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三维训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专项练.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93838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三维训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专项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三维训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专项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三维训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专项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三维训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专项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三维训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专项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言文概括分析题”专项练(时间:45 分钟 满分:54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18 分)王公神道碑铭北宋 欧阳修公讳旦,字子明,大名莘人也。公少好学,有文。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右谏议大夫赵昌言参知政事,公以婿避嫌,求解职。太宗嘉之,改礼部郎中。公为人严重,能任大事,避远权势,不可干以私,由是真宗益知其贤。钱若水名能知人,常称公曰:“真宰相器也!”若水为枢密副使罢,召对苑中,问谁可大用者,若水言公可,真宗曰:“吾固已知之矣。 ”公在相位十余年,外无夷狄之虞,兵革不用,海内富实,群工百司各得其职。故天下至今称为贤宰相。公于用人,不以名誉,必求其实。苟贤且材矣

2、,必久其官,而众以为宜某职然后迁。其所荐引,人未尝知。寇准为枢密使,当罢,使人私公,求为使相。公大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邪!且吾不受私请。 ”准深恨之。已而制出,除准武胜军节度使。准入见,泣涕曰:“非陛下知臣,何以至此!”真宗具道公所以荐准者,准始愧叹,以为不可及。公与人寡言笑,其语虽简,而能以理屈人,默然终日,莫能窥其际。及奏事上前,群臣异同,公徐一言以定。大中祥符中,天下大蝗,真宗使人于野得死蝗以示大臣。明日,宰相有袖死蝗以进者,曰:“蝗实死矣,请示于朝,率百官贺。 ”公独以为不可。后数日,方奏事,飞蝗蔽天,真宗顾公曰:“使百官方贺,而蝗如此,岂不为天下笑邪?”日者 注上书言宫禁事,坐诛

3、,籍其家,得朝士所与往还占问吉凶之说。真宗怒,欲付御史问状。公曰:“此人之常情,且语不及朝廷,不足罪。 ”真宗怒不解。公因自取常所占问之书进曰:“臣少贱时,不免为此,必以为罪,愿并臣付狱。 ”真宗曰:“此事已发,何可免?”公曰:“臣为宰相,执国法,岂可自为之,幸于不发而以罪人?”真宗意解。公务以俭约率励子弟,使在富贵不知为骄侈。兄子睦欲举进士,公曰:“吾常以太盛为惧,其可与寒士争进?”至其薨也,子素犹未官,遗表不求恩泽。铭曰:烈烈魏公,相我真宗。相所黜升,惟否惟能。执其权衡,万物之平。(节选自 欧阳修全集 ,有删改)注 日者:以占卜为业的人。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4、A避远权势,不可干以私 干:求取B除准武胜军节度使 除:免除C坐诛,籍其家 籍:抄没D相所黜升,惟否惟能 否:邪恶解析:选 B 除:任命。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谏议大夫,官名,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论议。北宋前期,为寄禄官,后来改制,升从四品,复专掌讽喻规谏,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B参知政事,官名,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宋代以参知政事为宰相,简称“参政” 。C枢密使,始置于唐后期,为枢密院主官,以宦官充任。宋时枢密使作为枢密院长官,与宰相共同负责军国要政,实则以宰相主政,枢密主兵。D黜,与“罢

5、、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文中的 “黜”就是罢黜、罢免之意。解析:选 B 应为“宋代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苟贤且材矣,必久其官,而众以为宜某职然后迁。(4 分)译文: (2)及奏事上前,群臣异同,公徐一言以定。(4 分)译文: 参考答案:(1)如果某官贤能又有才干,一定让他长期担任这一官职,直到大家认为他适宜担任某一职务才升迁。( 得分点:“材” “久” “宜”各 1 分,句意 1 分)(2)等到在皇上面前上奏时,大臣们意见不一,王公慢慢说出一句话就把事情定了下来。(得分点: “上前” “异同” “一言”各 1 分,句意 1 分)4.文中哪些

6、方面可以说明王旦是“贤宰相”?请简要概括。(4 分)答: 参考答案:王公任宰相十多年,没有夷狄侵犯的外忧,不用打仗,天下富足殷实,群工百官都能做好自己的事。王公用人,不凭人的声誉名望,一定根据他的真实才干。参考译文:王公名旦,字子明,是大名莘地人。王公年轻时好学,有文才。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右谏议大夫赵昌言任参知政事,王公因为自己是他的女婿,就避嫌请求辞官。太宗赞许他,改任他为礼部郎中。王公为人严肃庄重,能做大事,远离权势,(别人) 不能拿私事求他,因此真宗越发了解他的贤能。钱若水以能识别人才出名,常常称赞王公说:“真是做宰相的人才啊!”钱若水卸任枢密副使时,真宗召他到宫

7、苑,询问谁可以重用,钱若水说王公可以重用,真宗说:“我本来已经了解他了。 ”王公任宰相十多年,没有夷狄侵犯的外忧,不用打仗,天下富足殷实,群工百官都能做好自己的事。所以天下至今称赞他是贤能的宰相。王公用人,不凭人的声誉名望,一定根据他的真实才干。如果某官贤能又有才干,一定让他长期担任这一官职,直到大家认为他适宜担任某一职务才升迁。他推荐谁,别人都不知道。寇准任枢密使,正当卸任时,托人私下请求王公让他担任节度使。王公很吃惊,说:“将相的任命,哪能求取呢!再说我不接受私下的请求。 ”寇准非常怨恨他。不久,皇帝的命令下来,任命寇准为武胜军节度使。寇准入宫觐见皇上,流着泪说:“不是陛下赏识我,我哪能任

8、这一职务!”真宗详细地告知王公推荐他的情由,寇准这才羞愧叹息,认为自己比不上王公。王公同人交往,不苟言笑,他的话虽然不多,但能以理服人,他整天默不作声,没有人能看出他的真实想法。等到在皇上面前上奏时,大臣们意见不一,王公慢慢说出一句话就把事情定了下来。大中祥符年间,天下蝗灾严重,真宗派人在田里找到死蝗虫来给大臣看。第二天,有个宰相在袖子里藏着死蝗虫进献,说:“蝗虫确实死了,请在朝廷上公示,率领百官庆贺。 ”只有王公认为不能这样做。过了几天,正有人上奏,飞蝗遮天蔽日,真宗看着王公说:“如果百官正在庆贺,但蝗灾却如此严重,难道不被天下人耻笑吗?”占卜的人上书谈论宫内的事情,被判死罪,抄没家产,获得

9、朝中官吏同他交往占问吉凶的书信。真宗生气,要把这些人交付御史审讯。王公说:“这是人之常情,再说内容不涉及朝廷,不够定罪。 ”真宗不消气。王公就取自己曾经占问的书进献,说:“我年少贫贱时,不免做这样的事,一定要拿这个定罪,请连我一起交官府治罪。 ”真宗说:“这件事已经被人告发,怎么能够免于处罚呢?”王公说:“我作为宰相,执行国家法令,怎么能够自己做了这样的事,侥幸没有被人告发却以此给别人定罪呢?”真宗这才消气。王公一直用勤俭节约勉励子弟,使他们身处富贵却不奢华。兄长的儿子王睦想要参加进士考试,王公说:“我常常担心功名利禄太多了,怎么可以跟贫寒的读书人争抢进取的机会呢?”直到他去世,儿子王素仍然没

10、有做官,他留下奏章请求皇上不要施恩他的子孙。铭曰:名声显赫的魏公,是我真宗朝的宰相。他罢黜、升迁官吏,只看邪恶与贤能。他执掌国家权力,天下安定太平。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18 分)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唐 柳宗元公字惟深,其先河东人。公应机能断而遇节必立。年十余岁,有称神巫来告曰:“若相法当夭且贱,幸而为释,可以缓而死耳,位禄非若事也。 ”公诸父素加抚爱,尤所信异,遽命夺去其业,从巫之言也。公不可,且曰:“夫性命之理,圣人所罕言,缙绅者所不道,巫何为而能尽之也?且令从之而生,去圣人之教而为异术,不若速死之愈也。 ”开元中,举汝州进士,计偕百数,公为之冠。江南西道连帅闻其名,辟至

11、公府。以信州都邑,人罹凶害,靡弊残耗,假守永丰令。公于是用重典以威奸暴,溥太和以惠鳏嫠,殴除物害,消去人隐,吏无招权乾没之患,政无犯令尨茸之蠹,宰制听断,渐于讼息。耕夫复于封疆,商旅交于关市。既庶而富,廉耻兴焉;既富而教,庠塾列焉。泾卒之乱,公以变起卒遽,尽室奔匿于终南山。贼徒访公所在,追以相印。既及公而问焉,公变名氏以绐之,捐家属以委之。贼遂执公爱子,榜棰讯问,折其右肱,而公不之顾。即步入穷谷,披草径,逾秦岭,由褒骆朝于行宫。上嘉其诚节,不时召见。公顿首流涕,累陈计画。贼平策勋,赐轻车都尉,封宜城县开国伯,拜尚书兵部侍郎。是岁,盗据淮浒,方议讨戮,宰相以大理评事李元平者有名,以为才堪攘寇,拜

12、为汝州。群臣望声徇利者皆曰德举,公独慷慨言于朝曰:“是夫喋喋,炫玉而贾石者也。华而不实,异代同德,往且见获,何寇之攘?”时人不之信也。未几,盗袭汝州,以元平归,凡百莫不嗟服焉。贞元五年二月五日,薨于昌化里。公累更重任,禄秩之厚,布于宗姻,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无一亩之宫以聚其族属。有一于此,尚宜旌褒,矧兹备体,焉可以已:固当饰以荣号,章示后来。(选自柳宗元文集 ,有删改)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遽命夺去其业 夺:改变B人罹凶害 罹:遭受C渐于讼息 息:停止D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 处:与相处解析:选 D 处:安顿,安置。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13、一项是(3 分)( )A缙绅,也作“搢绅” ,意思是把上朝时所执的笏插在带间,后来泛指那些有钱有名望的人。B年号,纪年的名称,多指帝王用的。文中的“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C宰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丞相通称,简称“相”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解析:选 A 应为“后来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既及公而问焉,公变名氏以绐之,捐家属以委之。(4 分)译文: (2)固当饰以荣号,章示后来。(

14、4 分)译文: 参考答案:(1)等到找到柳公并且询问他的时候,柳公改变自己的姓名来欺骗贼寇,并且抛弃家人把他们交付给贼寇。(得分点:“既” “绐” “捐 ”各 1 分,句意 1 分)(2)本来就应该用荣耀的谥号来赞扬他,彰显给后来人看。( 得分点:“饰” “章” “后来”各 1 分,句意 1 分)8.文中哪些事例表现了柳公的“应机能断”?请简要概括。(4 分)答: 参考答案:对父辈听从神巫妄言,想强令他改变学业的做法,柳公有理有据地反驳拒绝。柳公到地方施政,一方面采用严厉的刑律来威慑奸恶横暴的人,另一方面以宽和的政策抚慰无依无靠的人。参考译文:柳公字惟深,他的祖先是河东人。柳公应对重要事件能做

15、出清晰准确的决断,遇到与气节相关的事情一定有所建树。柳公十多岁的时候,有一个自称是神巫的人来说:“根据相法你应该是将会早亡并且微贱的,如果有幸成为佛教徒,就可以延迟死亡的时间,官位仕途不是你的事情。 ”柳公的父辈们一向厚加爱抚他,更是相信他的特别,就想强令他改变去除他的学业,听从神巫的话。柳公认为不能这样,并且说:“人生死的道理,圣人都很少去讲,士大夫也不去谈论,神巫为什么反而能全部说出来呢?况且让我听从神巫的话而活下来,去除圣人的教化而学习不同的技艺,不如快速死去更好。 ”开元中期,汝州举荐学子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起共计有百余人,柳公是这些人中的第一名。江南西道连帅听说了他的名声,征召他到府

16、衙。因为信州都邑,百姓遭受残害,损害耗费残破凋敝,于是让柳公代理永丰县令。柳公于是采用严厉的刑律来威慑奸恶横暴的人,采取宽和的政策来施加恩惠给鳏寡孤独无依无靠的人,驱除外物的害处,消除百姓的痛苦,官吏没有卖弄权势得利失利的祸患,政策没有违犯法令杂乱无章的弊病,统辖所属的百姓,听诉讼断案件,慢慢地需要打官司的就停息了。农夫重新回到田地里耕种,商人可以正常地在集市上交易。人口众多了之后就使他们富裕起来,廉耻之心于是就产生了;百姓富裕起来之后就对他们加以教化,学校于是就建立起来了。泾州的士兵发动叛乱,柳公因为动乱发生的太仓促突然,于是就带着全家逃到终南山藏匿。贼寇寻访柳公藏匿的地方,想拿宰相的印信来

17、诱降他。等到找到柳公并且询问他的时候,柳公改变自己的姓名来欺骗贼寇,并且抛弃家人把他们交付给贼寇。贼寇于是捉住他的爱子,严刑拷打审讯查问,折断了他儿子的右胳膊,然而柳公并不顾恤自己的儿子。就步行进入荒无人烟的山谷,拨开厚密的丛草(寻找路径),翻越秦岭,经过褒骆到行宫朝见皇帝。皇帝赞赏他忠诚有气节,时时召见。柳公磕头流泪,多次向朝廷陈述平定贼寇的计策。贼寇平定,记录功劳,赐给柳公轻车都尉的官职,封他为宜城县开国伯,授予他兵部尚书侍郎的职位。这一年,盗贼占据淮浒,朝廷正商议讨伐,宰相因为大理寺评事李元平有名声,认为他的才干能够铲除盗贼,就任命李元平担任汝州知州。遥闻风声趋从利益的那些大臣们都说举荐

18、的是贤才,只有柳公情绪激昂地在朝廷中说:“这些人说个没完没了,是炫耀美玉而卖出石头( 口是心非的意思) 。华而不实,时代不同但他们的德行相同,李元平前往将会被俘获,还铲除什么贼寇呢?”当时的人都不相信他的话。没多久,盗贼偷袭汝州,俘获了李元平后归去,所有的人没有不嗟叹佩服柳公的。贞元五年二月五日,柳公在昌化里去世。柳公不断改担重任,丰厚的俸禄,全都散布给宗亲,没有一块土地用来安置自己的子孙,没有一间房子用来聚集他的族人。有一个这样的品行,尚且应该表彰褒奖,更何况这样的品行很完备,怎么可以不记录:本来就应该用荣耀的谥号来赞扬他,彰显给后来人看。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8 分)

19、封 注 大夫方君传刘大櫆封大夫方君讳祈宣,字亦桓,歙县人也。方氏自君之曾祖、祖、父皆业贾于楚中。君年十八,其祖年老家居,父不欲远离;而君之兄祈昌方入郡庠为弟子。君虽天资颖异,而以远业需经理甚急,不得已而之楚游。君于人无问智愚贤否,一皆推诚相结。人或以其易与也,而因售其欺,以至逋累千万,旁观皆为之不平。君第与校曲直而已,卒不以衔怨于中也。至无故横逆之来,尤忍人所不能忍。君家自上世以来多厚德长者,其生殖丰裕,能以惠利及人。至于君则处己虽俭,而周人之急常恐其不及。族姻之有丧而不能敛,有子女而不能婚嫁者,均受其庇荫。乾隆辛未岁饥,于乡里倡为赈恤,又捐惠济仓谷至白金三千两。郡邑劝输修城,亦且捐至千缗。君

20、之祖考尝欲建支祠而未就,君善继其志。晨夕营度,不避淫潦毒暑,勤劬过甚。祠垂成,而君遂至得疾不起。卒之岁,年五十有九。君既性纯孝,笃于友恭,而所遭多不幸。其尊府已见背,而祖母谢安人与其兄祈昌相随以没,逾年,嫂洪氏亦没。君既执嫡母程恭人及继母吴恭人之丧,过哀至毁。而有弟三人,弟妇二人,十数年间,后先殂丧。君于其间,侍汤药,治丧殡,育孤幼,延师课读,以婚以嫁,备礼尽瘁。盖君于世事尽心力而为之者多矣,而庭闱之内,荐遭闵凶,何以堪之?有姊妹四人,其适程氏者,幼年守志,一子复早夭,其后家益落,而以垂白抚孤孙,君尤痛悼之,临没时,命其子分产以济其困乏,且为其身后计甚谆且详焉。论曰:世之儒者以诵说诗书自藩饰,

21、而伦类之间,孝友睦姻任恤之行,多内省而惭。至于方君者,既弃儒术而事机利矣;迹其平生所为,求之缙绅先生,何可易得哉?呜呼!可谓淳笃君子矣。(节选自刘大櫆集 ,有删改)注 封,即诰封,对五品以上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以皇帝的诰命赠予爵位名号。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君第与校曲直而已 第:只,仅B族姻之有丧而不能敛 敛:收敛C荐遭闵凶,何以堪之 荐:一再D迹其平生所为 迹:考察解析:选 B 敛:通“殓” ,指给尸体穿衣下棺,泛指安葬死者。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夫,官职等级名,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夏商周时,官分卿、大

22、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B曾祖,即曾祖父,指的是父亲的祖父(或称爷爷的父亲;或称父亲的爷爷),也就是“三世祖” 。C庠,古代学校,古代对学校有不同的叫法。商 (殷)代称学校为庠,周代称学校为序。D尊,敬辞,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尊府,是对对方父亲的敬称;也是对对方之家的敬称。解析:选 C 应为“商(殷)代称学校为序,周代称学校为庠”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君虽天资颖异,而以远业需经理甚急,不得已而之楚游。(4 分)译文: (2)至于君则处己虽俭,而周人之急常恐其不及。(4 分)译文: 参考答案:(1)先生虽然天资特别聪

23、慧,但因为远方的生意急需经营管理,没有办法,他只好到楚地游历。(得分点: “颖异” “远业” “经理” “之”各 1 分)(2)到了先生时,虽然自己生活很节俭,但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常常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得分点: “处己” “周” “急 ”“不及”各 1 分)12.文中三、四两段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方君“淳笃君子”这一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答: 参考答案:尚节俭,重孝悌,睦亲族,乐好施。参考译文:封大夫方先生名叫祈宣,字亦桓,是歙县人。方家自先生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以来都在楚地经商。先生十八岁时,他的祖父年老在家闲居,他的父亲不想远离(祖父) ;而先生的兄长祈昌刚进入府学成为学生。先生虽然天资特

24、别聪慧,但因为远方的生意急需经营管理,没有办法,他只好到楚地游历。先生与人交往无论(对方)聪明还是愚笨、有才能还是没有才能,全都用诚心和他们结交。有人认为他容易对付,( 在经商中) 就趁机用欺诈的手段,以至于拖欠债务累计达千万,旁观的人都替先生愤愤不平。先生只是和那些(拖欠债务的 )人辨明是非曲直罢了,最终也没有怀恨在心。至于无故受到的蛮横不讲理的对待,先生更是能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先生家自祖上以来多是宽厚仁德的人,他们经商盈利丰厚,能够把获得的利益分给他人。到了先生时,虽然自己生活很节俭,但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常常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同族或姻亲中有人去世却没有能力安葬的人家,有子女婚嫁却没有能力

25、操办的人家,都受到他的帮助。乾隆辛未年间遇到饥荒,(先生) 在乡里倡导用钱物救济贫苦受灾的人,又捐给惠济仓( 救助百姓的粮仓)粮食折合白银达三千两。郡县鼓励捐资修城墙, (先生)又捐钱将近千缗。先生的祖父曾经想修建祠堂却没有完成,先生很好地继承他的志向。早晚经营谋划,不避积雨酷暑,劳累过度。祠堂快要修成的时候,先生却最终病重不起。去世的时候,享年五十九岁。先生生性十分孝顺,又重视兄弟间的相处,却遭遇很多不幸。他的父亲去世后,祖母谢安人和他的兄长祈昌又相继去世,过了一年,他的嫂子洪氏也去世了。先生接着又负责嫡母程恭人及继母吴恭人的丧事,过度哀伤以至损伤身体。他有三个弟弟,两个弟媳妇,十几年间,先

26、后去世。先生在这期间,侍奉汤药,办理丧事,抚养失去父母的孩子,聘请老师教育他们,以及婚嫁,各种礼仪都尽心尽力做到。先生对于社会上的事情竭尽心力做了很多,可是家庭之中,却一再遭遇不幸,(他内心) 怎能承受得了呢?(方君)有四个姊妹,那嫁到程家的姊妹,年纪轻轻就守寡(不改嫁),有一个儿子又过早去世,之后程家更加衰落,最终她以年老之身抚养父母双亡的孙子,先生十分心痛怜惜她,快要去世时,让自己的儿子分出家产来解决他们的困难,而且为她的身后事考虑得十分恳切,并且非常详细。议论的人说:世上的读书人用诵读诗书来文饰自己,而在人伦道德上,(诸如) 孝、友、睦、姻、任、恤等方面的表现,反省自己大多会感到惭愧。至于方君这样的人,已经放弃儒术以机巧谋利了;考察他生平所做的事,到官员那里寻找,哪里能轻易找到呢?唉!先生可以算是品行质朴厚重的君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