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高明一中 2018 届高三佛山一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二一、选择题: 1. 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牛顿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卡文迪许首先通过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C. 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D. 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答案】A【解析】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 错误;卡文迪许首先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B 正确;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故 C 正确;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 正确2. 如图,一个轻型衣柜放在水平地面上,一条光滑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顶端 A
2、、B 上,再挂上带有衣服的衣架若保持绳长和左端位置点不变,将右端依次改在 C 点或 D 点后固定,衣柜一直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改在 C 点,绳的张力大小不变B. 若改在 D 点,衣架两侧绳的张力不相等C. 若改在 D 点,衣架两侧绳的张力相等且不变D. 若改在 C 点,衣柜对地面的压力将会增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对挂钩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几何关系列式求解绳子拉力大小与重力的关系;分析绳子左右移动或上下移动时,细线与杆的夹角是否变化,由此分析拉力是否变化;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对地面的压力设绳长为 L,晾衣架宽度为 d,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当绳子右端上下移动过程中,绳子与竖直
3、方向的夹角不变;则根据 可知绳子拉力不变,C 正确;若改在 C 点,衣柜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整体的重力,不变,D 错误;3. 在真空中的 x 轴上的原点处和 x=6a 处分别固定一个点电荷 M、 N,在 x=2a 处由静止释放一个正点电荷 P,假设点电荷 P 只受电场力作用沿 x 轴方向运动,得到点电荷 P 速度大小与其在 x 轴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在 x=4a 处速度最大)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电荷 M、 N 一定都是同种负电荷B. 点电荷 M、 N 一定为异种电荷C. 点电荷 M、 N 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 41D. x=4a 处的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4、:根据 v-x 图象,结合动能定理判断出电场力的方向,然后根据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的方向相同判断出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场的方向的分布,由此判断两个点电荷的电性;根据速度变化结合功能关系判断出电势能的变化;根据最大速度对应的特点,结合库仑定律判断出点电荷的电量之间的关系由 v-x 图象可知,点电荷 P 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点电荷 P 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说明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结合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的方向相同可知,电场强度的方向先沿 x 轴的正方向,后沿 x 轴的负方向,根据点电荷的电场线的特点与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点电荷 M、 N 一定都是正电荷,AB 错误;由图
5、可知,在 处点电荷 P 的速度最大,速度的变化率为 0,说明了 处的电场强度等于 0则 M 与 N 的点电荷在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库仑定律得: ;所以点电荷 M、 N 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 4:1故 C 正确,D 错误4. 人造卫星 a 的圆形轨道离地面高度为 h,地球同步卫星 b 离地面高度为 H,h0,所以小球能一直做圆周运动,设经过最高点次数为 n,故有,解得13. 物体体积变化时,分子间距离会随之变化,分子势能也会发生变化.下图为分子势能 Ep与分子间距离 r 的关系曲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A当 r = r1时,分子势能最小 B当 r = r2时,分子引力与斥力大
6、小相等 C当 r r 2时,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 D在 r 由 r2变到 r1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做正功 E在 r 由 r2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做负功【答案】BCE【解析】由图象可知:分子间距离为 时分子势能最小,此时分子间的距离为平衡距离;分子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A 错误 B 正确;当 时,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故 C 正确;r 小于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距离减小的过程中做负功,D错误;在 r 由 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为引力,故分子力的合力做负功,E 正确【点睛】正确理解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距离的变化关系,注意分子
7、力与分子势能变化的一个临界点为 ,注意将分子力与分子之间距离和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距离的图象比较进行学习14. 如图所示,粗细相同的导热玻璃管 A、B 由橡皮软管连接,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柱封闭在 A 管内,气柱长 L1=40cm. B 管上方与大气相通,大气压强 P0=76cmHg,环境温度T0=300K初始时两管水银面相平,若 A 管不动,将 B 管竖直向上缓慢移动一定高度后固定,A 管内水银面上升了 h1=2cm求:B 管上移的高度为多少? 要使两管内水银面再次相平,环境温度需降低还是升高?变为多少?(大气压强不变)【答案】(1) (2)降低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玻意耳定律求出两边水银面的高度差,结合几何关系求出 B 管上移的高度;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两管内水银面再次相平时,封闭气体压强减小,体积减小,温度必定减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气体温度;(i)设 B 管被提升 H 高度后,B 管液面比 A 高 ,有A 管内气柱长为A 管气柱遵循玻意耳定律,有解得B 管提升的高度:(ii)要使两管水银面又平齐,必须降低温度设当温度为 T,时,A 管气柱长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解得 T=27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