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KS5U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87303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S5U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KS5U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KS5U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KS5U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KS5U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1月)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宁夏长庆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高三语文 11 月份试题一、 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般而言,科学文化的主体是认知文化和理性文化,它与作为信仰文化的宗教,与作为感性文化的艺术有较大的差异。科学主要是对世界的认知探索和对真理的理性揭示,而非价值判断和感性欣赏。因此,科学文化自然拥有一些其他文化不具备的独特性质。科学文化的对象和内容是实在的而非虚幻的。科学文化面对的主要对象是自然界,它们都是现实存在的即实在的,不管这样的实在是实体还是关系。科学文化的内容尽管有某种约定的、甚至假设的成分,但是由于其外部实在的强制,

2、以及客观而严格的方法的约束,加之公开的批评和多元竞争的格局,科学知识不可能天马行空,基于它的思想、精神、心态当然也不会成为虚无缥缈的东西。因此,与宗教和文学艺术不同,在科学文化中,没有子乌虚有的人格化的上帝,没有虚幻的美妙天堂和阴森地狱,也没有天方夜谭式的神话。科学文化是尤为强烈的理性的和实证的文化。史前时期和前科学时期的各种文化也具有某些理性的和经验的特征,但却显得特别薄弱或不甚突出。在科学文化出现之后,同时代的其他文化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是与科学文化相比,其理性和实证的成分显然要逊色得多。科学强烈地受到理性和经验的制约;科学文化的最大特色之一是以经验实证为根基,以纯粹理性为先导,理性和实证

3、成为科学文化的鲜明标识。独创性是科学文化的独特要求和鲜明标识。齐曼说:“科学是对未知的发现。这就是说,科学研究成果总应该是新颖的。一项研究没有给充分了解和理解东西增添新内容,则无所贡献于科学。 ”独创性使科学文化区别于重复的物质生产文化,也区别于有价值的和可复制的精神生产文化,它是科学文化的重要标志。在科学文化中,只有世界第一,没有世界第二。因此,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都十分重视优先权。怀疑和批判是科学文化的生命,也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宗教叫人信仰,法律使人服从,科学则公开让人怀疑和批判。科学文化内部的怀疑和批判对于科学发展和进步来说是生死攸关的。怀疑和批判是摧毁旧科学观念的破坏性力量,也是

4、建设性的力量。比如马赫对经典力学的怀疑和批判,沉重打击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机械自然观,成为物理学革命行将到来的先声。怀疑是迷信的清洗剂,批判是教条的解毒药。(摘编自李醒民科学文化的特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宗教属于信仰文化,艺术属于感性文化,科学文化主要由认知文化和理性文化构成。B. 经验实证是科学文化的根基,与同时代的其他文化一样,科学文化的实证性颇为强烈。C. 若某项研究没有新的发现,就对科学没有贡献。因此,科学创造的优先权深受重视。D. 科学可公开让人怀疑和批判。怀疑和批判往往能够破旧立新,从而推动科学文化发展。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5、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列举大量例证,逐层深入地阐述了科学文化的特点。B. 文章多次使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科学文化的实在性、实证性、独创性和批判性。C. 文章引用齐曼的话,充分说明了科学文化与物质生产文化、精神生产文化的区别。D. 文章论及马赫怀疑和批判牛顿,表明怀疑和批判是摧毁旧科学观念的破坏性力量。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前和前科学时期的文化也具有某些理性的和经验的特征,但它们并不是科学文化。B. 在科学文化中,只有世界第一,没有世界第二。因为科学研究崇尚创新,拒绝重复。C. 科学需要假设,文学需要虚构,这说明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都需要同

6、样的想象力。D. 怀疑和批判是科学文化的生命,科学家既要怀疑、批判他人,也要勇于自我批判。【答案】1. B 2. B 3. C【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项, “与同时代的其他文化一样,科学文化的实证性颇为强烈”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三段,原文为“在科学文化出现之后,同时代的其他文化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是与科学文化相比,其理性和实证的成分显然要逊色得多” 。故选 B。【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

7、、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A 项, “逐层深入地阐述了科学文化的特点”说法错误,文章是总分式结构,科学文化的各个特性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C 项,文章引用齐曼的话是为了证明独创性是科学文化的独特要求和鲜明标识,不是选项所说“引用齐曼的话,充分说明了科学文化与物质生产文化、精神生产文化的区别”。D 项, “表明怀疑和批判是摧毁旧科学观念的破坏性力量”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根据原文

8、,文章论及马赫怀疑和批判牛顿是为了证明怀疑和批判是摧毁旧科学观念的破坏性力量,也是建设性的力量。故选 B。【3 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C 项, “科学需要假设”说法与原文不符,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为“科学文化的内容尽管有某种约定的、甚至假设的成分” ,并没有

9、说科学需要假设,且“文学需要虚构,这说明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都需要同样的想象力”说法在原文找不到依据,属于无中生有。故选 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 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

10、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 ,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 (如“都” “所有” “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 如“或许” “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二)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1、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法 官英赫哥黎查理哈斯克尔去世时,留下了妻子和 9 个孩子,他们靠一小块土地为生,住在一所有 4 间屋的房子里。约翰是家里的长子,所以他的母亲告诉他,他必须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那年他 16 岁。约翰到镇里最有钱的人、法官多恩那儿去要 1 美元,那是法官买约翰父亲的玉米时欠的钱。法官多恩把钱给了他。然后,法官说约翰的父亲欠他 40 美元。 “你打算什么时候还给我?”法官问。 “我希望你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 ”他说, “他是个懒汉,从不卖力气干活。”那一年的夏天,除了星期天,约翰天天都到别人的田里干活;每天晚上和星期天全天在自己家的地里干活。到了夏天结束的

12、时候,约翰积攒了 5 美元交给法官。冬季天气太冷,不能耕种,约翰的朋友、印第安人塞夫给他提供了一个在冬季挣钱的机会。塞夫说教约翰诱捕动物,获取兽皮,这样能够挣很多钱,但是需要 75 美元买一杆枪和捕猎用的绳、网,以及在树林里过冬的食物。约翰去见法官多恩,说明了他的打算,法官同意借给他那笔钱。约翰吻别了母亲,和塞夫一起来到林子深处的塞夫几年前搭建的一间小木屋前。这年冬天,约翰学会了追捕野兽和怎样在树林里生存。大森林考验了他的毅力,使他变得勇敢,也使他的体格更加健壮;同时捕到了很多猎物,得到的兽皮至少可以挣 200 美元。塞夫想继续打猎直到 4 月份,约翰决定自己一个人回家。塞夫帮约翰捆扎好兽皮和

13、捕猎用的东西,让他能够背在背上。这一天,当约翰快步走在树林中时,他开始考虑起他的将来。他要去读书和学写字,他要给家里买一块大一些的农田。也许有朝一日,他也会像镇里的法官一样有权势,并受人尊敬。背上沉甸甸的东西使他考虑起到家后要做的事情:给他母亲买一身新衣服,给弟弟妹妹们买些玩具,他还要去见法官。约翰恨不得马上就把法官说的他父亲借的钱全部还清。到了下午晚些时候,约翰的腿疼了起来,背上的东西也更加沉重。当他终于到达河边时,他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他就要到家了。他看到河边长着一棵笔直的大树,它的高度足以达到河的对岸。约翰取出斧头砍倒大树。树倒下来,在河面上形成一座独木桥。约翰身背兽皮、怀抱猎枪,跨到

14、放倒的树上。树在他脚下稳如磐石。就在他快要走到河中央时,树干突然动了起来,约翰从树上掉到冰上。沉到水里,他的枪掉了,兽皮和捕猎用具也从他的背上滑了下来,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约翰破冰而行,挣扎到河岸。他在雪地上躺了一会儿。然后,他爬了起来,找来一根长树枝,沿着河边来回走着。一连几个小时他戳着冰块,寻找那些东西。最后,他放弃了。他径直来到法官家。天已很晚,但是法官仍在他的办公室里。约翰敲门进去,他浑身冰冷,衣服潮湿。他向法官讲述了所发生的事情。等他把话讲完。多恩说:“这对你和我都很不幸。回家去吧,孩子。 ”到了夏天,约翰拼命干活。他又攒够了 5 美元付给法官。但是他还欠法官 30 美元那是他父亲欠

15、的债,还有用来买捕猎工具和枪的 75 美元。10 月份的时候,法官派人叫来约翰说, “你欠了我很多钱,我想我能够要回这些钱的最好方法,就是今年冬天再给你一次狩猎的机会。如果我再借给你 75 美元,你愿意再去打猎吗?”约翰羞愧难当,好半天才开口说:“愿意。 ”这一次,他必须独自一人进森林,因为塞夫已经搬到别的地方去了。在那个漫长而孤独的冬天,约翰每天出去打猎。一直到 4 月底。回家后,法官帮他把兽皮卖了 300 美元。约翰付给法官 150 美元,那是他借来买打猎用具的钱。然后他又慢慢地、把他父亲借的那部分钱一张一张地交到法官的手里。又到了夏天,约翰除了在自己家的田里干活,还去读书和学写字。这以后

16、的十年里,他每年冬天都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把卖兽皮挣来的钱全部攒了下来。最后他用这些钱买了一个大农场。约翰 30 岁的时候,成了本镇的头面人物之一。那一年法官去世了,他把他的那所大房子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他还给约翰留下了一封信。信的日期是法官在约翰第一次外出打猎向他借钱的那天。“亲爱的约翰, ”法官写道, “我从未借给你父亲一分钱,因为我从未相信过他。但是第一次见到你时,我就喜欢上了你。我想确定你和你的父亲不一样,所以我考验了你。 这就是我说你父亲欠我 40 美元的原因。祝你好运,约翰!”信封里有 40 美元。(摘自小小说选刊)4.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17、. 小说采用了欧亨利式结尾,开头写法官多恩说约翰的父亲欠他 40 美元,让约翰替父亲还债。直到末尾,通过一封书信,才揭开真相。B. 查理哈斯克尔去世时,虽然仅给家人留下一小块土地,4 间屋的房子,但是他传给约翰的勇担责任的精神,却是约翰一生的宝贵财富。C. 约翰经过多年的努力,30 岁的时候成了镇里的头面人物之一。事实证明,只要勇于拼搏,同命运积极的抗争,就一定能收获人生的成功。D. 法官多恩没有后代和其他亲人,去世后,他把他的那所大房子和大部分的财产留给了约翰,因为他十分喜欢和看重约翰,约翰也通过了考验。5. 小说画线的段落运用了哪种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这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有

18、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法官多恩,也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约翰,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答案】4. A 5. 手法:心理描写。作用: 写约翰第一次狩猎后回家路上对未来的憧憬和安排这段描写,生动地表现他急切喜悦的心情和积极上进,对家人充满爱意,有责任感,诚实守信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丰富了小说主旨。照应上文捕猎的收获,为下文写损失财物做铺垫,形成情节的跌宕起伏,有利于表现主旨。 6. 示例一:法官多恩是小说的主人公。从表现主题的角度看,作者意在赞扬热情善良,解人围困的美好品德,而法官多恩的言行最能表现这一主题。从情节设计的角度看,多次借钱给约翰,促成约翰的两次狩

19、猎行动,改变了他的人生际遇,多恩是情节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写多恩的笔墨虽然比约翰少一些,却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人物。两次借钱,一次留言的情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热情善良的性格刻画得十分鲜明,更为作者钟爱。从小说拟题的角度看,标题为“法官” ,小说常以主人公姓名或职业等为题。示例二: 约翰是小说的主人公。从表现主题的角度看,作者意在赞扬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的美好人格,约翰的所作所为最能表现这一主题。从情节设计的角度看,约翰两次借钱、两次狩猎,构成故事框架,是小说的主要情节,约翰的活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小说中大量篇幅写约翰,他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人物,小说运用动作

20、、语言、细节等多种描写手法,极力突出其自强守信的美好人格,人物形象鲜明。从小说拟题的角度看,标题为“法官” ,约翰经受住了多恩的考验,也通过了人生的考验。命运公正如法官,像约翰这样品格美好的人将会拥有美好的人生。【解析】【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要求选出“最恰当的” “一项” ,立足考查“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 项, “他传给约翰的勇担责任的精神

21、,却是约翰一生的宝贵财富”说法错误,原文是“母亲告诉他,他必须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 ;C 项, “只要勇于拼搏,同命运积极的抗争,就一定能收获人生的成功”说法太绝对;D 项, “法官多恩没有后代和其他亲人”于文无据。故选 A。【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手法技巧和段落作用能力。本题题目是 “小说画线的段落运用了哪种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这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题目有两个问,第一问:小说画线的段落运用了哪种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是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手法技巧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找到把握手法技巧的内容仔细阅读,根据其具体内容分析指出运用的

22、手法技巧。比如本题,仔细阅读画线的段落,根据段落中“他开始考虑起他的将来背上沉甸甸的东西使他考虑起到家后要做的事情”可知划线段落内容是对约翰的心理描写,所以运用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是心理描写。第二问,这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中重要段落(情节)作用能力。分析小说段落(情节)作用也首先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联系文体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比如本题,人物方面:生动地表现约翰急切喜悦的心情和积极上进,对家人充满爱意,有责任感,诚实守信的性格特征;情节方面

23、:照应上文捕猎的收获“捕到了很多猎物,得到的兽皮至少可以挣 200 美元”,为下文写掉进河里损失财物做铺垫。答题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作答。【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针对文中某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能力。属于探究能力考查 ,所谓“探究” ,就是有“我”有“思” ,探索追寻。既然是探究题目,探究结论就应该是富有个性色彩的。学生在答题时,只要不脱离文本,只要不是消极的,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视为正确答案。本题题目是: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法官多恩,也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约翰,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是探究这篇小说主人公是谁的问题,答题时,需要明确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

24、分析自己出游该观点的理由。本题,不管是认为法官多恩是主人公,还是认为约翰是主人公 ,论述的角度都应该从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安排、主题思想等角度进行。如认为约翰是主人公,可以从小说要塑造的正是一个经过不懈努力而有所作为的青年人的形象;情节安排也是按照约翰借钱、狩猎、丢掉猎物、再次借钱、有所收获的顺序展开的;小说主题就是要通过约翰的形象来赞扬自立自强诚实善良的品行。也可以有其他的看法,只要能结合文章内容陈述出自己持有该看法的理由,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即可。【点睛】判断小说的主人公,主要看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作

25、者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居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是矛盾冲突的主体。主要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直接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有三个角度,首先看对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人称人物未必是主要人物;着墨多的人物未必是主要人物;焦点人物未必是主要人物。(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朱显谟生长在上海农村,早早体验稼穑之苦,看到古老耕作方法的艰苦和收获甚微的悲凉,萌发了长大后改变农业落后状况的念头,立志当一名科学农民。于是他在大学选择了土壤肥料专

26、业。 1940 年大学毕业后,朱显谟考入重庆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随指导老师侯光炯开展土壤调查工作。侯先生提醒,做土壤调查工作必须做到四到一问,即:走到、摸到、看到、访问到和最后问一个“为什么” 。 朱显谟凡事都要探个究竟。前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提出的成土过程与风化过程同时同地进行的理论,曾是指导中国学者进行土壤发生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朱显谟对它不迷信,而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该理论仅适于块状岩体上进行的与陆生生物进化相一致的原始成土阶段。 1959 年,为了国家建设大西北的需要,朱显谟毅然告别工作条件优越的南京,举家来到地处西北农村的中科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在黄土高原工作的 50 多

27、年中,朱显谟实地考察了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 20 多遍,三次跨越昆仑,两度入疆。他积 40 余年黄土高原土壤科学研究成果和结合群众的实践经验,于 80 年代初提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 28 字方略。其内容是: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 目前,经过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黄土高原基本变绿,黄河流失土壤泥沙由 13 亿吨减少为 3 亿多吨。朱显谟的学生吴普特说。(摘编自102 岁朱显谟院士逝世:为黄河清奉献半个多世纪 ,2017 年 10 月 12 日凤凰网)材料二:据黄河志卷一黄河大事记所载,把黄河泛滥、决堤的情况统计为:(摘编自朱显谟再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 28

28、字方略)材料三: 为落实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目标,时任国务院总理亲自视察陕北,提出退耕还林的措施。朱先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给总理上书表达激动之情,也进一步从科研角度为国家宏观决策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摘编自张晴朱显谟院士和 28 字方略)材料四:为构建大生态格局,河南省民权县提出建设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当地政府构筑起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良土壤的林带生态屏障,呵护着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农田免受风沙的侵袭。还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平原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摘编自黄河故道起绿洲 ,2018 年 5 月 2 日光明日报)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朱显谟跟随侯光炯研

29、究和调查土壤情况,这让他领悟到了实地研究精神。B. 朱显谟敢于否定威廉斯的学术观点,源于自己的质疑精神和实践研究。C. 朱显谟的学生吴普特说的一番话,印证了朱显谟的研究成果已见成效。D. 在治理黄河方面,朱显谟的研究成果某种程度上给国家决策提供了帮助。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朱显谟提出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 28 字方略” ,不仅是他治理黄河的核心理念,也是国家解决黄土高原问题的指导思想。B. 根据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黄河泛滥、决堤的频率最小,此后各时期黄河泛滥、决堤的频率越来越快,次数越来越多。C. 根据材料,要治理黄河,需要研究者的理论指导,更需要地方政府的治

30、理举措,足见地方政府该是治理黄河的最大贡献者。D. 要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发展之路,地方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建立生态屏障,为百姓生产生活提供免受风沙侵扰的良好环境。9. 朱显谟毕生致力于治理黄河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答案】7. B 8. D 9. (1)早年体验农村之艰苦,萌发了改变落后农业的念头;(2)总体是黄河泛滥、决堤的次数呈增加趋势,造成的灾难的越来越严重;(3)国家绿化大西北的需要,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这些激励他进一步研究治理黄河。【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B

31、 项, 朱显谟先生没有否定威廉斯的学术观点,而只是发现其观点的局限性。【8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A 项, “黄土高原国土整治 28 字方略”是国家解决黄土高原问题的指导思想,属无中生有;B 项,各时期黄河泛滥、决堤的频率和次数并不是一直在增加;C 项,属于推断不合理。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代词与指代内容之间的联系,将指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

32、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9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要求概括“朱显谟毕生致力于治理黄河的原因有哪些” ,这是筛选原因,可以到材料里寻找属于“毕生致力于治理黄河”的相关句子,然后概括归纳总结。材料一第一段是个人内部原因,是理想萌芽原因,可以概括为:早年体验农村之艰苦,萌发了想改变落后农业的念头。材料二的表格数据分析可以概括为外部客观原因,整合为“总体上黄河泛滥、决堤的次数呈增加趋势,造成的灾难越来越严重” 。材料三和材料四是从国家政策角度分析原因,属于政府支持鼓励原因,可以概

33、括为“国家绿化大西北的需要,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这些激励他进一步研究治理黄河”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卢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温清,亦同己亲。宗族叹重之。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文。司徒、临淮王彧 见而器之,以女妻焉。及魏孝武 与齐神武 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以柔为大行台郎中,掌书记

34、。军中机务,柔多预之。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加冠军将军。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衮、豫,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而动,亦中策也。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劳问,并遗缣锦。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及柔惧,乃弃船山行。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士卒冻馁,死者太半。至丰阳界,柔迷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

35、死。大统二年,至长安。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反,日百余牒。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进爵为子,增邑三百户,除中书舍人。迁司农少卿,转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后拜黄门侍郎。文帝知其贫,解衣赐之。魏废帝元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迁内史大夫,进位开府。卒于位。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 (选自周书卢柔传 )注解:彧,即元彧,字文若,鲜卑族,北魏宗室,太武帝拓跋焘第四子。魏孝武,名元修,字孝则,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齐神武,即下文的高欢,东魏

36、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北齐神武帝。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B. 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C. 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D. 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37、,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邑,又称食邑,是古代君主赏赐给臣子的封地,以此地的租税作为其俸禄。B. 牒,有时指古代官府的文书,如“牒文” ;有时指官方颁发的证明性文件,如“度牒” 。C. 起居注,是对古代帝王言行的记录,多由专人负责,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D. 践阼,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冬至日祭祀天地这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文中即此意。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卢柔文笔出众。他不到二十岁时就懂得写文章,替贺拔胜写的奏表得到武帝的赞美,他有几十篇诗颂碑铭檄表启流传世间。B. 卢柔为人孝顺。他幼年被叔母收养,虽然叔母待他严苛,但他仍将叔母视为自己的母亲,尽心孝顺,因此被

38、宗族看重。C. 卢柔善于出谋划策。他在贺拔胜手下时,参与很多军事要务,后来又给贺拔胜提供了对付高欢的上、中、下三种策略。D. 卢柔忠于职守。他冒险跟随大军艰难行军,后来迷失道路险些被冻死。在沙苑之战后,他每天处理百余件文书。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2)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士卒冻馁,死者大半。【答案】10. C 11. D 12. B 13. (1)等到魏孝武与齐神武有嫌怨(隔阂) ,下诏书命令贺拔胜出京管理荆州,卢柔认为可以趁此(借此)建立功业,于是跟随贺拔胜到了荆州。(2) (他们)背

39、着(担着)干粮,冒着危险,行走数百里。当时恰逢秋雨连绵,同行的人又冻又饿,死了一大半。【解析】【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代词“胜”“柔”“孝武”“东魏”“侯景”“穰”“梁”“武帝”“表”“ 辞彩” ,虚词“而”“ 之”“其”, “柔年少”作“轻”的宾语,主语是“胜” ,意思是“贺拔胜轻视卢柔年轻” ,结构完整,意思独立,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BD 两项, “东魏”作“遣侯景袭

40、穰”的主语,意思是“东魏派遣侯景袭击穰城” ,结构完整,意思独立,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 项,再结合本句意思:贺拔胜轻视卢柔年轻,笑着不回答他。到了孝武帝往西迁移,东魏派遣侯景袭击穰城时,贺拔胜被打败了,就往南投奔梁。卢柔也跟随他。贺拔胜多次上表请求回去,梁武帝看了奏表,称赞他的言辞文采。句子可以断开为: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 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 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故选 C。【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

41、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出“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D 项,践,履踏;阼,主阶;践阼,封建帝王登阼阶以主持祭祀,指帝位,后多指皇帝即位(登基) 。此外,明清两朝每年冬至日祭天。从语境看,当指即位。故选 D。【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项, “叔母待他严苛”说法

42、错误,根据原文“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可知,叔母抚养看待他比对亲生儿子还好。故选 B。【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及” ,等到;“隙” ,嫌隙,嫌怨,隔阂;“出” ,指出京;“牧” ,管理;“谓” ,认为;“因” ,趁机;“著功绩” ,指建立功业;“之” ,动词,去,到。 (2)中省略主语“他们” ,翻译时补齐;“赢” ,背着,担着;“经”,经过,

43、这里指行走;“时”,当时;“属秋霖”,秋雨连绵;“冻馁” ,又冻又饿;“死者大半”, 死了一大半。【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卢柔,字子刚。幼年时父母去世,被叔母收养,叔母抚养看待他比对亲生儿子还好。卢柔尽心孝养叔母,也

44、同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叔母。宗族的人都感叹并且看重他。他性格聪明机敏,喜爱学习,不到二十岁,就懂得撰写文章。司徒、临淮王元彧见到他并且器重他,把女儿嫁给了他。等到魏孝武与齐神武有嫌怨,下诏令贺拔胜调出朝廷管理荆州,卢柔认为可趁此建立功业,于是跟随贺拔胜到了荆州。贺拔胜让卢柔担任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密事务,卢柔很多都参与了。等到贺拔胜任太保,他让卢柔担任属官,加授冠军将军。孝武帝后来召贺拔胜领兵赴洛,贺拔胜询问卢柔的意见。卢柔说:“高欢依托晋阳的军队,心思实在难以知道。你应该席卷军力奔赴京都,与他一决胜负,不顾存亡,这是忠的上策。如果北面阻挡鲁阳,南面并吞旧时楚地,东面连接衮、豫,西面连

45、接关中,率领士兵十万,伺机而动,也是中策。拿三荆的土地,与梁国通好,可以使自身免于祸难,但是功名就不存在了。这是下策。 ”贺拔胜轻视卢柔年轻,笑着不回答他。到了孝武帝往西迁移,东魏派遣侯景袭击穰城时,贺拔胜被打败了,就往南投奔梁。卢柔也跟随他。贺拔胜多次上表请求回去,梁武帝看了奏表,称赞他的言辞文采。武帝后来知道是卢柔所撰写,就派遣舍人慰问,并送给他丝绸锦缎。后来卢柔与贺拔胜一起返回,走到襄阳,齐神武帝害怕贺拔胜从西边进入,派遣侯景率领轻锐的骑兵拦截他。贺拔胜和卢柔很恐惧,就舍弃船只爬山而走,背着干粮,冒着危险,行走数百里。当时恰逢秋雨连绵,同行的人又冻又饿,死了一大半。到了丰阳地界,卢柔迷失

46、了道路,独自在枯树下过夜,寒雨打湿了衣服,他几乎要冻死。大统二年,他到了长安。他被封为容城县男,食邑二百户(二百户人家的租税作为其俸禄) 。太祖重视他的才能,推举他为行台郎中,加授平东将军,任从事中郎,与苏绰一起掌管机密事务。当时沙苑之战后,大军多次传来捷报,汝、颍之间,很多人起义来归附。文书往返,每日有一百多件。卢柔根据情况答复,都符合事宜。他被晋升为子爵,增加食邑三百户,被授任中书舍人。他升为司农少卿,转为郎,兼任著作,修撰国君的言行录。后来担任黄门侍郎。文帝知道他很贫困,脱下外衣赏赐给他。魏废帝元年,他被加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孝闵帝登位,他担任小内史,升任内史大夫,

47、进位开府。他在官位上去世。他所作的在世间流传的诗颂碑铭檄表启有几十篇。(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闲居春尽 白居易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愁因暮雨留教住,春被残莺唤遣归。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 。冬裘夏葛相催促,垂老光阴速似飞。【注】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所作。生衣:绢制的夏衣。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句中“闲”字,不仅表现了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而且呼应了诗歌的标题。B. “老身慵出客来稀”写诗人年事已高,没有客人来访,描写出诗人老年清静闲适的情景。C. 颔联“暮雨”一词营造出凄凉的情境,“留教住”流露出诗人落寞、

48、惆怅的情绪。D. “唤遣归”写出了春天伴随着黄莺的呼唤而到来,表明作者的心情开始逐渐好转。15. “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两句颇有生活情趣,请作简要赏析。【答案】14. D 15. (1) “揭瓮偷尝新熟酒”写诗人在家中瞒着家人,偷偷品尝新出的米酒,一个“偷”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偷饮酒的憨态可掬的情状;(2) “开箱试着旧生衣”,打开箱子,试穿去年的夏衣,一个“试”字,写出诗人那种闲寂中带点无聊的情态。作者通过这一生活情节的刻画表达出了隐居生活的闲适。【解析】【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内容及手法的综合理解及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9、,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的文本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与选项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选项 D,“写出了春天伴随着黄莺的呼唤而到来,表明作者的心情开始逐渐好转”错误,“唤遣归”是春天离去之意,流露的是惜春之情。故答案选 D。【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赏析诗句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两句颇有生活情趣,请作简要赏析。从题干来看是赏析诗句,这类试题一般要先解释诗句的意思,同时要注意手法的运用,最后要注意把握诗人的情感。例如本句诗人白居易偷喝熟酒和试旧衣的行为,体现了诗人的闲适和安逸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下的诗人如释重负内心的安逸情怀,答题时注意根据“偷” “试”分析作者的心态,进而分析蕴含的生活情趣。【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