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高考年模拟 版(教师用书)第二部分 自然地理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过程图解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如下图所示:两大作用()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所减弱。()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补偿了地面的热量损失,起到了保温作用。原理应用()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变暖()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2、,利用烟雾防霜冻;温室内增加二氧化碳不仅可以增强光合作用,还可以提高温度;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解释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晴天的气温日较差较阴天大,是因为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弱,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温度低;海拔高的山区太阳辐射强,原因是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地面得到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大气削弱作用相关;大气散射作用与某些自然现象相关,如朝霞和夕阳的形成、“晨昏蒙影”等。 逆温现象()含义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米,气温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高,受热
3、越少,气温就越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辐射逆温的发展过程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或黎明,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幅度较小,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现象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逆温的影响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对航空造成影响。 “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不便
4、。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日(年)温差思维模型日温差大说明高温高、低温低。日高温高说明白天太阳辐射强、被地面吸收多、地面辐射强;日低温低说明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年温差大(温带)说明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与夏季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有关,冬季气温低与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有关。温度变化的分析思路大气受热过程的结果是产生气温高低和气温变化,气温高低 来自于受热过程: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直接原因 地面辐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建立气温分析模型:来多少(太阳辐射) 留多少(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因此影响气温的因素可以
5、从影响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因素三方面分析,即从宏观、微观方面着手。宏观方面主要是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微观方面主要是影响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因素。纬度位置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宏观),下垫面使气温变得更加复杂(微观)。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考点二 热力环流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形成过程结合等压面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析如下:其过程可以归纳为:太阳辐射造成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海陆风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山谷风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
6、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城市热岛环流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考点三 等压线和风各种风的受力作用分析与风向(以北半球为例)风受力作用受力作用分析风向理想状态受一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续表风受力作用受力作用分析风向高空风受两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背风而立,左低右高近地面风受三力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背风而立,左前低,右后高 等压线图的判读方法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反映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
7、异。基本气压场判读方法()判断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小的为高压中心;反之,为低压中心。()判断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等压线中的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高处指向低处为高压脊(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低处指向高处为低压槽(类同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方法()判断气流垂直运动:一般情况下,气压高的地方气流下沉,气压低的地方气流上升。()判断天气:低压区和低压槽上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区和高压脊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判断风向:风从高值线吹向低值线,顺着风向,气压值越来越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判断风速
8、: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大。 年高考年模拟 版(教师用书)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方法 风向和风力的判断方法风向的判断方法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角(近地面风向可依此角度偏转,若为高空,则偏转),画出实线箭头,即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风力的判断方法()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上图,风力:。
9、()要注意不同图幅上的气压梯度和比例尺两种情况的变化。在不同地图中,相同图幅、相同等压距的地图相比,比例尺越大,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就越密集,则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就越稀疏,则风力就越小。如下图、处风力的大小是。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等压面图的判读等压面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气压相等的面,反映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差异。常见等压面图有: 判读气压高低()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而气压降低,如下图,在空气柱中,;在中,。()同一等压面上的各点气压相等。如上图中 、。综上分析可知:。判读等压面的凸凹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另外,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判断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及其下垫面性质可按如下思路进行判断: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如高空等压面向上凸出或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弯曲)近地面空气垂直运动状况(上升运动)气温高低(气温高)根据不同下垫面的热力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差异,判读出下垫面的性质,如高压可能对应夏季的海洋(冬季的陆地)、白天的绿地(夜晚的裸地)、城市的郊区等。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及气温日较差可按如下思路进行判断:等压面的弯曲状况近地面大气垂直运动状况天气状况(上升多阴雨天气,下沉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大小(晴天气温日较差大、阴天气温日较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