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记念刘和珍君【基础知识】重要字音:洗涤(d)尸骸(hi)立仆(P)风尘仆仆(p)浸渍(z) 干练(gn)诧异(ch ) 长歌当哭(dng) 桀骜(o) 赁屋(ln) 创伤(chung) 转辗(zhn) 黯然(n)喋血(di) 噩()耗 潜(qin)移默化重要字形:徘徊 深味 微漠 羽翼接济 旧观 引退 虚妄 沉勇 憧憬 谈资 尸骸 和蔼 苟活 赏赉 渺茫 血痕 诬蔑 惩创 慰藉重要词义:桀骜: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长歌当哭:意思是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作。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死亡。恤,顾虑。近义词辨析:正告、告诉:都是及物动词,可带宾语,
2、都有向别人陈述,使人知道的意思。告诉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向别人陈述事情,使别人知道。例如: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 “正告”是指严正的告诉,适用郑重的场合。或阐明自己的立场或郑重地陈述事情,以便让人知道。例如:我们要正告那些无视法律的亡命之徒,玩火者必自焚。文学常识:鲁迅1881 年 9月 25日1936 年 10月 19日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 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 年 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 Q正传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 、
3、 彷徨 、 故事新编 ,杂文集坟 、 华盖集 、 华盖集续编 、 且介亭杂文等,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本文选自华盖集续编 。 (注意所学鲁迅文章的出处)【文本释要】记念刘和珍君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篇目。这篇课文的中心内容,主要是评述“三一八”惨案。读这篇课文,只要分析一下描述的几个方面,概括一下鲁迅对每一方面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就不难把握全文内容了。作者对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 ,分析得非常透彻。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 )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 (或称“有恶意的闲人” “流言家” ) ,当然也包括“惩创学生”的“八国联军” ,还有“中外的
4、杀人者” ,但本文锋芒所向主要是段政府和流言家。对爱国青年,鲁迅突出地描写了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和“四十余被害的青年” ,再扩大一些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些是请愿的群众。处于中间状态的“庸人” ,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 。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是非常鲜明的。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 11- 2 -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 “奋然而前行”的方向、目标是哪里?作者在本文中没有直述,可以从作者对黑暗社会的
5、批判、控诉中领悟得到。 “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这世界是“似人非人的世界” ,作者痛心疾首地说“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他痛心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 ,呼唤“爆发” ,用“血战”来消灭黑暗势力,开辟一个新的世界,这是一个理想的新世界,在这世界里没有暴力,没有侵略,没有纷争和流言蜚语,人们都合理地生活,幸福地做人,安心地劳动和读书。全文七个部分,作者已经标明。七个部分都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三、四部分是“记念”的主体,第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
6、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1)关于文章缘起(课文第一、二部分) 。分两步,先说“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以纪念死难者;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理清这两部分思路,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为什么当时的中华民族沦为“衰亡民族” ,为什么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能够维持?鲁迅深知其原因在于中国庸人太多,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实不过是两星期,一切就淡漠了。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
7、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疗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从写作的缘起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起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为什么思路在第一、二部分老围绕这一点展开?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起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暴徒”的遇难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 ;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 “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再
8、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2)关于烈士事迹(课文第三、四、五部分) 。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进一步探究第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就能更深入一步。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欣然前往”请愿,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一驳,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卑、可恶。作者写刘和珍,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9、。(3)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课文第六、七部分) 。谈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鲁迅探究这次事件对于将来的意义,概括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这跟第三、五部分的思路也是相联系
10、的。鲁迅对于中国女性的认识,随着妇女的解放,不断为事实所证明。【疑难点拨】1.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 ,但是笔之所及并非限于刘和珍一人,通读全文,看看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第一类人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刘和珍,提到了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 ,再扩大一点是数百伤者,再扩大就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表达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她他们的勇毅,告诫她们要注意斗争的方工,激励她们“更奋然而前行” 。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当局者” ) ,几个“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 ,对于他们,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第三类是那
11、些“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以及这种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2.“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这话如何理解?答:第五部分第 2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下一段(第 3段)接着从这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句写三个女子一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就互相救助赞扬杨德群、张静淑的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
12、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 “从容地转辗”是对上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概括的是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思路远接上一段所说的执政府的凶残,近接上一句中“枪弹的攒射” ,给段政府以辛辣的嘲讽。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 “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 “八国联军”并非指 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思路至此不会突然冒出 1900年的八国联军。1926 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
13、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阀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 “伟绩” “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理解正确才能与下文连贯,不然就不连贯。如果把八国联军误解为 1900年的八国联军,那么事过 26年,怎么“居然昂起头来”呢?【课外链接】陶潜的四句诗(许振兴)/ 11- 4 -文中所引的四句诗是陶潜挽歌三首中第三首的最后四句,兹录第三首如
14、下: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崔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诗人在死前两个月,即元嘉四年(427)秋九月为自己写的挽歌。全诗共 18句,可分为五个层次。除最后两句单独为一层外,其余每四句为一层。前四层分别描写了死亡、出殡的季节、时间,坟地环境、气氛,下葬及与世人永别,安葬后送葬人回家及他们的哀伤。最后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死的看法。诗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写出死后安葬的全过程,从中可见诗人面对死亡无忧无惧、处之泰然的人生态度,并无凄凉
15、、黯淡的情调,与一般挽歌哀伤的情调截然不同。这一方面是因为“挽”的是自己,而不是亲族、朋友;另一方面是因为诗人要表达对死的看法, “挽” ,仅仅是诗人抒发思想情感所借助的一种形式而已。课文引用的四句诗按意思应分属两个层次(第二句后应为句号) ,前两句与“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为一个层次。 “亲戚” “他人”均属“向来相送人” ,即给诗人送葬的人们。“他人” ,即诗中的“贤达” ,指诗人生前好友。 “亦” ,也,语气副词。 “已” ,已经,时间副词,用法同“幽室一已闭”中的“已” 。这两句的意思是,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也已经唱过挽歌了。两句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亲戚” “他人”都因诗人的
16、死而悲哀过。有人认为“亲戚”与“他人”悲哀的程度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对诗人的思念之情, “他人”有的可能比“亲戚”更甚。如“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两句就通过想像写出诗人死后,那些与诗人志趣相投,经常往来酬唱的生前挚友的惋惜、哀叹之情。这虽是诗人单方面的想像,但这是以双方的感情、友谊为基础的,是合理的。在这首诗里,诗人不可能写到这些友人在他死后不久便将他忘却而“已经唱起歌来了” ,也不可能写到与诗人无关的“别人” ,否则,既与诗的主旨不合,也不合诗人的个性、品质及人生观。因此,这两句诗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亲族们在安葬死者时十分悲哀,有的还要悲痛一些日子;友人们在祭奠亡友时,颂读祭文、咏唱挽歌也哀
17、伤过;这,也就够了,一个死者还期望什么呢?换一个角度说,作为活着的人也只有对死者哀悼、思念罢了,又能做些什么呢?所以接下来诗人作结道:“死去何所道(按:“道” ,有人训为“适” 。无论“道” “适” ,均不悖诗意) ,托体同山阿。 ”这两句是全诗主旨所在,表达诗人对死亡的看法,一种看透人生的清醒和淡泊、脱俗的态度。鲁迅先生的引用,其正意在前两句。文章第 6节第 2段,语意承上段一转,指出革命者的牺牲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将会永远纪念她们。接着便引用了这四句诗,并在结尾写道:“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意思是,倘若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痛的教训,那么,烈士们的鲜血就不会是白
18、流的了。诚然,鲁迅先生在引用时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和积极的含义,与陶潜原诗相比,其境界就高出甚多了。 (摘自试析记念刘和珍君中两个疑点 ,载中学语文教学1996 年 10期)【教材练习】一、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类似的话还有一些,请找出来,结合全文认真体会,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发展脉络?参考答案:第一部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开篇提及程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接着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订阅莽原杂志,因此说了这话,表现出作者对刘和珍这样的进步青年的爱护。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第 3段以这话为引子,述说反动派制造
19、流血惨案、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 ,给作者带来的哀痛和愤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心意了。第二部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在“庸人”世界里,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而作者觉得有必要撰文纪念烈士,以抗拒遗忘,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记性,这话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感和责任感。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话重复上一句“必要”的话,同义反复,表达同样的心情,感情似乎更加重了。第四部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第五部分:“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紧接着上面“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作者
20、还是忍不住说话了,接下来是揭露事实真相。由不说到说,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话表达了作者揭露黑暗、记录历史的勇气和责任感。第七部分:“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总的说来,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复杂感情,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他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只能表达这种心情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所以“不说”是假, “说”是真。
21、二、文章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参考答案:写刘和珍的行事,按文章顺序有:生前爱看鲁迅文章;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中弹牺牲。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学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新女性。文章对刘和珍的描写不多,可以看出她热心政治运动,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在同学中有威信;本性善良,为人谦和;勇赴国难,不惜殒命。三、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含义。你觉得哪些词语需要着重品味,请标示出来。结合品味语言,背诵课文第 2、4 节。1.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
22、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11- 6 -参考答案:1.“尤” ,副词,更加,惨案已使鲁迅感到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 “出离愤怒” ,愤怒到
23、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 “深味” ,深深地体味。 “浓黑的悲凉” , “悲凉”可感而不可视, “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悲凉”修饰“浓黑” ,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 “快意” ,感到痛快;“奉献” ,恭敬地呈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 ;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2.“直面” ,直接面对。面,动词,面对。 “正视” ,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 , “以为哀痛”的人;“
24、幸福者” , “以为幸福”的人。这是对烈士的热情讴歌。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3.“已” ,时间副词,已经;“尤” ,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 “惨象” ,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 ,则比刀枪更加阴险。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笔杆,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
25、“默无声息”了。可是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别忘记: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 “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4.“依稀” ,模模糊糊。 “微茫” ,隐约,不清晰。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或进一步。这个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 ,但即使是“苟活者” ,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 “微茫”的希望;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四、关于“三一八”惨案,除课本介绍的之外,你还了解哪些?你对刘和珍、杨德
26、群等受害学生了解多少?你还读过其他作家描写和议论这场青年学生请愿运动的文章吗?查阅有关资料,作些归类、分析,拟出发言提纲,与同学交流、讨论。想想扩展阅读和交流讨论怎样深化了你对课文的理解,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写一点心得体会。(略)【高考链接】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004 年全国题,甘肃等省卷) 痛哭和珍石评梅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凉,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四周都是哀声,似乎有万千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看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
27、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附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抢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你,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28、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审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
29、有什么相干?”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的时期中,匆匆草草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三月甘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答:_附答案:本题考查的是概括和整合
30、信息的能力。对刘和珍的为人,作者在文章的二至五段中有集中的表现。首先要筛选出有关联的信息:“这黑暗崎岖的旅途有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再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整合:作者盛赞刘和珍是“革命的领路人(首领) ”“勇士” ,她有“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她热情乐观,总“在微笑中”给予我“热力和温情” ;概括地讲,她是一个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的勇士和革命的首领。具体应填写的答案是勇士;革命的首领。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课内阅读
3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 11- 8 -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1.选出对本段文字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A对段政府的残酷屠杀,作者感到极大的哀痛和愤怒,因此要写文章进行斗争。B.“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是本段的中心句,表明自己要在痛定之后来写文章进行反击。C段政
32、府的残酷屠杀,使作者感到极大的悲愤,而反动文人的造谣、诋毁又使作者感到极大愤怒,因而要写文章进行战斗。D文中的“学者文人”指依附军法政府的势力迫害进步学生的校长杨荫榆。作者对他的做法十分愤怒,因而要写文章批驳。2.对最后一句某些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它们”不用“他们” ,是因为这里指社会,不是指人。B用“它们”不用“他们” ,是表明反动派卑劣凶残,失去人性。C “快意”在这里是动词,是对“我的痛苦”感到“快乐”的意思。D “这”指代的是“我的最大哀痛” 。3.对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深科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他们甚至对于鲁迅先生的痛苦都要表示快乐。
33、 B.这是一段心理剖白,表明鲁迅先生沉痛掉念死难烈士,要与黑暗社会斗争下去的决心。C.这是一段记叙性文字,叙述了鲁迅先生内心的活动,表明了鲁迅先生无以纪念死难烈士的惭愧心情。D.这是一段议论性文字,痛斥了黑暗社会,表明鲁迅先生以“苦痛”来纪念死难烈士的心迹。 。4.文中两次提到“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对“中国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指国民党反动派。B.指为反动统治者效力的反动文人。C.泛指愚昧、落后、麻木的中国人。D.指一切反动、腐朽、没落的代表人物及走狗。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
34、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5.选出对下面句子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和幸福者?A、这是个一般疑问句,作者用提问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B、这是一个设问句,答案在前一个句中,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就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C
35、、 “怎样的”意思是“多少沉痛的” ,于是本句句意为:这是多少沉痛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D、这是一个反问句,其中包含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赞叹,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这是多么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6.文章用“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来描述“真的猛士” ,并以此作为“猛士”和“庸人”的一个分野。你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吗?7.在文章的第一段,鲁迅就说过“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到了第二段也就是上面的引文里,这种带有提示性的语句又出现了几次?如何理解它们?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第 13题。鲁迅不应该离我们远去有人说,鲁迅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
36、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是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 31年前读的鲁迅,1 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 30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们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当然,鲁迅和周作人是亲兄弟,鲁迅也并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 。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
37、的一名骁将,而且是/ 11- 10 -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评判的不仅是哪一种制度哪一个阶级哪一派文化现象,而是在几十年封建文化的“酱缸”渗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巧灵魂;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发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的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玩起了器物文化来。悠悠五千年,这样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见,吃喝玩乐衣食住行,随手拈拉来旧式文化,就是文明。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西方文明除去抽水马桶先进外,其他别无所长。这自然使周作
38、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和鲁迅相比呢?但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滩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闲者甚众呢?而鲁迅确实不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知识分子都应该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种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确实妨害我们民族
39、进去的现代文明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啊 Q精神。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连歌德都不例外。但经过包包括马克思在内一代代思想家、哲学家的皮板,经过贝多芬这样伟大的艺术几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因为虽然 60年过去了,由于种种政治历史主题的边奏,我们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远没完成,毒化民族灵魂的啊 Q精神仍在蔓延滋生。虽然舞台的啊 Q已经被喜剧家们变成形象委琐的小丑,在青年观众的嘲笑声中退场了,生活中的啊 Q却西装革覆地作为弄潮英雄闪亮
40、登场了,在人们歆羡的目光中臂挽着高学历“小秘” ,招摇过市。虽然今日中国的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据说已经到了可以说“不”的时代,但从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是暴发户气息中,从种种时髦的学术争论和学术论题中所暴露出的盲目的民族自卑和自傲心理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嗅出阿 Q主义的味道今日之新国粹主义不正在国学热国故热中疯长吗?无知贫乏时的阿 Q却变得有些可憎。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俊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今日中国毕竟处于歌舞升平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美酒加咖啡”不再具有亡国意味的时代里,玩物并不可怕,尚古可尊敬,有些人欣赏周作人也很正常。但不能以此而排拒甚至贬低鲁迅。尤其作为民族精神提醒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做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远是一抔黄土。鲁迅,不应该也不会离我们远去!注:周作人(18851967) ,现代散文家。力主平和冲淡,恬静闲适,以致思想日趋消极。抗战时期曾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督办。1、第二段“鲁迅也并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 。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里的“前事” “后事”分别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