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KS5U解析】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09705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S5U解析】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KS5U解析】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KS5U解析】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KS5U解析】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KS5U解析】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濮阳市 2018 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一、选择题 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历史上中国社会经常动荡不安,但文化仍能保持传承,这得益于中国有一个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它是中华民族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基础。这表明宗法制A. 有助于社会长治久安 B. 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C. 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 D. 保证了各民族间团结【答案】C【解析】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主的纽带,促使亲情发展, “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它是中华民族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基础”说明民族文化传承作用,C 正确;A 属于社会稳定;B 与

2、材料意思相反;D 中各民族团结说法绝对。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 、注意两个“角度” 、理解三个“特点” 。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2. 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秦朝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儒家批评。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

3、道家。文景以后,道家淡出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这表明秦汉时期A. 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 B. 延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C. 对待思想流派态度变换不定 D. 逐渐认识到法、道思想的弊端【答案】A【解析】秦朝注重法家有利于结束战国纷争局面的统治思想,汉初由于经济凋敝,实行道家无为思想有利于社会统治,显然秦汉时期根据统治需要进行治国思想选择,A 正确;汉代时百家争鸣结束时期,B 错误;C 中变化不定不符合题意;D 中法道思想弊端说法错误。3. 北宋初年,带有抑商色彩的坊市制度被完全取消,城内的市场也不再由官府设定,商人们甚至可以自由地选择交易的时间和地点,交易的场所大大增加

4、。由此可知,宋代A. 官府不再管理干预商业 B. 开始使用纸币进行交易C. 商人社会地位达到顶峰 D. 商业交易打破时空限制【答案】D【解析】 “城内的市场也不再由官府设定,商人们甚至可以自由地选择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说明北宋时期政府不再对商业活动进行直接监管,D 正确;政府不是不管理,是不再直接管理,A 错误;材料没有说明使用纸币,B 错误;古代重农抑商,商人地位低下,C 错误。4. 明书中记载:“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未有。 ”与这一记载异曲同工的明代举措是A. 营建北京并迁都于此 B. 废丞相权力分于六部C. 设内阁辅助皇帝理政 D.

5、令地方大臣密折奏事【答案】B【解析】 “尽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说明君主专制集权程度高,明初太祖废除丞相属于此类活动,B 正确;A 是军事巩固需要;C 属于中枢机构调整;D 是清初期政策。5. 清人郑裕孚淡志室公牍中记载,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山西, “十室之邑,八口之家,无一人之身元洋货” 。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山西A. 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B. 洋货已经完全取代土货C. 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 崇尚洋货风气甚于沿海【答案】C【解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由于西方文明的影响,传统小农经济进一步解体,导致材料中“无一人之身元洋货”的现象,C 正确;A 是鸦片战争之后;B 中完全说法

6、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比较山西和沿海地区的信息,D 错误。6. 1900 年,蔡元培之妻逝世,多人登门说媒。蔡元培贴出“征婚启事”:第一,不缠足。第二,识字。第三,男子不娶妾,不娶姨太太。第四,丈夫死后,妻子可以改嫁。第五,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则“启事”使说媒的人顿时退避三舍。这反映出当时A. 婚俗观念发生彻底转变 B.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显现C. 近代报刊方便信息传播 D. 新思想传播的阻力较大【答案】D【解析】蔡元培的征婚代表新式婚姻, “启事”使说媒的人顿时退避三舍说明时人并不认同蔡元培的婚姻理念,D 正确;A 中彻底说法绝对;新文化运动是 1915 年,B 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报刊信息,C

7、 错误。7. 有学者指出,尽管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表现不佳,但仍是抗战时期人数最多的军队。特别是抗战之初,正面战场打击了日本的进攻势头,推动了持久抗战战略的实现。该学者意在说明国民政府的抗战A. 成功阻止了日军的进攻 B. 具有重要地位C. 暴露了军队腐败的严重 D. 战略战术失当【答案】B【解析】 “特别是抗战之初,正面战场打击了日本的进攻势头,推动了持久抗战战略的实现”说明作者对于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表现持肯定态度,B 正确;国民党抗战并没有阻止日军的进攻,A 错误;国民党腐败材料没有体现,C 错误;D 中战略战术不符合题意,排除。8. 图 5 为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是中国、印度

8、及某些西欧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预测(1980-2020 年)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B. 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危机中C. 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更加优越 D.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前景看好【答案】D【解析】1978 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图示显示 1980 年以来中国经济和西方国家和印度相比,呈现直线上升趋势,说明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腾飞,D 正确;A 是美国;此时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经济危机,排除;中国在 21 世纪初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 错误。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A、两头看,项间比: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

9、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B、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9. 公元 3 世纪,罗马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央认为:“皇帝的任何吩咐都具有法律的效力,因为人民已经把权力转让给皇帝了。 ”这表明罗马法A. 崇尚自然法的人权精神 B. 具有服务于政治的特点C. 规定皇帝由民众们选出 D. 法律条文都系皇帝制定【答案】B【解析】 “皇帝的任何吩咐都具有法律的效力”说明皇帝

10、旨意代表法律,体现出法律服务于政治的需要,B 正确;自然法是一种理念,不符合材料主旨,A 错误;皇帝属于世袭制,C 错误;皇帝旨意代表法律,不是法律条文,D 错误。10. 全球通史指出, “控制奴隶贸易 16 世纪时是葡萄牙,17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 世纪时则是英国” 。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A. 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B. 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C. 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D. 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答案】A点睛:正确认识早期殖民战争英国对西班牙的胜利,实质上体现出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英国对法国的胜利,实质上是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英国能够战胜荷兰是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胜利,英国的

11、工场手工业发达,而荷兰过分注重商业发展。11. 20 世纪 60 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一主张A. 体现了欧洲外交独立自主的愿望 B. 是西欧各国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C. 反映了法国战后一贯的外交政策 D. 宣告了欧、美、日鼎力局面的形成【答案】A【解析】法国在二战后是美国为首资本主义阵营,法国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说明欧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A 正确;B 中共同外交策略,说法绝对;C 中一贯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提及日本的实力对比,D 错误。12. 2000 年后淘宝开

12、始进入大众视线,但只有极少部分网络新新人类愿意使用网络购物,更多的人选择实 体店购物。 “支付宝”的诞生,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网上购物。这一变化说明互联阿A. 充满虚幻和不确定性 B. 成为人们购物的首选C. 以科技创新赢得认可 D. 能够杜绝假冒伪劣品【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 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李贽深刻揭露那些道貌岸然的道学家, “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他打破了对封建时代最高的思想权威孔子的迷信,认为道学的一切祸害均源于孔子,因此

13、决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他辛辣地嘲笑道学家对孔子的项礼膜拜,是一犬吠影,众犬吠声。李贽又对儒家经典进行批判。他指出:“六经、 语 孟 ”, “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 ,“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摘编自孙开泰李贽的反道学思想材料二陈独秀认为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从来没有民主与科学,所以应当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他指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他的思想主张在当时的先进分子、广大青年和群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摘编自曾乐山五四

14、时期陈独秀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李贽、陈独秀有关儒家学说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人思想产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贽、陈独秀二人思想的影响。【答案】(1)观点:李贽,不迷信孔子,认为道学祸害源于孔子;批判儒家经典不能成为万世至论。陈独秀,反对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提以民主科学代替传统道德。背景:李贽,明末吏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工商业者实力增强;官方理学的僵化。陈独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北洋政府掀起尊孔复古逆流。(2)影响:李贽,冲击了儒家道统,使中国思想界呈现生机;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民主启蒙价值;对

15、明清思想界有深远影响。陈独秀,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民主科学思想传播,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破了对封建时代最高的思想权威孔子的迷信,认为道学的祸害均源于孔子,因此决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归纳李贽思想特点,依据材料二“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从来没有民主与科学,所以应当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归纳陈独秀思想;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明末清初政治、经济以及思想回答;陈独秀背景从民国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回答即可。(2)李贽的影响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思想对于传统儒学批判角度回答;陈独秀思想从新文化

16、运动冲击传统思想以及促进新思想传播角度回答即可。点睛:依据材料概括信息型材料题解题方法1.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2.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有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3. 五个步骤:读(审题)一找(关键信息)一接(嫁接相关知识)一转(转换材料信息和知识)一答(组织答案)。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表 l 1927-1936 年苏、美、日、德、法、英六

17、国粗钢产量统计(单位:万吨)据日本钢铁联盟钢铁统计委员会钢铁统计要览1970 年版从表中提取与世界史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紧扣表中数据,史论结合) 。【答案】答案要点示例 1:论题:苏联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工业发展迅速。阐述:斯大林模式的建立;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的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抵御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苏联经济发展存在比例失调弊端。示例 2:论题:美国钢铁产量呈现升一降一升轨迹,工业发展起伏巨大。阐述:一战后政治环境才相对稳定;经济危机爆发,造成工业产量急剧下降;罗斯福新政使工业生产得到恢复。【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表格信息从美苏等国钢产量

18、中提取任意一个发明作为论点,如“苏联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工业发展迅速”或者“美国钢铁产量呈现升一降一升轨迹,工业发展起伏巨大”等;论述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美苏当时国内和国际环境两个视角进行分析;最后从结论角度进行总结说明即可。15.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蔡元培在 1916 年上任就职时,北大校内官僚主义特别严重,枝政腐败,学校制度十分混乱,学术研究及交流气氛很淡薄,封建主义气氛却特别浓厚,北大当时以文科为主,但腐朽的封建文化传统在北大文科占有统治地位。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允许各种学术派别自由发展,允许有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在大学任教,在教师的聘任制度上

19、,罗致各类学术人才,既聘请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等来校任教,也延请了持复辟政见的辜鸿铭等旧派人物执教。蔡元培在学科和教学体制上的改革,进行了文理扩充,改变“轾学而重术”的思想。为了避免文理科学生相互隔绝,互不沟通,他采取的一个重要改革措施就是清除人为的科际障碍,废科设系。学分制是蔡元培效仿的美国大学中通行的学籍管理方法。摘编自蔡元培的北大教育改革主张对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北大改革的原因和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蔡元培北大改革的影响。【答案】(1)原冈:北洋政府尊孔复古;北大校政腐败,学制混乱,缺乏学术氛围;新文化

20、运动的影响。措施:实施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改革学科和教学体制,进行义理扩充;废科没系,实行学分制。(2)影响:使北大成为学术自由、人才济济的高等学府;推动丫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主要活动基地;为近代巾国大学改革做出典范。【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学校制度十分混乱,学术研究及交流气氛很淡薄“封建主义气氛却特别浓厚”的信息并结合新文化运动背景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允许各种学术派别自由发展” “进行了文理扩充” “清除人为的科际障碍,废科设系”的信息归纳回答。(2)依据材料措施和所学从“北大成为学术自由、人才济济的高等学府、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21、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主要活动基地”等角度回答。16. 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利比亚禁飞区问题上,法国作为刺比亚原油产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极力推动北约介入;而德国等国家由于利益关联度不大,不愿承担为此需付的代价,以至法国激烈攻击德国态度消极。同样,1994 年卢旺迭发生种族大屠杀时,联合国在卢旺达的维和行动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西方大国也表现出十分冷漠的态度,多个国家甚至一度反对干预。时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竭力阻挠联合国安理会向卢旺达派遣维和部队,结果导致 60 万人在那场大屠杀中丧生。在联合国对卢旺迭的干涉行动中,美国置卢旺达

22、境内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于不顾,而对巴尔干半岛的干涉却极为热心。摘编自杨恕世界局部战争 12 种典型类型分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大国处理局部地区问题上的态度。(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各国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和影响。【答案】(1)态度:积极干预,法国极力推动北约介入利比亚问题,美国热心干涉巴尔干半岛;消极冷漠,德国在利比亚问题上不愿介入,美国等对卢旺达问题态度冷漠。(2)主要原冈:出于本国利益需要。影响:不利于解决地区问题;导致局部战争与冲突不断,威胁地区和平。【解析】 (1)依据材料中“极力推动北约介入” “西方大国也表现出十分冷漠的态度” “以至法国激烈攻击德国态

23、度消极”的信息归纳回答。(2)第一小问原因从国家利益出发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地区冲突以及威胁世界和平角度回答。17.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宋美龄,一位外交蒙,频频游历于南京一华盛顿一开罗之间,为蒋介石的军队募集来大批美金,为抗日的中国迎来国际同情和支援。作为一位中国抗日军人,她曾领导过威震敌胆的飞虎队,也曾在苏区红军的反“围剿”中差点命赴黄泉。西安事变,她怒斥何应钦灭蒋阴谋,勇赴华清池救夫。也正是这个第一夫人,面对手无寸铁的学生群众,命令军警开枪,酿成震惊中外的南京血案(1947 年) ;在重庆解放前夕,也是她怂恿蒋介石将杨虎城将军杀害于歌乐山下。摘编自陈廷一宋氏三姐妹

24、(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美龄的主要活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美龄的主要活动。【答案】(1)活动:参与“围剿”红军;斡旋西安事变救出蒋介石;开展外交努力,为抗战募集军资;领导飞虎队抗日;镇压爱国学生,问接杀害杨虎城。(2)简评: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抗战赢得国际支援与同情,对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为维护国民党专制统治,对革命力量和势力进行镇压。【解析】 (1)依据材料“为抗日的中国迎来国际同情和支援” “苏区红军的反“围剿”中差点命赴黄泉” “西安事变,她怒斥何应钦灭蒋阴谋” “酿成震惊中外的南京血案” “怂恿蒋介石将杨虎城将军杀害于歌乐山下”的信息归纳回答。(2)结合材料信息从抗战贡献以及维护国民党专制统治的视角进行积极和消极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