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卷共 3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商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远近之别,祭祀用品也有简单与隆重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人的祭祀。这说明商代A.男性与女性均成为重要受祭对象 B.形成了宗法等级制和贵族分封制C.是传统文化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 D.注重借助人伦秩序维护专制王权25、目前,在山东、四川、陕西、安徽、河南等地出土汉代普通百姓墓葬的画像石或画像砖上均发现有“射雀射猴”画像。 如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一块画像石上,树下两人持弓仰射,树上共计有 20 多只雀与猴。对此合
2、理的解释是A.汉代民间形成了浓厚的尚武风气 B.麻雀与猴类对小农经济破坏最大C.汉代的仕途开阔权力向下层开放 D.黄河下游逐渐成为政治经济重心26、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建起众多皇家粮仓(见下图) ,其中含嘉仓至唐天宝八年总储粮量约为 5833400 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这反映了A.均田制推行防止了土地兼并 B.隋唐时期对农民剥削最沉重C.大运河开通有利于南粮北运 D.隋唐结束分裂北方长期稳定27、康熙帝时将理藩院从礼部独立出来。理藩院的主要职责一是管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二是处理与俄国的关系。这反映当时A.蒙古、新疆地区叛乱频繁不易管理 B.满族主要依靠少数民族加强统治
3、C.理藩院基本承袭元朝宣政院职能 D.清朝统治者的天朝上国观念浓厚28、近代以前,全国最重要的交通线是连接首都的交通线。在各地区,通往行政中心所在城市的道路是区域内最重要的道路。到了近代,中国的新式交通,无论轮船、主要公路还是航空,大多或以港口城市为起点,或与通往港口城市的道路相连接。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集权解体 B.中西贸易发展 C.经济结构变迁 D.社会动荡加剧29、代表人物 基本主张 主要刊物陶希圣等国民党改组派认为中国的社会性质不能被笼统地称为宗法社会或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宗法封建社会。 “新生命派”成员多属于国民党改组派,所以也有“改组派”之称。新生命杂志李立三、
4、张闻天等中共领导和一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工作者指出封建半封建经济在中国占支配地位,认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们被称为“新思潮派” “中共干部派” 。新思潮杂志任曙、严灵峰 与“新思潮派”针锋相对,他们都主张中国经济已经是资本主义经济,中国当时也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动力杂志上表为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至 30 年代不同派别关于当时社会性质的历史认知。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这一时期A.南京国民政府在学术界提倡“百家争鸣 B.中国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C.社会走向成为学界和政界关注的问题 D.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30、1949 年 1 月 15 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
5、按序数排列的决定 ,把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 ,把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 ,把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 ,把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 。中央军委的这决定A.旨在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B.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需求C.落实了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的总方针 D.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31、下图为中国与日、美、欧、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趋势,据此可推知A.欧盟在国际经济地位上已有超越美国的趋势 B.区域集团化组织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全球化C.大国间政治关系成为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关键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中国融入世界
6、32、古雅典有关受贿的法律规定:“任何雅典人接受他人贿赂,或本人向他人行贿,或通过承诺腐蚀任何人,损害了人民的总体利益,或以任何方式和方法,损害任何个人的利益,则他将与自己的孩子一道被剥夺公民权,他的财产将被没收。 ”这从本质上说明古代雅典注重A.对贪污受贿实行严厉的惩罚 B.维护大多数雅典居民的利益C.构建有利于民主政治的环境 D.利用宗法关系维护公民权利33、1850 年时巴斯夏这样描述祖国的种种乱象:“一贯性的反对、议会斗争、街头起义、革命、意想不到的变故、小集团、幻想、人人可以提出的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进行治理的要求政策对一切事务的人为干预、资本和劳动人为的错误配置、引发无谓的摩擦、波动
7、、危机和损失的根源等等。 ”这反映出法国A.政治动荡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B.工业革命发展缓慢成果不能共享C.人们受启蒙思想影响渴望民主政治 D.外敌入侵激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34、右图为关于苏联的一幅漫画,漫画反映的主题可能是A.苏联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 B.斯大林脱离苏联实际漠视民生C.赫鲁晓夫改革使苏联取得成就 D.戈尔巴乔夫改革葬送苏联事业35、自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国在世界秩序中的统治地位衰退以来,新兴大国以经济竞争、资本积累、政治和经济影响、技术和物质能力等形式成功渗透到一些权力领域。有人认为,世界秩序正在进入一个相互依存式主导权的时代。这意味着A.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8、开始松动 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C.新兴大国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D.经济全球化让大国间相互依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西周的封君封臣制经过春秋战国几个世纪的磨合、演变,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制度极其严密、坚固,其内在的传承性也极其顽强。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中国的皇权专制政体如此无懈可击、无缝可钻、坚如铁桶? 国家原则和家庭伦理同构的高度垄断的国家学说和意识形态、具有共同信仰和基本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对经济生活无孔不入的行政控制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超稳定结构的三大支柱。中国古
9、代皇权从来没有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被分割过,无论君权是君主一人独享还是实际上被别人分享甚至被完全架空,但整个社会的所有政治权力的最终归属在法律和名义上都定于一尊,专属君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玄学兴起,但是这些宗教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组织和政治力量和中国的皇权对抗,相反,它们很快被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当中。材料二 在西欧封建社会,王权实际上处于和贵族、教会、自治的城市等各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权力并存的局面,它们既配合,又斗争,即使在以“神授王权”为标志的君主专制最典型、君主权力最集中的时期,君主从贵族、教会、城市收回的行政权、司法权也是不彻底的。英国是西欧封建君主制度发展较早较完备的国
10、家,1066 年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兵征服英国后,随后王权强化,但英国封建君主始终受到封建大贵族的制约,最典型的是对国王征税权的限制。 “王权强化的同时,封建贵族接二连三地申张他们的权利。国王要求贵族提供特别( 即额外的)捐助,必须征得贵族的同意。 ”相对于王权来说,宗教组织或教会往往又拥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利益,王权为寻求自身的巩固和垄断,往往还要屈从于宗教组织和教会,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均摘编自凤凰文化中西君主专制制度的区别(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1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封建君主制不同于古代中国之处,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11分)42、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时期 西方对长城的认知和评价古罗马时期古罗马历史学家在其著作中描述到:“在东方和距两个斯基泰地区不远的地方,有一用高墙筑成的城廓将赛里斯国环绕起来。1617 世纪 西班牙传教士马丁德拉达于 1575 年访问中国后,出版记大明的中国事情,指出中国北部有一道方石筑成的雄伟边墙,据说全盖上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工程之一。17 世纪 60 年代荷兰作家创作关于中国的戏剧,对长城写了长篇赞歌:“技艺填补了自然的缺口,建造了,也提供了你所需要的屏障,一堵城墙,从西到东,,一座拱璧,抵挡危险。 ”1718 世纪 英国人笛福在 1719 年完成的鲁滨逊历险记中,认为长城
12、尽管是一项十分伟大的工程,但大而无当,因为它连乌合之众的鞑靼兵都挡不住。晚年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说:中国的长城是恐惧的纪念碑,埃及的金字塔是空虚和迷信的纪念碑。它们证明的是这个民族的极大耐力,而不是卓越才智。19 世纪中期以来20世纪18411846 年,法国人古伯察通过实地科学考察,订正了以前西方人对长城的错误认识和不恰当的负面评价,并指出“万里长城从甘肃的最西段一直延伸到东海”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欧探险队掀起对我国西北含长城一带的考察热潮。1903 年,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美国人威廉埃德加盖洛系统考察了包括长城在内的中国全国各地,1909 年出版了中国长城 ,对长城起源、修筑
13、、目的、作用首次进行了全方面科学探讨,指出长城是两种文明之分界线,也是中国形成中央集权帝国之标志。上表为西方世界对中国长城形象认知的记述、演变与研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请考生从 3 道历史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材料 为防止审判时法官徇私舞弊,宋初制定了回避制度。 宋刑统规定:“诸鞫狱官与被鞫人有五服内亲,及大功以上婚姻之家,并受业师,经为本部都督、刺史、县令,及有仇嫌者,皆须听换。 ”在之后的司法实践中,又增
14、加许多重要的补充条款,使回避制度更加严密。如真宗景德二年(1005)九月诏:“应差推勘、录问官,除同年同科目及第依元敕回避外,其同年不同科目者不得更有辞避。 ”即法官与被审之人有同年同科目关系的必须回避。如果回避的官员太多,则须将案件移送其他机关审理,如哲宗元祐六年(1091)五月庚午,大理寺言:“断案若定夺事,卿、少卿、正应避者,免签书,若俱应避者,牒开封府。 ”得到朝廷批准。大理寺法官如果与被审之人有荐举关系者,亦须回避。如徽宗崇宁二年(1103), “大理寺申请有服亲及曾经荐举或有仇怨者,许避” 。孝宗淳熙元年(1174)六月四日,臣僚奏言:“在法鞫狱、录问、检法而与罪人若干系人,有亲嫌
15、应避者,自陈改差。 ”即案件审理官员与嫌疑人有亲嫌关系者也要回避。田志光宋代大理寺审判制度独具特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在司法审判中实行回避制度的目的及特点。(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初司法审判中的回避制度。 (6 分)46、 【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 分)材料 1948 年 3 月,美国政府决定禁止向苏联和东欧各国出口战略物资。1949 年年末至 1952 年 8 月,巴黎统筹委员会和中国委员会相继建立,这标志着美国经济遏制战略扩大成为整个西方世界的共同行动。美国追求的基本目标是阻遏苏联集团战争潜力的增长、加剧苏联集团内部政治经
16、济关系的紧张化,而“对共产党中国的贸易管制,不仅要阻碍其战争潜力的增长,而且还要阻碍其工业化” 。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决定局部缓和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贸易管制,继续维持现行对中国和朝鲜的管制水平。其次,将技术转让更加明确地纳入东西方贸易管制的范畴。1954 年和 1958 年,巴黎统筹委员会相继两次调整国际管制清单,将对西方军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物资增补进来,而将那些美国和西欧国家认为在军事方面再没有发展前途的物资,或者是苏联已经具备同等研制能力的物资删除出去,1960 年,巴黎统筹委员会通过了“行政例外程序” ,其中规定,巴黎统筹委员会各成员国有权自行确定“例外程序”出口的
17、物品种类,无须事前获得巴黎统筹委员会的批准,事后向巴黎统筹委员会申报备案。崔丕北约组织对苏联能源设备禁运政策的缘起与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禁运政策的目的及特点。 (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禁运政策的影响。 (6 分)47、历史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 分)材料 1926 年 3 月,中共党员恽代英受派到黄埔军校担任政治总教官。1927 年初,他又奉命主持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工作。在这段时期内,他先后写了党纪与军纪纪律 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方法 修正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教育大纲草案 最近学校改革之意义等文章。恽代英明确指出:“所谓党高于一切,是说军队不
18、能违背党的主义。 ”“假如我们的军队不肯受党的指导,不肯为党的主义作战,反而跟着帝国主义和军阀镇压革命,这种军队便只能是反革命的军队。 ”他认为每一个忠实热心革命的党员,“一定应知道为了革命运动,必须要有一个军纪很严肃的党军若是蔑视军纪,便证明他们不明了主义” 。恽代英认为,军队中的政治工作特别重要, “只有借政治工作阐明本党的学说与主张,养成士兵确定革命观点,方可以保证军队统一与为主义奋勇作战的革命精神” 。 “譬如我,假使跟着蒋介石,也大可升官发财,但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不能不反对反革命的甘作民众叛徒的蒋介石! 这种反对,是有益中国的。我们要真正建设廉洁政府,使每一个工作的同志都能尽职,决
19、不像蒋介石一样专门招致他的同学同乡同姓来占满了一切位置。 ”申富强、李良明恽代英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及其历史价值(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恽代英上述军队政治工作思想产生发展的背景,并概括其主要观点。 (10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恽代英上述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影响。 (5 分)24-30 CCCDCCB 31-35 DCADC41、 (1)特征:产生较早,存在时间长;体系严密坚固;具有传承性;君主大权独揽,皇权独尊。 (8 分)原因:先秦政治文化制度的整合;家国同构的原则。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及对意识形态和经济生活的控制;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服务皇权;小农经济需要强大君权的保护
20、。(6 分,任答三点即可)(2)不同:君权未能实现高度集中,存在制衡君主的外部力量;产生时间较晚,存在时间较短;教权控制意识形态,教权高于王权。 (6 分)影响:加剧了中世纪欧洲的纷争与落后;客观上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借鉴。 (5 分)42、示例:论题:西方世界对中国长城记述研究逐渐趋于系统。 (3 分)阐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对西方世界有巨大吸引力;古代中西交通不便,直接交流较少,西方对长城的认知较为笼统含糊;近代早期,随着新航路开辟及传教土东来,西方世界对长城认知渐趋清晰;19 世纪中期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
21、加剧,以及近代自然科学和地理学的进步,加之中国政府无力抵挡西方深入内陆,西方世界对长坡的认知更加系统。 (9 分)45、 (1)目的:防止法官徇私舞弊;维护封建统治。 (4 分)特点:通过立法手段加以保障;伴随司法实践不断完善;牵涉众多封建伦理关系;亲嫌均要回避。 (任答 3 点 5 分)(2)评价:有利于防止司法腐败(或有利于司法审判公平公正;或有利于维护统治) ;为后世司法审判制度提供借鉴;在君主专制制度下不可能真正实现司祛公平公正。 (6 分)46、 (1)目的:企图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2 分)特点:由美国发起后扩大为西方共同行动;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不断调整;禁运不但涉及苏联还涉及中国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既禁运能源设备,还实行关键科技的管制和封锁。 (7 分,任答四点即可)(2)影响:恶化了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环境;充分展露了美国霸权主义野心;加剧了冷战和两极对峙格局;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联系的加强。47、背景: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北伐战争需要自己的革命军队;黄埔军校的办学传统;蒋介石叛变革命。 (任答 2 点 4 分)观点:军队必须听从党的指挥;军队委有严明的纪律;高度重视军中政治工作和革命精神的培养。 (6 分)(2)影响:发展了黄埔军校的办学思想;有利于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事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做了准备。 (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