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与影响速率因素之间关系正确的是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B 通过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C 升高温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的能量,会减慢反应速率D 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比虽然没变,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2某恒定温度下,在一个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A 气体、 B 气体,其浓度分别为 2 mol/L,1 mol/L,且发生如下反应:3A (g)+2B(g) 4C(?)+2D(?)已知“?”代表 C、D
2、状态未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且反应前后压强比为 5: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表达式为:K= 此时 B 的转化率为 35%增大该体系压强,平衡向右移动,但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增加 C 的量,A、B 转化率不变A B C D 3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可逆反应 A(g)+3B(g) 2C(g)达到平衡标志的是C 的生成速率与 C 的消耗速率相等 单位时间内生成 a mol A,同时生成 3a mol BA、B、C 的浓度不再变化 C 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单位时间消耗 a molA,同时
3、生成 3a mol B A、B、C 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A B C D 4少量铁粉与 100mL 0.01molL1 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 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加 H2O 加 NaOH 固体 滴入几滴浓盐酸 加 CuO 固体 加 NaCl 溶液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 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改用 10mL 0.1molL1 的盐酸A B C D 5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A (g) B (g) xC(g) (正反应放热)有图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 表示温度, P 表示压强,2C%表示 C 的体积分数
4、)A P 3P 4,y 轴表示 B 的转化率B P 3P 4,y 轴表示 B 的体积分数C P 3P 4,y 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 P 3P 4,y 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6气态反应 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A0.15 mol/(Lmin) B vB0.6 mol/(Lmin)C vC0.4 mol/(Lmin) D vD0.6 mol/(Lmin)7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3L 气体 R 和 5L 气体 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 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
5、体的压强是原来的 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 n 值是( )A 2 B 3 C 4 D 58如图中,表示 2A(g)B(g) 2C(g)(正反应放热)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像为( )9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 2 mol A 和 2 mol B,达平衡后 A 的体积分数为 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 A 的体积分数大于 a%的是( )A 2.5mol C B 2 mol A、2 mol B 和 10 mol He(不参加反应)C 1.5 mol B 和 1.5 mol C D 2 mol A、3
6、mol B 和 3 mol C10下列四个图像:以下反应中完全符合上述图像的是( )A N 2(g) +3H2 (g) 2NH3 (g) HOC 4NH 3 (g) +5O2 (g) 4NO (g) +6H2O (g) HO11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 已知 H (aq)OH (aq) = H2O(l) H57.3 kJmol-1,则 H2SO4和 Ba(OH)2反应的反应热 H2(57.3) kJmol -1B 已知 CH3OH(g) O2(g) = CO2(g)2H 2(g) H192.9 kJmol-1,则 CH3OH(g)的燃烧热为 192.9 kJmol-1C H 2(g)的燃烧热
7、是 285.8 kJmol-1 ,则 2H2O(g) = 2H2(g)O 2(g) H571.6 kJmol -1D 葡萄糖的燃烧热是 2800 kJmol-1,则 C6H12O6(s)3O 2(g) = 3CO2(g)3H 2O(l) H1400 kJmol-112根据如下能量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C(g)与 1 mol O2(g)的能量之和为 393.5 kJB 反应 2CO(g)+O2(g) =2CO2(g)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 由 CC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 2(g) =2CO(g) H= 221.2 kJ mol1D 热值指一定条
8、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热量,则 CO 热值 H= 10.1 kJ mol113工业上冶炼钛的有关反应如下所示: C(s) + O 2(g) CO2(g) H 1 2CO(g) + O 2(g) 2CO2(g) H 2 TiO 2(s) + 2Cl2(g) TiCl4(g) + O2(g) H 3 TiCl 4(s) + 2Mg(s) 2MgCl2(s) + Ti(s) H 4 TiO 2(s) + 2Cl2(g) + 2C(s) TiCl4(g) + 2CO(g) H 5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 2H 1=H 2 B H 10 C H 5=H 3+2H 1-H 2 D 2H 1-
9、H 2014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C 4H10(g)13/2O 2(g)=4CO2(g)5H 2O(l) H=2878kJmol 1 C 4H10(g)13/2O 2(g)=4CO2(g)5H 2O(g) H=2658kJmol 14C 4H10(g)9/2O 2(g)=4CO (g)5H 2O(l) H=1746kJmol 1 C 4H10(g)9/2O 2(g)=4CO(g)5H 2O(g) H=1526kJmol 1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 -2878kJ/mol B -2658kJ/mol C -1746kJ/mol D -1526kJ
10、/mol15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 白磷比红磷稳定C S(g)+O 2(g)SO 2(g);S(s)+O 2(g)SO 2(g);放出热量:D CO(g)+H 2O(g)CO 2(g)+ H2 (g);该反应为吸热反应16下图为 H2与 O2反应生成 H2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1 mol H 2分子断键需要吸收 436 kJ 的能量B H 2(g)+1/2O2(g)H 2O(g) H241.8 kJ/mol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比断
11、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二、非选择题17(1)反应 Fe(s)CO 2(g) FeO(s)CO(g) H 1,平衡常数为 K1;反应 Fe(s)H 2O(g)FeO(s)H 2(g) H 2,平衡常数为 K2;在不同温度时 K1、K 2的值如下表: 700 900 K1 1.47 2.15K2 2.38 1.67反应 CO2(g)H 2(g) CO(g)H 2O(g) H 的平衡常数为 K,则 H_(用 H 1和 H 2表示),K_(用 K1和 K2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 CO2(g)H 2(g) CO(g)H 2O(g)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能判断 CO2(g)H 2(g)
12、 CO(g)H 2O(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填字母)。5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C v 正 (H2) v 逆 (H2O) D c(CO) c(CO2)(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 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 2(g) FeO(s)CO(g) H0,CO 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若铁粉足量,CO 2的起始浓度为 2.0 molL1 ,则平衡时 CO2的浓度为_molL 1 。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 增大的是_(填字母)。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的 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18化学
13、反应都有能量变化,吸热或放热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丙烷(C 3H8)是一种优良的燃料,下图是一定量丙烷完全燃烧生成 CO2和 1molH2O(I)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2)二甲醚(CH 3OCH3)是一种新型燃料,应用前景广阔。1mol 二甲醚完 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 1455kJ 的热量。若 1mol 丙烷和二甲醚的混合 气体完全燃烧生成 CO2和液态水共放出 1645kJ 的热量,则混合气体中丙烷和二甲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分别取 50mL0.55mol/L 的 NaOH 溶液
14、、50mL0.25mol/L 的硫酸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上图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除 此之外,装置中的一个明显错误是_。(2)近似认为 0.55mol/L 的 NaOH 溶液和 0.25mol/L 的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 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通过以下数据计算中和热H=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起始温度 t1/温度实验次数 H2SO4 NaOH 平均值终止温度t2/1 26.2 26.0 26.1 29.562 27.0 27.4 27.2 32.33 25.9 25.9 25.9 29.24 26.4 26.2 26.3
15、 29.8(3)若改用 60mL0.25mol/L 的 H2SO4和 50mL0.55mol/L 的 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或“不相等” ) 。 所求中和热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4)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 57.3kJ/mol 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温度计测定 NaOH 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 H2SO4溶液的温度c分多次把 NaOH 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将以上四实验测量温度均纳入计算平均值19、某温度时,在一个 2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16、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1)反应开始至 2min,以气体 Z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 X、Y、Z 均为气体,2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反应达平衡时: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_倍;达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投料时_(填“增大“减小“或“相等“).20300 时,将 2 mol A 和 2 mol B 两种气体混合于 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2C(g)2D(g) H Q,2 min 末达到平衡,生成 0.8 mol D。(1)3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_。已知 K300 0。将 1
17、molCO2与足量的碳充入到一个恒压密闭容器中,总压强 为 P 总 。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 如下图:CO2体积分数为 86%时,CO 2的转化率为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B C D B A D A A9 10 11 12 13 14 15 16A B D C C A A D17、 (1)H 1H 2 吸热 BC (2) 2.0 0.67(或 2/3) A18、 (1)C 3H8(g)+5O 2(g)3CO 2(g)+4H 2O(l)H=-2215.0kJ/mol (2) 13 (1)环形玻璃棒 未将小烧杯和大烧杯杯口保持相平 (2) -56.8kJ/mol (3)不相等 _ _(4)abc19、(1)0.05 molL -1min-1(2)3X+Y2Z (3)0.9 增大20、 (1) (2)0.8 mol/L 0.2 mol/(Lmin) (3)不变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对平衡无影响 (4)21、 (1) H 1+ H 2+H 3 (2) 0.04molL -1min-1 4 cd (3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