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康杰中学、忻州市第一中学等六校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名校联考化学试题1.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柠檬虽然很酸,但在人体内代谢后会生成碱性物质,因此柠檬属于碱性食物B. 通信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 Si,太阳能电池的材料主要是 SiO2C. 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都能杀菌消毒,都利用了强氧化性D. 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与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柴油化学成分相似【答案】A【解析】A.柠檬虽然是具有酸味的水果,但是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最后在人体内变成碱性物质,所以属于碱性食物,故 A 正确;B . 通信光缆的主要成分是 SiO2,太阳能电池使用
2、的材料主要是晶体 Si,故 B 错误;C. 高锰酸钾溶液、双氧水都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酒精能使细菌内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菌消毒,消毒原理不相同,故 C 错误;D. 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以地沟油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酯类,而由石油分馏得到的柴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故 D 错误;答案选 A。2. 下列有关化学现象和化学概念表述正确的是A. 0.5molFe 和含 1 mol HNO3的稀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 KSCN 溶液,溶液变红B. Fe(OH)3胶体做电泳实验时,由阴极区红色加深可知 Fe(OH)3胶体带正电荷C. 含有 143 个中子的 U(92 号)原子的原子符号:
3、UD. 1mol H3PO3最多可与 2 mol NaOH 发生中和反应,因此 Na2HPO3属于正盐【答案】D【解析】A. Fe 和 HNO3的稀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Fe4HNO 3=Fe(NO3)3NO2H 2O,由方程式可知,0.5molFe 和含 1 mol HNO3的稀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 Fe3 0.25mol,Fe 剩余0.25mol,剩余的铁与 Fe3 发生反应:Fe2Fe 3 =3Fe2 ,由方程式可知,0.25mol Fe 3 完全反应,溶液中无 Fe3 ,所以加入 KSCN 溶液后,溶液不变红,故 A 错误;B. 胶体不带电,氢氧化铁胶体做电泳实验时阴极颜色加深,只能说明
4、氢氧化铁胶粒带电,故 B 错误;C. 含有143 个中子的 U(92 号)原子的质量数为:143+92=235,所以其原子符号为: ,故 C 错误;D. 1mol H3PO3最多可与 2 mol NaOH 发生中和反应,说明 H3PO3为二元酸,则 Na2HPO3属于正盐;故 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概念和化学反应的现象判断。本题的易错点是 A 项,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是否变红,关键是看最终生成的产物中是否含有 Fe3 ,这要结合题目中所给的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判断,0.5molFe 和含 1 mol HNO3的稀溶液反应时,通过计算可以看出 F
5、e 过量,最终所得的溶液中只有亚铁离子,所以加入 KSCN 溶液后不会变红。3.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 本草纲目中有如下记载:“(火药)乃焰消(KNO 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 ,其中利用的 KNO3的性质是A. 自燃性 B. 易分解 C. 还原性 D. 氧化性【答案】D【解析】火药爆炸时生成氮气,KNO 3中的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体现了KNO3的氧化性,故答案选 D。4.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 NH4HSO4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中性:H +OH-=H2OB. 用惰性电极电解 MgBr2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6、2O+Mg2+2e-=H2+Mg(OH) 2C. 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O 32-+CO2+H2O=2HCO3-D. 酸性 KMnO4溶液中滴加少量 H2O2,紫色褪去:2MnO 4-+H2O2+6H+=2Mn2+3O2+4H 2O【答案】B【解析】A. 向 NH4HSO4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中性,若只发生 H+OH-=H2O 的反应,则溶液中的 NH4 会发生水解使溶液呈酸性,要使溶液呈中性,NH 4 也应和 OH 发生反应,故 A 错误;B. 用惰性电极电解 MgBr2溶液,水在阴极上得到电子生成 H2和 OH ,OH 与 Mg2 结合生成Mg(OH)2沉淀,所以阴极
7、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O+Mg2+2e-=H2+Mg(OH) 2,故 B 正确;C. 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将会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CO32-+CO2+H2O=2NaHCO3,故 C 错误;D. 酸性 KMnO4溶液中滴加少量 H2O2,紫色褪去,离子方程式为:2MnO 4+5H2O2+6H+=2Mn2+5O2+8H 2O,故 D 错误;答案选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C 项是易错点,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因碳酸氢钠溶解度比碳酸钠小,所以溶液中将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因此碳酸氢钠应写成化学式。5. 常温下,下
8、列有关离子共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Al3+、NH 4+、Cl -、SiO 32-B. 在水电离出 H+浓度为 110-13 mol L-1的澄淸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Mg2+、Cu 2+、SO 42-、NO 3-C. 小苏打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I-、NO 3-、Ba 2+、ClO -D. 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NH4+、K +、AlO 2-、Cl -【答案】B【解析】A. Al 3+与 SiO32-会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 A 错误;B. 水电离出的 H+浓度为 110-13 mol L-1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若
9、为酸性溶液,则四种离子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若为碱性溶液,Mg 2+、Cu 2+与 OH 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 B 正确;C. I -与 ClO-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 C 错误;D. 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H 可与 AlO2 反应生成 Al(OH)3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答案选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共存问题,注意把握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是 B 项,在由水电离出 H+浓度为 110-13 mol L-1的溶液中,说明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碱性溶液,所以在判断离子共存时既
10、要考虑溶液可能是酸性的情况也要考虑溶液可能是碱性的情况。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由 3 种单体加聚得到B. 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C. 甲苯与足量 H2加成产物的一氯取代物有 5 种D. 分子式为 C4H6O2 并能与饱和 NaHCO3溶液反应生成 CO2 的有机物有 3 种(不含立体异构)【答案】C【解析】A. 由聚合物的结构可知,该聚合物是由 1,3丁二烯和丙烯两种单体聚合而成,故 A 错误;B. 氨基酸中的COOH 和 NaOH 反应生成羧酸根离子,带负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移动,故 B 错误;C. 甲苯与足量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甲基环己烷
11、,甲基环己烷与氯气发生一元取代反应,可以取代甲基上的 H 原子,也可以取代环上的 H 原子,则甲基的邻位、间位、对位及甲基相连 C 原子上的 H 原子和甲基共 5 种位置,故甲基环己烷与氯气发生一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5 种,故 C 正确;D. 分子式为 C4H6O2 并能与饱和 NaHCO3溶液反应生成 CO2 ,则该有机物中含有COOH,所以为不饱和的一元羧酸,烃基为 CH3CH=CH或,故符合条件的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2 种,故 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判断 C 项中甲苯与足量 H2加成产物的一氯取代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本题的难点,解题时首先要判
12、断甲苯与氢气加成的产物是甲基环己烷,再结合甲基环己烷的结构判断氯原子可能取代的位置,进而判断出一氯代物的数目。7.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6.0 g SiO2 中含有 0.1NA个 SiO2分子B. 标准状况下,向 1L 密闭容器中充入 46 g NO2 气体,容器中的分子数为 N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每生成 0.1mol 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4NAD. 常温常压下,7.0 g 由丁烯与丙烯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 NA【答案】D【解析】A. 二氧化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晶体,不含有 SiO2分子,故 A 错误;B.46 g NO 2气体的物质的量
13、是 1mol, 因 NO2 会发生反应:2NO 2 N2O4,使分子数减少,所以容器中的分子数目小于 NA,故 B 错误;C. 由 2Na2O22H 2O=4NaOHO 2可知,该反应是歧化反应,每生成 1mol 氧气,转移 2mol 电子,则生成 0.1mol 氧气,转移电子 0.2mol,转移电子的数目是 0.2NA,故 C 错误;D.乙烯与丙烯的最简式同为 CH2,最简式的物质的量为7.0g14g/mol=0.5mol,故 H 原子物质的量为 1mol,含有 H 原子数目为 NA,故 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试题整体难度不大。本题的易错点是 A 项,解题时
14、要特别注意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不是分子晶体,所以二氧化硅中不含有 SiO2分子。8. 甲、乙、丙、丁分别为 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已知0.1molL-1甲、丙、丁溶液的 pH 与 A、C、D 的原子序数关系如图所示(lg2=0.3),且常温下甲、丙、丁均可与乙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AKB. 某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53,则它位于第五周期族C. 第A 族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其沸点也最高D. 第二周期元素随族序数的递增,其最高化合价也递增【答案】C【解析】A. 工业上利用反应 Na+KCl=NaCl+K制取金属钾,主要是利用钾
15、的沸点比钠低,但钠的还原性比钾弱,故 A 错误;B. 某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53,由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该元素是碘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VIIA 族,故 B 错误;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逐渐减弱,第A 族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是 H2O,因 H2O 中含有氢键,则其沸点也最高,故 C 正确;D. 第二周期中,F 元素无正价,故 D 错误;答案选 C。10.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装置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液体混合物B. 装置可用于吸收 HCl 气体,并防止倒吸C. 以 NH4HCO3为
16、原料,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 NH3D. 装置b 口进气,用排空气法可收集 CO2、NO 等气体【答案】C【解析】A. 装置常用于分离互溶液体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物,A 错误;B. 因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装置中氯化氢直接通入水,易形成倒吸现象,B 错误;C.用装置加热NH4HCO3,产生的杂质气体(CO 2、H 2O)被碱石灰吸收,此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 NH3,C正确;D. NO 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能用装置排空气法收集 NO 气体,D 错误。11.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操作、现象以及所得出的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A 把铝箔插入浓硝酸中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
17、性B CO2通入 CaCl2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非金属性:ClCC Cl2通入品红溶液中 品红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DNaOH 溶液中逐滴滴入 0.1mol L-lMgSO4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白色沉淀变为浅蓝色沉淀KspCu(OH)2MnO4-C. 该反应中酸性介质可以为盐酸D. 0.1mol 氧化剂参加反应,转移电子 0.5 mol【答案】B13. 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利用太阳能将 CO2 转化为低碳烯烃,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电极为太阳能电池的正极B. 产生丙烯的电极反应式为:3CO 2+18H+18e-=
18、6H2O+CH3CH =CH2C. 装置中每转移 2mol e-,理论上有 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扩散D. 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与原电池的原理相同【答案】B【解析】A、根据图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产生乙烯、丙烯等所在电极是阴极,则连接阴极的电源电极为负极,错误;B、阴极上二氧化碳得到电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丙烯和水,电极反应为 3CO2+18H+18e-=CH3CH=CH2+6H2O,正确;C、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定向移动,H +是阳离子应该通过质子交换膜从右向左扩散,错误;D、太阳能电池应用的是光电效应,与原电池原理不相同,错误。答案选 B。14. 已知 H2C2O4
19、是二元弱酸,室温下向某浓度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 KOH 溶液,所得溶液中 H2C2O4、HC 2O4-、C 2O42-的组成百分率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H=4.27 的溶液中:c(K +)+c(H+)=c(OH-)+3c(C2O42-)B. 反应 HC2O4-+H2O H2C2O4+OH-的平衡常数为 10-4.27C. 向溶液中加入 KOH 溶液将 pH 由 1.3 调至 4.27 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D. pH=2.5 的溶液中:c(H +)+2c(H2C2O4)=c(OH-)+c(C2O42-)【答案】A15. 黄铜矿(CuFeS 2)是重要的矿藏
20、,以黄铜矿为原料生产碱式氯化铜和铁红(氧化铁)颜料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反应是在 4550 的条件下进行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碱式氯化铜有多种组成,可表示为 Cua(OH)bClcxH2O,为测定某碱式氯化铜的组成,某实验小组进行下列实验:称取样品 9.30 g,用少量稀 HNO3 溶解后配成 100.00 mL 溶液 A;取 25.00 mL 溶液 A,加入足量 AgNO3 溶液,得到 AgCl 固体 1.435 g;另取 25.00 mL 溶液 A,调节 pH 为 45,用浓度为 0.40
21、molL-1的 EDTA(Na2H2Y2H2O)标准溶液滴定 Cu2+(离子方程式为 Cu2+ H2Y2-=CuY2-+2H+),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50.00 mL。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化学式为_(填化学式)。【答案】 (1). CuFeS 2+3Fe3+Cl-=4Fe2+CuCl+2S (2). FeCl3(或 Fe3+) , CuFeS 2 (3). Fe2+2HCO3-= FeCO3+H2O+CO2 (4). 4 CuCl +O 2+8H2O 2Cu2(OH)2Cl23H2O (5). Cu2(OH)3ClH2O【解析】 (1). 由反应流程可知,反应的反应物是 CuFeS2和 F
22、eCl3,产物有 CuCl 和 S,结合反应 II 可知,反应 I 生成的产物有 Fe2 ,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反应 I 的离子方程式为:CuFeS 2+3Fe3+Cl-=4Fe2+CuCl+2S,在该反应中,铁元素和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氧化剂是 FeCl3(或 Fe3+) 、CuFeS 2,故答案为:CuFeS 2+3Fe3+Cl-=4Fe2+CuCl+2S;FeCl 3(或 Fe3+) 、CuFeS 2;(2).根据(1)的分析并结合流程图可知,反应中反应物是 Fe2 和 HCO3 ,产物为碳酸亚铁,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 2+2HCO3-= FeCO3+H2O+CO2
23、,故答案为: Fe 2+2HCO3-= FeCO3+H2O+CO2;(3).反应是在 4550 的条件下进行的,根据流程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uCl、H 2O 和 O2,产物是 Cu2(OH)2Cl23H2O,在该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uCl 是还原剂,O 2是氧化剂,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反应 VI 的化学方程式为:4 CuCl +O2+8H2O 2Cu2(OH)2Cl23H2O,故答案为:4 CuCl +O 2+8H2O 2Cu2(OH)2Cl23H2O;(4).由实验可求出:n(Cl )=n(AgCl) = =0.04mol,由实验并结合反应 Cu2+ H2Y2-=C
24、uY2-+2H+可求出:n(Cu 2+)=n(EDTA) =0.40 molL-10.05000 L =0.08 mol,根据化合物中电荷守恒得:n(OH )=2n(Cu2+)n(Cl)=20.08mol0.04 mol=0.12 mol,则 m(Cl)=0.04 mol35.5 g/mol=1.42 g,m(Cu 2+)=0.08 mol64 g/mol=5.12 g,m(OH )=0.12 mol17 g/mol=2.04 g,所以 n(H2O)=(9.30g1.42g5.12g2.04g)18g/mol=0.04 mol,则 a:b:c:x=n(Cu2+):n(OH):n(Cl):n(H
25、2O)=2:3:1:1,即化学式为 Cu2(OH)3ClH2O,故答案为:Cu 2(OH)3ClH2O。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工工艺流程。本题的难点是第(4)小问通过计算判断碱式氯化铜的化学式,解答本题时一定要注意把握题目所给的信息,分析各步实验所能解决的离子或微粒类型,分别求出氯离子、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再用总质量减去三种离子的质量得出水的质量,最后求出各微粒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为该物质的化学式。16. SiCl4是一种常见的烟雾剂,已知 SiCl4的沸点为 57.6 ,易挥发和水解。实验室用硅粉与氯气反应制备 SiCl4 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用仪
26、器 a 代替分液漏斗,其优点是_;连接的具支试管 b的作用是_;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开始时,先滴入浓盐酸,一段时间后再点燃中的酒精喷灯,其目的是_。(3)装置的烧杯中用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_ 。(4)某同学认为整套装置中有不足之处,在实验中装置的试管中可能会出现白雾,其原因是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请你提出改进的措施:_。【答案】 (1). 平衡内外压强,便于液体顺利滴下 (2). 防止倒吸(或作安全瓶) (3). KClO3+6HCl(浓)=KCl+3Cl 2+3H 2O (4). 用氯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防止 Si 与 O2反应生成 SiO2 (5). 冷凝 S
27、iCl4,并与 Cl2分离 (6). SiCl 4+3H2O=H2SiO3+4HCl (或 SiCl4+4H2O= H4SiO4+4HCl) (7). 在和之间连一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或装有无水氯化钙/碱石灰/P 2O5的干燥管)【解析】 (1).装置中仪器 a 上下有连通管,可以起到平衡内外压强,使液体顺利滴下;具支试管 b 可以作安全瓶,防止倒吸;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得到的化学方程式为:KClO 3+6HCl(浓)=KCl+3Cl 2+3H 2O,故答案是:平衡内外压强,便于液体顺利滴下;防止倒吸(或作安全瓶);KClO 3+6HCl(浓)=KCl+
28、3Cl 2+3H 2O;(2).实验开始时,若先点燃中的酒精喷灯,则在加热时硅和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先滴入浓盐酸,生成的氯气可以将装置中的空气赶出,防止硅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答案为:用氯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防止 Si 与 O2反应生成 SiO2;(3).根据题目信息可知,SiCl 4的沸点为 57.6 ,易挥发,所以用冰水混合物可以将SiCl4冷凝,并与 Cl2分离,故答案为:冷凝 SiCl4,并与 Cl2分离;(4).根据题目信息可知,SiCl 4易水解,而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之间没有连一个干燥装置以除去可能混入的水蒸气,若装置中混有水蒸气,则 SiCl4发生水解:Si
29、Cl4+3H2O=H2SiO3+4HCl,生成的 HCl 遇水形成白雾;改进的措施是:在和之间连一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或装有无水氯化钙/碱石灰/P 2O5的干燥管),故答案为:SiCl4+3H2O=H2SiO3+4HCl (或 SiCl4+4H2O= H4SiO4+4HCl);在和之间连一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或装有无水氯化钙/碱石灰/P 2O5的干燥管)。17.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家提出以下几个设想:.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制取低碳烯烃。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投入1mol CO2、3 mol H 2,发生反应:2CO 2(g)+6H2(g) C2H4(
30、g)+4H2O(g) H;在不同温度下,用传感技术测出平衡时 H2 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若按 1molCO2、2 molH 2进行投料,则 CO2的转化率将_(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2)H_ (填“” “” “” “ ”“ =”或“ (6). AD (7). 不能 (8). 反应是焓增(H0)、熵减(Sv(逆),故答案为:;(6).A.将 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去,减小 H2O(g)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n(CH 3OH)增大、n(CO 2)减小,所以 增大,故 A 正确;B.充入 He(g),使体系压强增大,因不能改变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
31、度,所以平衡不移动,则 不变,故 B 错误;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K 3=K1K2,则 K3在 500、700、800时的数值分别为:2.5、0.58、0.38,说明随温度的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则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CH 3OH)减小、n(CO 2)增大,所以 减小,故 C 错误;D. 再充入 1mol H2,平衡正向移动,n(CH 3OH)增大、n(CO 2)减小,所以 增大,故 D 正确;答案选 AD;III.(7).2CO(g)=2C(s) +O 2(g)是吸热反应,H0,同时该反应又是熵减的反应,所以G=HTS0,故不能实现,故答案为:不能; 反应是焓增(H0)
32、、熵减(SNHCe (5). N-H(或 N-HN 或 O-HN或 O-HO) (6). sp3 (7). bd (8). 8 (9). 【解析】 (1).根据镝(Dy)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Xe4f 106s2可知,镝(Dy)原子外围 4f 能级上有 10 个电子,6s 能级上有 2 个电子,则其外围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 ;(2).Cu 是 29 号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 104s1,高温超导材料镧钡铜氧化物中含有 Cu3+,说明 Cu 失去 3 个电子,则基态时 Cu3+ 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 8 (或1s22s22p63s23p63d8),故答案为:Ar3d 8
33、(或 1s22s22p63s23p63d8);(3).第三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第二电离能相差越小,第三个电子越容易失去,+3 价可能性越大,在上述表中,镧的 I1、I 2和 I3最接近,则最有可能显示+3 价的元素是镧,故答案为:镧;(4). .元素铈(Ce)可以形成配合物(NH 4)2Ce(NO3)6,组成配合物的四种元素中,因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 ONH,又因 Ce 是金属,其电负性在四种元素中最小,所以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NHCe,故答案为:ONHCe; . N 和 O 元素的电负性强,则 NH3的水溶液中存在的氢键有:N-HO(或 N-HN 或 O-HN 或 O-HO),故
34、答案为:N-HO(或 N-HN 或 O-HN 或 O-HO); .在气态氯化铝 (AlCl 3)2中,每个 Al 原子与 4 个 Cl 原子形成 4 个 键,则 Al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3,在该分子中,与 Al 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的两个 Cl 原子中,有一个是配位键,氯原子提供电子,铝原子提供空轨道,故答案为:sp 3;bd;(5).PrO 2(二氧化镨)的晶体结构与 CaF2相似,晶胞中镨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所以晶胞中镨原子的个数为:61/2+81/8=4,则氧原子个数为:42=8;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一个二氧化镨晶胞中含有 4 个 PrO2,则 = = ,则 NA= (或 ),故答案为:8; (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