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雪龙号素材 4揭秘雪龙号突围方案诞生过程雪龙号突围方案的制订会议,从 1 月 8 号 14 时一直开到 16 时,持续了 2 个小时,其间一度讨论激烈。各种方案中,雪龙号的突围方向共有 4 个。最终,会商决定,雪龙号从东南方向突围。由此,雪龙号需要把原先朝着西北方向的船头掉转向东南。会议结束后,方案立即贯彻执行。18 时 30 分,好消息传遍华夏,雪龙号成功突围。20 时记者连线参与制订雪龙号“突围方案”的专家,此时,受访专家刚刚吃上饭。4 个突围方向选定东南本报记者:程教授,您带领的团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雪龙号成功脱困,是否有预案?程晓:刚刚端上饭碗。今天开了一天的会,就是为了研究当有利的气
2、候窗口出现时,雪龙号朝哪个方向撤离。具体突围方案的制订会议,从昨日下午 2 点一直开到 4 点,参加人员是国家海洋局及下属机构的各级领导、科研机构等。会议现场,有五六家机构都拿出了方案,各方案中,雪龙号突围的方向主要有 4 个,包括正东、东北、东南和正北。对于最终确定从哪个方向突围的问题,会议现场一度讨论激烈。最终,经过现场会商,确定了雪龙号从东南方向撤离的方案。来源:gkstk.Com本报记者:确定从东南侧方向撤离的依据是什么?程晓:主要是依靠遥感卫星成像,对雪龙号周边的海冰、冰山、洋流等情况统一研判基础上,最终确定的。在下午 3 点时,有关部门拿到了下午 1 点半由卫星拍摄的现场图像,尽管
3、分辨率不是特别高,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太及时了。我们当时看到,雪龙号东南侧的浮冰融化很快,原本密实的海冰出现了裂缝,而且雪龙号清水区的距离,从东南方向看最近。突围前曾掉转船头。来源:学优高考网本报记者:雪龙号能够成功突围,哪些因素发挥了作用?程晓:西风。从昨日零时起,雪龙号所在海域的风向终于转为盼望已久的西风,浮冰开始扩散,雪龙号正是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才杀出重围。当然,雪龙号的突围成功还包括了其他因素。包括祖国后方对现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指挥决策等方面的支持,也包括雪龙号团队的努力。本报记者:雪龙号在突围过程中,后方给其提供了哪些保障?程晓:首先,雪龙号的船头原本是朝向西北的,既然选择从东南
4、方向突围,就需要掉转船头。这对雪龙号上的指挥和操作人员来讲,需要莫大的勇气,需要他们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幸好,他们成功了。雪龙号向清水区行驶过程中,政府部门领导、科研团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如果出现问题将会商解决。突围过程还是很顺利的,我没想到雪龙号能这么快出来。雪龙号驶入清水区后,我们还保持着待命状态,直到确定其彻底安全。所以,到了晚上 7 点钟雪龙号脱困后 1 小时,我们还在密切关注,防止出现新的问题。来源:gkstk.Com雪龙号将去罗斯海科考本报记者:下一步,雪龙号将驶向哪里?程晓:将驶往罗斯海(南太平洋深入南极洲的大海湾)继续执行科考任务。本报记者:接下来,您的团队还会为雪龙号提供
5、哪些支持?程晓:继续为雪龙号提供气象、地理环境等数据。本报记者:作为科研工作者,雪龙号成功脱困留下了哪些经验和启示?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程晓:雪龙号被困几天以来,我有个很强烈的感触,那就是各部门通力协作,群策群力,最终为雪龙号成功脱困提供了科学决策。事实上,每个科研部门、相关机构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同的,只有各部门把自己掌握的情况拿出来,及时地进行会商,才能给出最正确的决定。另外,事情正应验了中国那句老话,“求人不如求己。”中国人的极地考察船,脱困的事情最终还是由中国人自己办了,这点还是很自豪的。这也意味着,不用美国的破冰船来救援了。半岛晨报、海力网首席记者满文飞受访专家程晓北京师范大学全
6、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工作内容:为雪龙号提供最新的气象、地理环境数据,参与雪龙号“突围方案”的制订雪龙号驶向哪将驶往罗斯海(南太平洋深入南极洲的大海湾)继续执行科考任务突围 4 个方案:包括正东、东北、东南、正北 4 个突围方向。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选定突围方向:最终确定从东南方向撤离方案东南突围依据来源:gkstk.Com昨日下午 1 点半由卫星拍摄的现场图像显示,东南侧的浮冰融化很快,原本密实的海冰出现了裂缝,而且雪龙号离清水区的距离,从东南方向看最近。来源:学优高考网成功突围主要因素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gkstk.Com1 西风从昨日零时起,风向终于转为盼望已久
7、的西风,浮冰开始扩散。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2 信息祖国后方对现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指挥决策等方面的支持。3 努力雪龙号团队的勇气、耐心、细心、努力。本报独家报道被数百家网站转载晨报讯(半岛晨报、海力网首席记者满文飞)雪龙号破冰船受困南极,险情引来全国高度关注。本报独家连线为雪龙号提供导航的权威团队,还采访了雪龙号船长王建忠曾经就读的大连海事大学及其校友,并于昨日推出了东侧浮冰变薄或成雪龙号“突围口”、雪龙号船长是咱“大连海大”学长等报道,报道及时、准确地为全国网友和大连市民还原了雪龙号的脱险准备工作、现场气象条件等情况。本报报道获全国数百家网站转载,腾讯、网易等主流网站将本报报道放在重要位置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