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湘教考苑)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版块二 基本能力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91803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考苑)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版块二 基本能力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湘教考苑)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版块二 基本能力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湘教考苑)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版块二 基本能力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湘教考苑)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版块二 基本能力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湘教考苑)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版块二 基本能力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现代文部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揣测端正喘息湍急惴惴不安 B盘桓 丫鬟 宦海 寰球 涣然冰释C狙击 沮丧 龃龉 阻碍 含英咀华D形骸 咳嗽 弹劾 隔阂 言简意赅解析:Achui/dun/chun/tun/zhu;B.hun/hun/hun/hun/hun;C.j/j/j/z/j;D.hi/su/h/h/gi。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和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蘖根祸胎懵懂顽童惫懒人物银瓶乍破水浆迸B陈抟老祖 瘦削不堪 百无聊赖 侧身西望长咨嗟 C兴致勃勃 心安理得 漫不精心 白帝城高急暮砧D情不自禁 波涛汹涌 气极败坏 只是当时已惘然解析:A“蘖根祸胎”应为

2、“孽根祸胎”;C.“漫不精心”应为“漫不经心”;D.“气极败坏”应为“气急败坏”。答案:B,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春节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风云变幻,一会儿晴空丽日,一会儿雨雪交加。恶劣的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B房价暴涨导致美国房地产“无根”繁荣,最终由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风暴。各国金融专家一傅众咻,纷纷出台应对策略。C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在钱塘江边,滔天巨浪,迎面扑来,瓦釜雷鸣般的巨响,让岸边观潮的游客惊骇不已。D在反腐败斗争上,有“零容忍”的态度,才会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才可能期望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局面出现。解析:A望文生义。风云变幻

3、: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B.一傅众咻: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题中各国金融专家反应敏捷、迅速应对出台策略。故用此词不妥。C.瓦釜雷鸣: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这里是望文生义。答案:D,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共产党90年来创造了一个个辉煌业绩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光荣而又伟大的党不断地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所产生的结果。B为了防止交通堵塞的现象不再发生,一些大城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实行科学管制,使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百姓的满意程度非常之高。C针对农产品价格步步攀升,政府认真进行调查研究,采取了打击囤积居奇、投放紧缺商品等措施,对抑制价格过

4、快上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D据了解,武汉暴雨研究所是中国气象局关于暴雨研究的专业科研机构,多年来在暴雨机理研究、暴雨监测预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解析:A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原因”和“因为”,或删去“因为”和“所产生的结果”,也可删去“的原因”和“所产生的结果”;B.不合逻辑,“防止”“不再发生”所表达的正是“要发生”之意;C.成分残缺,“针对农产品价格步步攀升”后缺宾语中心词“的情况”。答案:D,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以苏东坡之才,治国安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_,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

5、诗名_,但他的五尺之躯却难以见容当权派。_,他都照例不受欢迎。不平则鸣,有感而发有感而发,不平则鸣冠绝一时,流芳百世流芳百世,冠绝一时无论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ABCD解析:先“有感”,再进一步讲“不平”;先写“当时”,再写“百世”;这样讲才能突出在同党那里也不受欢迎的意思。答案:B,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既反映了他主张王道,反对霸道,反对战争的政治理念,也体现了他高超的论辩技巧。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其诗风格飘逸、豪放,

6、被称为“诗仙”。C白居易是我国唐代古文运动的发起者之一,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D杜甫,字子美,他的诗反映了唐代动乱的现实,揭示了人民的痛苦生活,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为古代诗歌开辟了现实主义广阔道路,创建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解析:B白居易发动的是“新乐府运动”。答案:B,文言文部分,解析:C等闲:随随便便。答案:C,解析:D均为介词,被。A.介词,从/介词,被。B.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C.介词,把/连词,表目的关系。答案:D,3对下列各句中的“乎”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2)吾师道也,

7、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A不同,相同B不同,不同C相同,相同 D相同,不同解析: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在”;介词,译为“比”;句末语助词,译为“呢”;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答案:B,4下列各句加点实词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赢粮而景从A吾从而师之 B却匈奴七百余里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谨庠序之教解析:C与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A.名词的意动用法;B.动词的使动用法;D.形容词作动词。答案:C,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A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斯天下之民至焉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D吾从而师之解析:B“天下

8、”指人们能认识到的所有区域。A.“可以”意为“可以凭借”;C.“养生”意为“供养活着的人”;D.“从而”意为跟从(他),并且。答案:B,6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A不拘于时,学于余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解析:D与例句都是判断句。A.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B.状语后置句;C.省略句。 答案:D,7名句默写。(1)_,_!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_,百有余年矣。(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_。(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5)座中

9、泣下谁最多?_。(6)弦弦掩抑声声思,_。(7)吾尝终日而思矣,_;吾尝跂而望矣,_。,(8)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_,_。(9)锦城虽云乐,_。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10)爱其子,_;于其身也,_,惑矣。(11)登高而招,_,而见者远;顺风而呼,_,而闻者彰。假舆马者,_,而致千里;假舟楫者,_,而绝江河。_,善假于物也。(12)李白在_诗中写道:“西当太白有鸟道,_。地崩山摧壮士死,_。”(13)谨庠序之教,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4)千呼万唤始出来,_。答案:略,8翻译下面的句子。(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_(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

10、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文:_(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_(4)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 _(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译文:_,答案:(1)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反省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没有过错了。 (2)一个戍卒发难就造成国家灭亡,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了。(3)因此,无论地位高还是地位低,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4)(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5)这样与拿刀把人杀死后

11、,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二、阅读鉴赏(一)诗歌鉴赏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清溪行 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注】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1)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_(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_答案:(1)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对比亦可)(2)诗的尾联描绘

12、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绪。(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3题。管仲论 苏洵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戎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则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

13、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乎耳,色不绝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邪?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邪?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霸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

14、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得为诸侯之盟主者百有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吾观史蝤,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10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霸诸侯,攘戎狄攘:打击B可以絷桓公之手足邪 絷:约束、束缚C晋袭文公之余威 袭:偷袭D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

15、无惑也 惑:疑惑、奇怪解析:C“袭”应为“继承”之意。答案:C,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明齐国发生祸乱罪责在于管仲的一组是()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叛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桓公声不绝乎耳,色不绝乎目仲可谓不知本者矣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ABC D解析:是管仲在世时齐国的强盛;表明齐桓公贪图享乐;是齐桓公死后齐国的混乱状况。答案:B,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先高度肯定了管仲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的历史功绩,然而也正视了管仲死后齐国陷入长期的混乱局面的历史事实。B本文通过管仲死后齐国发生内乱的史实的分析,论证了举贤任

16、能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阐明了政治家培养选拔接班人的重要性。C作者认为,齐国兴盛的功劳应该记在举荐了管仲的鲍叔身上,而齐国祸乱则是由于管仲没有尽到规劝国君远离小人的职责。D文章细致分析了齐国内乱的人为因素,认为表面上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导致,实为管仲死后,无贤人执政,并批评了管仲根本性的失误在于临死前没有荐贤以自代。解析:C“管仲没有尽到规劝国君远离小人的职责”有误。答案:C,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译文:_(2)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译文:_(3

17、)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邪?译文:_答案:(1)功业的成就,不是成功于完成的时候,必然有一定的原因引起;祸乱的产生,不是发生于作乱的时候,也必定有根源预兆。(2)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们起初不被重用的原因,只是由于有管仲在。(3)即使桓公幸而听从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除掉吗?,【参考译文】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打击夷、狄等异族,到死时都使齐国富强,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重用,齐桓公死于宫廷内乱,五位公子争抢君位,此祸蔓延,直到齐简公,齐国没有一年安宁之日。功业的成就,不是成功于完成之日,必然有一定

18、的原因引起;祸乱的产生,不是发生于作乱之时,也必定有根源预兆。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认为是由于管仲(的功劳),而是由于鲍叔。等到齐国发生祸乱,我不认为是竖刁、易牙、开方(的罪责),而是管仲。为什么呢?竖刁、易牙、开方三人本就是祸乱国家的人,但重用他们的是齐桓公。尧有了舜辅佐才知道流放四凶,鲁定公有了仲尼才知道杀掉少正卯。那桓公是什么人?回头看来,使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时,桓公问及丞相人选。此时,我认为管仲将要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话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不讲人情,不能亲近”罢了。唉,管仲以为桓公真的能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该知道他的为人了吧

19、。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离不开眼的人。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们起初不被重用的原因,只是由于有管仲在。一旦管仲不在了,这三人就弹冠相庆了。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桓公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人,而是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这三人就只是三个普通人罢了。若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少跟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桓公幸而听从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除掉吗?唉!管仲可以说是不懂得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啊!如果齐桓公问询时,推荐天下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虽死,齐国却不能说没有管仲了。这三人又有什么可怕的,不说也可以啊!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晋文公更强盛的了。晋文公的才能不及齐

20、桓公,他的大臣也都比不上管仲。晋灵公非常暴虐,不如齐孝公宽厚。可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文公的余威,还能在一百多年里充当盟主。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君主虽不贤明,但还有老成练达的大臣存在。桓公死后,齐国一败涂地,这不值得疑惑啊!齐国仅依靠一个管仲,可管仲死了。天下并非没有贤人,而是往往有好臣子却没有能重用他们的君主啊。桓公在世时,竟说天下不再有管仲一样的人才。这种话,我不相信。我看史蝤,因不能荐用蘧伯玉,去掉弥子瑕,所以在死后用尸首劝谏;萧何临死,推荐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应如此啊!国家往往因一个人兴盛,因一个人灭亡;贤人不悲痛自己的死亡,而忧虑国家衰败。所以一定要在生前找到贤人

21、接班才能死去。那管仲,凭什么可以死掉呢?,14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晏元献公文章擅天下,尤善为诗,而多称引后进,一时名士往往出其门。圣俞平生所作诗多矣,然公独爱其两联,云:“寒鱼犹着底,白鹭已飞前。”余_尝_于_圣_俞_家_见_公_自_书_手简_再_三_称_赏_此_二_联_余_疑_而_问_之_圣_俞_曰_此_非_我_之_极_致_岂_公_偶_自_得_意_于_其_间_乎_乃_知_自_古_文_士_不_独_知_己_难_得,而知人亦难也。(选自欧阳修六一诗话)答案:余尝于圣俞家见公自书手简/再三称赏此二联/余疑而问之/圣俞曰/此非我之极致/岂公偶自得意于其间乎/乃知自古文士不独知己难得,【参考译文】晏元献公的文章天下独绝,尤其擅长写诗,并且对后学多有引荐,一时间,名士往往出自他的门下。梅圣俞平生所写的诗很多,但晏公唯独喜欢其中两联,是“寒鱼犹着底,白鹭已飞前”。我曾经在梅圣俞家见到晏公亲手写的书简,再三称赞这两联,我有疑问并问梅圣俞这件事,圣俞说:“这并非我写得最好的诗歌,难道是晏公偶然间自己在其中发现了什么吗?”才知道自古文人不仅了解自己难,了解别人也更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