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项训练5-散文阅读.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90690 上传时间:2018-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项训练5-散文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项训练5-散文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项训练5-散文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项训练5-散文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项训练5-散文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项训练五 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 题(2012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月考)。1.回忆雨僧先生季羡林雨僧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作为他的受业弟子,我同其他弟子一样,始终在忆念着他。雨僧先生是一个奇特的人,身上也有不少的矛盾。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样,所以奇特。别人写白话,写新诗;他偏写古文,写旧诗,所以奇特。他反对白话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话文写成的红楼梦,所以矛盾。他看似严肃、古板,但又颇有一些恋爱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学生来往,但又凛然、俨然,所以矛盾。总之,他是一个既奇特又矛盾的人。我这样说,不但丝毫没有贬义,而且

2、是充满了敬意。雨僧先生在旧社会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畸人,是一个真正的人。当年在清华读书的时候,我听过他几门课:“英国浪漫诗人”“中西诗之比较”等。他讲课认真、严肃,有时候也用英文讲,议论时有警策之处。高兴时,他也把自己新写成的旧诗印发给听课的同学,空轩十二首就是其中之一。这引得编清华周刊的学生秀才们把他的诗译成白话,跟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而又无伤大雅的玩笑。他一笑置之,不以为忤。他的旧诗确有很深的造诣,同当今想附庸风雅的、写一些根本不像旧诗的“诗人”,决不能同日而语。他的“中西诗之比较 ”实际上讲的就是比较文学。当时这个名词还不像现在这样流行。他实际上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值得我们

3、永远怀念的。他坦诚率真,十分怜才。学生有一技之长,他决不掩没,对同事更是不懂得什么叫忌妒。他在美国时,邂逅结识了陈寅恪先生。他立即驰书国内,说:“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 ,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也许就是由于这个缘故,他在清华作为西洋文学系的教授而一度兼国学研究院的主任。他当时给天津大公报主编一个文学副刊。我们几个喜欢舞笔弄墨的青年学生,常常给副刊写点书评一类的短文,因而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我们曾多次应邀到他那在工字厅的住处藤影荷声之馆去做客,也曾被请到工字厅的教授们的西餐餐厅去吃饭。这在当时教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但感觉到的鸿沟的情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至今回忆起来

4、还感到温暖。我离开清华以后,到欧洲去住了将近十一年。回到国内时,清华和北大刚刚从云南复原回到北平。雨僧先生留在四川,没有回来。其中原因,我不清楚,也没有认真去打听。但是,我心中却有一点疑团:这难道会同他那耿直的为人有某些联系吗?是不是有人早就把他看作眼中钉了呢 ?在这漫长的几十年内 ,我只在六十年代初期,在燕东园李赋宁先生家中拜见过他,以后就再没有见过面。在“十年浩”劫中,他当然不会幸免。听说 ,他受过惨无人道的折磨 ,挨了打,还摔断了什么地方,我对此丝毫也不感到奇怪。以他那种奇特的特立独行的性格,他决不会投机说谎,决不会媚俗取巧,受到折磨,倒是合乎规律的。反正知识久已不值一文钱,知识分子被视

5、为“老九” 。在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 ,我有意不去仔细打听,不知道反而能减轻良心上的负担。至于他有什么想法,我更是无从得知。现在,他终于离开我们,走了。从此人天隔离,永无相见之日了。雨僧先生这样一个奇特的人,这样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人,是会受到他的朋友们和弟子们的爱戴和怀念的。现在编集的这一本回忆吴宓先生就是一个充分的证明。他的弟子和朋友都对他有自己的一份怀念之情,自己的一份回忆。这些回忆不可能完全一样,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观察事物和人物的角度和特点。但是又不可能完全不一样。因为回忆的毕竟是同一个人我们敬爱的雨僧先生。这一部回忆录就是这样一部既不一样又不不一样的汇合体。从这个一样又不一

6、样的汇合体中可以反照出雨僧先生整个的性格和人格。我是雨僧先生的弟子之一,在贡献上我自己那一份回忆之余 ,又应编者的邀请写了这一篇序。这两件事都是我衷心愿意去做的。也算是我献给雨僧先生的心香一瓣吧。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二日(选自季羡林小品)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叙评结合,既有对雨僧先生生平琐事的详细叙述,也有高度的评价、赞赏,二者相辅相成,自然流畅地表达了对雨僧先生的爱戴、怀念之情。B.文章第段写雨僧先生开设“英国浪漫诗人 ”“中西诗之比较” 等几门课程,主要目的是赞颂他在中国比较文学领域的奠基作用。来源:gkstk.ComC.作者认为回忆吴宓先生是一个饱

7、含了弟子、朋友怀念之情的“一样又不一样的汇合体”, 它能够反映雨僧先生整个的性格和人格。D.文章两段的回忆包含了很多作者的听闻和主观的揣测,并没有写到自己亲见的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真实性。E.本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全篇详细地记述了作者在多个不同历史时期与雨僧先生交往的生活琐事,细腻动人,含蓄深沉。2.作者在文章第段概述了雨僧先生“既奇特又矛盾” 的多方面表现 ,但在下文并未全都谈及,请你列举作者在回忆中详细叙述的雨僧先生“既奇特又矛盾 ”的具体表现。3.在“十年浩劫”中,作者并未与雨僧先生见面 ,也“有意不去仔细打听”雨僧先生的情况,可是作者却断定“ 他当然不会幸免”,这是为什么

8、 ?4.作者说雨僧先生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畸人 ”,又说他是 “一个真正的人”,这是否矛盾?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来源:gkstk.Com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 题。1.在这里,看到不同的鲁迅董 阳走进鲁迅的艺术世界,透过一幅幅画作、书法、篆刻、书籍封面装帧、徽标设计及收藏的碑帖、邮品,我们看到一个如此不同的鲁迅,那一张张精美的信笺,亲自设计的书籍封面,仿佛留有他的温度,影影绰绰显出一张可爱的面庞,那分明是一个顽童,忘我的,在海滩上玩赏一枚枚拾到的心爱的贝壳。在 1936 年的死中,鲁迅留下遗嘱,希望后代切不可做空头评论家或美术家;他还曾表示:“关于绘画,我本来是外行,

9、理论和派别之类,知道是知道一点的,但这并不足以除去外行的徽号,因为所知道的并不多。”然而鲁迅对美术的热爱,却在他的文字中有过多次流露。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写道: “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绘图本山海经也曾经让少年的鲁迅时常惦念。当保姆阿长送给他一包有画儿的“三哼经” 时,鲁迅回忆说:“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 ,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

10、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那些美好的回忆深深地烙在鲁迅的心头,像闪光的露珠散落于清晨的片片花瓣上。少时的经验往往影响人的一生,后来鲁迅集藏了大量汉画像石刻拓本,曾手摹秦汉瓦当文字一卷,印过大册的珂勒惠支画册,他还支持新生的中国青年木刻家,不遗余力1929 年 5 月鲁迅北上探亲期间,适逢许广平怀孕待产,这是两人自三年以来第一次分别。鲁迅给许广平写了一封信,所用信笺两张,一张是许广平喜食的枇杷,一张为寓意孕育其子的莲蓬,素雅的笺纸,隽永的笔迹,别有寓意的图案。许广平后来在回信中说:“那两张纸必不是随意选择的。 ”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说:“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 儿童世界之类

11、,另想到别国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也许正因为这一点 ,鲁迅十分经心美术教育。1913 年,任职教育部佥事的鲁迅在教育部编纂处月刊上发表了拟播布美术意见书,集中阐述了他对美术教育的观点。他指出“美术之用 ”在于“表见文化”“辅翼道德 ”和“救援经济”, 尤其在“救援经济”一条,鲁迅的见解可说是超越时代的,他以为:“品物材质,诸国所同,其差异者 ,独在造作故徒言崇尚国货者末,而发挥美术,实其本根。” 这与我们今天 “创意文化产业”的要义是毫无二致的。尽管鲁迅早已深谙“美术之用”, 但对于美术教育,却并不“沾沾于用”, 他以为 ,美术的真谛在于发扬真美,以娱人情 ,而美术的“见

12、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果” 。因此他主张将美术“传诸人间,使与国人耳目接 ,以发美术之真谛, 起国人之美感,更以冀美术家之出世也” 。在今天听来,鲁迅这番话仍有不寻常的意义,即“见利致用” 并非美术教育的初衷 ,“沾沾于用”以及师长过高的期许往往破坏了孩童本性中的爱。对于美术启蒙者而言,其目的并非要人人都成为美术家,他们的第一要务是“发美术之真谛 ,起国人之美感 ”,从而有益于修养,有益于人生。在这一点上 ,鲁迅正是最好的例子。黄裳在序中说:“他在美术园地的辛勤耕耘与他在自由谈上写战斗杂文 ,几乎是双峰并峙的同样的战斗工作。”在 鲁迅的艺术世界 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如此不同的鲁迅。(选自 200

13、9 年 10 月 6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第段中,作者用可爱的“顽童”来形容沉醉于艺术世界的鲁迅先生。B.鲁迅先生的遗嘱表达了他对美术的投入与热爱以及对后代的殷切嘱托。C.第段中“ 集藏” 等动词,凝练地概括出鲁迅先生为美术所作的贡献。D.鲁迅先生为许广平精心挑选信笺这一细节主要表现了他的艺术追求。E.“创意文化产业 ”的提法与鲁迅先生“起国人之美感” 的思想毫无二致。2.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3.联系全文,说说我们看到怎样一个“如此不同的鲁迅” 。4.第段提到“在今天听来 ,鲁迅这番话仍有不寻常的意义 ”,联系现实 ,谈谈你对“不寻常的意义”的

14、看法。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 题(2012陕西师大附中月考)。1.月,阙也张晓风“月,阙也。”这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字学专著的解释。阙 ,就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 ”,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 ?那斋名也使我着迷。“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 “阙”的境界。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 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 ,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 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为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15、。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多像老祖母叠起报纸垫桌子腿) 。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 来源:gkstkgkstk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一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

16、天地才结合起来了。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褶皱,褶皱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 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然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 的吧!五千年来

17、,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的世界里。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也算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整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 ,花已暗藏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 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

18、里; 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来源:gkstkgkstk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霎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选自读者2002 年第 24 期,略有删节)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或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这篇散文以“月” 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所用的素材之间在内容上看似联系不大 ,但由于始终紧扣“ 月”来选材和组材,所以主题仍旧非常突出。来源:gkstkgkstkB.本文开篇先由古文献对月的独特解释

19、谈起,接着宕开一笔,引出曾国藩住所的题名,紧接着引述有关中国神话传说,从而为下文阐释有关“月圆 ”的哲理作了充分铺垫。C.本文以独特的观察视角,从“天残地缺 ”的中国神话传说中,发现了月亮没有真正圆过的真相 ,并从中悟出了“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这一道理。D.文章在主体部分引用了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三则神话传说,主要是为了直接阐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道理。E.本文语言非常富有感染力,如“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 !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这些句子的抒情色彩都很浓,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2.作者为什么说“那解释使我着迷 ”?请写出你的简要理解

20、。3.第五段中说“我渐渐爱上了 阙的境界”。请结合有关上下文,简要谈谈作者“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的原因或理由。4.文章结尾说:“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请简要分析这句话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或思想感情。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 题。1.我的秦腔记忆在瓦沟里的残雪尚未融尽的古戏楼前,拥集着几乎一律黑色棉袄棉裤的老年壮年和青年男人,还有如我一样不知子丑寅卯的男孩;伏天的戏台前 ,一片或新或旧的草帽遮挡着灼人的阳光,却遮不住一条条淌着汗的紫黑色裸膀,汗腥味儿和旱烟味儿弥漫到村巷里。我已记不得从几岁开始跟父亲去看戏,却记着一个细节。在人头攒动的戏台下,父亲把我架

21、在他的肩上,还从这个肩头换到那个肩头,让我看那些我弄不清人物关系也听不懂唱词的古装戏。我在这里接受的音乐熏陶,是震天轰响的大铜锣和酥脆的小铜锣截然迥异的响声,是间接许久才响一声的沉闷的鼓声,更有作为乐团指挥角色的扁鼓密不透风干散利爽的敲击声。起初,我似乎对这些敲击类和弦乐类的乐器音响没有感觉,跟着父亲看戏不过是逛热闹。直到有一次,我跟父亲走到白鹿原顶,听到远处树丛笼罩着的那个村子传来大铜锣和小铜锣的声音,还有板胡和梆子以及扁鼓相间相错的声响,竟然一阵心跳,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一种渴盼锣鼓梆子扁鼓板胡二胡交织的旋律冲击的欲望涌起了。自然还有唱腔,花脸和黑脸那种能传到二里外的吼唱,曾经震得我捂住耳

22、朵,这时也有接受的颇为急切的需要了;白须老生的苍凉和黑须须生的激昂悲壮,在我太浅的阅世情感上铭刻下音符;小生和花旦的洋溢着阳光和花香的唱腔,是我最容易发生共鸣的妙音;还有丑角里的丑汉和丑婆婆,把关中话里最逗人的语言作最恰当的表述,从出台到退场都被满场子的哄笑迎来送走我后来才意识到,大约就从那一回的那一刻起,秦腔旋律在我并不特殊敏感的乐感神经里,铸成终生难以改易更难替代的戏曲欣赏倾向。“文革” 结束后,被禁演多年的古装戏重新上演了。各种看戏的人到傍晚时拥满了道路。到处都能听到这样一句痛快的观感:“ 这才是戏!”更有幽默表述的感慨:“秦腔到底又姓秦了 !”这种痛快的感慨发自一个地域性群体的心怀。“

23、文革”禁绝所有传统剧目的同时 ,只推广 10 个京剧“样板戏”,关中的专业剧团和乡村的业余演出班子,把京剧“ 样板戏”改编移植成秦腔演出。我看过 ,却总觉得不过瘾 ,多了点什么又缺失了点什么腔调是秦腔的,但内容却与秦人生活无关。于是,就有了“秦腔不姓秦了” 的调侃。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买回来一厚摞秦腔名家演出的录音带,不仅我把老艺术家的拿手好戏听了个够,我村子里的老少乡党也都过足了戏瘾。在写作白鹿原的四年间,写累了需要歇一会儿,我便端着茶杯坐到小院里,打开录音机听一段两段。久而久之,连我家东隔壁小卖部的掌柜老太婆都听上了戏瘾,某一天该当放录音机的时候,也许我一时写得兴起忘了时间,老太太隔

24、墙大呼小叫我的名字,问我“ 今日咋还不放戏?” 我便收住笔,赶紧打开录音机。老太太哈哈笑着说她的耳朵每天到这个时候就痒痒了,非听戏不行了在诸多评说包括批评白鹿原的文章里,不止一位评家说到白鹿原的语言,似可感受到一缕秦腔弦音。如果这话不是调侃,是真实感受,却是我听秦腔之时完全没有预料得到的潜效能。我在久居的日渐繁荣的城市里,有时在梦境,有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眼前会幻化出旧时储存的一幅图景,在刚刚割罢麦子的麦茬地里,一个光着膀子握着鞭子扶着犁把儿吆牛翻耕土地的关中汉子,尽着嗓门儿吼着秦腔,那声响融进刚刚翻耕过的湿土,也融进正待翻耕的被太阳晒得亮闪闪的麦茬子,融进台田边沿坡坎上荆棘杂草丛中,也融进

25、已搭着原顶的太阳的霞光里。还有一幅幻象,一个坐在车辕上赶着骡马往城里送菜的车把式,旁若无人地唱着戏,嗓门儿一会儿高了,一会儿低了,甚至拉起很难掌握的“彩腔 ”,在乡村大道上朝城市一路唱过去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取材自陈忠实同名散文)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到村里人看戏的不同场景,说明了不管季节如何变化,秦地百姓看戏的热情都不会减退。B.在父亲的点拨下,最初对秦腔音乐没有感觉的作者逐渐找到欣赏门径,进而形成自己的戏曲欣赏倾向。C.作者认为,把京剧“样板戏” 改编移植成秦腔后 ,多了一些安静少了点热闹 ,因此让人觉得不够过瘾。D.文中写对秦腔名家

26、演出录音的欣赏,表现了作者对秦腔的迷恋,也反映出作者与秦地百姓的真挚情意。E.作者创作长篇小说白鹿原 的灵感,由欣赏秦腔名家录音而激发 ,因此评论普遍反映其中有秦腔风韵。2.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章第三段详尽描述了秦腔的音乐、唱腔、语言,有什么作用?(2)如何理解文章第四段中 “秦腔到底又姓秦了”这句话的含意?3.文章第六段描述了作者幻化出的两个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文章结尾说“黄土在 ,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 ”。结合全文内容 ,联系你的生活积累和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或感悟。不少于 200 字。#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 题(2012黑龙江哈尔滨

27、三中月考)。1.答 A 给 3 分,答 C 给 2 分,答 D 给 1 分; 答 B、E 不给分。(本题 5 分)2.奇特:(1)爱写旧体诗 ,把自己新写成的旧诗印发给听课的同学 ,但讲课有时候也用英文。(2)坦诚率真,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如他不掩没学生的长处,对有才华的同事(陈寅恪)极力推荐。矛盾:乐于和青年人交往,学生跟他开玩笑,他也“一笑置之,不以为忤 ”,经常邀学生到他的住处做客、吃饭,但讲课认真、严肃,“ 议论时有警策之处 ”。3.(1)“十年浩劫”是“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时代”, 是是非颠倒、黑白不分的时代;知识分子不但被贬低、轻视,而且还受到残酷迫害。(2)作者十分了解雨僧先

28、生的性格和人格,知道他为人耿直,特立独行,决不会投机说谎,也决不会媚俗取巧,这势必会与那个时代产生冲突,给自己带来灾难,所以作者能够断定。4.不矛盾。因为从作者的叙述来看雨僧先生确实是“一个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人 ”,他的性格和人格似乎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但他有独特的个性;有坚定正直的操守;有自己的志趣爱好,而且造诣深厚; 他与人为善,乐于帮助他人,能够为他人、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是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所以说他虽然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却是“一个真正的人 ”。(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 题。1.DE 解析:D 项,不是表现鲁迅先生的艺术追求;

29、E 项,“创意文化产业”的提法与鲁迅先生“ 救援经济”的思想相一致。2.参考答案:一个“烙” 字形象地写出“蒙画绣像”“ 收到绘图本山海经 ”等往事带给鲁迅心灵的震撼之大和在记忆中的深刻程度,“像闪光的露珠 ”一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童年那些关于美术的往事对鲁迅心灵的浸润、滋养,留给鲁迅一生的清新美好的感觉,比喻优美、形象。解析:对于语段或语句的赏析,严格来说,这样的题目问得有点大,对于学生来说不好选择答题的角度,容易顾此失彼。一般来说,答这样的题目可以从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的选择以及表达效果、表达作用等方面回答即可。3.参考答案:文中的鲁迅有着孩童般的可爱,对美术辛勤投入,见解独到超越

30、时代,为人谦逊亲切,有着作为丈夫的温情细致。解析:这一问题,实际上是在问文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对鲁迅的交代或描述,概括其性格特点就可以了。4.答案:“不寻常的意义” 在于美术教育重在培养人的美感,有益于人生与修养。鲁迅先生的真知灼见至今仍能针砭时弊! 美术启蒙教育不能过于功利,鲁迅先生告诫我们: 过高的期许和 “沾沾于用”只会破坏了孩子本性中的爱,不仅不能造就真正的美术家,反而错失了美术的真谛。只追求证书和级别,往往会使很多孩子失去热爱人生的趣味,物极必反。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性题目,回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回答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文本内容和题干的限制性条件。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31、14 题(2012陕西师大附中月考)。1.BE 解析:A 项错在“以 月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本文的线索应是“月缺” 或是“天残地缺”;C 项错在“从天残地缺 的中国神话传说中,发现了月亮没有真正圆过的真相,并从中悟出了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这一道理” 的表述;D 项应是为了说明“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2.按一般常识,月是圆的,用来象征团圆,可是中国古代文献却用“阙 (缺)” 来解释,这种看似有违常理的解释,实在耐人寻味。3.(1)“阙(缺)”往往是事物的常态。(2)缺残(缺憾)往往蕴含着美丽。4.世间事物乃至人生的圆满和完美总是相对的,而且常和缺憾与不如意相生相伴

32、,因而要多一份豁达,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喜悦。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 题。1.AD 解析:B 项,“父亲的点拨”于文无据;C 项,“多了一些安静少了点热闹”是对原文的曲解;E 项,作者创作长篇小说白鹿原的灵感,并非“ 由欣赏秦腔名家录音而激发”,也并非“评论普遍反映”,而是有“ 不止一位评家说到” 。2.(1)使读者直观感受秦腔的艺术特点。形象表达了作者当时听秦腔时的感受。说明秦腔对作者欣赏倾向的深刻影响。照应上文,写出自己从看热闹到喜爱秦腔的变化过程。为下文写秦腔对自己的艺术创作影响作铺垫。(五个要点答出三个即可)(2)“ 文革” 中内容与秦人生活相去甚远的秦腔,让人觉得“秦腔不姓秦

33、”;“秦腔到底又姓秦了”形象地传递了人们对秦腔恢复与秦人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的联系而感到的由衷喜悦。表现出秦腔与秦人生活的密不可分,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回归生活的赞美之情。3.(1)作者首先通过这两个幻景 ,形象地表现了秦腔带给秦人秦地的幸福愉悦。(2)表达出作者对秦腔秦人以及秦地的真挚热爱。4.示例:“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是说黄土、秦人孕育了秦腔,以黄土、秦人为源,秦腔的生命力经久不衰。本文写“ 文革” 中“秦腔不姓秦了”,就是针对秦腔脱离了秦人生活而言的。文章还写到 ,饱含秦人生活性情与文化情感的秦腔渗透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又形成了白鹿原这样的新的文化结晶。秦腔与黄土、秦人关系的本质,便是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乃民族文化的结晶。无论是鲁迅笔下阿 Q 永恒的魅力,还是余光中所说的“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 ,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都表明一个道理:忠于生活,忠于民族文化,艺术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