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桶泵设计手册.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69445 上传时间:2018-11-2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6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桶泵设计手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桶泵设计手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桶泵设计手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桶泵设计手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桶泵设计手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桶泵设计中的考虑,PRS Project Department,2,桶泵供液的原理: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节流进入桶泵,在桶泵内将闪发气体和液体分离,其液体被制冷剂泵吸入后送入蒸发器,蒸发器中产生的蒸汽和未蒸发的氨液一起回到桶泵内再次被分离,然后制冷剂气体吸入压缩机进行分离,完成制冷循环。,桶泵基本原理,3,桶泵供液的特点:依靠氨泵的机械作用输液,进液压力较高;供液量一般为实际蒸发量的 36倍,传热效果好;不易积油,蒸发温度稳定;回流过热度小,可以提高压缩效率和制冷系数;,桶泵供液的特点,4,5.制冷系统动力增加 1%1.5%;6. 操作简单,便于集中控制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桶泵供液的特点,5,

2、1. 对于负荷稳定,蒸发器台数较少,不容易积油的下进上出的蒸发器,采用34倍的循环倍率;对于负荷有波动,蒸发器台数较多,容易积油的下进上出的蒸发器,采用56倍的循环倍率;对于负荷有波动,蒸发器台数较多,容易积油的上进下出的蒸发器,采用78倍的循环倍率;,制冷剂泵的选择考虑的问题,6,2.制冷剂泵的扬程需要克服的阻力。泵的出口至蒸发器的进液口的全部阻力损失,包括阀门和管件等局部阻力损失;泵中心到最高的蒸发器进液口的液柱;蒸发器节流阀前应维持100KPA的自由压头,以调节蒸发器的流量。,制冷剂泵的选择考虑的问题,7,3. 制冷剂泵的吸入压头考虑任何制冷剂泵都没有吸入压头,因此,泵的吸入口必须保持足

3、够的静液柱,称为静吸入压头(NPSH),以保持氨泵的正常供液;静液柱压头 - 吸入管段的全部阻力损失 NPSH静液柱的选择参照相关厂家的样本说明或技术咨询,管道设计的注意事项,8,每台制冷剂出液管上应加装止回阀,以防泵后制冷剂倒流到低压循环桶.为了方便止回阀检修一般再止回阀后安装截止阀;泵的出液总管上应加装自动旁通阀门或背压阀门,该阀门的旁通管与循环桶的回气管路顶部或容器顶部相连接.一方面作泵的旁通,另一方面防止因长时间停止降温或制冷剂泵,桶泵的管道设计,9,故障改为直接膨胀供液时,制冷剂泵出液总管满灌的低温制冷剂受热产生巨大压力使液体管或阀门爆裂;屏蔽泵必须设断路保护,可在泵的进出口液管装设

4、压差控制器,以保护屏蔽泵不至于因断液而损坏;多个蒸发器时需要采用调节站进行分配供液;多层冷库项目或者客户蒸发器很多并且相互之间高差很大的话需要考虑单独配泵,桶可以采用一个,桶泵的管道设计,10,过滤器出口管径一般大于制冷剂泵进口管径,应将管径均匀减小到泵进口同径再进行连接;一个蒸发温度系统并联两台同一规格的低压循环桶,回气和吸气管与两台低压循环桶的对称连接,并且两个循环桶底部接不小于4寸的平衡管则两台循环桶可以采用一套液位控制系统;,桶泵的管道设计,11,低压循环桶的出液管的水平管段应坡向泵,管内流速不宜大于0.5m/s,泵制冷剂泵出液管流速为0.81.0m/s.,桶泵的管道设计,12,桶泵的管道设计,13,桶泵的管道设计,14,QUESTION?,15,THANK YOU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产品手册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