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期中测试得分_ 卷后分_ _ 评价_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娉婷(png) 红晕(yn) 宽宥(yu) 汲取(j)B沆砀(hng) 鲜妍(yn) 游弋(y) 骈进(bng)C妖娆(ro) 栖息(q) 亵渎(xi) 睿智(ru)D佝偻(u) 风骚(so) 皓月(go) 惊骇(h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李代桃僵 形消骨立 改邪归正 疲惫不堪B安居乐业 强聒不舍 唇枪舌箭 心无旁骛C富丽堂皇 断张取义 冥思苦想 荡然无存D恪尽职守 自吹自擂 金戈铁马 一代天骄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2、2017 年 12 月 13 日,中国迎来首个国家公祭日。为纪念曾经发生的重大民族灾难而_制度性国家公祭日的做法,既有对历史记忆的传承、判断,也有基于现实的_。不忘记历史苦难,不是要_仇恨,而是要使大国公民具备应有的历史价值观和与国际社会相处的尊严方式,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捍 卫民族尊严并_圆梦动力。A设定 考证 培养 会聚 B设立 考量 培植 会聚C设立 考量 培养 凝聚 D设定 考证 培植 凝聚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在 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 C919 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 之旅。B “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岸国家的热烈响应。C学校
3、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挂着一副大算盘,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 ,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 “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自古以来,算盘都是用来算账的,因此也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符号。比如,它被当作象征富贵的吉祥物,为人们所推崇。除了与钱财
4、相关的象征意义以外,算盘也常被用来象征出入平衡,分毫不差。A B C D6古诗文默写。(8 分)(1)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 _。(欧阳修醉翁亭记)(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明月来抒发离人心愿,祝福天下人的句子是:2“_,_。 ”(4)听着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满心都贮足了诗。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洋溢着春雨及时至的喜悦;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流淌着对亲人的思念;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_,_”迸发出壮志报国的激情7名著阅读。(4 分)人物形象的比较赏析,是名著阅读的重要技法之一。下面小说中的人物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
5、特点?请结合具体情节比较分析他们的相同点。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与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 分)材料一:贴年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下面是著名的杨柳青年画作品“连年有余” 。材料二:下图是国人过西方节日的原因调查统计结果图。材料三: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我们要善于创新,善于思考,充分挖掘传统节日,并积极赋予其新的时代元素,把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化,引导它们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不断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艺术,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主动感受和亲近传统节日,从而让人们从内心重新拾起对传统节日的憧憬与期盼。(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材料一的画面内容及其
6、寓意。 (3 分)(2)从材料二中归纳一条主要信息。(3 分)(3)材料三画横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 分)3二、阅读理解(40 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9、10 题。(4 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9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含义。(2分)10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2 分)(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 1114 题。(8 分)岳阳楼记(节选)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
7、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 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去国怀乡 去:
8、到,往B锦鳞游泳 锦鳞:美丽的鱼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D吾谁与归 归:归依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渔人甚异之B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其境过清D感极而悲者矣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13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2 分)414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选文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人们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B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C选文写景状物词句整齐,辞采华美,音韵和谐
9、。D选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三)阅读下文,完成 1518 题。( 16 分)捡来的孝子李娟小时候,在村里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不论冬、夏,他总是穿着一身破烂的衣裳,脚上蹬着一双烂掉帮子的鞋。他已经 40 多岁了,可因为脑子不太灵光,数到 10 往上就不知是什么了,所以村子里不论大人、小孩,总叫他浩浩,这是他的小名。他听了也不恼,哈哈笑着也不知道答应。父亲却从不允许我叫他的名字,要我叫他舅爷。原来,他是我远房婶婶的舅舅。听村里人说,浩浩舅爷从小家境优越,他的兄 弟姐妹也都事业有成,生活得很好。而唯有他,脑子不太灵光。父亲去世后,兄弟姐妹都在城市生活,家中只有他和老母亲相依为命,
10、暗淡度日。逢年过节,也不见兄弟姐妹回来探访。大家看他们可怜,平时谁家做了好吃的都要给他们母子送一点。浩浩舅爷也很懂得感恩,平时谁家有什么力气活,他总是去主动帮忙,他干起活来很卖力,所以大家都很喜欢他。浩浩舅爷很孝顺,他的老母亲已经 80 岁了,以前是母亲照顾他,自从母亲上了年纪不能动后,他就学着母亲的样子,开始做饭、洗衣,帮母亲翻身。浩浩舅爷本来不会做饭,记得他只会做面糊糊。有一天,躺在床上的母亲叹了一口气说:“你试试擀面条啊,这样一天到晚老是面糊糊,你身体哪里受得了?”第二天,浩浩舅爷就找来邻居婶婶教他做面条。婶婶教得很认真,可浩浩舅爷整整学了一周,还不会和面,不是面多了,就是水多了。婶婶最
11、后告诉他:“你别学了,以后想吃,告诉我一声,我做给你们吃。 ”但浩浩舅爷却摇了摇头说:“俺娘要吃俺做的,俺一定要学会 。 ”谁也不知道,他费了多少功夫,最后才终于学会做面条。当面条端到他母亲面前时,她哭了,说:“我娃会做饭了,真聪明,娘 没白养你。 ”浩浩舅爷的大哥在省城上班,据说还是一家企业的老总。他和浩浩舅爷年龄差距也很大,听说在浩浩舅爷小时候,他不止一次鼓动其他兄弟姐妹给父母做工作,让他们扔掉浩浩舅爷这个累赘,但他母亲怎么也不同意。也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多少年来,从没见他回过家,其他兄弟姐妹也不太回来,就连和我们同住一个村子的婶婶,也很少去看他们。这么多年,就是浩浩舅爷一直陪着他老娘。有一
12、次,村子里有一家出嫁姑娘,浩浩舅爷去给人家收拾猪毛,主人在谢客的时候,上了红烧肉,舅爷一口都没吃,用自己的手帕包了两块肉,他说要带回去给娘尝尝,娘都半年没吃肉了。喜宴结束后,主人端了一碗肉让浩浩舅爷给娘端回去,他的眼泪唰的就下来了,一路小跑着,端着碗跑回了家。看着他的背影,大家都眼睛酸酸的,说他不傻,一个孝敬娘的孝子,怎么能说他傻?浩浩舅爷得过一场病,本来是感冒,因为不知道吃药,最后越来越重,整个人都躺下爬不起来了,大家以为他不行了。他的老娘趴在他面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颤巍巍地一直哭。村子里一些老人甚至开始帮忙给他准备后事。但是,谁知睡了两天两夜,浩浩舅爷竟然醒了过来。他说,他放不下他的老娘
13、,他走了,就剩他娘一个人孤零零的,所以,他要活着。日子就这样滑过,从夏到冬,到了腊月了,整个空气里弥漫着甜蜜的气息,人们都忙5着筹备年货。因为要杀猪了,大家才想着好久没见到浩浩舅爷了,因为往年每家杀猪,他总要给别人帮着剔猪毛。邻居去他家找他,敲了半天敲不开,最后从外面把门撬开,才发现浩浩舅爷的娘已经去世,而浩浩舅爷跪在床前,一摸,已经没一丝气。浩浩舅爷的兄弟姐妹们都回来了,丧事办得很热闹,宴席吃了一桌又一桌,大碗的红烧肉摆在桌子上,客人们都吃得心满意足。而我,却想到了浩浩舅爷端着那碗红烧肉跑回家的情景。也就在此时,大家才知道一个惊人的消息。原来,浩浩舅爷是捡来的,他因为智力障碍被亲生父母大冬天
14、扔到了路边,是他后来的母亲把他捡了回来。因为怨恨母亲捡了个累赘,这么多年了, 他的兄弟姐妹们都不肯原谅她。可大家都说,浩浩舅爷的娘捡了一个孝子。15文章写了浩浩舅爷孝顺母亲的四件事,请概括另外两件事。(4 分)(1)第一件事:_(2)第二件事:浩浩舅爷费了很多功夫,终于学会做面条。(3)第三件事:_(4)第四件事:浩浩舅爷患重病时依旧放心不下老娘。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何作用?(4 分)17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两处“红烧肉”的表达效果。(4 分)18文章结尾只有一句话,可谓匠心独运,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 1922 题
15、。(12 分)越活越平淡叶春雷人,是一点点活明白的,也就一点点平淡了。但两个词要辨析一下:平淡与平庸。古人追求平淡,但从来不提平庸。我们知道一句话:“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也就是说,平淡中藏着极致的绚烂,但平庸就 不同,看起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一眼望穿。好像有这样一种分别,平庸的人似乎越活越张扬,真正有本事的人却越活越平淡。元稹有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诗是说爱情的,但用在人生中,也同样适用。刘姥姥到大观园,出尽了洋相,因为她从来没见过那些东西,包括自鸣钟。平庸的人,那种张扬,有时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有古贤追求“致虚极,守静笃” ,达到这样的目的,要有心如止水的淡然
16、。华盛顿总统领导独立战争胜利了,却不享受胜利果实,跑回家种地去了。在美国任何一本介绍园林艺术的书,都少不了要提到华盛顿,因为他醉心于此,对此做过大贡献。后来美国要实行6联邦制,需要一个总统,美国人民选中了他,他高高兴兴当了一届总统,却又跑回家种地去了,因为他反对总统终身制。华盛顿不迷恋权力,不玩权术,活得一派天真。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无功不是不做功,是老子说的“功成名遂身退” 。华盛顿可能不知道老子这句话,但他的行为与老子的这句话是暗合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做了什么比说了什么更重要。一个满脑子名利思想的人,天天喊“放下” ,怎么着都显得矫情。口口声声喊“放下”的人,正是把
17、名利抓得紧紧的人。口是心非,的确是很多人的通病。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大约是读不出陶潜归去来兮辞中的那种平淡意味的。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在年轻人看来,这样封闭的生活真的是了无生趣吧。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慢慢醒悟到,陶渊明在一方小天地中,实在把日子过出了大丘壑。陶潜这个人,自有他的福分。这种福分,自然与他的天分有关。一个人天生不慕荣利,他放起手来,就是那么自然,就像随手扔掉一颗小石子一样轻松。在陶潜,这是自然而然;在我们,却未必。即使舍不得,放手吧,我还是想说,人,是慢慢懂得平淡的。一个人慢慢沉到人群中去,像一粒盐,融化到水中去,盐消失了,但水却慢慢有了咸味。所谓英雄,也不过是
18、沉到水中的一粒盐。用庄子的话总结:“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 ,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为什么认为这块金属是不祥之物?原因很简单,它太张扬,老以为自己有铸造成为镆铘宝剑的才华。问题是,你即使有这个才华,其实也不必说啊。(选自做人与处世2017 年第 10 期,有删改)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20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 分)21请为第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 分)22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3 分)三、作文(50 分)23题目:正好遇见_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