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KS5U解析】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66112 上传时间:2018-11-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S5U解析】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KS5U解析】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KS5U解析】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KS5U解析】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KS5U解析】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科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 、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 20 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的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 ;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

2、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 ,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 , “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 ,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 ”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促

3、、互鉴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 “普遍” “有则” “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化,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若提倡美育” ,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新民立人”或曰“移人” ;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 “趣味

4、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拘“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上世纪 20 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一词,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其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进行自觉的中西比较和互鉴,达到了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这种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地现代转化并非个例,在一个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他们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他们中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他们所作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释中” ,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总之,以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回顾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历程可以

5、发现,虽然这个时期我们的主动借鉴占主导,但实质上这是特定时代条件下中西文明互鉴的一种特殊形式。(摘编自朱立元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国维写出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人间词话 ,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是因为他借鉴了德国古典美学各家的思想。B. “美育代宗教”说继承了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融化了康德的有关思想,并借鉴了席勒的美育理论。C. “趣味主义”美学主张以“情感教育” “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D. 朱光潜之前的一些中国美学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还没达到对西

6、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美学大家为例,阐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和超越的进程。B. 文章指出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是一个“学西” “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其中主动借鉴占主导。C. 文章以较多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突出肯定他所具有的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D. 对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的话题,文章先提出观点,后运用举例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总结,重申观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固执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狭隘观念

7、,一味“学西” ,而不知中西互鉴互融,就不可能有中西美学的创新融合。B. 王国维与蔡元培都借鉴了康德的审美四契机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目提出了有创造性的学说主张。C. 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都做到了既借鉴西方美学思想,也吸收中国儒家思想。D. “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学”更具包容性。【答案】1. B 2. A 3. D【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 A 因果关系表述欠周密。王国维与人间词话 ;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不仅有对德国古典美学各家思想的借鉴。也有对中国古典关学思想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的深刻反思。C 表述不当。 “

8、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这表述与原文不吻合,原文说“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由趣味主义的美学主张” 。而“趣味教育” ,是“直接借鉴了两方的提法” 。D“但他们还没达到对两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表述绝对化,也于文无据【2 题详解】试题分析:A“超越”这表述不当,文中无此意。【3 题详解】试题分析:D 推论不当。 “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这推论缺乏实据,而“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学更其包容性”这推论,也与原文所述不吻合。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多余一句话秋林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

9、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从外地来的。他靠在售票员旁边,手拿着一个地图在认真研究着,眼不时露出茫然的神情,估计是有点儿迷路了。他犹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啊?售票员是个短头发的小姑娘,正剔着指甲缝呢。她抬头看了一眼外地小伙子说:你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要说这些话也没什么错了,大不了小伙子下一站下车到马路对面坐回去吧。但是售票员可没说完,她说了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个什么劲儿啊!售票员姑娘眼皮都不抬。外地小伙儿可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嘿嘿笑了一笑,旁边有个大爷可听不下去了,

10、他对外地小伙子说: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换 904 也能到。要是他说到这儿也就完了那还真不错,既帮助了别人,也挽回北京人的形象。可大爷一定要把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说完:“现在的年轻人哪,没一个有教养的!”站在大爷旁边的一位小姐就忍不住了:“大爷,不能说年轻人都没教养吧,没教养的毕竟是少数嘛,您这么一说我们都成什么了!”这位小姐穿得挺时髦,两细带子吊个小背心,脸上化着鲜艳的浓妆,头发染成火红色。可您瞧人这话,不像没教养的人吧,跟大爷还“您”啊“您”的。谁叫她也忍不住非要说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呢:“就像您这样上了年纪看着挺慈祥的,一肚子坏水儿的可多了呢!”没有人出来批评一下时髦的小姐是不正常的。可

11、不,一个中年的大姐说了:“你这个女孩子怎么能这么跟老人讲话呢!要有点儿礼貌嘛,你对你父母也这么说吗?”您瞧大姐批评得多好!把女孩子爹妈一抬出来,女孩子立刻就不吭气了。要说这会儿就这么结了也就算了,可大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呢。“瞧你那样,估计你父母也管不了你。打扮得跟鸡似的!”后面的事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简单地说,出人命的可能都有。这么吵着闹着,车可就到站了。车门一开,售票员小姑娘说:“都别吵了,该下的赶快下车吧,别把自己正事儿给耽误了。 ”当然,她没忘了把最后一句多余的话给说出来:“要吵统统都给我下车吵去,不下去我车可不走了啊!烦不烦啊!”烦不烦?烦!不仅她烦,所有乘客都烦了!整个车厢

12、这可叫炸了窝了。骂售票员的,骂外地小伙子的,骂时髦小姐的,骂中年大姐的,骂天气的,骂自个儿孩子的,真是人声鼎沸,甭提多热闹了!那个外地小伙子一直没有说话,估计他受不了了,他大叫一声:“大家都别吵了!都是我的错,我自个儿没看好地图,让大家跟着都生一肚子气!大家就算给我面子,都别吵了行吗?”声音很快平息下来,但你们不要忘了,外地小伙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还没说呢:“早知道北京人都是这么一群不讲理的王八蛋,我还不如不来呢!”想知道事情最后的结果吗?我那天的事情没有办成,大伙儿先被带到公安局录了口供,然后到医院外科把头上的伤给处理了一下,我头上的伤是在混战中被售票员小姑娘用票匣子给砸的。你们可别认为我参与

13、了他们打架,我是去劝架来着。我呼吁他们都冷静一点儿,有话好好说,没什么大事儿,没什么必要非打个头破血流。我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就是售票员说话不得体吗?你们就当她是个傻瓜,和她计较什么呢?”(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 小说开头“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 ,能够表现出乘坐公交车时乘客无聊的心态,为下面的争吵埋下了伏笔。B. 小说中的人物基本上前一句是好话,后一句却让人反感,这说明人们既有讲理的一面,也有修养缺失的一面。C.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以对话为主,也存少许议论,中间穿插人物外貌、神情、 动作等描写,突出了不同人物的身份特

14、点。D. “我“本是旁观者,而在结尾的时候也成为事件的参与者,读来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既幽默有趣,又引人深思。5. 从小说中看,你觉得造成“多余一句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6. 小说情节重每当事情要解决时却被“多余一句话”所打破,这样安排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答案】4. A 5. 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之间的歧见。 从售票员身上可以看出职业精神和服务规范缺失。自控力较差。 6. 使情节跌宕起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正是有了多余一句话,才会不断出现新的矛盾,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通过不同人物多余的一句话说明这种现象的普遍性,有助于突出主题。【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小说开头描写的

15、是公交车上的一个场景,介绍故事发生的环境,并未为下文争吵埋下伏笔。【5 题详解】试题分析:情节概括的题目是小说常见的题目,注意有直接要求概括情节,通过哪些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人物的心理或情感的变化过程怎样等提问方式,答题时注意分清题干的要求概括的什么情节,是关于哪个人物的情节。注意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段落的划分,重点注意文中表现情感变化的重点词语。此题答题的关键是梳理文章,找到答题的角度“不同地域、不同年龄” “职业精神和服务规范缺失” “自控力较差”的影响。【6 题详解】试题分析:分析某个细节或某种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首先在文中找到这些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进

16、行分析。分析时主要从反应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有时还是文章的线索。散文主要分析结构上的照应、线索,内容上的强调情感和文章的主旨。此题答题的关键是找到“多余的一句话”出现的位置,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和段落以及主旨的关系,如结合文意分析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反应这是一个社会普遍的现象的主旨。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 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 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 312.8 亿件,共消耗约 32 亿条编织袋、约 68 亿个塑料袋、37 亿个包装箱以及 3.3 亿卷胶带。光是一年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

17、需的瓦楞纸箱原纸就多达 4600 万吨,相当于消耗了 7200 万棵树。据了解,目前中国快递业中,纸板和塑料的实际回收率不到 10%,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 20%,以聚乙烯、聚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塑料和胶带等最难降解,这些包装材料在自然界中,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大部分的快递纸箱在经过一次使用后被丢弃,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并不多。而消费者对于包装的分类处理意识不足,加大了回收的难度。为了保证货物能够完好无损地被送到消费者手中,多数商家选择用塑料胶带对包装进行加固。缠上塑料胶带的纸板箱被送到造纸厂打纸浆时,胶带的黏胶会影响过滤器工作,从而造成机器损坏,所以回收时,缠有过多胶带的纸板箱会被全

18、部丢弃。纸盒等可回收的快递包装,如果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被污染后无法再回收。消费者则表示,在快递站点或社区内,没有快递包装的回收点,导致快递包装大多进了垃圾箱。(摘编自快递包装垃圾成灾 中国青年报材料二为解决快递包装产生的污染,近年来各方都开始积极行动。国家层面, 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出台,引导快递业的绿色发展,规范快递包装的使用。菜鸟、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也积极响应,从推行“无纸化”电子面单,到推行共享快递盒、可循环快递袋等,都在力争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产生。但记者在走访北京多家快递站点后发现,大多数商家尚未使用这样的绿色包装。对于

19、全国上千万小电商卖家来说,成本较高是他们不愿使用绿色包装的主要原因。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总工程师曲睿晶指出,包装物材料替代、点对点回收、建立绿色账户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包装物的回收率,但对于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及消费者来讲仅仅是开始,其示范性远远大于实际可操作性,离成为趋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摘编自新华网)材料三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德国 1991 年、1997 年先后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 ,强化对快递“绿色化”监管。在日本,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政府部门负责收集已分类的包装废弃物,私有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逐渐形成一种良性

20、循环,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也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利用再生资源创收,可谓是一举多得。我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范性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 “快递包装问题确实到了必须立法予以解决的时候了” ,足见快递绿色包装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摘编自推行快递绿色包装刻不容缓 ,河北新闻网)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快递业中目前普遍存在包装物回收率低下的问题,纸板和塑料实际回收率不到 10%。B. 快递业用来包装的塑料和胶带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氯乙烯,它们在自然界中极难降

21、解。C. 2016 年中国快递业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需要的瓦楞纸箱原纸多达 4600 万吨,浪费极其严重。D. 纸盒等可回收的快递包装不能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以免被其他垃圾污染,影响回收。8. 下列对材料相内空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 2013 年到 2016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急剧增加,由 91.9 亿件增长至 312.8 亿件,但逐年增长速度持续下降。B. 2016 年全国快递业使用了 3.3 亿卷胶带,胶带的黏胶会影响过滤器工作,造成机器损坏,严重影响纸板箱回收。C. 菜鸟、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响应国家政策,推行“无纸化”电子面单、共享快递盒、可循环快递袋等,以减少

22、污染。D. 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快递“绿色化”监管,而我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范性标准,缺乏强制性。9. 怎样才能有效减少快递业包装污染?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7. C 8. A 9. 消费者增强快递包装分类意识。使用绿色包装,发展循环经济。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业规范。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C 项, “浪费极其严重”的说法偷换概念,材料一第一段是说消耗巨大,并非

23、强调浪费严重。故选 C。【8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内空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是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A 项, “从 2013 年到 2016 年增长速度持续下降”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中的统计数图可知,从 2015 年到 2016 年,增长速度较以前有所上升。故选 A。【9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怎样才能有效减少快递业包装污染?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通读文章,可以从文中筛选出“目前中国快递业中,纸板和塑料的实际回收率不到 10%,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 20%”“以聚乙烯、聚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塑料和胶带

24、等最难降解,这些包装材料在自然界中,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大部分的快递纸箱在经过一次使用后被丢弃,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并不多” “消费者对于包装的分类处理意识不足,加大了回收的难度” “为了保证货物能够完好无损地被送到消费者手中,多数商家选择用塑料胶带对包装进行加固” “缠上塑料胶带的纸板箱被送到造纸厂打纸浆时,胶带的黏胶会影响过滤器工作,从而造成机器损坏,所以回收时,缠有过多胶带的纸板箱会被全部丢弃” “纸盒等可回收的快递包装,如果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被污染后无法再回收” “消费者则表示,在快递站点或社区内,没有快递包装的回收点,导致快递包装大多进了垃圾箱” “国家层面, 推进快

25、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出台,引导快递业的绿色发展,规范快递包装的使用” “苏宁等电商企业也积极响应,从推行无纸化电子面单,到推行共享快递盒、可循环快递袋等,都在力争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产生” “大多数商家尚未使用这样的绿色包装” “包装物材料替代、点对点回收、建立绿色账户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包装物的回收率” “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德国 1991 年、1997 年先后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 ,强化对快递绿色化监管” “在日本,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政府部门负责收集已分类的包装废弃物,私有企业

26、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也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利用再生资源创收” “我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范性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 快递包装问题确实到了必须立法予以解决的时候了 ,足见快递绿色包装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分析概括怎样才能有效减少快递业包装污染。点睛:信息筛选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几种在文段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

27、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此题属于综合信息筛选。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方岳贡,字四长,谷城人。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进郎中。历典仓库,督永平粮储,并以廉瑾闻。崇祯元年,出为松江知府。海滨多盗,捕得辄杖杀之。郡东南临大海,飓潮冲击,时为民患,筑石堤二十里许,遂为永利。郡漕京师数十万石,而诸仓乃相距五里,为筑城垣护之,名曰“仓城” 。他如救荒助役、修学课士,咸有成绩,举卓异者数矣。薛国观

28、败,其私人上海王陛彦下吏,素有隙,因言岳贡尝馈国观三千金,遂被逮。士民诣阙讼冤,巡抚黄希亦白其诬,下法司谳奏。一日,帝晏见辅臣,问:“有一知府积俸十余年,屡举卓异者谁也?”蒋德璟以岳贡对。帝曰:“今安在?”德璟复以陛彦株连对,帝领之。法司谳上,言行贿无实迹,宜复官。帝奖其清执,报可。无何,给事中方士亮荐岳贡及苏州知府陈洪谧,乃擢山东副使兼右参议,总理江南粮储。所督漕艘,如期抵通州。帝大喜。吏部尚书郑三俊举天下廉能监司五人,岳贡与焉。帝趣使入对,见于平台,问为政何先,对曰:“欲天下治平,在择守令;察守令贤否,在监司;察监司贤否,在巡方;察巡方贤否,在总宪。总宪得人,御史安敢以身试法。 ”帝善之,

29、赐食,日晡乃出。越六日,即超擢左副都御史。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翌日,命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时十六年十一月也。故事,阁臣无带都御史衔者,自岳贡始。李自成陷京师,岳贡及邱瑜被执,幽刘宗敏所。贼索银,岳贡素廉,贫无以应,拷掠备至。搜其邸,无所有,松江贾人为代输千金。四月朔日与瑜并释。(选自明史卷二百五十一,有删节)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B. 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C. 尝召对

30、/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D. 尝召对帝适以事/诘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曰/臣正纠驳/岳贡曰/何不即题参/深合帝意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郎中,官名,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遺。宋代以后,也称医生为郎中。B. 擢,提拔官职,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语,如本文中的“授” “出” “举”等,就含有授予或者调动官职的意思。C. 日晡,即晡时,汉代将十二个时辰命名为“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晡时对应干支中的申时,即下午三点至五点。D. 朔日,中国农历将每月的第一

31、天称为“朔“,即初一。将农历每月的十五称“望” ,十六称“既望” ,每月的最后一天称“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方岳贡廉洁谨慎。在负责掌管仓库、管理永平粮仓时就因廉洁谨慎而闻名于世,在被贼军抓获时,又因无钱进献备受拷打。B. 方岳贡政绩卓异。将数十万石粮食漕运到京城并建立“仓城” ,连皇帝也知道有一位担任知府十几年屡有卓异政绩的官员。C. 方岳贡勤政为民。担任松江知府时,飓风大浪带来灾难,修筑石堤二十多里,使人民免受祸患,成为松江人民永久的福利。D. 方岳贡善于应对。被召应对,恰逢皇帝诘问吏部尚书李遇知,方岳贡的回答深合皇帝心意,被赏赐食物,到了晡

32、时才出宫。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他如救荒助役、修学课士,咸有成绩,举卓异者数矣。(2)法司谳上,言行贿无实迹,宜复官。帝奖其清执,报可。【答案】10. A 11. B 12. D 13. (1)其他如救济灾民辅助工役、修治学堂考核士子,都有成绩,多次以特别卓越奇异被举荐。(2)司法官将审问的结果上报,称行贿之事没有确凿的证据,应恢复方岳贡官职。皇帝褒奖他判罚公正,批复同意。【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

33、。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 “乎” “于” “而” “之” “也” “矣” “焉” “耳” “则”这些关键词。【11 题详解】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情况。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B 项, “举”在本文中是“推举” “举荐”的意思,属于政绩考核。【12 题详解】试题分析: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

34、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D 项, “被赏赐食物”是第一次应对时皇帝的赏赐。【13 题详解】试题分析: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他,其他;荒,灾荒;修学,修治学堂;课,考核;数,多次。第二句中,谳,审判定罪,这里指审问的结果;实迹,确凿的证据;报,批复。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参考译文:方岳贡,字四长,谷城人。考中天启二年进士。授官户部主事,晋升郎中。历

35、任掌管仓库,管理永平粮仓,都以廉洁谨慎闻名于世。崇祯元年,出任松江知府。海滨多盗贼,抓捕到就用木棍打死。郡东南面临大海,飓风大浪冲击,时常成为人民的祸患。方岳贡修筑石堤二十多里,于是成为永久的福利。郡漕运粮食到京城数十万石,而众仓库相距五里,为此建城墙保护,称为“仓城” 。其他如救济灾民辅助工役、修治学堂考核士子,都有成绩,多次以特别卓越奇异被举荐。薛国观事败露,他的同党上海王陛彦被交付司法官审讯,和方岳贡向来有仇,就诬陷方岳贡曾经贿赂薛国观三千金,于是岳贡被逮捕。士民到京城直接向皇上申诉冤情,巡抚黄希也为他的被诬陷辩白,被送交司法官审讯上报。一天,皇帝晚上召见辅臣,问:“有一个知府官任十几年

36、,屡有卓著政绩的是谁?”蒋德璟用方岳贡来回答。皇帝说:“如今在哪儿?”德璟又以王陛彦一事而被株连来回答,皇帝点头。司法官将审问的结果上报,称行贿之事没有确凿的证据,应恢复方岳贡官职。皇帝褒奖他判罚公正,批复同意。不久,给事中方士亮荐举方岳贡及苏州知府陈洪谧,于是被提升为山东副使兼右参议,总管江南粮仓。督率的漕船,如期抵达通州。皇帝大喜。吏部尚书郑三俊推举天下廉洁有才能的监司五人,方岳贡名列其中。皇帝立即派人召他来应对,在平台召见,问治理朝政以什么为先,方岳贡回答说:“想让天下大治定安,在于选择守令。察看守令是不是贤良,在于监司。察看监司是不是贤良,在于巡方。察看巡方是不是贤良,在于总宪。总宪人

37、选适当,御史怎敢以身试法?”皇帝认为好,赐给他食物,到了晡时才出宫。过了六天就破格提升他为左副都御史。曾被召应对,皇帝恰好因事诘问吏部尚书李遇知。遇知说:“臣正在纠弹批驳他。 ”方岳贡说:“何不立即上本参奏?”深合皇帝心意。第二天被任命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当时是十六年十一月。先例,阁臣没有带都御史官衔的,从方岳贡开始才有。李自成攻陷京城,方岳贡及丘瑜被抓获,幽禁在刘宗敏家。贼寇索要银两,方岳贡向来廉洁,贫穷没有钱财进献,备受拷打折磨。搜查他的家,没有钱财,松江商人代他交纳千金。四月初一,与丘瑜一并获释。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春晚书山家屋壁 贯休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 注

38、 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注鸂鶒:xch 水鸟名。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东邻西舍无相侵”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B. “蚕娘洗茧前溪渌”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生活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C. 本诗末尾用一“熟”字收束,描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D. 晚春本是山中忙碌的季节,然而本诗作者却并非重在写农忙而着墨于写宁

39、静,但宁静中可见农忙,可谓景中有情,景外有人。15. 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答案】14. B 15. 第一问:前三句写池塘里蒲草森森,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描绘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第二问: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活做了铺垫。寄托了作者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解析】【14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意的理解及手法的赏析的综合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 ,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选项B

40、, “写出了农家生活的艰辛”与诗意不符。根据对诗句“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的理解,邻里乡亲和和美美,瓜豆成熟的丰收场景,足以见得农家生活的安逸和快乐。故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B。【15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的景物描写能力。考生要注意题干: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根据对诗歌前三句的理解,诗人描写了“鸳鸯鸂鶒” “桑柘深” “东邻西舍”“牧童吹笛” ,一派祥和的乡村之景,乡村的宁静和安闲跃然纸上。因此在分析作用的时候要注意景物的渲染和烘托的作用,同时要注意分析如此之景下,作者对宁静生活、安逸田园的向往和渴望之情。【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

41、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三峡中, “_,_”两句侧面烘托了三峡两岸群山逶迤迢递,悬崖遮天蔽日的景象。(2)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_” 。(3) 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42、“_,_” 。【答案】 (1). 自非亭午夜分 (2). 不见曦月 (3). 人生如梦 (4). 一尊还酹江月 (5). 覆压三百余里 (6). 隔离天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侧面烘托了三峡两岸群山逶迤迢递” “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曦” “酹” “覆压”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

43、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源自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的艺术明珠。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zh) 、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 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黹间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翰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为

44、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黹、缣帛, ( ) 。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有令人 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各绣种发展出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或如摄影作品般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工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或人物正反面和谐自然,或动物双面全异了无针迹,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給后人感受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将女红针黹薪火相传,为刺绣艺术史书写了浓墨重

45、彩的一笔。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数B. 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数C. 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D. 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B. 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C.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D. 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46、 传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循古B. 传承中有创新,循古中有发展C. 创新中有传承,循古中有发展D. 创新中有传承,发展中有循古【答案】17. C 18. D 19. B【解析】【17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文意应用成语的能力。题中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励精求治: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第一空的对象为“工匠精神” ,不指国家,故应选用“精益求精” ;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对象指人。第二空的对象为“作品” ,不指人,故应选用“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形容好的东西太多,美景多得看不过来,强调

47、“美” 。 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强调“量” 。第三空所言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给人的是审美感受,故应选用“美不胜收” 。故答案选 C。【18 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 项,语序不当,同一主语,关联词应该放在主语的后面;B 项,搭配不当,介词使用不当,将“给” 改为“让”或“使” ;C 项,关联词位置错,应当是“这些作品不仅” ,介词使用不当,将“给”改为“让”或“使” 。故答案选 D。【19 题详解】此题考核简明、连贯

48、、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结合语境,按时间顺序:先古后今;按工艺流程:先继承学习,后创新发展;按语言艺术:“传承”与“循古”对仗, “创新”与“发展”对仗,气势更足,更加积极 向上。故答案选 B。【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

49、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度区分,成语注意从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20.下面这封信有五处不合规范,请指出并简要说明理由。XX 学兄:寄呈的大作收悉,拜读再三,激动不已。你的诗构思巧妙,语言隽永,弟自愧不如。只是个别字句略有笔误或不合韵律,我冒昧地做了一点雅正,随信寄回,仅供参考。顺祝夏安!2018 年 4 月 20 日弟 XX【答案】 (1)称谓“XX 学兄”没有顶格 (2)祝福语“夏安”没有顶格 (3) “寄呈”不得体 (4) “雅正”不得体 (5)落款与时间的位置颠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特殊的书信体文本的修改能力。考生要注意书信体文本的格式要求,例如本题中书信的开头的称号一定要顶格书写,再如落款应该先署名再另起一行写时间。同时要注意本题中有几处不得体的词语,如“寄呈”寄送呈上,是个谦词,尤其体现在这个“呈”字,呈上是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