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周周清试题(10.7)【注】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70 分钟。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第卷(共 68 分)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56 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自缢(y) 呜咽(y) 踯躅(zh) 窈窕 (yo) 抟
2、扶摇(chun)B. 坳堂(o) 蓬蒿(go) 万仞(rn) 主簿(b) 公姥(m)C舂粮(chn) 朝菌(zho) 蜩鸠(tio) 大椿(chn) 晦朔(shu)D. 咨嗟(ji) 猿猱(no) 抚膺(yn) 鱼凫(f) 吮血(yn)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 聘礼 伶俜 磐石 仕宦 蒲苇B. 沮丧 翱翔 鲲鹏 草芥 迁徙C崔嵬 石栈 飞湍 峥荣 万壑雷D. 岩峦 瀑流 豺狼 萦回 仰胁息读下面文段,回答 34 题我们兴高采烈地把受伤的鸟抱回来,放在院子里。又拿水和饭放在它的面前。看它不饮不食,料是惊魂未定,所以便叫跟来的孩子们跑开,让它独自留在院子里。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起来观看这成
3、为我们豢养的鸟。它的样子的确漂亮,瘦长的脚,走起路来大模大样,像走“宰相步” 。它的头上有一簇缨毛,略带黄色,尾部很短。只是老是缩着脖颈,用金红色的眼睛斜看着人。清澈的眼神似乎在向人们宣告,它有着无与轮比的美丽。我们也都情不自禁的赞叹,为以后枯燥的生活有了这小鸟而高兴。3. 下面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gun jng Bgun gng Chun jng Dhun gng4.文中画横线的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兴高采烈 一簇 B.惊魂未定 清澈C.无与轮比 缨毛 C.情不自禁 枯燥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代的年轻人只有掌握了科学技术,才能够展
4、翅高飞,鹏程万里。B.对英国高校学费扶摇直上感到担忧的家长们,可将子女送到国外攻读相同的学位,这样每年可节省数千英镑。C. 这期间母狐和幼仔的食物全部由公狐供给,公狐即使自己食不果腹,也绝不让母狐和幼仔受饿。D. 汉代陵寝的一些石雕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多数都已损坏,有些甚至不胫而走,最终出现在国外的文物拍卖市场上。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直到 17 世纪,数学的观念才从亚里士多德描绘的思维框架中跳出,解析几何、微积分从费马、笛卡尔、牛顿们高速运转的大脑中脱颖而出。B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豪车,住豪宅,一饭千金,却很少把钱用于公益事业。C清乾隆
5、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工艺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2D.蒂姆库克长期以来其实已在掌管苹果公司,乔布斯两次病休期间,实干家库克都临危授命,负责苹果的日常运营工作。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华能集团三电厂今年对锅炉设备进行了改造,吨煤发电量增加了 1.5 倍,煤消耗量域少了 1.2 倍。B.老人在 80 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D.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精彩绝伦,可以堪称一流,受到世界
6、舆论的普遍赞誉。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B.湖南省历史博物馆近日展出了数以万计新出土的八千年前的栽培稻。C.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D.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词是唐兴起的一种可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
7、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B.“风骚”一词起源于诗经和楚辞 。 “风”是诗经中传统的表现手法, “骚”指楚辞开创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 “风骚”并称,后来成了文学的泛称。C.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D 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其诗结集为李太白集 ,代表了浪漫主义主义诗歌艺术的高蜂。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10.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是东汉刘向搜集屈原的作品
8、编辑而成。B.“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指阴历每月初一, “朔”指阴历每月最后一天。C.道家学派除经典著作老子外,还有另一著作庄子 ,是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著,其文语汇丰富,多用寓言,想象丰富,形成一种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 D.孔雀东南飞选自玉台新咏 , 玉台新咏是继诗经 楚辞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它的作者是南朝陈的徐陵。1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处分适兄意(依照) 适莽苍者(适合)B.此小大之辩也(区别) 而御六气之辩(变化)C.之二虫又何知(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见解)D.北冥有鱼,
9、其名为鲲(命名) 圣人无名(声名)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A.则芥为之舟 时则不至 B.水浅而舟大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鹏之徙于南冥也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奚以知其然也13.下列各项中和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A.长余佩之陆离 B.翱翔蓬蒿之间C.彼且恶乎待哉 D.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长余佩之陆离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伏清白以死直兮 步余马于兰皋兮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不过数仞而下 A./ B./C./ D./二、课外文言文(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
10、言文,完成第 1517 题。关木匠传【明】袁中道关木匠,名廷福,少与诸匠伍,无所知名。予族有佣,病死。佣亦豪族也,唆佣儿为证,以诉于官。廷福方持斧凿为人架屋回,闻之,夜入城。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佣儿醉,夜乃卧之破庙中。是日晡,县官讯两家狱,佣家仓促失其儿。县官曰:“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佣家无以应。县官以为欺己,反得罪。明日佣儿还,事已定,无所用之。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里中乃始知有关廷福也。里中柞林潭边,有麦田数百亩,初为予家有,有周姓者云是己产,连年构讼。予家厌讼,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于是两家大争,麦熟时,周乃觅勇士数十人往刈,周人刀梃备至,颠踣满野。正
11、困苦时,廷福为人伐木回,过见之不平。大怒,持手中斧向之。周人皆走,立杀其魁一人。霍氏惧,知周必诉于官,度廷福且走,己当独罪,乃急呼与饮。既至,霍楔其门,廷福笑曰:“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周果诉霍于官,不及廷福。县官讯两家狱,廷福从旁出曰:“杀人者关廷福也,周强霍弱,廷福一时见不平,提斧杀之。大丈夫自杀自当,岂以祸及平人,霍氏无罪。 ”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廷福不易辞。县官不得已,定如律。每年讯,上官皆疑之,几经历十余讯,竟不易辞,卒死狱中。廷福不识一字,亦不知何者为义侠,然其抱不平,至死不挠,大有男子气。今世士大夫,遇小小利害,即推诿他人,以宽己责,况生死
12、之际乎!彼所谓读天下之书者也!乡人曰:“囚耳,乌足道?”予日:“士大夫慷慨就义,即呼之曰忠臣,曰义士。惟曰囚耳,囚耳 。此所谓真意气也!”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 德:感激B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 直:价值、价格C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竟:竟然D周果诉霍于官 果:果然16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B.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4C.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D.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13、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关廷福与佣工的儿子喝酒,致使佣工的儿子大醉,无意之中帮助袁氏家族赢了官司。B关廷福持斧相救以解霍氏之困,霍氏为了答谢,借饮酒之名不让他离开霍家。C关廷福锄强扶弱的义举感动了县官,他本想帮助廷福减轻罪刑,所以廷福改了供词。D文末批评了当世士大夫和不明大义的乡人,称赞了普通百姓真正的慷慨意气。第卷(共 52 分)18.翻译下列句子。 (共 19 分)(1) 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 (5 分)(2)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5 分)(3)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5 分)(4)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4 分)阅读下
14、面这首宋诗,完成 1920 题。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9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6 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
15、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20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7 分)21.默写(每空一分,共 20 分)(1)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沁园春 长沙)(2) , ,谁主沉浮? (沁园春 长沙)(3)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 。 (离骚)(4) ,长余佩之陆离。 ,唯昭质其犹未亏。 (离骚)(5) ,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16、5(孔雀东南飞 )(6) 故夫知效一官, , , ,其自视也,已若此矣。(逍遥游 )(7) ,而御六气之辩, ,彼且恶乎待哉! (逍遥游 )(8) 故曰:至人无己, , 。 (逍遥游 )(9) ,一夫当关, 。 (蜀道难 )(10) ,砯崖转石万壑雷。 (蜀道难 )6高二语文试题答案1.C A, 抟扶摇(tun) B, 蓬蒿(ho) D. 吮血(shn)2.C 峥嵘3.D4.C 无与伦比5.D(A 鹏程万里:形容前程远大。B 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C食不果腹:果,充实;食,吃。意思是吃不饱肚子。符合语境。D 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胫,小腿。此处应换成“不翼
17、而飞” )6. C(A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B 一饭千金:比喻厚厚的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C 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最高的境地。D 在危机关头勇于献出生命。区别“临危受命” )7. C A.用词不当, “减少 ”不可以用倍数 B. 语意不明, “自己”到底是指“老人”还是指“老人”的“哥哥”D. “堪”即“可以” , “可以”与它重复8.B A. 关联词位置不当,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在主语之前,应将“不是”调至“质量”前) C. 疑问句再加双重否定,变成了三重否定,不合逻辑 D. 搭配不当, “看到”与“乡音”不搭配9.B 诗经中的“风”是指十五国风,不是表现手法10.
18、C A. 楚辞是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以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作家作品共16 篇,编辑而成。 B. “晦 ”指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指阴历每月初一。D. 徐陵是玉台新咏一书的编者而非作者。11.正确答案 BA.处分适兄意(适合,依照) 适莽苍者(到,往)B.此小大之辩也(通“辨” ,区别) 而御六气之辩(通“变” ,变化)C.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D.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12.正确答案 CA.则芥为之舟(那么) 时则不至(或) B.水浅而舟大也(表并列)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表修饰)C.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
19、句子独立性)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奚以知其然也(凭借)13.正确答案 C例: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宾前)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后) B.翱翔蓬蒿之间(省略)C.彼且恶乎待哉(宾前) D.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状后)14.正确答案 B形容词作动词 加长 名词作动词 向南飞 为动,为 而死 使动,使.行走 名词作动词 向上飞名词作动词 落下2、课外文言文15.答案 C 最终16.答案 B解答此题,可先整体阅读文段,弄懂其大意是“我替您打抱不平,杀死了人,罪责由我承担,假如独自跑了,不是男子汉。 ”据此理解断句。717 答案:DA
20、:“无意之中”错B:霍氏为求自保,欲借饮酒之名不让他离开霍家。C:关廷福锄强扶弱的义举感动了县官,他本想帮助廷福减轻罪刑,但廷福不改供词。参考译文818.翻译下列句子(1) 县官佩服他胆气豪壮并且同情他, (暗中)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他,让他将主谋推给霍氏。(2) 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并且把它作为准则。(3) 再说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9(4) 放只杯子在上面就会搁浅,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19BD20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21.默写(1)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2)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3)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4) 高余冠之岌岌兮 芳与泽其杂糅兮 (5)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6)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已若此矣。(7)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8)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9)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0)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