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章末知识整合课件 鲁科版必修1.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82991 上传时间:2018-11-2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章末知识整合课件 鲁科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章末知识整合课件 鲁科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章末知识整合课件 鲁科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章末知识整合课件 鲁科版必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8-2019版高中化学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章末知识整合课件 鲁科版必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章末知识整合,知识网络构建,重难点专题突破 一、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方法 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要求 (1)抓住两易、两等、两查 两易:即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难电离的物质(包括弱酸、弱碱、水等)、难溶物、单质、气体、氧化物等用化学式表示。 两等: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电荷总数均对应相等。 两查:检查各项是否都有公约数,是否漏写必要的反应条件。,(2)注意的问题 对任何离子反应书写其离子方程式都要按“写、拆、删、查”四个步骤进行。初学者要一步一步地详细操作,熟练者可目测心想,简便、快速地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

2、程式,但实际上还是离不开这四个步骤。 要利用教材中的附录,熟记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标),如Ca(OH)2等。,离子方程式既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又要符合电荷守恒定律。对离子方程式进行检查时,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如 Fe2+Cl2 = Fe3+2Cl-的错误就是违背了电荷守恒定律。 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方法 (1)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Fe跟稀H2SO4反应,写成 2Fe+6H+=2Fe3+3H2是错误的。 (2)看化学式拆写是否正确。如NaHCO3与稀HCl反应写成2H+CO32-=CO2+H

3、2O是错误的。,(3)看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如Zn+Ag+=Zn2+Ag电荷不守恒。 (4)看是否漏掉部分离子反应。如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的反应,写成Ba2+SO42-=BaSO4或H+OH-=H2O都是错误的。 (5)看生成物的状态符号及离子符号是否正确。,【典例1】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错误的指明原因,并写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 铁粉溶于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用三氯化铁溶液制取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 氢氧化铜溶于盐酸:OH-+H+=H2O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 2OH-+Cu2+=Cu(OH

4、)2 铝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Al+Cu2+=Al3+Cu,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H+OH-+SO42-+Ba2+=BaSO4+H2O 碳酸钙溶于硝酸溶液:CaCO3+2H+=Ca2+CO2+H2O 碳酸氢钙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HCO3-+OH-=CO32-+H2O,答案:,二、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 1.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关键就是看离子间是否符 合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若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看离子间能否生成难溶物、微溶物。要熟练记忆酸、 碱、盐的溶解性,特别是难溶性的盐类。 (2)看离子间能否反应生成气体。气体又有酸性气体和碱性 气体两种,具体表现

5、为易挥发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 存;铵盐与强碱不能大量共存。 (3)看离子间能否反应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 等)。酸中的盐酸、硫酸和硝酸是强电解质,其他的酸一般,为弱电解质;碱中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是强电解质,其他的碱均认为是弱电解质(弱电解质难电离)。 (4)看离子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2.注意题目中附加的限定性条件 (1)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能存在有色离子,如Cu2+(蓝 色)、Fe3+(棕黄色)、Fe2+(浅绿色)、MnO4- (紫色)等。 (2)在强酸性溶液中,与H+起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3)在强碱性溶液中,与OH-起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存

6、在。,【典例2】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MnO4- 、Fe2+、K+、Cl- B.Cu2+、Na+、Cl-、SO42- C.Ca2+、Cl-、NO3-、K+ D.Ca2+、H+、OH-、CO32- 解析:MnO4-、Fe2+、Cu2+在溶液中均有颜色,A、B项不合题 意;D项中H+OH-=H2O,2H+CO32-=CO2+H2O, Ca2+ CO32- =CaCO3,故D项不合题意。,C,【典例3】某溶液的溶质可能由下列离子构成:Cl-、SO42-、 CO32-、H+、Ba2+、Na+,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7、,过滤; (2)向(1)中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3)将(1)中的沉淀加入稀盐酸中,沉淀部分消失,有气体产生。 依据以上实验可以推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 _(用离子符号表示,下同);一定没有_; 可能含有_。,SO42- 、CO32- 、,Na+,H+、Ba2+,Cl-,解析:实验(1)说明原溶液中没有Ba2+;由实验(3)(白色沉淀部分消失、产生气体)可知一定含有SO42-(BaSO4不溶于盐酸)、CO32- ;由于加入BaCl2溶液引入了Cl-,所以不能由实验(2)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而CO32-与H+不能大量共存,所以肯定不含有H+;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则必然

8、含有Na+。,三、快速准确熟记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其表现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实质是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较多,极易混淆。运用下列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1.理清概念间的关系,2.联想记忆关键词 (1)记忆口诀:“升失氧还、降得还氧”。其含义即: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电子对偏离)被氧化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能力);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电子对偏向)被还原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能力)。 (2)记忆口诀:“剂性一致,其他相反”。其含义即: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其他相反”即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

9、原反应,得还原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氧化产物。,3.学会正确的分析方法化合价变化是分析一切氧化还原反应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正确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和突破口。具体方法是找变价,判类型(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分升降,定其他(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典例4】单质钛(Ti)抗腐蚀能力强(放在大海中几周后仍金光闪闪),机械强度高,有“未来金属”之称。又因用它制的“骨头”植入人体后可以在上面长肉,所以又有“亲生物金属”之美誉。工业上常用硫酸分解钛铁矿(FeTiO3,铁为+2价)的方法来制取TiO2,再由TiO2制金属钛

10、。主要反应有: FeTiO3+3H2SO4=Ti(SO4)2+FeSO4+3H2O Ti(SO4)2+3H2O=H2TiO3+2H2SO4 H2TiO3 TiO2+H2O TiO2+2C+2Cl2 TiCl4+2CO,TiCl4+2Mg 2MgCl2+Ti 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为 ( ) A. B. C. D.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有化合价变化,否则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中均无化合价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中C、Cl2是单质,化合价肯定有变化。中Ti、Mg的化合价都有变化。,D,【典例5】分析下列反应中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升降、 电子得失及被氧化、被还原情况,并指出氧化剂、

11、还原 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1)Cl2+H2O=HCl+HClO (2)CH4+2O2 CO2+2H2O (3)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答案: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Cl是还原产物,HClO是氧化产物。CH4为还原剂,O2为氧化剂,CO2为氧化产物,CO2、H2O均为还原产物。Cu为还原剂,HNO3为氧化剂,Cu(NO3)2为氧化产物,NO为还原产物。,解析:(1)中Cl2中的Cl元素是0价,反应后分别是-1价和+1价,是歧化反应,所以Cl2的化合价是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它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C元素化合价从-4+4,共失8e-,C

12、H4为还原剂;O元素化合价从0-2,每个原子得2e-,4个氧原子,共得8e-。 (3)HNO3中的N元素为+5价,要注意Cu(NO3)2中的N元素也是+5价(没变价),变价的是NO中的N元素(+2价)。,四、守恒法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应用 1.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主要有: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 之比或质量之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 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或物质的化学式等。其计算 的关键是依据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 (即得失电子守恒)。 2.电子守恒解题步骤: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其物质的 量以及每摩尔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量,然后根据得失 电子守恒列

13、等式: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每摩尔氧化剂得电子,数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每摩尔还原剂失电子数,利用这 一等式,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题,可化难为易,化繁为 简。 【典例6】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用做脱氯剂,已知25.0mL 0.10 molL-1 Na2S2O3溶液恰好把标准状况下112 mLCl2完全转化为Cl-,则S2O32-将转化成 ( ) A.S2- B.S C.SO32- D.SO42-,C,解析:据题意可知氧化剂Cl2与还原剂Na2S2O3恰好完全反应, 得失电子总数相等。设生成物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x,Cl2得 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25 L0.10 molL-

14、1(x-2)2, 则有0.01 mol0.025 L0.10 molL-1(x-2)2,解得 x+4,为SO32-。,【典例7】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为 MnO2+4HCl(浓) MnCl2+2H2O+Cl2。反应中,如果有 17.4 g的MnO2被还原,那么: (1)被氧化的氯化氢的质量为多少?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3)纺织工业中常用氯气做漂白剂,漂白布匹后,过量的氯气需要除去,通常可用Na2SO3作“脱氯剂”,脱氯后的产物为Na2SO4,氯变为-1价。若把本题中产生的Cl2完全转化,需要Na2SO3的质量为多少?,答案:(1)被氧化的HCl的质量是14.6 g

15、。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 mol。 (3)需要Na2SO3的质量为25.2 g。 解析:(1)设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x,则有如下关系:,(2)该方程式中一个MnO2转移电子数为2,所以转移电子数(未知量)与MnO2(已知量)的关系为MnO22e-。 (3)Na2SO3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O3+Cl2+H2O=Na2SO4+2HCl,所以MnO2(已知量)与 Na2SO3(待求量)的物质的量关系为MnO2Cl2Na2SO3。 综合上述关系,有如下关系式:解得:m(Na2SO3)25.2 g。,五、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铁三角”从Fe、Fe2+和Fe3+的化合价可知

16、:Fe只有还原性,Fe3+通常只有氧化性,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上述微粒通过跟一定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实现不同价态铁的相互转化,我们把这个相互转化设计成三角形,常称为“铁三角”。,1.Fe、Fe2+、Fe3+之间的转化 (1)Fe3+的形成 由于Fe3+的氧化性较强,要想生成Fe3+,需要强氧化剂,通常有:Cl2、Br2、HNO3、浓H2SO4、KMnO4(H+)等。 与Cl2:2Fe2+Cl2=2Fe3+2Cl- 2Fe+3Cl2 2FeCl3 与KMnO4:5Fe2+MnO4-+8H+=5Fe3+Mn2+4H2O (2)Fe的形成 单质Fe的还原性较强,要想生成

17、单质Fe,需要强还原剂,,通常有:Al、Zn、CO、H2等。 Fe2+Zn=Fe+Zn2+ FeO+Al(CO、H2) Fe+Al2O3(CO2、H2O) Fe2O3+Al(CO、H2) Fe+Al2O3(CO2、H2O) (3)Fe2+的形成 Fe2+的氧化性、还原性都不强,所以,从FeFe2+,弱氧化剂即可,通常有:S、H+、Cu2+、Fe3+等;从Fe3+Fe2+,能被Fe3+氧化的还原剂有:Fe、Cu、I-、S2-、HS-、SO2、SO32-等。,FeFe2+ Fe+2H+=Fe2+H2 Fe+Cu2+=Fe2+Cu(湿法冶铜) Fe+S FeS Fe3+Fe2+:2Fe3+Fe=3F

18、e2+(据此反应,用Fe可除去Fe2+溶液中的Fe3+;在FeSO4溶液中,常放少量铁粉,就是为了防止FeSO4被氧化);2Fe3+Cu=2Fe2+Cu2+(据此反应,可用FeCl3溶液腐蚀Cu来制线路板:把一铜板粘在塑料板上,用油漆画出线路图,然后浸在FeCl3溶液中,Cu被FeCl3腐蚀,而用油漆画过的线条留了下来,这就成了线路)。,2.Fe2+、Fe3+的检验,【典例8】已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根据下图所示的关系 完成以下各题:(1)确定A、B、C、D、E、F的化学式: A._,B._,C._,D._,E._, F._。,Fe,Fe3O4,FeCl2,FeCl3,Fe(OH)2,Fe(O

19、H)3,(2)写出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_; _。 (3)写出下列步骤的离子方程式: _; _。 (4)与该图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最多有 _个。,Fe3O4+8HCl2=FeCl3+FeCl2+4H2O,4Fe(OH)2+O2+2H2O4=Fe(OH)3,2Fe2+Cl2=2Fe3+2Cl-,Fe+2Fe3+=3Fe2+,5,解析:从最初条件看,框图很模糊,不能直接得出结论,但 找到“题眼”“红褐色固体F”,就可迅速得出F为 Fe(OH)3、E为Fe(OH)2、C为FeCl2、D为FeCl3、A为Fe,“黑 色晶体”B为Fe3O4。 (4)相关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Fe+2FeCl3=3FeCl2(若写成Fe+2HCl=FeCl2+H2, 就不是化合反应) 2Fe+3Cl2 2FeCl3 2FeCl2+Cl2 = 2FeCl3,Fe+2FeCl3 = 3FeCl2 4Fe(OH)2+O2+2H2O4=Fe(OH)3 最多有5个化合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