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春三年级音乐下册 全一册教案 湘艺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08878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春三年级音乐下册 全一册教案 湘艺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16春三年级音乐下册 全一册教案 湘艺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016春三年级音乐下册 全一册教案 湘艺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2016春三年级音乐下册 全一册教案 湘艺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2016春三年级音乐下册 全一册教案 湘艺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小黄帽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一课小黄帽 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小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听音乐进教室,肢体语言渲染。 二、新授 1、导入新课,聆听体验。 2、 同学们你们瞧老师头上戴了顶什么呀? 3、你们知道小黄帽的作用吗? 4、 歌曲小黄帽会告诉大家,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这首歌曲?听一听它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5、随琴模唱 24、小声跟跟琴唱,老师带 6、提问,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7、小附带作为重难点讲解,试唱,注意反

2、复记号。 8、全班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大家都表现很好,从今天起啊,我们就要个文明的小学生,在马路上一定要注意交通规则,你们记住了吗?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一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目标: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 教学重难点:对队歌产生亲切感,并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3二、新授 1、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少先队队歌的历史。 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 。 3、听赏由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3、录音并简介作曲家马思聪。 4、跟着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 5、边轻唱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律。 6、随队歌的音乐分组表演高举队旗的行进姿态。 7、欣赏少先队鼓号队演奏的录音或录象。 8、随教师学唱出旗的乐谱,提醒学生注意乐谱中只用了“513”四个音。 9、随出旗的音乐踏步或分组列队行进,同时即兴模仿吹对号的动作,也可模仿演奏队鼓及镲的动作。 10、边唱出旗的乐谱,边列队走出教室 三、小结 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二课杜鹃圆舞曲 4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杜鹃圆舞曲 ,熟悉作品的旋律,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让学生

4、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 2、让学生了解、感受手风琴在音乐表现中的音色特点和表现力。 3、鼓励学生积极地音乐评价,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并与同伴共享音乐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手风琴的音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老师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小动物,今天有个小动物也来到音乐教室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欢迎吗?你们要想知道这个小动物是谁?就让我们先来听段音乐吧。 二、听赏音乐(打开课件 1,聆听音乐)听音乐时可以跟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动你的身体。你在这首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叫声,听完之后,告诉大家好吗

5、? (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 我们在音乐中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你们看,布谷鸟今天飞到我们教室来了,你们欢迎吗?(出示布谷鸟的卡片) 看那个小朋友做得好,老师把小鸟的图片就奖励给他。 (发图片) 下面我们再把音乐听一遍,当你听到布谷的歌声时,请你把手中的图片高高的举起来。没有图片的同学,举起你的小手来表示。 5(学生再次聆听音乐。 )老师指导学生边听边分辨布小鸟的叫声。 三、介绍音乐:布谷鸟又叫杜鹃鸟,今天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的名字就叫杜鹃圆舞曲 。杜鹃鸟在每个乐句唱了几遍?这两遍高低有变化吗?现在让我们也变成一只只可爱的杜鹃鸟,飞到美丽的大森林,听到小鸟歌唱声我们模仿它们的叫声。讲解:杜鹃的叫声

6、里有这样两个音: mi, do, 请你们在五线谱上找一找在什么位置?和老师说一句儿歌:“一线一线 mimimi,下加一线 dididi,mi,dimidi 知道了,我要把他来记牢” 。 再和老师的琴唱一唱。 3 1 3 1 3 1 四、听辩乐器:请大家再听一遍乐曲.这首乐曲是由好几种乐器演奏的,当你听到手风琴演奏音乐时,把两只小手举起来摇一摇。告诉同学们你听到了手风琴的演奏了。 (再听音乐分两组练习):一组:听到杜鹃的叫声时,按节奏拍手。听到其他音乐时做小鸟飞翔的动作。一组:听到杜鹃的叫声时,按节奏拍手。听到手风琴演奏音乐时,把两只手举起来摇一摇。五、画杜鹃: 刚才我们一起听了杜鹃圆舞曲 ,一

7、起感受了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意境。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你能试着用彩笔画一画吗?(放课件,学生画杜鹃鸟)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 六、看到你们把杜鹃画的那么可爱,老师也想跃跃欲试了,下面老师把这首乐曲个大家演奏一遍,你们和老师做动作配合。 七、总结: 6今天我们听赏了杜鹃圆舞曲 ,音乐给我们带来了轻松愉块的气氛,使我们共同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加上手风琴特有的音色,使得音乐有一种迷人的色彩。快乐的小杜鹃们,我们下节课再见。 顽皮的小杜鹃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二课顽皮的小杜鹃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

8、、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在游戏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 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3、通过聆听,比较,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 。 2、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现。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猜杜鹃听杜鹃唱杜鹃找杜鹃 7(一)猜杜鹃 师:同学们,听一听老师模仿的是什么鸟?“咕咕.咕咕”猜一猜它是谁? 生:杜鹃鸟,布谷鸟 师:杜鹃鸟就是布谷鸟 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呢?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杜鹃鸟的特征?(出示图片) (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

9、横纹。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叫。吃毛虫,是益鸟。多数把卵产在别的鸟巢中。也叫杜宇、布谷或子规。 ) (二)听杜鹃 欣赏顽皮的杜鹃 ,感受音乐形象 欣赏 顽皮的杜鹃 1、小杜娟飞出了森林到了我们身边,你听它的心情怎么样?(聆听顽皮的杜鹃伴奏)生:很快乐,轻松 2、师:你听到杜鹃的叫声了吗?它是怎么样叫的?叫了几声? 师生一起听着伴奏音乐数一数。 (一共 6 声,最后一声连着叫两次。 ) (设计意图: 1、带着要求聆听,避免盲目性,又能熟悉歌曲。2、为下面的游戏做准备。 ) 3、给每句琴声的句末填唱杜鹃的叫声:“咕咕” 。 4、要求:“咕咕”要唱出欢快之情。眉毛抬起来,眼带微笑。 (发声练习) (设计

10、意图:1、学生以参与的形式听音乐,会更有趣,对旋律的记忆会深刻。2、在情境中玩玩,动动,唱唱,既解决了歌曲的难点,完成了发声练习。 ) 8(三)唱杜鹃 1、范唱导入 范唱顽皮的杜鹃 。 问:杜鹃和我在干什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杜鹃? 生:在捉迷藏,这是一只顽皮的,可爱的,贪玩的,机灵的杜鹃。 2、学习歌曲 A、按节奏读歌词。提问:小杜鹃都飞到了什么地方了? B、学生轻声唱全曲,要求“咕咕”的地方要唱得不只欢快还要机灵,顽皮,加上跳音记号。C、注意学生歌唱过程中出现的音准,节拍感等细微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师:我们用歌声捉迷藏,我唱你停,我停你唱,注意旋律之间有没有联系。 学生唱歌词,课件唱“咕

11、咕” 。介绍顿音记号的唱法。 D、男女生接唱。 男生唱歌词,女生唱“咕咕”加上动作。 (设计意图:1、学生觉得以捉迷藏的方式来唱很新鲜,有趣,于是枯燥的唱谱也变得好玩的了。2、本首乐曲的旋律多处重复,适合接唱,而且难点前面部分已经解决,所以学生唱谱子不难而且有趣。 ) 3、弱起处理 4、歌曲处理 9A、处理歌曲的前奏。 B、处理歌曲的结尾 师:杜鹃飞到哪里去了?我们应该怎么唱? 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渐慢,渐弱。并用歌声来表现。 C、处理歌声 (四)找杜鹃 1、师:等一会儿,顽皮的杜鹃就要变成 6 个小朋友藏在不同的地方,请你们竖起耳朵听一听,找一找。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来美美地感受一下这首歌

12、曲。 2、全体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老师把 16 六个号码偷偷交给 6 个坐在位置上的学生,并告诉他们:号码代表他们要唱第几个“咕咕” 。 3、师介绍游戏规则: a 唱到“咕咕”时要停下来,仔细听听是谁在唱,把他找出来,看看谁的耳朵最灵。b 找第二只、第三只杜鹃时,都要从头开始唱。c 请能正确听出来的同学把杜鹃的头饰交给唱“咕咕”的同学。 4、开始游戏: 情况反馈:刚开始同学们不知道去控制声音,不知道去聆听,经过失败之后他们就很聪明地明白了要轻声唱,并要集中注意力,安静。有个别学生忘了游戏规则或故意捣乱,唱到“咕咕”没有停下来而导致全班同学都找不到声源,受到了同学的舆论压力,再次练习时就特别认真

13、,特别遵守游戏规则了。 (设计意图:1、训练学生对声音方位的敏感,即听力 2、教育学生遵守游戏规则 3、让学生用轻声歌唱,并注意聆听 4、培养学生的注意力。5、符合杜鹃顽皮的性格和学生爱玩,好奇的心理。 ) 5、请戴着头饰的“杜鹃”上台表演唱。 七、总结 10春来了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二课春来了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出春来了 ,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唱出三拍子的韵味、连音与断音的 对比。 2 认识 3/4 拍的拍号,并感受其强弱规律以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通过听音填空练习,进 一步培养学生听吧辨音高的能力,并能用五线谱写出来

14、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春来了了解并掌握有关知识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引导学生说一说上学期所学的内容,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复习 1-2 支歌曲。 二 放一首乐曲-关于春天的。 1 师:同学们,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2 请学生说一说对春天的感受,说一说你们眼里的春天。 11三教新歌春来了 1 听音乐春来了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2 复习音乐知识 3 每小节三拍 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3 随音乐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4 学唱歌曲 1)哼鸣歌曲旋律 2)听琴模唱歌曲旋律 1-3 遍 3)学唱歌词: 注意:娘。看。被都是一字多音。 (要多练习) 。 符点音符

15、要唱准。 最后的结尾要唱的轻快一些。 四引导学生总结: 春姑娘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春满枝头、桃红柳绿的春色图。 五边唱歌曲,边踏脚、拍手,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六教师总结,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12采山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三课采山 教学目标: 1、 在学习采山一课,通过聆听、参与、体验,使学生感受小朋友在濛濛小雨中光着小脚丫去采山时的灵活身影和愉快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2、 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采山 。通过音乐参与和实践,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歌曲中多变的节奏。3、 通过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完成对歌曲的学习(体验) 。

16、小组合作,集体参与,丰富的表现,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地面图谱的游戏,使学生亲身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即掌握知识有增强了乐趣;2、系统的学习和理解歌词并较好地表现歌曲情绪。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3一、组织教学:听音乐采山进教室,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旋律。二、表演采山:新课导入:谈话(有关山里的知识包括民族风情、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等都会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小朋友们好,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老师带小朋友到美丽的大山里看一看,走一走,然后告诉请你告诉老师你都听到、看到了什么。 (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展现“采山小姑娘演唱

17、” 、 “山里的物产” 、 “山里的景色”等)我们今天就学习这首新歌采山 。1、歌曲学唱。 (用跟唱法教学)2、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3、设计表演动作,边演唱边表演。4、分组选小小表演家来台上表演,其他小朋友演唱。5、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如。6、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三、编创与活动:“孩子们快看,老师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小蘑菇,我们一起来克服困难,把他们采摘回去,好吗?”1、让学生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2、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

18、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3、每人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分组用打击乐器一人接着一人来表现本组所编的节奏。四 、 小结 14小骆驼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四课小骆驼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八分音符,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2、能学会唱歌曲小骆驼 。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小骆驼伴奏 教学重难点: 1、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 2、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进沙漠的准备 1、听一听,动一动 师:请大家听着音乐和我一起动一动! 152、比一比,说一说 师:同学们,课前我让大家去搜集有关骆驼的

19、资料,你们都准备好了吗?下面就请每一个大组派一位代表来给大家说一说。 师:大家搜集的资料真丰富。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骆驼生活的环境沙漠。 (课件展示沙漠) 师:沙漠虽然充满艰险,但也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沙漠探险呢?那就让我们加入“沙漠之旅”的队伍吧! 二、沙漠中的脚印 1、听一听、走一走 师:让我们学着小骆驼走路的摸样出发吧! (随小骆驼旋律集体模仿小骆驼在沙漠中行走。 ) 2、听一听,认一认 师: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沙漠。快听,这是什么声音? (课件:播放由远而近的驼铃声。 )学生自由回答。 师:原来是一只小骆驼正在向前走。它每走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课件:一串骆驼的

20、脚印,每个脚印上都有音符) 师:看到这一串脚印,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自由提问)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脚印上的音符吧!(课件:根据脚印的顺序播放旋律,播到一个音符,这一个音符的脚印就变颜色,写有八分休止符的脚印变成红色。 ) 16师:小骆驼先迈出哪只脚?(左脚)那是不是每走一脚都有音乐声?(红色脚印没有声音)师:你们知道这些红色脚印上的符号是谁吗?它可有话要对我们说。 (课件:摸样圆又胖,坐着小横杠。歌中遇到我,小嘴快闭上。 ) 师:它的名字叫八分休止符,就像路上的红灯,遇到了歌声要停下来,不出声。 师:这一串有音符的脚印到底是不是通往沙漠的路呢?让我来为大家探探路吧! 3、走一走,唱一唱 (1)

21、教师用手指代替骆驼的左右脚在脚印谱上边走边唱。 (2)学生自由练习。 (3)跟琴齐唱脚印谱。 (4)出示歌曲第一乐句曲谱。 (5)学生边划拍边唱第一乐句曲谱。 三、沙漠中的风沙 1、听一听,说一说 师:小骆驼一直不停地往前走。这时沙漠中发生了变化,你们听!(课件:播放沙漠风暴的音响效果。 ) 师: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想象并回答。 ) 师:想一想,小骆驼遇到了风沙,是继续向前走还是退缩呢?(不怕困难,向前走。 ) 17师:它的脚印会变得怎么样?(艰难、沉重) 2、学一学,走一走 师:谁来学一学骆驼艰难的步伐!(请学生模仿) 师:看看小骆驼是怎么走的? (课件播放:2. 1

22、 | 2 | 1. 6 | 6 ) 走 啊走, 走啊走 师:大家一起来走一走。 (集体模仿小骆驼一边走一边唱。 ) 师:是什么使得小骆驼遇到了风暴还往前走呢?(学生回答) 师:因为前面有绿洲,有草儿有花儿,还有清清的水。 师:让我们来听听小骆驼的想法吧! (课件播放:2 0 2 0 | 1 2 2 0 | 3 6 1 6 | 6 ) 前 面 有青草, 前面有水 喝。 前 面 有歌声, 前面有花 朵。 师:想一想这时候小骆驼的脚步会变成怎样呢?(学生模仿,并说出原因,然后集体边走边唱。 ) 3、走一走,唱一唱 师:我们也应该学习小骆驼。让我们沿着它的脚印去迎接风沙吧!(集体演唱第二、三乐句,并配

23、上不同的脚步。 ) 18四、沙漠中的绿洲 1、看一看,听一听 师: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看,我们这是到了哪儿呀? (课件:播放沙漠的绿洲的图片。 ) 师:原来我们和小骆驼一起,不怕困难,不怕艰辛,终于走出了大沙漠,来到了一片绿洲。师:小骆驼高兴得边走边晃动着脑袋,脖子上的驼铃摇得叮当直响,你们听!(课件播放最后一个乐句。 ) 2、走一走,唱一唱 师:我们也来学着小骆驼高兴的神情摇一摇头吧。 3、试一试,唱一唱 师:大家想一想,骆驼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呢? 学生说自己的处理方法,并以小组的形式范唱。 ) (根据歌曲内容选择一种强弱处理,大家唱一唱。 ) 师:绿洲中不但有清澈的水,美丽的

24、花,还有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呢!我们听听吧!(播放歌曲小骆驼 ) 4、听一听,唱一唱 (1)学生用“叮”模唱旋律。 19(2)分小组自主学唱歌谱。 (3)依谱唱词。 (4)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演唱小骆驼 。 五、沙漠中的演出 1、选一选,试一试 师:小骆驼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绿洲,慝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们来听听吧!(课件:你们能把这一次难忘的沙漠之旅用歌声和乐器声表现出来吗?) 师:正好我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选一选,看哪些乐器适合模仿沙漠中的三个场面。选好后,试一试,敲一敲。 2、唱一唱,演一演 师:小骆驼非常满意你的表现,它盛情地邀请你们加入它的骆驼队。 (学生以自愿的形式充当小歌手

25、、小乐手,和骆驼队合着音乐边唱边演。 ) 六、沙漠中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的沙漠之旅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沙漠之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在你们的成长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希望你们能像小骆驼一样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做个坚强 20小小驼铃响叮当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四课小小驼铃响叮当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小小驼铃响叮当 ,感受并初步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与和谐的两声部效果。 2、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和培养学生乐观、坚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唱第一段歌词。 2、 感受并初步学会表现和谐的两声部演唱 教具准备:钢琴

26、、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铺垫导入 1、 关于沙漠的印象 播放图片“荒芜的沙漠” 。 请学生说说在沙漠中最渴望听到的是什么声音驼铃声。 2、 关于驼铃的联想 用串铃跟随音乐模仿驼铃的音响(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 213、关于两声部节奏的练习 低声部:0 0 0 0 0 0 叮 当 叮 当, 叮当 叮当 叮 当 。 要求:注意休止符,表现驼铃的清脆。 高声部:X XX 0 0 0 0 哎 哟哟,叮 当 叮 当。 要求:表现骆驼的开朗稳重。 高低声部合作练习(读) 。 要求:声部间节奏要整齐;音量要适度;借助串铃帮助学生掌握两个声部的节奏。 4、高低声部旋律合唱 驼队中还时不时传来这样的歌

27、声,听 学唱低声部旋律歌词。音阶下行作渐弱处理;表现驼铃的清脆(小骆驼的活泼可爱) 。 学唱高声部旋律、歌词。第一小节表现骆驼作为“沙漠之王”的自豪感;第二小节表现大骆驼的稳重。 生生合唱练习。 二、 歌曲新授 1、 歌曲导入: “同学们练得可真够认真的,驼队中的小骆驼们不禁也想来唱上一首了,听” 222、感受歌曲: 请学生用串铃模仿驼铃,随歌曲录音进行伴奏,再次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3、学唱歌曲: 齐唱部分 A随琴学唱,初步掌握。 B提示学生:有规律的节奏表现骆驼坚实的脚步以及晃动的驼铃。 C作 2 小节对唱练习(师生;生生) 。 合唱学习 A聆听合唱部分录音。 B复习高低声部歌词的演唱。

28、C两声部合唱(师生合唱;生生合唱) 尾声歌词学唱 A老师范唱,表现出不怕困难、乐观的情绪。 B学生学唱(表现)第一段尾声,注意休止符的表现。 4、演唱歌曲(第一段): A随钢琴完整演唱。 B随范唱录音齐唱合唱。 23C随伴奏录音齐唱合唱。 D领唱合唱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灵活运用以上方式演唱,帮助学生初步表现歌曲第一段。 (在歌声中愉快结束教学,引导学生似驼队迈着整齐而坚实的步伐走出教室。 ) 拾豆豆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五课拾豆豆 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拾豆豆的旋律。 2、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并掌握它的写法和在歌曲中的正确时值。 教学重难点:附点八分音符

29、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谱知识:附点八分音符: 5 时值:在 5 的时值上再加上 5 的时值的一半(即一个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时值之和就是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 用下图表示: 5 = 5 + 5 24二、学习拾豆豆的旋律: 1师范唱一遍; 2听一遍歌曲伴奏录音; 3领唱一几遍; 4学生齐唱一遍,师指正。 三、作业: 回去后,唱熟歌曲拾豆豆的旋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通过训练,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前八分附点,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二、学习歌曲拾豆豆 。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训练(二): 打一下下面的节奏,注意打准前八分附点,后十六的时值。 2/4 (1)

30、| | (2) | | | (3) | | | 二、学习歌曲拾豆豆: 1简介歌曲:(略) 2学生自己对照旋律学习。 253领唱两遍; 4提示:注意唱好歌中的下滑音。 三、作业: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拾豆豆 。 两只小山羊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六课两只小山羊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两只小山羊 ,并能积极参与表演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学会与他们配合,分角色进行表演。 3、能在活动中领悟互相礼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表演唱两只小山羊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听音乐进教室 师生问好 26二、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在一个小河

31、边,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两只小山羊同时掉到了小河里,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老师让你们看一个小小的音乐动画片吧,高兴吗?(放表演) 2、开声练习 你们知道小山羊怎么叫吗? 我们来学学小山羊吵架吧 X- X- X X X X(利用节奏型) 三、新课教学: (一)学唱第一段 1、课件播放第一段歌词 师:看看这两只小山羊是怎么回事啊?谁能用歌词告诉老师? 2、教师带节奏逐句范读,学生学读 3、听歌曲(一) 。 师:会唱还不够,还要会表演,老师先来演演小白羊,请一个同学来演小黑羊好吗? 4、分组表演(黑羊组和白羊组) 全班同学对面一起来演,启发学生表演要神气,有动作和造型。 (二)学唱第二段 师:两只小

32、羊在桥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吵架了)我们来听听歌曲的第二部分 271、播放歌曲 (2)师:小羊吵起架来声音可真大呀!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吧!(因为开声练习中用的就是这个节奏性,所以学生掌握起来就顺利了许多) 2、模仿小羊的叫声: 2/4 X | X | X X | X X | 咩 咩 咩 咩 咩 咩 3、全班齐读歌词。 4、分角色学唱歌曲。 师:好的,你们表演的可真棒呀,让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第二段吧。 5、请全班同学按分组在座位上表演。 (启发学生要把白羊要回家和黑羊要上山岗的心情和动作表现出来) (三)学唱第三段 师:两只小羊在桥上僵持不下,它们会怎么样?我们来有节奏的读一下第三段歌词

33、吧!1、全班读歌词。 2、老师带唱 注意反复记号 3、老师演示两种节奏。 4、启发学生说出用力顶和用力撞,解决附点节奏,引导学生表演。 28师:同学们,它们这样争下去,结果会怎样呢?对了,掉进河里。掉进水中的声音是怎样的呢?(扑通)好的,我们一起把第三段唱一遍吧。 5、听歌学唱 师:在这一段中有速度的变化,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最后一句唱的时候慢下来了 师:为什么最后一句会要慢下来啊? 6、请同学们说一说。 (感到遗憾)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一次好吗? 四、参与表现 全班随音乐表演。 师:现在我们把童话剧学完了,我们有两只手,一只用来做小白羊,一直用来做小黑羊,把这个音乐童话剧完整地

34、表演一遍好吗?现在和老师一起用手势来表演吧!(教师带上一只黑手套和一只白手套) 1、全班在老师的带动下做手势表演,做到人人参与,个个表演。 2、启发学生说出在生活中要懂得互相谦让,团结协作。 四、参与表现 全班随音乐表演。 同学们真棒知道怎样做才是个懂礼貌知谦让的好孩子,我们来帮助小山羊改正错误好不好?我们一起改编一下歌词,让两只小山羊做个和我们一样的乖羊羊吧 1、学生按字数套歌词,把心里想的意思说出来,教师要给与指导。 2、让剧情展现学生心中的美好。 29六、总结: 结束语:大家的表演都特别精彩,没想到,你们不但是表演的小天才,是创作的小天才而且还是小小教育家,告诉了小山羊要互相礼让,让他们

35、懂得了谦让的道理!我们就要走出教室了,同学们一定知道该怎样去做。(听音乐,学生自觉有序的走出教室) 游子吟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七课游子吟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 ,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 2 能积极参与活动献给妈妈的爱 ,并从中体验和表达对母亲的深情。 3.能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并从中体验创编乐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前倚音,并正确掌握前倚音的唱法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听妈妈的话 ,营造气氛) 一师生问好 30二发声练习 三问答式、典故导入 师:同学们,是谁把你带到世界上?是谁抚育你长大?是谁教会

36、你学走路 i?是谁教会你学说话?在你生病的时候,是谁最心疼最担心?在你取得成绩的时候。是谁最高兴最为你骄傲? 生:妈妈! 师:对,是妈妈。妈妈对我们这种情感是一种什么情感?用一个字说出来。 生:爱 师:你们的妈妈深深爱着你们,每一个母亲也都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古代的母亲,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出示图片) 师:这位母亲点着蜡烛,手里拿着衣服,她在做什么? 生:缝衣服。 师:为谁缝衣服?生:为她的孩子。 师:她的儿子明天就要离开她去很远的地方,她正连夜赶制衣服。她的心里一定非常地不舍。她的儿子看着这样的场景,深受感动,于是他饱含对母亲的感激,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游子吟 ,这个儿子就是唐代大诗人孟郊。你们会背这首诗吗? 师:背诵得很整齐,但是情感还不够投入。有一位叫颂今的作曲家,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表达对妈妈的感情,把这首诗谱上了曲,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游子吟 。(粘贴游子吟 ) 这是一首“献给妈妈的歌” (粘贴课题献给妈妈的歌 ) 四学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