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建筑工程101号图集-高清图集(下载).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92188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101号图集-高清图集(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工程101号图集-高清图集(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工程101号图集-高清图集(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筑工程101号图集-高清图集(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筑工程101号图集-高清图集(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建筑工程工程结构2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平法施工制图规则 03G101-1 P12这里我们只讲如何识图。剪力墙平法施工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系在剪力墙平法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1、列表注写方式为表达清楚简便剪力墙可视为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三部分构件构成。列表注写方式,系分别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03G P19 20 3.2.6a 3.2.6b)墙柱编号:见 03G P12 3.2.2a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及墙身所配置的

2、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其中,排数注写在括号内。表达形式为:QXX (X 排)墙梁编号,由墙梁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表达形式应符合表 3.2.2b 规定 (P13)2、截面注写方式原位注写方式,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以直接在墙柱、墙身、墙梁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P21 3.3.3)选用适当比例原位放大绘制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其中对墙柱绘制配筋截面图;对所有墙柱、墙身、墙梁分别按第 3.2.2 条一二三款规定进行编号(前面我们所讲的)并分别在相应同编号墙柱、墙身、墙梁中选择一根墙柱、一道墙身、一根墙梁进行注写。3、剪力墙洞口表示方法无论采用列

3、表注写方式还是截面注写方式,剪力墙上洞口均可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原位表达。 (如图 3.2.6a 和图 3.3.3)洞口的具体表示方法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绘制洞口示意,并标注洞口中心位置的平面定位尺寸。在洞口中心位置标注:洞口编号、洞口几何尺寸、洞口中心相对标高、洞口每边补强钢筋四项内容关于洞口补强构造在后面在详细讲述。一、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aE 及搭接长度 llE 见 03G 图集 P34HPB235 钢筋为受拉时,端头必须做 180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 3d ,圆弧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2.5 倍 即2.5d ,当为受压时,末端可不做弯钩。 (135弯钩

4、平直段长度为10d,不小于 75mm 圆弧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 4 倍;90弯折弯弧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5 倍) 详见 09G901-2 P7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 250mm。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300mm锚固长度从保护层开始算,柱边有部分小棒,一般为 100-200mm,应从该部位开始算起,也3就是从入洞口就开始算。钢筋保护层1)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其砼保护层厚度 c(钢筋外边缘至砼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规定2)梁、柱中箍筋、构造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15mm3)板、墙中分布钢筋保护层厚度为表中相应数值减 10mm,在任何情况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10m

5、m。纵向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最小厚度(mm)板、墙 梁 柱环境类别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一 20 15 15 30 25 25 30 30 30a - 20 20 - 30 30 - 30 30二b - 25 20 - 35 30 - 35 30三 - 30 25 - 40 35 - 40 35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 70mm。1、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 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见 03G101-1 P47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搭接长度为 1.2laE,上下相邻两排水平筋交错

6、搭接,错开距离不小于500mm。剪力墙外侧水平筋不可以在阳角处搭接,要在暗柱以外位置进行搭接。08G101-11 P31因为暗柱或者端柱箍筋都设置加密,当剪力墙较薄时,此处钢筋比较密集,剪力墙的水平筋在阳角出搭接,暗柱处的钢筋会更密集,是砼与钢筋之间不能更好的形成“握裹力” ,握裹力的不足使两种材料不能共同工作,致使该处的承载能力下降,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收到影响。外侧的水平筋在暗柱以外搭接会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但是对结构整体安全是有好处的。当剪力墙较厚时,剪力墙的水平分布钢筋可以在阳角处搭接。 (这里所说的暗柱和以后的暗柱都是指剪力墙边缘构件,即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与墙宽相同的称为暗柱)

7、2、锚固构造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与暗柱,端柱锚固构造,一般伸至暗柱远端竖向钢筋内侧弯折,弯折后水平长度 15d,洞边暗柱根据墙厚取 10d15d。(剪力墙水平筋在暗柱内无满足锚固长度要求,只是剪力墙与暗柱的连接构造要求)08G101-11 P33 3.5 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分部筋在暗柱中应如何摆放?水平分布钢筋是否要在暗柱中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4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 版)的规定,剪力墙端部及洞口两侧均要设置边缘构件,暗柱仅是边缘构件的一种。剪力墙边缘构件可分为两种,即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与墙宽相同的成为暗柱。边缘构件是剪力墙中很重要的部分,是

8、保证剪力墙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的构件,正确的按要求施工确保构件合理,是剪力墙能正常工作,方能达到建筑整体结构安全的目的。剪力墙的端部暗柱是剪力墙的一部分。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在端柱内锚固,直线锚固长度满足 laE 时,水平分布筋的端部可不设弯折。采用弯折锚固时,分布钢筋弯折以前的水平段应满足0.4laE 时且伸到竖向钢筋内侧在做水平弯折,弯折后水平段为 15d。 (08G P34)3、墙体水平分布筋起步钢筋,起步钢筋距基础及板顶距离不大于 5cm。(06G901-1 P55 小注第二条)剪力墙层高范围最下一排水平分布筋距底部板顶 50mm,最上一排水平分布筋距板顶不大于10mm。当层顶位置设有

9、宽度大于剪力墙厚度的边框梁时,最上一排水平分布筋距顶部边框梁底 100mm(并加设拉筋) ,边框梁内部不设置水平分布筋(08G 图集 P30 距离不大于 100mm)08G 图集三十页第四条4)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排布,要求距楼板的上下结构面或基础顶面不大于 100mm,也可以从基础顶面开始连续排布水平分布筋。注意楼板负筋位置宜布置剪力墙内水平筋,以确保楼板负筋的正确位置。4、连梁水平分布筋构造:当设计未注写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当设计单独设置连梁侧面纵筋时,侧面纵筋深入洞口以外支座范围的锚固长度为 laE(la)且600mm;端部洞口单独设置的连梁侧面纵筋,在剪力墙端部边缘构件内

10、的锚固要求与剪力墙水平分布筋相同。 (06G901-1 P60 注 2)注意: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 700mm 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200mm;当跨高比2.5 时,侧面构造纵筋的面积配筋率应0.3%。当强身水平分布筋不能满足连梁、暗梁及边框梁侧面构造纵筋要求时,应补充注明梁侧面纵筋的具体数值,注写时,以大写字母 G 大头,接续写直径和间距。KL当梁腹板高度 hw450mm 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方向配置纵向构造钢筋,间距不大于 200。钢筋不少于 2 根 二级直径 12 钢筋。区别:侧面纵向构造钢筋 G(腰筋)与受扭纵向钢筋 N (见 03G101-1 P24)侧面构造

11、钢筋搭接锚固长度为 15d;受扭纵向钢筋搭接长度为 ll(非抗震)或 llE(抗震) ,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5二、剪力墙身竖向钢筋构造1、竖向分布筋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 (03G101-1 P48)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 搭接长度 1.2laE 搭接位置应该在楼板以上,不能在楼板内搭接。当出现不同直径钢筋绑扎搭接时,搭接长度按较小直径计算。一级二级抗震 搭接接头相邻错开 500mm,机械接头错开 35d 且不小于 500mm。HPB235钢筋端头加 180弯钩。三四级抗震,剪力墙竖向钢筋可以在同一部位连接。HPB235 钢筋加 5d 直钩(06G 图集已经取消这个做法)注:端柱、小墙肢

12、的竖向钢筋与箍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或者以实际设计值为准。小墙肢概念:小墙肢即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 3 倍的剪力墙 03G101-1 P41小墙肢为截面高度不大于截面厚度 3 倍的矩形截面独立墙肢 03GP48 注第 2 条由于剪力墙开洞,部分剪力墙形成了小墙肢,小墙肢系指剪力墙的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4(08G P36 3.10)2、剪力墙竖向分布筋起步筋设置。 (08G P30)06G 图集标注,剪力墙竖向分布筋起步筋距暗柱为一个设计间距。 08G 图集 P30 3.2,在剪力墙端部或者洞口边都设有边缘构件,当边缘构件是暗柱或者翼墙柱时,他们是剪力墙的一部分,不能作为单独构件来考虑。剪力墙中第一

13、根竖向分布钢筋的设置位置应根据间距整体安排后,将排布后的最小间距放在靠边缘构件处(也可以按设计间距排布) 。有端柱的剪力墙,竖向分布筋按墙设计间距摆放后,第一根钢筋距短柱边的距离不大于 100mm。3、剪力墙身变截面,钢筋变径、间距做法。 (03G101-1 P48)变截面:外侧钢筋不动,内侧下层竖向分布钢筋伸至楼板上部弯折,12d。上层钢筋应在下层剪力墙中锚固,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1.5laE (06G901-1 P55)变截面处,下层竖向分布筋可以采用弯入上部剪力墙的方法与上部钢筋搭接,弯折坡度不应大于 1/6。钢筋变径:一般直接在楼层上搭接,搭接长度按上部竖向分布钢筋直径计算。钢筋变间距:

14、下层竖向分布钢筋伸至楼板上部弯折,平直段 15d。上层钢筋应在下层剪力墙中锚固,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1.6laE(08G101-11 P35)4、顶部构造自板底部向上锚入板中 laE(la )606G 图集对弯折长度有要求12d剪力墙竖向钢筋在顶层楼板处遇到暗梁或者边框梁时,锚固长度应从哪里开始计算?(08G P33 3.6)剪力墙中竖向分布钢筋伸入顶层楼板内的连接长度,应从顶层楼板的板底算起,而不是从暗梁的底部算起三、剪力墙拉筋1、剪力墙身拉筋(06G901-1 P68)剪力墙身拉筋排布设置有梅花形、矩形两种形式。设计未注明时,宜采用梅花形排布方案。墙体拉筋梅花形设置,间距不大于 600mm;

15、矩形排布不大于 500mm 拉筋与各排分布筋绑扎拉筋 135弯折,平直段长度和箍筋一样,10d,不小于 75mm。拉筋起步筋从哪道开始拉:(68 页 小注 2)层高范围内由底部板顶向上第二排水平分布筋开始设置,至顶部板底向下第一排水平分布筋处终止;墙身范围内由距边缘构件第一排墙身竖向分布筋处开始设置。位于边缘构件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也应设置拉筋,此范围内拉筋间距不大于墙身拉筋间距。2、LL 拉筋拉筋直径:当梁宽350mm 时为 6mm,350mm 时为 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竖向侧面水平筋隔一拉一。 (06G 图集里拉筋延连梁侧面间距不大于侧面纵筋间距的两倍,相邻上下两排拉筋延连梁纵向

16、错开设置)拉筋 135弯折,与箍筋相同,平直段长度 10d 且不小于 75mm四、构造边缘构件构造 03G101-1 P49-50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约束边缘区别于构造边缘:约束边缘以大写字母 Y 开头,约束边缘沿墙肢方向有 lc(一般在施工图设计文件有注明,若未注明应按 03G101-1 图集 P49 表格计算。其长度范围内的箍筋或者拉筋由设计文件注明。 )搭接长度 1.2laE 相邻接头错开 500mm 搭接位置在楼板顶面以上( 06G901 搭接为 lle)llE 为接头百分率系数乘以锚固长度 laE接头百分率系数 25% 为 1.2 50% 为 1.4 100% 为 1.6 (0

17、3G101-1 P34)机械连接 接头位置在板顶以上 500 处。接头错开距离 35d 且5007暗柱搭接范围内箍筋间距 :5d(d 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及100mm 间距加密。当构造边缘构件是端柱时,其纵向钢筋和箍筋宜按框架柱构造要求配置。五、剪力墙 LL、AL 构造LL 构造锚固:一般为 laE 且600mm ;端支座锚固0.4laE +15d 弯锚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从保护层外侧开始计算,如果洞口边缘不是柱,有部分墙体(10cm或者 20cm 小棒)从入墙体部位计算。暗梁也是,只是方向相反。中间层端部洞口连梁的纵向钢筋及顶层端部洞口连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当伸入端支座的直锚长度laE 时,可

18、以不必上下弯锚,但应伸至边缘构件外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 (06G )箍筋:起步箍筋距墙、柱边 50mm。楼层连梁锚固部分可不设箍筋,顶层连梁钢筋锚固部分应加设同梁尺寸规格箍筋,间距 150mm(区别于框架梁,框架梁没有箍筋加强)连梁箍筋的封闭位置可以位于矩形截面的任何一角。连梁拉筋和水平分布筋前面已经讲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顶部暗梁、连梁、边框梁在端支座的构造。LL 做法在 06G901-1 P56 AL P61 BKL P64上部纵筋向下弯折与边缘构件搭接,弯折长度为 llE,下部纵筋伸至边缘构件外边竖向钢筋内侧弯折 15d,若直锚长度laE 时,可不必上下弯锚,但应伸至边缘构件外边竖向钢筋

19、内侧。注意暗梁、边框梁和连梁上部、下部纵筋长度区别:LL 是 lae 600 暗梁和边框梁是与连梁相互搭接是 lle 600具体见 06G901-1 61 页 边框梁:当边框梁与连梁顶部标高相同而底部标高不同,边框梁下部纵筋在连梁范围内连续贯通设置;边框梁上部位于墙身竖向分布筋外侧的纵筋在连梁范围内连续贯通设置,位于墙身竖向分布筋内侧的边框梁纵筋可与连梁纵筋相互搭接为 llE 且600mm。 (位置种类及直径相同的连梁、边框梁纵筋可以直通)P66 区别于暗梁 AL 当边框梁与墙身侧面平齐时,边框梁侧面纵筋在边框梁箍筋外侧设置;当边框梁与墙身侧面不平齐时,边框梁侧面纵筋在边框梁箍筋内侧设置。 (

20、06G P66)8连梁与框架梁:(08G P38)在施工图设计中,有时剪力墙由于开洞而形成的上部梁不是标注 LL,而是标注 KL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规定,剪力墙中由于开洞而形成的上部连梁,当连梁跨高比小于 5 时,应按 LL 设计和构造,而当 LL 跨高比不小于 5 时,宜按 KL 进行设计,设计人员可能根据这个规定把 LL 标注为 KL 的编号。但是施工时应注意 LL 和 KL 的纵向受力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要求是不同的,箍筋的加密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连梁要求全长加密,而框架梁仅在加密区内加密,特别注意,顶层连梁和框架梁在支座内箍筋的构造要求是不同的,应按连梁构造施工。1

21、)按施工图设计文件有关标注施工,但是应与设计人员沟通具体构造做法2)洞口上部构造编号是 KL,纵向受力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应按 LL 构造要求,采用直锚而不是弯折锚固。3)箍筋的配置要求按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标注,但是在顶层时,应按连梁的构造要求,在支座内配置相应的箍筋加强措施。六、剪力墙洞口补强构造(03G101 P53)矩形洞口:洞口尺寸不大于 800mm 构造 03G101-1 P53 设计未注写时,按每边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 12mm,且不小于同向被切断纵向钢筋总面积的50%补强,补强筋种类与被切断钢筋相同;设计注写按设计为准(图纸总说明里有注解)注意补强钢筋长度,应满足各边锚固 laE洞口尺

22、寸大于 800 时,洞口上下应加设暗梁。暗梁锚固 laE圆形洞口:连梁中部圆形洞口补强构造,剪力墙不大于 300mm 圆形洞口补强构造大于 300mm 洞口补强构造,六边形补强。关于洞口补强,一般设计图纸总说明都有。可能做法和图集不太一样。按实际图纸施工。图纸未说明的按图集施工。七、无梁楼盖板 (04G101-4 P29 30)无梁楼盖板制图规则 P10-11无梁楼盖板平法施工图,系在楼面板和屋面板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的表达方式。板平面注写主要有两部分内容:91)板带集中标注;2)板带支座原位标注;、板带集中标注的具体内容为:板带编号,板带厚度及板带宽度,箍筋和贯通纵筋。板带编号:柱上板带

23、ZSB 跨中板带 KZB +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 。如KZB1(5A)为跨中板带 1,有 5 跨且一端有悬挑。板带厚 h=xx 板带宽 b=xx。当无梁楼盖整体厚度和板带宽度已在图中注明,此项可不注。箍筋系选注内容,当将柱上板带设计为暗梁时才注,注写内容包括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写在括号内) 。当具体设计采用两种箍筋间距时,先注写板带近柱端的第一种箍筋,并在前面加注箍筋道数,再注写板带跨中的第二种箍筋(不需加注箍筋道数) ;不同箍筋配置用斜线“/”相分隔。贯通纵筋按板带下部和板带上部分别注写,并以 B 代表下部,T 代表上部,BT 代表下部和上部。当采用放射配筋时,设计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度

24、量位置,必要时补绘配筋平面图。、板带支座原位标注,具体内容为板带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即为我们图纸中标注的等号钢筋,标注的长度为自支座中线向两侧跨内的延伸长度。当配置在有悬挑端的边柱上时,该筋延伸到悬挑尽端,设计不注。非贯通筋与板带贯通筋采取“隔一布一”的方式。04G101-4 P29接头位置,和梁板差不多,上皮筋在跨中 1/3 内,下皮筋在支座 1/3 范围内。按照板带分就是下皮筋在柱下板带,上皮筋在跨中板带。当同向连续板的上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将配置较大者越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至相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跨中板带,柱上板带,板下部纵向钢筋锚固。跨中板带为12d 且至少到墙中心线;柱上板带为伸至边梁角筋内弯钩。 (P30)板位于同一层面的两向交叉纵筋何向在下何向在上,应按具体设计说明。板带下部下层的受力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钢筋端头应向上翘起。 (04G101-4 P3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