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建筑,泛指近代西方文明决定性地影响中华文明之前,在中国古文化主导下产生的建筑物、构筑物、建筑方法和相关体制。中国古建筑的影响范围遍及半个亚洲和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在世界建筑历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中国古建筑,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特的单体造型 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写意的山水园景,中国古建筑材料,“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木材的易腐蚀性和易燃性造成了建筑保存年代不能久远的现象,目前所知保存下来的最久远的地上建筑是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年代是公元782年,此殿很小,甚至只能代表唐代建筑的一般水平。赫赫有名的秦朝阿房宫、
2、唐朝大明宫等辉煌的历史建筑已经只剩下一些难以辨认的土台。相比之下,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采用石材建造,历久弥新,至今伫立。,木构架的优点是,第一、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 第二、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区寒暖之不同,随宜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薄、选取何种材料,以及确定门窗的位置和大小。 第三、由于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有利于减少地震损害。 第四、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做。古代黄河中游森林茂密,木材较之砖石便于加工制做,7,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思想,1、四种观念(1)天人合一的观念;(2)敬天祀祖的礼
3、制观念;(3)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4)以家长为中心的家族思想。 2、两大特色 (1)平面构图。(2)木结构建筑,并辅以砖瓦。 3、总体分类(1)官式建筑;(2)民式建筑,8,二、各朝代的建筑特点,1、唐代建筑(1)特征: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比较深远;柱子比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棂窗。建筑风格庄重朴实。(2)类型:佛教建筑增多,并出现伊斯兰教建筑。(3)代表: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部分建筑,我国现存最早木结构建筑:,2018/11/25,9,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筑,10,2、宋代建筑,(1)特征:屋顶坡度增高;出檐不及深远;斗拱采用真昂;重要建筑门窗多用
4、菱花隔扇。建筑风格渐趋柔和华丽。(2)类型:商业建筑增多,出现临街店铺。(3)代表:太原晋祠圣母殿,泉州清静寺,宁波保国寺。,(宁波保国寺),2018/11/25,11,斗拱形象举例,2018/11/25,12,斗拱分件拼装示意图,13,3、元代建筑,(1)特征:减柱法成为共同特点;大构件多用自然弯材稍加砍凿而成。(2)类型:喇嘛寺传入内地,城市建筑突出鼓楼,庙宇增加演戏舞台, (3)代表:山西芮城永乐宫,湖北武当山金殿,山西洪洞广胜寺。,武当山金殿 我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 供奉“真武祖师大帝”的鎏金铜像,重达十吨。史载,该殿由20吨精铜和300公斤黄金在北京铸造而成。 “烈火炼殿”奇观
5、。,14,4、明清建筑,减柱法只应用于小型建筑,重要建筑中已不采用;出檐较浅,斗拱比例缩小。,古代建筑的基本结构,我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严谨而精巧,基本上就是 木构架结构体系。这种结构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完 善,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系统。与西方古典建筑的 石砌结构体系相比较,自有其独特的 构造原理与外 观造型。,(一)基本结构中国古代木构架共有三种不同形式: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1.抬梁式抬梁式也称“叠梁式”。先在地面上筑土台,台上 安装石础,立木柱, 柱上架梁, 梁与梁之间用“枋” 连接组成“间”, 梁上再架檩,檩上架椽, 层层叠置, 最后是用椽来承托屋顶,,2.穿斗式“穿斗式”没有梁,它把柱子布置
6、得比较密,柱间直接用枋联系。,思考:“穿斗式”与“抬梁式”木构架在应用上有什么区别?,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3.井干式井干式的应用范围不 广,它采用木头围成矩 形木框,层层叠置,形 成木头承重的墙体,这 样消耗木材较大,主要 用在盛产林木的林区。,建筑的发展和当时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财产分配模式、宗教信仰、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人口结构等都有关系 在中国古代,屋顶除了实用功能之外,还肩负了很多等级礼制的使命。等级从高到低依
7、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屋顶的结构及等级,第一位:重檐庑殿顶 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 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 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 重要的建筑。 第五位:悬山顶 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 民居。 第七位:卷棚顶 民间建筑。 无等级:攒尖顶 亭台楼阁。,1.庑殿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最高形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种形式常用于宫殿、坛庙一类的皇家建筑,并且有“单檐”(一层屋檐)和“重檐”之分。,北京故宫太和殿正立面,2.歇山顶在形式多样的古建筑中,歇山建筑是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建筑
8、形式。特点: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轻盈翘起,玲珑精巧,仿佛是一座悬山屋顶歇栖在庑殿建筑上。无论是皇家宫殿、王公府邸、城垣鹊楼、寺庙园林及商埠店铺等各类建筑,很多都采用这种建筑形式。,3. 攒尖屋面在顶部交汇为一点,形成尖顶,它的形式很丰富,既有单檐、重檐之分,还有圆形、方形、三角、五角、六角、八角等形式。古典园林中各种不同形式的亭子,多属于攒尖建筑。,4. 悬山悬山建筑的屋面仅有前后两坡,而且两山屋面悬于山墙或山面屋架之外,也称挑山式建筑。一般多用于民居,有正脊和垂脊,两面坡。,特点:屋檐一直延伸到山墙以外,用来保护山墙,5. 硬山硬山建筑的屋面也是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且檀木梁架全
9、部封砌在山墙内,也多用于民居,在我国各地尤其是北方地区应用广泛。它的形式与悬山差不多,只是屋檐不悬出山墙罢了。,34,庑殿顶(四阿顶),四面斜坡,一条正脊,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庑殿顶是古代建筑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一般只有宫殿建筑才能采用。庑殿顶的四角垂脊象征四方,正脊象征中央,五条屋脊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寓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万物汇聚中央。四角、八角攒尖顶含有四面八方的意思;六角攒尖顶象征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这种屋顶是“六合”的象征。,36,歇山顶(九脊顶),四面斜坡,切为三角,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37,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部为锥
10、形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38,悬山顶(挑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一条正脊,四条垂脊。,39,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与屋面平齐,或略高于屋面。,硬山式,攒尖式,重檐歇山,43,练习:判断下列屋顶形式,柱: 建筑中的垂直主结构件,承托在它上方物件的重量,比如屋檐的重量,是建筑的承重部分。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较小的柱,这些短柱不是置于地基之上,而是置于梁架之上,承托上方物件的重量,再把这重量透过梁架,传递至主柱之上,例如脊瓜柱或蜀柱。古代柱子多为木造,亦有石柱。为防水、防潮,在主柱与地基间,建有柱础,并在木柱的柱础之上,垫以石櫍。,柱子分类方法很多: 或按截面形状分:方柱
11、、圆柱、 八菱形柱、六菱形柱; 或按柱子的材质分:木柱、石柱、砖柱; 或按长细比分:长柱、短柱、中长柱。 或按外形分:直柱、梭柱; 也有按柱的功能、所处位置等分类的,不胜枚举,下面选列几种常被提及的柱子: (1)檐柱):也称廊柱,建筑物檐下最外一列支撑屋檐的柱子,也叫外柱。多用于重檐或重檐带平坐的建筑,支撑挑出较长的屋檐及角梁翼角等。柱子有石质、木质之分,断面则有圆、方之分,通常为方形,且柱径较小。,(2)角柱:位于建筑角部、与柱的正交的两个方向各只有一根框架梁与之相连接的框架柱。简单地说在建筑物四角的柱子。需要注意的是角柱可以看做是从概念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结构的薄弱部位给予加强。所以角柱在计
12、算、抗震构造等方面都有特殊规定。 (3)金柱:也称老檐柱,在檐柱以内,中线以外的柱子,多用于带外廊的建筑。进深(进深:由门口向屋里延伸的深度)较大的房屋依位置不同又有外围金柱和里内金柱之分。另外,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称。 (4)山柱:在硬山或悬山式房屋建筑的山墙内,正中支撑屋顶的柱子。 (5)中柱:也称脊柱,在建筑物纵向定位轴线的中线上支撑屋脊的柱子。,(6)瓜柱:立于大梁上用来支承上面梁架的短柱,称为瓜柱,有的称为“童柱”。其高度大于其直径。,(7)蜀柱:又称脊瓜柱、侏儒柱,在屋脊部位的三架梁上,用来支撑脊檩的短柱,也叫“脊瓜柱或脊童柱”。 8)驼峰(图十五):宋式建筑名
13、词,系用在两层梁之间的垫块,配合斗拱承托梁栿的构件,因起外形似骆驼之背,故名之。驼峰有全驼峰和半驼峰之分。全驼峰又有鹰嘴、掐瓣、戾帽、卷云多种形式,半驼峰比较少见。在清式建筑中,驼峰则称之为“柁橔”,其高度小于直径,当高度大于直径时,则称为“瓜柱”。,(8)柱础:俗又称磉盘,或柱础石。古代为使落地屋柱不受潮,在柱脚下添了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柱下的基础,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9)柱櫍:或称柱珠,它是柱身与柱础的过渡部分,因为柱子多为木制,水分易顺着竖向的木纹上升而影响木柱的耐久质量,“櫍”的纹理为横向平置,可有
14、效防止水分顺纹上升,起到保护柱身的作用。“櫍”一般呈扁鼓形,材质有石、木两种。 (10)梭柱: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小,如梭形。,(11)垂柱:上端功用与檐柱相同,用于垂花门或牌楼门的四角上,下部悬空,端头上常有莲花雕饰,故常称垂莲柱。 (12)牛腿柱:在古建筑中,牛腿和雀替是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构件。雀替是指位于柱与横梁之间的撑木,它既可以起到传承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相当于现代建筑中混凝土加腋梁中的加腋部份。牛腿有的地方又叫“马腿”, 也是指从柱中伸出的一段短木,它一般只起装饰的作用而不起传承力的作用。但在有些地方和有些资料中,牛腿和雀替两者是混称的。,2、梁架:中国传统木结
15、构建筑中的一种骨架。一般在柱间上部用梁和矮柱重迭装成,用以支撑屋顶檩条。梁也叫做“柁”,宋则称之为“栿” ,是古建筑的主要木作构件,多指按开间(开间:柱间的距离)方向连贯两柱间的横木,是房屋中承受重量的水平大木。截面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矩形。在宋式建筑中,显露在外,一眼能看见的梁,称为明栿,被天花板遮蔽,无法看见的梁,称为草栿。从外观上来说,梁分为直梁和月梁;而梁头的形状在宋元时期常用蚂蚱形状,在清代则多用卷云或挑尖形。根据梁的长度及位置不同,梁也有很多称谓,比如乳、平梁、牵等等。常提及的术语有: (1)月梁:在南方地区,人们常把明栿(即“直梁”)稍加弯曲,加工成月芽形,故称之为月梁。,(2
16、)九架梁、七架梁、五架梁(宋称“四椽栿”)、三架梁(宋称“平梁” :在清式建筑中,梁的称谓多由每榀梁架所承托的檩数来决定的,例如上承九檩者为九架梁,依次还有七架梁、五架梁、三架梁。这种梁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脊瓜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斗拱时,通过斗拱传到柱上)。,(3)单步梁(挑尖梁、抱头梁)、双步梁(图五十六):清式建筑木构架中,梁的长度是以步架来计算的,即以相邻
17、两条桁(檩)之间的水平距离作为一个“步架“,也简称步;在宋营造法式中则称之为“架”,或“椽架”。九架梁长为八步架,七架梁者长六步架,以此类推。单步梁长仅一步架,承担一个檩子的力,位于檐柱与金柱或老檐柱之间,一端置于檐柱之上,另一端插入金柱或老檐柱中。在大式建筑(即指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面阔可由5间多至11间,进深则可多至11桁)中也称桃尖梁,在小式建筑(即指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次要房屋和一般民居。面阔3间至5间,进深不多于7檩,大梁以5架为限)中则称抱头梁。如果廊宽两步架,桃尖梁加长一倍,称双步梁。双步梁两端下置柱,一端上侧承檩,一端无檩,中部安瓜柱,上承单步梁。在硬山建
18、筑里,贴山墙的梁架称为排山梁架。排山梁架往往用山柱,山柱从地面一直通到屋脊且支持脊檩,把梁架从中分为两段,使五架梁成为两根双步梁,三架梁变成两根单步梁。,(4)角梁(图五十七、图五十八):角梁指庑殿顶、歇山顶或攒尖顶屋檐转角处沿分角线布置的、随椽子向外伸挑的梁,由上下叠合在一起的两根木构件组成,后尾交于金檩(桁)相交处,或插入角金柱中,中间搭在相交的檐檩或正心桁、挑檐桁上。老角梁,宋称大角梁,随檐椽挑出;仔角梁,宋称子角梁,随飞椽挑出。,一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概述 1 装饰起源 建筑首先作为一种物质财富,也和其他物质一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但产生了物质的躯体,同时也产生了美的形象。在房屋的整
19、体和房屋各种构件的制作中,人们都对它们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美的加工,装饰就是这样开始在建筑中出现的。,2 装饰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产生,开始几乎都是与建筑本身的构件相结合,是对这些构件进行了美的加工后成为装饰的。构件的装饰是明显多于装饰性的构件的。如:木构架、屋顶、门窗、台基、油漆等的处理;,二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内容1 从做法上分:各类木作、石作、瓦作以及油漆、彩画等;2 从装饰用料及工艺分,主要可以归纳为三大类:金饰、彩饰与雕饰。3 从形态及表现的内容看,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几何图案;2 )树木花卉;3)禽鸟走兽动物图案; 4 )山水风景;5)人物神仙; 6) 故事戏
20、曲 ; 7) 博古杂宝 ; 8)其他题材,三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手法 1 象征与比拟 1)形象比拟:如松鹤长寿、龟鹤延年; 2)谐音比拟:如“狮”与“事”,“莲”与“连”、“年”,“鱼”与“余”,“蝠”与“福”等。 3)特征比拟: 4)数字比拟: 2 装饰程式化 3 装饰中情节内容的表现,悬鱼: 位于悬山或歇山建筑两端山面的博风板下,垂于正脊。是一种建筑装饰件,大多用木板雕制而成因为形状像鱼,并从山面顶端悬垂,所以称为“悬鱼”。后来的发展中变化抽象出现各种形式的悬鱼寓意不同的意思。例如蝙蝠,以取“福”之意。,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
21、转弯。另一说法为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除了正脊两端的吻之外,还有神兽,位置锤脊或戗qiang4声支撑)脊的脊端,形态很特别,它们排列和所用数量很有讲究。在宫殿上所用的神兽最高等级是十个,外加一个跨凤仙人。按顺序是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suan狻猊、押鱼、獬豸xiezhi、斗牛、行什。,神 兽,福禄寿,吻兽,雀替 雀替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特殊构件,指置于梁枋下与立柱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得净跨距离,防止梁枋与立柱之间角度变形。也用在柱间的落挂下,但是为纯装饰性构件。,雀替发展历史,中华建筑史中,雀替是一种成熟较晚的构件和制式。虽
22、然,它的雏形可见诸于北魏,但是到了宋代,还未正式成为一种重要的构件。这个时候它还只是柱上的一根拱形横木,开起的装饰作用很小,并不受人注意 。 明代之后雀替才广泛使用,并且在构图上得到不断的发展。到了清代之后。便十分成熟地发展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大大地丰富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宋代雀替,清代雀替,雀替七类1. 大雀替:用大块整木制成,上部宽,逐步向下收分后,在底部还加一个大斗,然后再整体地放置于柱头上。大雀替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见于北魏时期,在以后的各代中除喇嘛教建筑外,一般不用这类雀替。2. 雀替:属于在古建筑上最多见的一个雀替种类,体积明显小于大雀替,其位置在柱与梁枋交接处的下部。雀替在宋
23、代时已较为常见,且多用于室内。从元代开始在室内外随意使用。明、清时主要用于室外,而室内极少使用。明、清时还在雀替下加了一拱一斗,此为前代所没有。3. 小雀替:此类雀替主要用于室内,因体积小,本身造型没有太多时代性变化。4. 通雀替:此类雀替的外形与雀替相比没有大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结构:柱子两侧的雀替是分别而插入柱身的,但通雀替则是柱子两侧的雀替为一个整体,它是穿过柱身而成立的。5. 骑马雀替:当二柱距较近,并在梁柱交接处还要用雀替,此时两个雀替因距离过近而产生相碰连接的现象,骑马雀替就此形成。但其装饰意义远大于实用意义。6. 龙门雀替:此类雀替专用于牌楼上,为使美观,故造型格外华丽。相较于其
24、他雀替,龙门雀替多云墩、梓框、三福云等结构性造型样式。7. 花牙子:又称挂落,纯粹起装饰作用。虽毫无力学上的使用价值,但变化万千,所以常被用于园林建筑的梁枋下,以增加园林建筑的观赏性,雀替样式,大雀替,龙门雀替,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花牙子雀替,花牙子,其它纹饰雀替,卷草纹,草龙纹,葫芦纹,福寿雀替,梅竹纹雀替,牡丹花雀替,蔓草回纹雀替,回纹雀替,鱼形雀替,瓦当,瓦当俗称瓦头,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的图案部分。它是古建筑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 作用。,1发展2用色的特点3清式彩画4宋式彩画5地方彩画,色彩与彩画,概论,(1)类型 划分(2)和玺彩画(3)旋子彩画(4)苏式彩画
25、(5)两种彩画现象分析,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类 型,殿式彩画 :其中旋子彩画与和玺彩画合称 为殿式彩画,释义:是清殿式彩画中等级最高的一种,主要用于宫殿,坛庙, 陵寝。是在旋子彩画基础上演化而来,继承彩画“三段式” 构图。明中期以前尚无此种彩画,出现和成型于明末清处之际。 等级:三等级 构图格式:三段式构图 和玺彩画的细部特征:,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和玺彩画 的等级,按细部主体纹饰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级: 龙和鱼:用于皇帝登基、理政、居住的殿宇,重要坛庙。(一等) 龙凤和鱼:用于帝后寝宫及祭天坛庙 (二等) 龙凤枋心西蕃莲灵芝藻头和鱼:用于帝后寝宫及祭天坛庙。(二等)
26、 凤和鱼:用于皇后寝宫及祭祀、神坛的主要庙宇。(二等) 龙草和鱼:用于皇宫的重要宫门及主轴线上的配殿、主要 寺庙殿堂(三等) 梵文龙和鱼:用于藏传佛教庙宇的主要建筑。(三等),和玺彩画的 构图格式,箍头、藻头、枋心 藻头用“圭线”、“岔口线”与枋心相隔,用“圭线”、“圭线光” 与箍头相隔。 箍头由“盒子”和两侧的箍头线组成。,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和玺彩画 示范图,和玺彩画的 细部特征,细部主体纹饰为象征皇权的龙凤纹,其次还有西蕃莲纹、吉祥草纹和梵纹(仅用于庙宇)。更多以龙为装饰母体,定型为行龙、坐龙、升龙、降龙4种。 枋心行龙,箍头盒子坐龙,藻头升龙(蓝底)或降龙(绿底
27、)。,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释义:清殿式彩画中等级次于和玺的一种彩画,应用广泛。 多用于宫殿、坛庙、陵寝的 次要建筑和寺庙等族群中的主次建 筑。所谓旋子,即“旋花”是 由多层旋转的动感很强的花瓣组成的一种团花纹饰。元代即可运用,明代成熟规范,清进一步得到充实的发展。 等级:八等级 构图格式:三段式构图 旋子彩画的细部特征:,旋子彩画,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 旋子彩画可分为8个等级: 浑金旋子彩画 金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 烟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 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墨线小点金旋子彩 雅伍墨旋子彩画 雄黄玉旋子彩画,旋子
28、彩画 的等级,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箍头、盒子、藻头、枋心 藻头 纹饰不论等级高低必须用旋子,其余部分则可视等级高低而加以变化。 箍头 为正方形,设箍头线,其内用盒子,上绘图案。 旋子 可分为8种:勾丝咬、喜相逢、一整二破、一整二破加一路、一整二破加金道冠、一整二破加二路、一整二破加勾丝咬、一整二破加喜相逢。 枋心为大额枋的1/3,其内纹饰从高到低的层次为:龙纹龙凤纹凤纹锦纹夔龙纹卷草纹花卉,最低等级则只画一黑杠压心,称为“一统天下”。,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旋子彩画 示范图,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旋子彩画 的细部特征,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北京故宫
29、前朝配殿一字枋心旋子彩画,旋子彩画 实例,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北京故宫宁寿宫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旋子彩画 实例,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旋子彩画 实例,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旋子彩画 实例,建筑雅伍墨旋子彩画,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苏式彩画,释义:装饰园林建筑的一种彩画。历史沿革:源于江南苏州一带,传至北方,进入宫殿成为官 式彩画的一个重要品种。构图格式:枋心 、包袱 、箍头 、藻头 分期:清代苏式彩画大体分为两个阶段:早中期官式苏式彩画晚期苏式彩画,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苏式彩画构图格式,枋心的形式:狭长枋心用于内檐梁架。包袱枋心把檐檩、檐垫板、檐枋连成一体。 包袱 边缘
30、用烟云。 箍头 用万字纹或回纹将檐檩、檐垫板、檐枋连成一体。 藻头 中画卡子:绿底画软卡子檩蓝底画硬卡子枋红底画软卡子垫板,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苏式彩画的分期,早中期苏式彩画,构图上大体分三种: 枋心式 与旋子彩画相似,藻头作了变化,换上了锦纹团花、卡子一类图案,枋心绘龙纹、凤纹、西 蕃莲纹。 包袱式 藻头部分与枋心式相同。包袱内多绘“寿山福海”一类的吉祥图案。 海墁式 只保留箍头,枋心、包袱、藻头一律不画,使其成为一个开阔的画面。 特点: 生活气息少,不够灵活,完全为工整、严肃的殿式画。,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苏式彩画的分期,晚期苏式彩画,构图类
31、别:枋心式、包袱式、海墁式。 包袱式的枋心早期图案为主演化为以写生画为主,写生画包括故事情节的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 枋心式与包袱式一致,海墁式变化不大。 三个等级:高级做法金琢墨苏式彩画中级做法金线苏式彩画低级做法黄线苏式彩画 用途:苏式彩画多用于园林、住宅的房堂、亭榭、门廊等。 特点:构图设色富有变化,色调以蓝绿色为基调,清雅活泼应用广泛。,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色彩与彩画,清式彩画,(1)殿式彩画与苏式彩画的不同画题不同殿式彩画:程式化象征画题。 苏式彩画:写实的画题。殿式尊重构件的结构逻辑,苏式彩画突破结构逻辑。殿式严格运用平面图案,苏式彩画热衷于立体图案和退晕。 (2)殿式彩画与苏式彩画不同的原因殿式为庄重的场所,富丽堂皇,要求细部端庄、凝重。苏式为住宅较多,轻松、活泼、欢快,要求细部多变、风趣、丰美。创作方式:殿式彩画重理而苏式偏情。殿式重客观逻辑,苏式较多地加入主观意愿。建筑创作中的“二律背反”现象:殿式和苏式在不同场所均有存在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