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KS5U解析】贵州省安顺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监测考试(三)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10206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S5U解析】贵州省安顺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监测考试(三)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KS5U解析】贵州省安顺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监测考试(三)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KS5U解析】贵州省安顺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监测考试(三)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KS5U解析】贵州省安顺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监测考试(三)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KS5U解析】贵州省安顺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监测考试(三)理综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顺市 2018 年高三适应性监测考试(三)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铀核发生 衰变时,释放出 粒子和一定的能量,目前核电站利用的就是这一自发释放的能量B. 如果利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红光一定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 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D. 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具有干涉、衍射的特性【答案

2、】D【解析】A、 衰变时放出的能量比较小,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是铀核发生裂变时释放的能量,故 A 错误。B、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可知紫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红光的频率小于紫光的频率,用红光照射不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故 B 错误;C、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能量减小,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故 C 错误。D、干涉与衍射都是波特有的性质,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具有干涉、衍射的特性,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光电效应、玻尔理论等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多加积累,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2. 我国“北斗二代”计划在 2020 年前发射 35 颗卫星,形成全

3、球性的定位导航系统,比美国 GPS 多 5 颗。多出的这 5 颗是相对地面静止的高轨道卫星(以下简称“静卫” ) ,其他的有27 颗中轨道卫星(以下简称“中卫” )轨道高度为静止轨道高度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卫”的线速度介于 7.9km/s 和 11.2km/s 之间B. “静卫”的轨道必须是在赤道上空C. 如果质量相同, “静卫”与“中卫”的动能之比为 3:5D. “静卫”的运行周期小于“中卫”的运行周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79 km/s 是地球卫星的最大速度,所以“中卫”的线速度小于 79 km/s,故 A 错误;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只能在赤道上空,则“静卫”的轨道必须

4、是在赤道上空,故 B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解得: ,如果质量相同,动能之比等于半径的倒数比, “中卫”轨道高度为静止轨道高度的 ,地球半径相同,所以“中卫”轨道半径不是静止轨道半径的 ,则“静卫”与“中卫”的动能之比不是 3:5,故C 错误;根据 得: ,则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所以“静卫”的运行周期大于“中卫”的运行周期,故 D 错误故选 B考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此题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问题;要知道同步卫星的轨道与地球赤道共面,7 9 km/s 是地球卫星的最大速度;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掌握圆周运动向心力和万有引力的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3. 粗细均匀的电

5、阻丝围成的正方形闭合线框置于有界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其边界与正方形线框的边平行。现使线框以相同速率沿四个不同方向平移出磁场,如图所示,则在移出过程中线框上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绝对值最大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的边相当于电源,外电路由三个相同电阻串联形成,A、B、D 中a 和 b 两点间电势差为外电路中一个电阻两端电压为: ,图 C 中 a、 b 两点间电势差为路端电压为: ,图 D 中线框上的 ab 两点间电势差最大;故选 C。【点睛】本题属于电磁感应与电路的结合,注意弄清电源和外电路的构造,明确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是路端电

6、压还是某一阻值电压4. 我国选手谢思埸在 2018 年国际泳联世界跳水系列赛北京站夺得男子三米跳板冠军,如图所示为谢思埸(可视为质点)参加跳板跳水比赛时,其竖直方向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他离开跳板时为计时起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A. 时刻开始进入水平 B. 时刻开始进入水面C. 时刻达到最高点 D. 时间内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答案】B【解析】A、运动员起跳时的速度方向向上,可知, t1时刻达到最高点,故 A 错误。B、C、 v-t 图象为直线,加速度不变,所以在 0-t2时间内人在空中, t2之后进入水中,故 B正确,C 错误;D、0- t1时间内,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t1-t2时间段速

7、度方向竖直向下,故 D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对速度时间图象的理解,要知道在速度时间的图象中,直线的斜率代表的是加速度,速度的符号表示速度的方向。5. 在一次跳绳体能测试中,一位体重约为 50kg 的同学,一分钟内连续跳了 140 下,若该同学每次跳跃的腾空时间为 0.2s,重力加速度 g 取 ,则他在这一分钟内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 )A. 3500J B. 14000J C. 1000J D. 2500J【答案】A【解析】 G=mg=50kg10N/kg=500N,腾空时间为 0.2s 表示上升过程 0.1s,上升的高度为h=0.05m,根据 W=Gh 得起跳一次克服重力的功 W0=

8、Gh=500N0.05m=25J:1min 跳了 140 次,则一分钟内克服重力做功 W=140W0=14025J=3500J故选 A。【点睛】克服重力做功直接利用 W=Gh 计算即可,注意 1min 起跳的次数,6. 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拖把直行拖地,沿推杆方向对拖把施加推力 F,此时推力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且拖把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拖把推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为,如图乙所示,保持拖把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则( )A. 推力 F 变大B. 推力 F 的功率增大C. 地面对拖把的支持力变小D. 地面对拖把的摩擦力变小【答案】AB【解析】设拖把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拖把刚好匀

9、速运动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A、将推拖把的力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分解,按平衡条件得:竖直方向上: Fsin 1+mg=FN ,水平方向上: Fcos 1-F N =0 ,联立可得 ,则推力 F 与地面的夹角 增大为 而匀速,可得 变小,则 F 变大,故 A 正确。B、推力的功率为,则夹角 增大时 增大,功率变大,则 B 正确。C、 ,可知夹角增大时支持力增大,故 C 错误。D、由可知滑动摩擦力增大,D 错误。故选 A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动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判断拖把的运动状态。7. 风电是一种清洁、绿色的可再生

10、能源,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图甲为风力发电的简易模型。在风力作用下,风叶带动与杆固连的永磁铁转动,磁铁下方的线圈与电压传感器相连。在某一风速时,传感器显示如图乙所示,则( )A. 磁铁的转速为 10r/sB. 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C. 交变电流的电压表达式为D. 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 50HZ【答案】BC【点睛】根据相对性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即可判断出感应电压的大小变化,及转速与周期的关系。8.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 m、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 A 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 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 B 处的速度最大,到达 C 处的速度为

11、零,AC=h。圆环在 C 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 v,恰好能回到 A。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 g,则圆环( )A. 下滑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C. 上滑经过 B 的速度大于下滑经过 B 的速度D. 在 C 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答案】BCD【解析】A、圆环从 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 B 处的速度最大,到达 C 处的速度为零,所以圆环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经过 B 处的速度最大,所以经过 B 处的加速度为零,所以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 A 错误;B、研究圆环从 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到 C 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出等式 mgh+Wf+W

12、 弹 =0-0=0,在 C 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 v,恰好能回到 A,运用动能定理列出等式 ,解得: ,故 B 正确;C、研究圆环从 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到 B 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出等式,研究圆环从 B 处上滑到 A 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出等式; ,由于 W f0,所以 ,所以上滑经过 B 的速度大于下滑经过 B 的速度,故 C 正确;D、 ,所以在 C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故 D 正确;故选 BCD。【点睛】能正确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对物理过程进行受力、运动、做功分析,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掌握动能定理的应用9.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m 的滑块 A 放在气垫导轨上,B 为位

13、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 A 到传感器 B 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 A 的速率-时间()图象。整个装置置于高度 h 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长度为。(1)现给滑块 A 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其 图线如图乙所示。从图线可得滑块 A 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_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若用此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通过改变_,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通过改变_,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重力加速度 g 的值不变) 。【答案】 (1). (2). 调节滑块的质量及斜面的高度,且使 mh 不变 (3). 高度 h【解析】(1)在

14、v-t 图象中斜率代表加速度故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能够把 v-t 图象运用物理规律结合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对滑块进行运动和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10. 某同学测量一只标识模糊的电阻 的伏安特性,步骤如下:(1)用多用表“ ”倍率的电阻档测量该元件的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角过小,该同学换用“ ”倍率的电阻档,并重新进行_后再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 1 所示,则 的测量值为_ 。若用伏安法测量 阻值,用到的器材和规格如下:滑动变阻器 (阻值范围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0.5A)电流表 A(量程 ,内阻约为 )电压表 V(量程 ,内阻约为 )直流电源 E(电动势 15V,内

15、阻不计)开关 S,导线若干(2)图 2 是该同学连接好的部分实验电路,请你用笔画线将电压表接入图 2 所示的实物电路,并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使测量结果更精确_;(3)若测量值与真实相比偏大,请你说明导致测量值偏大的主要原因(不考虑实验中的偶然误差)_。【答案】 (1). 欧姆调零 (2). (3). (4). 引起误差的原因是因为电流表的分压【解析】(1)用多用表“l0”倍率的电阻挡测量该元件的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角过小,说明电阻较大,此时需换用100 倍率的电阻挡,并重新进行欧姆调零后再进行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 Rx=22100=2200=22k.(2)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

16、法时,电压、电流变化范围较小,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时,电流、电压变化范围大。而 ,故电流表采用内接法,实物连接如图所示:(3)由图可知,电流表采用内接法,由于电流表的分压,实验所测电压偏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的测量值偏大。【点睛】用欧姆表测电阻时要选择合适的挡位,使指针指针中央刻度线附近,欧姆表换挡后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时,电压、电流变化范围较小,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时,电流、电压变化范围大。11. 如图所示,在 xoy 平面内的 y 轴左侧有沿 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y 轴右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y 轴为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的理想边界。一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

17、 q 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从 x 轴上的 N 点 以速度 沿 x 轴正方向射出。已知粒子经 y 轴的M 点 进入磁场,若粒子离开电场后,y 轴左侧的电场立即撤去,粒子最终恰好经过 N点。求:(1)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及方向;(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答案】(1) , (2) 【解析】(1)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有: ,设粒子到达 M 点的速度大小为 v,方向与 y 轴负方向成 角;轨迹如图:则有: ,联立解得: , ;(2)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有 ,由几何关系有: ,联立解得 。【点睛】本题是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运动的问题,解题关键是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运用

18、几何知识求解轨迹半径12. 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下端与水平地面在 P 点相切,一个质量为 2m 的物块 B(可视为质点)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左端固定有轻弹簧,Q 点为弹簧处于原长时的左端点,P、Q 间的距离为 R,PQ 段地面粗糙、滑动摩擦因素为,Q 点右侧水平地面光滑,现将质量为 m 的物块 A(可视为质点)从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力加速度为 g。求:(1)物块 A 沿圆弧轨道滑至 P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弹簧被压缩的最大弹性势能(未超过弹性限度) ;(3)物块 A 最终停止位置到 Q 点的距离。【答案】(1) (2) (3) 【解

19、析】(1)物块 A 从静止沿圆弧轨道滑至 P 点,设速度大小为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在最低点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为大小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轨道 P 点的压力大小为 3mg。(2)设物块 A 与弹簧接触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由动能定理有 , ,当时,物块 A、物块 B 具有共同速度 v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联立解得 ;(3)设物块 A 与弹簧分离时, A、 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规定向右为正,则有,联立解得: ,设 A 最终停在 Q 点左侧 x 处,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点睛】本题首先要分析物理过程,确定研究对象,其次要把

20、握解题的规律,明确能量是如何转化的,运用用机械能守恒、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结合研究。13.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橡皮筋被拉伸时,分子间势能增加B.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C.一定质量的 的冰融化为 的水时,分子势能增加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可能增加E.通电时电阻发热,它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答案】ACD【解析】A、橡皮筋被拉伸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间势能增加,故 A 正确。B、物体的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只是内能的一部分,故 B 错误。C、一定质量的 0的冰融化为 0的水时需要吸热,

21、而此时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动能不变,故分子势能增加,故 C 正确。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放出热量,如果同时有外界对它做功,且做功的量大于它放出的热量,它的内能就会增加,故 D 正确。E、通电时电阻发热,它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电流做功的方式实现的,故 E 错误;则选 ACD。【点睛】明确物体的内能的性质,知道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其大小取决于宏观中的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与物体运动动能无关。14. 如图所示为某型号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简易图,底面及侧面为隔热材料,顶面为透明玻璃板,集热器容积为 ,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经过太阳暴晒,气体温度由升至 ,为减小集热器内部压强,集热器自动控

22、制系统缓慢抽出部分气体,并使温度降为 360K,此时,集热器内气体的压强回到 。求: 时气体的压强;温度降为 360K 时,集热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答案】(1) (2) 【解析】集热器内的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有 ,代入数据解得:以抽出的气体和集热器内的气体为研究对象,设抽出的气体温度也为 压强也为 ,此时与集热器内气体的总体积为 V,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联立解得:设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气体的总质量之比为 k,由题意得,联立解得:【点睛】本题隐含着集热器内气体体积不变这个条件,运用查理定律和克拉伯龙方程进行解题15. 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谱横波在 t=0

23、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 P 的 x 坐标为 3m。已知任意振动质点连续 2 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 0.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波速为 10m/sB.波的频率为 1.25HzC.x 坐标为 15m 的质点在 t=0.2s 时恰好位于波谷D.x 坐标为 17m 的质点与质点 P 的振动始终相反E.x 的坐标为 22m 的质点在 t=0.2s 时恰好位于波谷【答案】BDE【解析】B、任意振动质点连续 2 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 0.4s,则周期为 0.8s,那么,频率 ;故 B 正确;A、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长 =4m,所以波速 ,故 A 错误;C、波长 =4m,由波的重复性根据

24、x 坐标为 15m 的质点到 P 点的距离x 1=15m-3m=12m=3 可得 x 坐标为 15m 的质点与 P 点的振动始终相同; P 质点经过 恰好经过平衡位置,所以 x 坐标为 15m 的质点在 t=0.2s 时恰好位于平衡位置,故 C 错误; D、 x 坐标为 17m 的质点到 P 点的距离 x317 m3m14 m,所以 x 坐标为 17m 的质点与 P 点的振动始终相反;故 D 正确;E、同 C 类似, x 坐标为 22m 的质点到 x=2 处质点的距离为x2=22m-2m=20m=5,所以, x 坐标为 22m 的质点与 x=2 的质点的振动始终相同;根据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可

25、得: t=0 时刻 x=2 的质点向下振动,经过 0.2s 时间恰好到达波谷,所以 x 坐标为 22m 的质点在 t=0.2s 时恰好位于波谷位置,故 E 正确。故选 BDE。【点睛】机械振动问题中,一般根据振动图或质点振动得到周期、质点振动方向;再根据波形图得到波长和波的传播方向,从而得到波速及质点振动,进而根据周期得到路程。16. 半径为 R 的玻璃半圆柱体其下底面只能发生反射现象,横截面如图所示,圆心为 O,两条平行单色光沿截面射向圆柱面,方向与底面垂直,光线 1 的入射点为 A,光线 2 的入射点为 B,C 为圆柱面的顶点, ,已知两条光线经过折射和反射后交于顶点 C处,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c。求该玻璃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两条光线从进入玻璃到交于 C 点时的时间。【答案】(1) (2) 【解析】根据对称性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光线 2 在 B 点的入射角 ,设折射角 ,延长两条折射光线交于点 根据折射定律得:,等腰三角形,所以 ,解得 ;单色光在玻璃半圆柱体中的传播速度为传播的时间 ,解得 。【点睛】本题其实是光的色散问题,关键是作出光路图,运用几何知识辅助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