是升高温度,促进了水的电离。,1014,1012,升高温度促进了水的电离,(2)结合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图中四点Kw间的关系:ADCB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酸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D.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解析,答案,解析 Kw只受温度影响,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A、D点温度相同,B点温度高于C点温度,所以A项正确; 从A

20、点到D点,温度不变,酸性增强,B项正确,D项错误; A、C代表的点的温度不同,C项错误。,(3)100 时,0.01 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解析,答案,1010 molL1,3.(2017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1)一定条件下,在水的电离平衡中,c(H)和c(O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100 时,若盐酸中c(H)5104 molL1,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H) 。,解析,答案,2109 molL1,(2)pH3的盐酸与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pH 。,解析,答案,3.3,(3)25 时,在0.5 L 0.2 molL1的HA溶液中,有0.02 mol 的

21、HA电离成离子,则该温度下的电离常数为 。,0.01,解析,答案,酸碱中和滴定,考点三,1.“中和滴定”考点归纳 (1)“考”实验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带铁架台)、锥形瓶。其中常考的是滴定管,如正确选择滴定管(包括量程),滴定管的检漏、洗涤和润洗,滴定管的正确读数方法等。 (2)“考”操作步骤 滴定前的准备:查漏、洗涤、润洗、充液(赶气泡)、调液面、读数; 滴定:移液、滴加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读数; 计算。,(3)“考”指示剂的选择 强酸强碱相互滴定,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 若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则选用酸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甲基橙),若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

22、则选用碱性变色范围的指示剂(酚酞); 石蕊溶液因颜色变化不明显,且变色范围过宽,一般不作指示剂。,(4)“考”误差分析 写出计算式,分析操作对V标的影响,由计算式得出对最终测定结果的影响,切忌死记硬背结论。此外对读数视线问题要学会画图分析。 如: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酚酞作指示剂),用“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填空。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 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偏高,偏高,无影响,偏低,偏高,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 )

23、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 )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 ),偏高,偏低,偏高,2.“中和滴定”的注意事项 (1)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和氢氟酸,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和强氧化性溶液。 (2)滴速要先快后慢,但不能成流,应一滴一滴地滴加,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 (3)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口不能碰滴定管下端尖嘴且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4)当最后一滴滴入使指示剂恰好变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表示达到滴定终点。,(5)滴定的误差分析要依据公式c待 来判断。其中V待为准确量取的待测液体积,c标为准

24、确配制的标准液浓度,这两者在误差分析时看为定值;因各种原因使得所耗标准液体积V标变大或变小,V标变大,则c待偏高,V标变小,则c待偏低。,1.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CuCl2晶体试样的纯度,试样不含其他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已知:2Cu24I=2CuII2,I2 = 2I。取m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用0.100 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部分实验仪器和读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解析,答案,A.试样在甲中溶解,滴定管选乙 B.选用淀粉作指示剂,当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C.丁图中滴定前,滴定管的读数为(a0.50)

25、mL D.对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后读数方式如丁图所示,则测得的结果偏小,解析 A项,甲中盛装的是含有I2的溶液,则滴定管中盛装的为Na2S2O3标准溶液,该溶液显碱性,应选用碱式滴定管(丙),不正确; B项,溶液变色且经过30 s左右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不正确; C项,滴定管“0”刻度在上端,故滴定前的读数为(a0.50) mL,不正确; D项,滴定后俯视读数,将导致读数偏小,故测得的结果偏小,正确。,2.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定量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填字母)。 A.滴定终点读数

26、时,俯视滴定管刻度 B.盛装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NaOH溶液润洗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解析,答案,解析 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则测定结果偏低,A项错误; 锥形瓶水洗后不用未知液洗涤,对结果无影响,B项错误; 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标准盐酸物质的量浓度偏小,V(标准)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C项正确; 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造成V(标准)偏大,则测定结果偏高,D项正确。,(2)取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用浓度为0.02 mo

27、lL1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 滴定数据如下:,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 (填“酸”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解析 因为KMnO4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应用酸式滴定管盛装;因KMnO4溶液自身有颜色,可作为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该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解析 设草酸的浓度为c,由反应方程式得2KMnO45H2C2O4,消耗KMnO4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 mL,则25.00103 Lc 20.00 103

28、 L0.02 molL1,解得c0.04 molL1。,解析,答案,酸,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0.04 molL1,关系式法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应用,考点四,滴定操作不仅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也可迁移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物质含量的测定,计算方法主要用“关系式”法。 (1)原理 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2)实例 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 原理: 。(写离子方程式) 指示剂:酸性KMnO4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_ _,说明到达滴定终点。,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

29、内不,褪色,Na2S2O3溶液滴定碘液 原理:2Na2S2O3I2=Na2S4O62NaI。 指示剂:用 作指示剂,_,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用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滴定Ti3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的蓝,淀粉,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Ti3Fe3=,Ti4Fe2,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变成血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滴定终点的判断答题模板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变

30、成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解答此类题目注意三个关键点: (1)最后一滴: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 (2)颜色变化: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3)半分钟: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1.(2018丽水、衢州、湖州三地市9月教学质量检测)过氧硫酸氢钾复合盐(K2SO4KHSO42KHSO5)易分解,可用作漂白剂、NOx和SO2等的脱除剂。某产品中KHSO5含量的测定可采用如下方法: 取1.000 g产品于锥形瓶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加入5 mL 10%的硫酸和10 mL 25%的碘化钾溶液,再加入2 mL 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31、用0.200 0 molL1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25.00 mL。 已知:2KHSO54KIH2SO4=2I23K2SO42H2O I22Na2S2O3=Na2S4O62NaI 则产品中KHSO5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答案,38.00%,解析 已知:2KHSO54KIH2SO4=2I23K2SO42H2O、I22Na2S2O3=Na2S4O62NaI,则有关系式KHSO52Na2S2O3,消耗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200 0 molL10.025 0 L0.005 0 mol,所以KHSO5的物质的量是0.002 5 mol,则产品中KHSO5的质量分数为10

32、0%38.00%。,解析,答案,2.产品中Na2S2O4的质量分数的测定,其实验步骤如下: .准确称取a g产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其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甲醛,充分反应; .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的标准I2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V mL I2溶液。 实验中涉及的反应有:Na2S2O42HCHOH2O=NaHSO3CH2ONaHSO2CH2O;NaHSO2CH2O2I22H2O=NaHSO4HCHO4HI。 步骤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当最后一滴标准I2溶液加入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解析 步骤中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在滴定结束之前,溶液中碘不足,溶液为无色

33、,当碘单质过量后,溶液中的淀粉与碘单质显示蓝色,所以滴定至终点的现象为:当最后一滴标准I2溶液加入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产品中Na2S2O4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a、c、V的代数式表示)。,解析,答案,3.(2017宁波市余姚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过氧化尿素CO(NH2)2H2O2是一种新型漂白、消毒剂; 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用低浓度的双氧水和饱和尿素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过氧化尿素。反应的方程式为CO(NH2)2H2O2 CO(NH2)2H2O2。 准确称取1.000 g产品于250 mL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加2 mL 6 molL1 H2SO4

34、,用0.200 0 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18.00 mL (尿素与KMnO4溶液不反应),则产品中CO(NH2)2H2O2的质量分数为 ;若滴定后俯视读数,则测得的过氧化尿素含量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84.60%,偏低,解析,答案,解析 已知尿素与KMnO4溶液不反应,发生的反应为5H2O22KMnO43H2SO4=8H2O2MnSO4K2SO45O2, 5H2O22KMnO4 5 2 n 0.200 0 molL10.018 L 则n0.009 mol,所以CO(NH2)2H2O2为0.009 mol,其质量为0.009 mol 94 gmol10

35、.846 g。 所以产品中CO(NH2)2H2O2的质量分数为 100%84.60%;若滴定后俯视读数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导致测得过氧化尿素的质量分数偏低。,盐类的水解,考点五,1.盐类水解及简单应用 (1)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促进了水的电离。 (3)特点,(4)规律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有以下物质的水溶液:NaCl KNO3 NH4Cl FeCl3 CH3COONa Na2CO3 NaF NaHSO4 Na2S NaBr 呈酸性的是 ;呈碱性的是 ;呈中性的是 。,(5)

36、应用,HXHYHZ,Fe(OH)3(胶体)3H,=Al(OH)33CO2,(胶体)3H,2.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要求 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用可逆号“”表示。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水解产物。 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水解离子方程式要分步表示。 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简化成一步完成。 双水解分别是弱酸的阴离子和弱碱的阳离子,由于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等。,(2)按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 AlCl3溶液呈酸性。 Na2CO3溶液呈碱性、 。 NH4Cl溶于D2O中。 将NaHCO3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实验

37、室制备Fe(OH)3胶体 _。 NaHS溶液呈碱性的原因。,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 酸或碱越弱,其对应的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2)外因,右移 增大 增大,右移 减小 增大,右移 增大 减小,例如,不同条件对FeCl3水解平衡的影响: Fe33H2OFe(OH)33H(填写空格中内容),向右 增多 减小 颜色变深,向左 增多 减小 颜色变浅,向右 增多 增大 颜色变浅,向右 减小 增大 生成红褐色沉淀,放出气体,注意 水解平衡右移,盐的离子水解程度不一定增大,若加水稀释时,水解平衡右移,水解程度一定增大,若增大水解离子的浓度,平衡也右移,但水

38、解程度减小。稀溶液中,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但其溶液酸性(或碱性)越弱。,题组一 盐类水解及简单应用 1.下列各离子 、R、R3、 、RH(R表示不同的元素)都有10个电子,其中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有 A.仅有 B.仅有 C. D.,解析,答案,1,2,3,4,5,2.(2018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热的纯碱溶液可用于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 C.向NH4Cl溶液中加入镁粉,产生H2 D.配制FeCl2溶液时需要向溶液中加少量铁粉,答案,1,2,3,4,5,题组二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3.(2017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为

39、了配制 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适量 A.浓盐酸 B.NaCl 固体 C.浓氨水 D.NaOH 固体,解析,答案,1,2,3,4,5,解析 加入浓盐酸,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浓度减小,氯离子浓度增加,导致 与Cl的浓度比变得更小,故A错误;,加入NaCl固体,溶液中加入NaCl晶体后,增加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并保持铵根离子浓度不变,导致 与Cl的浓度比变得更小,故B错误;,加入浓氨水,通过增加一水合氨浓度从而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增加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浓度,并保持氯离子浓度不变,可以使 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故C正确;,1,2,3,4,5,4.下

40、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3COOH,可使c(Na)c(CH3COO) B.水解反应 H2O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C.制备AlCl3、FeCl3、CuCl2时均不能采用将溶液蒸干的方法 D.配制CuSO4溶液时,要加入少量H2SO4,解析,答案,1,2,3,4,5,解析 CH3COONa溶液显碱性,加入适量CH3COOH抑制CH3COO水解而使溶液显中性时: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CH3COO),A项正确; 盐类水解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B项错误; Al3、Fe3和Cu2水解产生HCl,加热会使

41、HCl挥发,蒸干时将分别得到Al(OH)3、Fe(OH)3和Cu(OH)2,C项正确; CuSO4溶液中Cu2水解:Cu22H2OCu(OH)22H,加入少量H2SO4可抑制Cu2水解,D项正确。,1,2,3,4,5,5.(1)由于HF是弱酸,则向NaF溶液中通入少量HCl,c(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c(F) ;微微加热NaF溶液,c(H) ,c(F) 。 解析 由于HF是弱酸,NaF溶液存在水解平衡:FH2OHFOH,当通入少量HCl时,c(H)变大,消耗OH,水解平衡右移,c(F)变小;当微热NaF溶液时,使水解平衡右移,c(F)变小,c(OH)变大,则c(H)变小

42、。,解析,答案,变大,变小,变小,变小,1,2,3,4,5,(2)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 。,解析,答案,分解生成HCl气体,抑制CeCl3水解,1,2,3,4,5,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变化,考点六,1.明确“三个”守恒原理 (1)电荷守恒:即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根据电荷守恒可准确、快速地解决电解质溶液中许多复杂的离子浓度问题。 (2)物料守恒:是指物质发生变化前后,有关元素的存在形式不同,但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数目

43、在变化前后保持不变。根据物料守恒可准确快速地解决电解质溶液中复杂离子、分子、物质的量浓度或物质的量的关系。 (3)质子守恒:是指在电离或水解过程中,会发生质子(H)转移,但在质子转移过程中其数量保持不变。,2.正确理解质子守恒 以Na2CO3和NaHCO3溶液为例,可用下图所示帮助理解质子守恒: (1)Na2CO3溶液,(2)NaHCO3溶液,3.建立解题思维模型,(3)不同溶液中某离子浓度的变化 若其他离子能促进该离子的水解,则该离子浓度减小,若抑制其水解,则该离子浓度增大。,题组一 归纳类型,逐一突破 (一)单一溶液 1.0.1 molL1的NH4Cl溶液 粒子种类: ; 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 物料守恒: 。,解析,答案,1,2,3,4,5,6,7,8,9,2.Na2S溶液 水解方程式: ; 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 电荷守恒: ; 物料守恒: ; 质子守恒: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