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配套练习:4.2 山地的形成(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32984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配套练习:4.2 山地的形成(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配套练习:4.2 山地的形成(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配套练习:4.2 山地的形成(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配套练习:4.2 山地的形成(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配套练习:4.2 山地的形成(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课后篇巩固提升读美国马里兰州某山包图,完成第 12 题。1.该山包属于( )A.背斜山 B.向斜山C.断块山 D.火山2.图中地貌的成因是( )A.背斜顶部受张力,海浪侵蚀作用强B.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外力侵蚀C.岩浆岩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D.地壳水平挤压过度,岩层破碎解析 第 1 题,图中山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山。第 2 题,图中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外力侵蚀,从而形成山岭。答案 1.B 2.B读图,完成第 34 题。3.图示地质构造为( )A.背斜构造B.断层构造C.岩浆侵入构造D.褶皱构造4.若图示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 )A. Q 地地下可能贮藏有丰富的油、气资

2、源B. Q 地地下可能有变质岩分布C.在 P 地向下钻探可找到岩层所含资源D. P 地地下水丰富解析 第 3 题,图中 Q 地岩层向下弯曲且中间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故 Q 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构造;P 地岩层向上拱起,且中间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 ,故 P 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图中岩层无明显的断裂。因而图示地质构造为褶皱构造。第 4 题,P 地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但不利于地下水的汇集;由图可知,P 地顶部岩石被侵蚀 ,岩层缺失,故在 P地钻探不可能找到岩层所含的资源。Q 地为向斜,不利于油、气的贮藏。但在其地下有岩浆岩的侵入,使靠近岩浆岩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故其

3、地下可能有变质岩分布。答案 3.D 4.B读世界某区域板块分布图,完成第 56 题。5.图中表示的板块依次是( )A.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D.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南极洲板块6.图中 a、b 为板块边界,有关两者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生长边界,b消亡边界B.a消亡边界,b生长边界C.a生长边界,b生长边界D.a消亡边界,b消亡边界解析 第 5 题,根据板块分布特征可判断,为非洲板块,为亚欧板块,为印度洋板块。第6 题,图中 a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处,为消亡边界;b 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

4、,为生长边界。答案 5.B 6.B一百多年前,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很多难题,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修筑从南口到八达岭一带的铁路。读图,完成第 78 题。7.京张铁路八达岭段采用“人”字形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较多,河谷深邃B.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C.沿线地势陡,坡度大D.发展沿线旅游业8.下列有关“人” 字形铁路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增加了施工的强度和难度B.降低了线路的坡度C.增加了工程建设费用D.增加了工程量解析 第 7 题,京张铁路八达岭段地势陡,坡度大,为了减小坡度,詹天佑设计出用“长度”换“高度”的“人”字形铁路。第 8 题 ,“人”字形铁路的设计可以将线路

5、的坡度降低,缩短隧道开挖长度,减少工程费用,降低施工的强度和难度。答案 7.C 8.B9.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一般形成的地貌是 ;属于向斜的是 ,一般形成的地貌是 。 (2)根据岩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3)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四个箭头,表示岩层运动的方向。(4)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 )渭河平原 长江三峡 汾河谷地 雅鲁藏布大峡谷A. B.C. D.(5)在 (填数码 )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

6、断依据是 。 解析 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及新老关系可知,处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处中心岩层较老 ,两翼岩层较新,为背斜。据图知地垒处岩层相对于两侧岩层上升。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答案 (1) 山岭 谷地或盆地(2)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较破碎 ,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岩石坚硬而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3)绘图略。(4)C(5) 该处为向斜构造,在此处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能力素养拓展下图为某地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从甲到丁岩层由老到新),读图,完成第 12 题。1.丁地的地质构造为( )A.褶皱B.背斜C.向斜D.

7、断层2.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良好的储油构造B.甲有利于储存地下水C.修一南北向隧道应选址丁处D.图中岩层都为岩浆岩解析 第 1 题,由图可知,甲地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可知,甲地为背斜;丁地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故丁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第 2 题,甲为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修一南北向隧道应选址甲处 ;丁地为向斜,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图中岩层具有层理构造,为沉积岩。答案 1.C 2.A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完成第 34 题。3.与上图甲处地形成因相同的是( )4.该区域( )A.河流干流自南向北流B.河谷仅受流水侵蚀而形成C.河流支流众多,流域面

8、积广D.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解析 第 3 题,甲处为河流支流的发源地,所以地势最高,甲处的岩层最新,并由甲向两侧变老,故该处为向斜成山,与 B 选项示意图的形成原因相同。 A 是背斜,C 为断层,D 为板块运动造成的地形抬升。第 4 题,图中甲处地势最高,为河流支流的源头,为分水岭,根据支流向偏南方向流动,可知河流干流自北向南流;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中河流河谷峡谷支流较少,流域面积较小;图中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答案 3.B 4.D5.(研究性学习)读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1)在沿 AE 线进行地质考察时,发

9、现岩层的形成年代 A、E 两处最晚,其次是 B、D 两处,C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褶曲类型,并说出判断理由。(2)请解释该处地质构造与凉水河之间的成因关系。(3)图中虚线是当地规划在三个村庄之间修建公路的设计路线,请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线路的不同特点及原因。解析 第(1)题,背斜从中心到两翼岩层由老到新。第(2)题,凉水河谷在背斜顶部。第(3)题,从图中信息可知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乙村到丙村的线路平直,原因从地形地势方面分析。答案 (1)背斜。该处地层显示为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2)该处的褶曲类型为背斜,由于背斜的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 ,在谷地易积水成河。(3)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原因是乙村到甲村之间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与等高线平行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