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7.060.30 J 98 DB 23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DB 23/ XXXXXXXXX用能单位能源审计规范Code for energy audit on energy using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201X - XX - XX发布 201X - XX - XX实施黑 龙 江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XX/ XXXXXXXXX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 14 能源审计的内容 25 能源审计的方法 36 能源审计的程序 37 能源审计报告内容(见附录 A) 48 附件(资料性附件见附录 B、附
2、录 C、附录 D、附录 E、附录 F) 4附录 A(规范性附录) 能源审计报告 .5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用能单位基本情况表 11附录 C(资料性附录) 能源消费结构表 13附录 D(资料性附录) 能源消费结构附表 16附录 E(资料性附录)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情况 19附录 F(资料性附录) 用能单位能源统计审计方法 20DBXX/ XXXXXXXXXII前 言本标准规定是黑龙江省用能单位能源审计的通用技术原则。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C、D、E、F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根据GB/T1.1-2009的要求编写,由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黑龙江省节能技
3、术服务中心起草, 本标准归口单位为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民、谢明、高春旭、王涛、李浩、杨新华、张永臣、曹曙光、李玉春DBXX/ XXXXXXXXX1用能单位能源审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能源审计的术语、内容、方法、程序及报告的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具备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的能源审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GB/T 2588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GB/T 25
4、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3484-2009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 3485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 3486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 6422-2009 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 GB/T 7119-2006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T 13234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 1531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 15587 工业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导则 GB/T 16614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GB/T 16615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B/T 16616 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 GB/T 17166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GB/T 23331 能源管理
5、体系 要求3 术语3.1 能源审计审计单位依据国家、省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验、核查、计算、分析和评价,挖掘节能潜力,提出合理利用能源的建议。3.2 能源审计期指能源审计所考察的时间区段。审计期通常选为一个年度或特定的时间区段。3.3 用能单位DBXX/ XXXXXXXXX2使用能源进行生产、生活的体系或单元。主要包括生产性用能单位、车间(工艺)、技术项目和非生产性单位等。3.4 能源统计根据能源系统经济指标定量评价的要求,对能源的输入、存储、输送、转换和利用及损失等各个流程环节的平衡状况进行数据记录。3.5 能源计量在能源使用的物理过程中,对每一环
6、节能量的数量、质量和相关特性参数进行检测和计量。3.6 能源消耗量能源审计期内用能单位实际消耗各种能源的实物量。4 能源审计的内容4.1 能源管理现状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状况进行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a) 节能工作机构、人员配置、制度建设;b) 节能工作的措施及实施;c) 节能工作实施的成效。4.2 用能概况和能源流程4.2.1 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期内用能概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 能源审计期内用能单位购入的能源种类、数量和质量;b) 能源的采购、结算、库存控制的管理。4.2.2 绘制能源审计对象的能源网络图4.3 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4.3.1 检查用能对象的能源使用、能量转换相关量的计量统
7、计状况;4.3.2 应检查能源计量及统计的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能源计量与统计台账;4.3.3 能源计量器具应检定合格或校准后确认符合使用要求并在有效期内。4.4 主要用能设备运行监测情况应按相关用能设备节能测试和监测的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检查主要用能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能效水平。4.5 能量平衡和分析能量平衡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 建立用能单位能量平衡框图、能量平衡方程,编制能量平衡表;b) 以审计期内的能源计量数据为基础进行综合统计计算,在统计资料不足,统计数据需要校核及特殊需要时,应进行测试;DBXX/ XXXXXXXXX3c) 计算分析能量平衡指标。4.6 能耗指标分析对包括综合能
8、耗、重点工艺能耗、单位产品能耗、产值综合能耗和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4.7 产品、产值和技术措施等节能量考核指标4.7.1 对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和产值综合能源消耗指标进行计算分析。4.7.2 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能耗和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4.8 节能量计算与潜力分析4.8.1 计算分析审计期内用能单位节能量,分析计算节能潜力,寻找节能路径。4.8.1.1 。4.9 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分析a) 节能改造项目应符合国家的能源政策,技术内容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b) 应对项目进行经济和财务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总投资、节能量、成本节约、投资回收年限等,对节能量按类型进行评价。5 能源审计
9、的方法5.1 采用专题访谈、现场调查、查看资料、统计计算、必要测试等方法,依据相关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5.2 对用能单位用能概况及能源流程的审查,可通过查看资料和现场调查的方式进行。5.3 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的审查,按照 GB/T 15587 的有关规定核查能源管理活动并评价实施效果。5.4 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状况的审查,按照 GB/T 6422、GB 17167 的有关规定进行对标。5.5 对用能单位统计状况的审查,参见附录 F。5.6 对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的核查,按照 GB/T 2588 及设备效率测定专项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5.7 对用能单位综合能耗指标、单位产品能
10、耗指标和产值综合能耗指标的核查与计算分析,按照GB 2589 进行。5.8 对能源成本指标的核查与计算分析,按照 GB/T 17166 的有关规定进行。5.9 对节能量的审计,按照 GB/T 13234 的有关规定进行。6 能源审计的程序6.1 确定任务政府委托或指定的能源审计,审计单位根据要求开展审计。 DBXX/ XXXXXXXXX4受用能单位委托的能源审计,用能单位应与审计单位签订委托书,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和审计范围等内容。6.2 制定能源审计方案能源审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能源审计的依据和标准、审计期、对比期、审计时间、内容和范围;要求配合的人员和提供的资料。6.3 成立能源审计小组
11、审计单位应针对用能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审计的目的与要求,成立能源审计小组。小组成员中应配备一名具有与用能单位相同行业的有经验的专家和一名懂财务的人员。6.4 实施现场审计6.4.1 召开现场审计首次会。6.4.2 收集、核查、整理资料。6.4.3 现场考察、监测与分析。6.4.4 召开现场审计末次会,要求高层管理者代表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到会,由审计负责人介绍现场审计的工作过程和总结初步成效。6.5 编制能源审计报告编制能源审计报告应与用能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交流,保证能源审计报的客观性和准确定,报告格式参见附录A。6.6 提交能源审计报告审计单位应在审计工作完成后,按规定时间向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或委托单
12、位提交能源审计报告。7 能源审计报告内容(见附录 A)8 附件(资料性附件见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附录 F)DBXX/ XXXXXXXXX5DBXX/ XXXXXXXXX6A A附 录 A(规范性附录)能源审计报告XXXXXXXX(单位)(二号宋体加粗)能源审计报告(一号黑体加粗)单位名称: (二号宋体加粗)审计单位: (二号宋体加粗)(用能单位和审计单位盖章)XXXX 年 XX 月(三号宋体加粗)DBXX/ XXXXXXXXX7XXXXXXXX(单位)(三号宋体加粗)能源审计报告(二号宋体加粗)用能单位法人: 审计单位法人:用能单位技术负责人: 审计单位技术负责人:用能单位
13、代表: 审计负责人: (四号宋体)XXXX 年 XX 月(小四号宋体加粗)DBXX/ XXXXXXXXX8审计人员(三号宋体加粗)姓 名 职 称审计负责人审计组成员报告编制人报告审核人(以上全部用小四号宋体)DBXX/ XXXXXXXXX9摘要表单位名称 联系人电话 单位地址 所属行业 审计单位名称 联系人电话 任务性质 政府委托 政府指定 用能单位委托 审计时间用能单位概况主要能源种类 计量单位 年消耗实物量 折标系数 折标煤量(tce)当量值用能单位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用能单位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tce)等价值指标名称 审计指标值 省级平均值 国家限定值 对比结果产品能效指标比较单位综合能耗
14、审计结果DBXX/ XXXXXXXXX9目 录第一章 能源审计的依据及有关事项说明1.1 审计范围和内容1.2 审计依据1.3 审计相关事项说明第二章 用能单位概况2.1 用能单位概况及能源消费状况2.2 主要用能系统、工艺流程、能源流程及流向图2.3 主要耗能工序2.4 主要耗能设备2.5 辅助耗能设备2.6 本章小结第三章 能源管理状况及评价3.1 能源计量状况及评价3.2 能源统计状况及评价3.3 能源管理制度状况及评价3.4 节能宣传培训状况及评价3.5 节能措施效果及评价3.6 本章小结第四章 能源利用状况计算分析4.1 能源消耗指标、重点工艺与单位产品能耗的指标计算4.2 产值能耗
15、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计算4.3 主要设备运行效率及监测情况4.4 技术装备的产业政策评价及通用用能设备的更新淘汰评价4.5 节能量指标计算、考核指标计算分析4.6 本章小结第五章 存在问题与合理用能建议5.1 存在的问题5.2 影响能耗指标变化的因素5.3 合理用能建议5.4 节能潜力分析5.5 本章小结第六章 审计结论6.1 能源利用状况6.2 主要设备的效率6.3 用能设备淘汰落实情况6.4 能源管理状况6.5 拟实施节能技改项目的技术、节能效果与经济评价6.6 本章小结附件:1.用能单位基本情况表;2.工艺流程图;3.能源消费流程图;DBXX/ XXXXXXXXX104.能源消费结构表;5
16、.能源实物平衡表;6.能量平衡表;7.能源网络图;8.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情况;9.能源品质化验单。DBXX/ XXXXXXXXX11B B附 录 B(资料性附录)用能单位基本情况表企业名称: 年份:所属地区 行业 单位类型 编号单位详细名称 法人单位代码单位注册日期 所属产业 单位注册资本(万元) 固定资产 (万元)法定代表人姓名 联系电话 (区号)单位地址行政区划代码 邮政编码是否能源加工转换企业有无回收利用能源单位主管节能领导姓名 职务联系电话(区号)能源管理机构名称 传真(区号)能源管理负责人姓名 培训号联系电话(手机)电子邮箱姓名 培训号 联系电话能源管理人员名称 生产能力 计量单位
17、 台 (套)主要工艺装备内容能源管理制度建设姓名 负责(法定代表)人 电话分(子) 公司DBXX/ XXXXXXXXX12指标名称 本期值 上年同期值 变化率 (%)工业总产值(万元)(按可比价计算)销售收入(万元)当量值综合能源消耗量(万吨标准煤) 等价值企业用电设备总装机容量(千瓦)年取水量(万立方米)年重复用水量(万立方米)水的重复利用率(%)能源消费成本(万元)生产总成本(万元)能源消费占生产成本比例(%)当量值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万吨标准煤/万元) 等价值工业增加值(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当量值万元增加值能耗(万吨标准煤/万元) 等价值说明:1.所属地区填写单位所在市、地。2.所列产
18、品的能源消耗量不低于所有产品总能耗的 80%。 3.年产能是指相应产品主体设备的年设计产能。4.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综合能源消耗量(万吨标准煤)/工业总产值。5.国家千户企业需填写培训号,其余可不填写。 DBXX/ XXXXXXXXX13C C附 录 C(资料性附录)能源消费结构表企业名称: 报告期:购进量 消费量能源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 期初库存量 实物量金额(千元) 合计 工业生产消费量 用于原材料非工业生产消费 合计中:运输工具消费期末库存量 折标系数 参考折标系数甲 乙 丙 1 2 3 4=5+7 5 6 7 8 9 10 丁原煤 吨 01 0.7143 0.71431、无烟煤 吨 0
19、2 0.9 0.92.炼焦烟煤 吨 03 0.9 0.93.一般烟煤 吨 04 0.7143 0.71434.褐煤 吨 05 0.4286 0.4286洗精煤 吨 06 0.9 0.9其它洗煤 吨 07 0.2 0.2-0.8煤制品 吨 08 0.5 0.5-0.7143焦炭 吨 09 0.9714 0.9714DBXX/ XXXXXXXXX14其它焦化产品 吨 10 1.1 1.1-1.5焦炉煤气 万立方米 11 5.714 5.714-6.143高炉煤气 万立方米 12 1.286 1.286转炉煤气 万立方米 13 2.714 2.714发生炉煤气 万立方米 14 1.786 1.786
20、天然气(气态) 万立方米 15 11 11.0-13.3液化天然气(液态) 吨 16 1.7572 1.7572煤层气(煤田) 万立方米 17 11 11原油 吨 18 1.4286 1.4286汽油 吨 19 1.4714 1.4714煤油 吨 20 1.4714 1.4714柴油 吨 21 1.4571 1.4571燃料油 吨 22 1.4286 1.4286液化石油气 吨 23 1.7143 1.7143炼厂干气 吨 24 1.5714 1.5714石脑油 吨 25 1.5 1.5润滑油 吨 26 1.4143 1.4143石蜡 吨 27 1.3648 1.3648溶剂油 吨 28 1.
21、4672 1.4672DBXX/ XXXXXXXXX15石油焦 吨 29 1.0918 1.0918石油沥青 吨 30 1.3307 1.3307其它石油制品 吨 31 1 1.0-1.4热力 百万千焦 32 0.03412 0.034121.229 1.229电力 万千瓦时 333.66 3.66煤矸石用户燃料 吨标准煤 34 1 1城市生活垃圾用于燃料 吨标准煤 35 1 1生物质废料用于燃料 吨标准煤 36 1 1余热余压 百万千焦 37 0.03412 0.03412其他工业废料用于燃料 吨标准煤 38 1 1其它燃料 吨标准煤 39 1 1当量值吨标准煤 40能源合计 等价值吨标准煤
22、 41填报负责人: 填报人: 填报日期: 说明: 1、主要逻辑审核关系:(1)消费合计=工业生产消费+非工业生产消费;(2)工业生产消费用于原材料;(3)消费合计运输工具消费 2、综合能源消费量的计算方法:(1)非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回收利用折标量合计(第 13 列)(2)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合计-能源加工转换产出折标量合计(第 12 列)-回收利用折标量合计(第 13 列)DBXX/ XXXXXXXXX16D D附 录 D(资料性附录)能源消费结构附表企业名称: 报告期:加工转换投入能源名称 计量单位 代码工业生产消费量加
23、工转换投入合计 火力发电 供热原煤入洗 炼焦 炼油 制气天然气液化加工煤制品能源加工转换产出能源加工转换产出折标量(吨标准煤)回收利用折标系数甲 乙 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原煤 吨 011、无烟煤 吨 022.炼焦烟煤 吨 033.一般烟煤 吨 044.褐煤 吨 05洗精煤 吨 06其它洗煤 吨 07煤制品 吨 08焦炭 吨 09其它焦化产品 吨 10焦炉煤气 万立方米 11高炉煤气 万立方米 12DBXX/ XXXXXXXXX17转炉煤气 万立方米 13发生炉煤气 万立方米 14天然气(气态) 万立方米 15液化天然气(液态) 吨 16煤层气(煤
24、田) 万立方米 17原油 吨 18汽油 吨 19煤油 吨 20柴油 吨 21燃料油 吨 22液化石油气 吨 23炼厂干气 吨 24石脑油 吨 25润滑油 吨 26石蜡 吨 27溶剂油 吨 28石油焦 吨 29石油沥青 吨 30DBXX/ XXXXXXXXX18其它石油制品 吨 31热力 百万千焦 32电力 万千瓦时 33煤矸石用户燃料 吨标准煤 34城市生活垃圾用于燃料 吨标准煤 35生物质废料用于燃料 吨标准煤 36余热余压 百万千焦 37其他工业废料用于燃料 吨标准煤 38其它燃料 吨标准煤 39当量值 吨标准煤 40能源合计 等价值 吨标准煤 41填报负责人: 填报人: 填报日期: 说明
25、: 1、计算“能源加工转换产出”和“回收利用”指标使用的折算系数同表 2。2、主要逻辑关系:(1)工业生产消费与表 2 的工业生产消费数字一致。(2)加工转换投入合计=火力发电投入+供热投入+原煤入洗投入+炼焦投入+炼油投入+制气投入+液化投入+加工煤制品投入。DBXX/ XXXXXXXXX19E E附 录 E(资料性附录)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情况企业名称: 报告期:计量单位 本年度 上年度 与上年度比指标名称指标单位 子项单位 母项单位单位换算系数 代码 指标值 子项值 母项值 指标值 子项值 母项值 节能量 变化率国家(地区)限额甲 乙 丙 丁 戊 已 1 2 3 4 5 6 7 8 9万
26、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当量)千克标准煤/万元 吨标准煤 万元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等价)千克标准煤/万元 吨标准煤 万元填报负责人: 填报人: 填报日期: DBXX/ XXXXXXXXX20F F附 录 F(资料性附录)用能单位能源统计审计方法能源统计的审计应按照统计有关规定和标准,通过询问、查看各类统计报表、统计管理制度等方式,并通过核算各类能耗指标的来源和计算过程,审核能源统计的范围、项目、数量、单位及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F.1 统计范围 能源统计应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耗能工质。 F.2 统计内容 F.2.1 能源供入量统计 F.2.1.1 审计等价值和当量值折算的正确性。 F.
27、2.1.2 能源供入统计应包括:各类能源购入量、库存增减量、亏损量、外供量、供入量及能源成本等。 F.2.2 能源加工转换统计 能源加工转换统计应包括:加工转换系统输入、输出的能源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及加工转换设备效率等内容。 F.2.3 能源输送分配统计 F.2.3.1 输送能源统计包括输入、输出能源或耗能工质数量、质量等。 F.2.3.2 电能输配统计包括:变电站向各用电单元的供出电量、用电单元的接收电量、输配电损失电量等。 F.2.4 能源终端使用统计 F.2.4.1 生产中消耗的各种能耗统计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等用能单元所使用各种能源和耗能工质的数量,用能单位综
28、合能耗,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F.2.4.2 非生产用能的统计包括:转供外销的各种能源数量,基建项目使用的各种能源数量,其他非生产使用各种能源数量等。 F.2.5 回收利用能源的统计 从生产过程中回收利用各类已使用过的能源,应统计其数量和质量参数。 F.2.6 能源统计单位与符号 能源统计中的单位、符号与换算应符合 GB 2586、GB 3101 的规定。F.2.7 节约能源统计 节约能源统计应包括产品、产值、技术措施等节能量指标,计算方法应符合 GB/T 13234 的规定。 F.3 能源统计报表 能源统计报表应以表格形式科学、准确、简明的描述用能过程中能源购入、消费和贮存的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