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7.2 物质溶解的量,第七章 溶液,1,课堂讲解,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理解与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2,课时流程,课后作业,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溶质能不能无限的溶解在溶剂里?溶液能“吃饱”吗?,1,知识点,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理解与判断,氯化钠与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知1导,问 题(一),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观察到什么现象?,知1导,问 题(二),什么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问 题(三),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知1导,归 纳,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
2、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3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1)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解的溶质,则是饱和溶液; (2)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例1】下面是四位同学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是指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再溶解物质的溶液B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指该温度下该物质浓度最大的溶液C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液的质量变大D在一定温度下,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能再溶解硝酸钾晶体,知1讲,B,知1讲,(来自点拨),点拨
3、: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不 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饱 和溶液就是该温度下该物质浓度最大的溶液;在已经饱 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加入的晶体不能继 续溶解,溶液的质量不改变;在一定温度下,氯化钠饱 和溶液对于氯化钠而言已成为饱和溶液,但对硝酸钾而 言为不饱和溶液,可继续溶解硝酸钾晶体。,知1练,(来自典中点),120 时,在两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 g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B两烧杯中的溶液浓度相等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知1练,
4、(来自典中点),2判断某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一般有两个步骤: (1)观察溶液底部是否有没有溶解的溶质,如果有未溶解的固体溶质,证明该溶液是_溶液; (2)溶液底部若没有未溶解的固体溶质,可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_,若_,则证明该溶液是饱和溶液。,2,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知2导,【观察活动】 【实验7-6】向含有硝酸钾不饱和溶液的烧杯里,继续加入硝酸钾,直到有 固体硝酸钾剩余。将所得饱和溶液,连同其中剩余的固体颗粒,转移约一半 至另一烧杯中。向其中一烧杯添加水,边加边搅拌,观察硝酸钾的固体颗粒 是否继续溶解。把另一烧杯加热,发生什么变化?,知2导,【投影展示】,加水后,硝酸 钾又
5、能溶解了,(2)加热后,硝酸 钾又能溶解了,(3)冷却后,硝酸钾 又从溶液中析出,知2导,问 题,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如能转化,怎样转化?,知2导,归 纳,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注:以上为通常情况,不适合所有的物质,【例2】江苏苏州立达园区期末 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的是( )A降低溶液温度B加入较多同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搅拌均匀C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D再加入一些硝酸钾,知2讲,B,点拨:要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加入硝酸钾或恒温蒸发水可达到目的;硝酸钾的
6、溶解能力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知2讲,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同温度下往不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溶液,得到的仍然是不饱和溶液。,(来自点拨),知2练,(来自教材),1t 时,分别采取下列措施,一定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仅是( 降低温度升高温度加水加足量溶质恒温蒸发水A. B.和 C.和 D.和,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3.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1)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解的溶质,则是饱和溶液;(2)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一般情况),饱和溶液,升温、加溶剂,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不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冷却,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