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恩 施 州 高 中 教 育 联 盟 2018年 秋 季 学 期 高 一 考语 文 卷命题 人: 恩施市一中 柯林均 审题 人: 恩施市一中 崔燕子 考试 时间 :2018年10月12日 上午9:0011:30注 意 事 项:1答题 前,考生 先将 自己 的姓 名 、 准考 证号 码填 写清 楚 ,将条 形码 准确 粘贴 在条 形码 区域 内。2答 题时 请按 要求 用笔 。3 请按 照题 号顺 序在 答题 卡各 题目 的答 题区 域内 作答 ,超出 答题 区域 书写 的答 案无 效 ;在 草稿 纸、 试卷 上答 题无 效。4作 图可 先使 用铅 笔画 出, 确定 后必 须用 黑色 字迹 的签
2、字笔 描黑 。5保 持卡 面清 洁, 不要 折叠 、不 要弄 破、 弄皱 ,不 准使 用涂 改液 、修 正带 、刮 纸刀 。第 卷 阅 读 题( 一 ) 论 述 类 文 本 阅 读 ( 本 题 共 3 小 题 ,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怎样读中国书 余英时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古今中外论读书, 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 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 古代经典很多 , 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 。 像清代戴震, 不但 “十 三经” 本文全能背诵, 而且 “注” 也能背涌 , 只有 “疏” 不尽记得, 这种工夫今 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
3、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 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 还是要选几部经典, 反复阅读, 虽不必记诵, 至少 要熟。 近人余嘉锡在他的 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 “董遇谓读书百遍, 而 义自见, 固是不易之论。 百遍纵或未能, 三复必不可少。”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 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 作这样的努力。 不但中国传统如此, 西方现代的人 文研究也还是如此。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做学问的基地; 有了基地, 我们才能扩展 , 这就是博 览了。 博览也须要有重点, 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 。 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古人所谓 “一物不知, 儒者之耻” , 已不合时宜了。 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
4、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 博览之书虽不必 “三复” , 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 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 稍稍熟悉之后, 才能 “快读” “跳读” 。 朱 子曾说过: 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 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 成了, 以后越来越省力 , 也越来越快 。 这是从 “十目一行 ”到 “一目十行 ”的过 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读书要 “虚心” , 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 。 朱子说得好 : “读书别无 法, 只管看,便是法。 正如呆人相似, 崖来崖去, 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 且虚心 , 只管看。 看来看去, 自然晓得。 ”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 , 但其实
5、是最聪明的方法。 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 说甚么我们的脑子已不 是一张白纸, 我们必然带着许多 “先入之见”来读古人的书, “客观” 是不可能 的等等昏话。 正因为我们有主观, 我们读书时才必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 “客观的 了解” 。 事实证明: 不同主观的人 , 只要 “虚心” 读书, 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 而相悦以解。“虚” 和“ 谦”是分 不开的 。我们 读经典 之作, 甚至一 般有学 术价值 的今人 之作, 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 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 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 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 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 。 他们往往 “尊西人若帝天, 视 西
6、籍如神圣” , 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 对中国古籍横加 “批判” , 如果 有人认为这是 “创造” 的表现, 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 倒不如像 鲁迅所说的 “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 要读便读外国书 ”, 反而更干脆。 不过读外 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古人当然是可以 “批判” 的, 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 朱子说: “看文字 , 且 信本句,不添字, 那里原有罅缝, 如合子相似 , 自家去抉开, 不是浑沦底物, 硬 去凿。 亦不可先立说 , 拿古人意来 凑 。 ”读书得见书中的 “罅缝” , 已是有相当 程度以后的事, 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 。 “硬去凿” “先
7、立说, 拿古人意来 凑” 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 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 朱子这几句话。“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 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 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 “创造力” , 能 “发 前人所未发”。只有温故才能知新, 只有推陈才能出新,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 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选自悦读,2013年第9期,有删节)1下 列对作 者“读中 国书的 方法和 态度” 的理 解和概 括,不 符合文 意的一项 是( ) A“ 专精” 阅读 ,就是 对古代 经典之 作必须下 基础工 夫,要 选几部 经
8、典反 复阅 读,虽不必全部背诵,但至少“三复”,达到“熟”的程度。 B“ 博览” 是在“专精 ”的基 础上的 扩展阅 读,必 须配合着 自己的 专业去 逐步 扩大知识的范围, 要有目的地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 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 遍。 C就 态度而 言,作 者强调 要“虚心 ”,要 静心地 读,反 复地读 ,读来读 去就不 会有“先入之见”,做到尊重经典的客观内容,达到能和作者心心相印的地步。 D作 者认为 我们读 经典之 作,甚至 一般有 学术价 值的今 人之作 ,要有 “谦逊” 的态度, 不是不能批判, 是不要一开始便狂妄自大, 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 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2“
9、中国 传统的 读书法 ,讲得 最亲切有 味的无 过于朱 熹”,下 列说法 完全属 于 朱熹观点的一项是( ) A读 书先要 花十分 气力才 能毕一书 ,第二 本书只 用花七 八分功 夫便可 完成了 , 以后越来越省力, 也越来越快, 从 “十目一行” 到 “一目十行” , 无论专精和博 览都无例外。 B读 书别无 法,只 管看, 便是法。 正如呆 人相似 ,崖来 崖去, 自己却 未先要 立 意见,且虚心, 只管看。 看来看去, 自然晓得。 旧书不厌百回读 , 熟读深思子自 知。 C看 文字, 且信本 句,不 添字,那 里原有 罅缝, 如合子 相似, 自家去 抉开, 不 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
10、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D读 书百遍 ,而义 自见, 固是不易 之论。 读书百 遍或许 不能够 做到, 但是反 复 读多遍一定是不可少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 代学者 戴震堪 称“专精 ”读书 的典范 ,他对 十三经 ,除了 “疏” 不尽 记得 外, 经文与 “注” 全都能够背诵下来 , 作者认为现在读书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这 番基础功夫。 B作 者认为 ,“好学 深思, 心知其 意”是每 个真 正读书 人所必 须力求 达到的 最高阶段强调读书的第一要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而不是急于横“批判” 。 C鲁 迅的话 是反封建思想 的激愤之 词,作 者在此 引用并
11、 不是非 议鲁迅 ,矛头 指 向的是那些崇尚西洋、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并认为这是一种“创造”的人。D发 现古书 的漏洞 ,不是 初学者能 达到的 境界, 在没有 达到相 当程度 之后, 切 不可不尊重原著而对古书中的漏洞 “硬去看” ; 或者 “先立说, 拿古人意来凑” 。( 二 ) 文 学 类 文 本 阅 读 ( 14分 )阅 读 下 面 文 字 , 完 成 4-6题 。 ( 14分)断腿 母狼邓 林外公是生产队的护林员, 他和外婆住在黄巢坪山上的小木屋。 木屋的四周有 竹篱笆围着,种着玉米、番薯、青菜、萝卜,养着十几只鸡鸭。那天, 外公外出巡山, 走到白佛崖底时, 听到了动物凄惨的叫声。
12、 过去一看, 原来是一只被野猪夹夹住了后腿的狼。 狼满嘴是血, 一条后腿已经断了一截, 脚 爪子连着皮, 和另一条腿一起, 夹在野猪夹里。 狼为了自救, 活生生地咬断了自 己的一条后腿爪子,正打算咬另外一条腿爪子。外公向来对狼没有好感, 砍下了一棵小树做木棍, 打算结果狼的性命。 狼没 有龇牙咧嘴, 目露凶光, 只是轻轻地哼哼着, 眼里竟然流出了泪水。 外公才发现, 这是一只怀崽的母狼,从它那滚圆的肚子可以看出。外公对母狼有了怜悯之心, 丢下木棍, 试探着靠近母狼, 狼也不挣扎 它 太疲乏了, 怀崽加上失血过多, 已完全没有反抗能力当外公弯下腰, 用力掰 开野猪夹, 取出母狼那条受伤的腿时,
13、母狼已经昏死过去。 外婆看到外公把狼带 回家很生气, 一定要外公把狼打死。 那刚刚苏醒过来的母狼, 眼泪又吧嗒吧嗒地 落下来。外婆心软了,同意让母狼留下来。外公在鸡棚旁给母狼做了个窝, 端来一盆玉米糊。 母狼凑过来闻了闻, 舔了 舔, 而后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外婆说: “狼是吃肉的动物, 光吃玉米糊, 营养 不够, 腿上的伤好不了, 它肚子里的崽子也保不住。 ”外婆敲了两个鸡蛋在食盆 里。母狼闻到了腥味,贪婪地把嘴巴伸进食盆里。第二天一大早, 外公走到狼窝一看, 大吃一惊: 母狼的身边多了四只毛茸茸 的小狼崽。 外公外婆很高兴, 听说野狼驯服了就是威猛无比的狼狗 。 从小好好调 养, 说不定
14、明年就有了四条出色的狼狗, 到那时 , 就不用再担心黄鼠狼来叼走小 鸡小鸭了。 以后每天, 外公外婆都把鸡蛋留给母狼吃。 母狼的奶水很充足, 四只 小狼崽养得胖胖的。一个多月过去了, 母狼的腿伤好了许多, 但那条被它自己咬断了一截的脚爪, 长不出来了; 那条骨折了的腿, 一时半会儿也好不了。 小狼崽一天天地长大, 它 们跟外婆养的鸡鸭混熟了,经常在一起玩耍,互相之间没有一点惧怕。那天夜里, 外公外婆迷迷糊糊中听见了鸡的尖叫声, 没在意。 天亮了, 外婆 发现下蛋最多、 最大的芦花鸡, 竟被咬断了脖颈死了。 外婆认定是小狼崽干 的, 随手抄起一把扫帚, 追着小狼崽就是一阵痛打, 破口大骂: “你
15、们这些畜生, 忘恩负义的东西,没有芦花鸡下的蛋,你们能有今天?”之后一连三天, 鸡窝平安无事。 外公外婆渐渐地把这件事忘了, 依然每日两 餐给母狼喂食。 这天早上, 外婆发现又少了两只母鸡。 很快在篱笆边上找到了两 只母鸡的尸体,它们也被咬断了脖子。 外婆气极了, 拿过一根竹竿, 见着狼崽就 打。 小狼崽被追得四处逃命, 撞开篱笆, 逃进了树林。 看着外婆追打小狼崽, 母 狼在窝里唔唔地叫着,流着泪。当天晚上, 四只小狼崽没有回窝。 第二天, 外婆打开鸡棚, 竟然又有三只母 鸡和一只麻鸭被活生生地咬断了头颈四只小狼崽为报复外婆, 竟然各自咬死 一只! 外婆火从心头起, 对着母狼就是一顿痛打 :
16、 “养不教, 母之过, 你这不知 好歹的畜生!你这忘恩负义的东西!”母狼也不躲闪,只是哀嚎着,流着泪。天亮了, 外公外婆听到轻轻的敲门声。 外公打开门一看: 门槛上坐着那条断 了后腿的母狼, 母狼的身后, 齐刷刷地躺着四只小狼崽的尸体, 小狼崽的嘴都被 咬得稀烂, 惨不忍睹。 母狼看到外公开了门, 拖着受伤的双腿, 缓缓地爬到门外 的大石头上,然后转过头,对着外公外婆,嗥嗥地大吼两声,滚下了悬崖。外公外婆都活了大半辈子, 从来没有听说过野兽会自杀的。 显然, 那四只小 狼崽都是被母狼咬死的。 外公外婆看到这个情景惊呆了。 他们不再为死去的鸡鸭 伤心, 反而为母狼杀死狼崽, 滚崖自尽, 感到过意
17、不去。 外公来到悬崖底找回母 狼的尸体,在屋后的树林里,把它和四只小狼崽埋在一起。当天夜里, 鸡棚里又传来了鸡的尖叫声。 外公外婆赶到鸡棚, 在雪亮的手电 光下,两只黄鼠狼正在咬着鸡的脖子 外公外婆明白了:原来咬死鸡鸭的凶 手,不是小狼崽,而是黄鼠狼!外公外婆眼里噙满了泪水(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小说开始部分写小狼崽和鸡鸭混熟了,互相之间没有一点惧怕,还能一起玩 耍, 是为了接近鸡鸭, 为后面小狼崽被外公外婆认为是咬死鸡和鸭凶手的情节作 铺垫。 B当外婆第一次给母狼吃鸡蛋的时候,母狼闻到了腥味,很快把嘴巴伸进食盆 里这
18、说明狼凶残贪婪的本性是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的不会因为人的恩情而改变。 C外公外婆养的鸡鸭被咬死的数量由一只鸡增加到两只鸡,再增到四只鸡鸭, 外婆的行为由追打小狼崽,到痛打断腿的母狼,感情也由生气逐步变为愤怒。 D小说结尾写外公外婆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泪水的背后有为母狼杀死狼崽、滚 崖自尽而感到的难过之情,也有对母狼一家的死感到的惋惜之情。5、小说中的母狼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5分)6、小说中有多处描写了母狼的叫声,每次叫声表现不同,心理也不一样。请选 择三处描写,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6分)( 三 ) 实 用 类 文 本 阅 读 ( 本 题 共 3 小
19、题 , 12 分 ) 阅读 下面 的文 字, 完成 79 题。材料一: 字母词指汉语中单独由字母构成, 或者由字母、 数字、 符号、 汉字混合构成的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 已成为汉语词汇 系统产生新词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对1990-2014年 人民日报 语料库中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现 代 汉 语 词 典 ( 第 六 版 ) 所 收 录 的 字 母 词 总 数 ( 244个 ) 约 占 25年 里 人 民 日 报 使用的字母词总数(约8000个) 的3%, 使用总词 次 (110748次) 约占所有 字母词使用总词次(近200000词次)的50%。词典收
20、录的244个字母词中, 高频使用的字母词 (66个) 约占27%。 其中字 母词GDP的使用频次最高并一直呈上升趋势, 与此同时 , GDP的汉译词 “国内生 产总值”的使用频次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趋势体现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 也体现出在词汇系统接纳这一经济领域术语的博弈时, 字母词形式所表现出的表 达 优 势 。 类 似 的 字 母 词 还 有A股 、CPI、 IPO等 。 还 有 一 类 高 频 字 母 词 的 使 用 频率与当时的社会热点有关, 波动较大。 如 WTO一词在 2001和 2002年使用频次特 别高, 与 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 WTO这一事件息息相关。 而字母词 A
21、PEC、 PM2.5 的使用频次, 与 2001年 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 近年来悬浮于空气中的细颗粒物 的社会热点话题密不可分。 还有些高频词如卡拉 OK、 VCD、 IP 电话等, 虽然 25 年总使用频次很高, 但是正处于年度使用频次变化的下降期, 进而可能进入低频 期。25年里 总使用 频次小 于50的字 母词被 划入“低频 字母词 ”,占 收录字 母词 总词条的40%。从语言学视角分析 , 导致低频的原因有: 第一, 接受度不如其汉 译 词 , 如AI ( 人 工 智 能 ) 、DC( 数 码 相 机 ) 等 ; 第 二 , 只 在 口 语 交 际 中 使 用 占 优势,如K歌等;
22、第三,只在非大众传播媒介,如专业领域交际中使用占优势, 如SSD(固态硬盘)、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等。综上所述, 在汉语系统中, 真正高频稳定使用的字母词总数并不多, 使用总 词次却很多,并通过反复使用而渐渐为人们所熟知。(摘编自王秋萍关于“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材料 二: 近来百名学者投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正式收录外来字母词涉嫌违法,引起了较大争议。 这些学者认为现代汉语词典违法,是因为语言文字法规定:“汉语言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但这一规定当时主要针对的是 汉语方言和不规范汉字(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字母词是汉语发展中出现的新 现象2001 年中
23、国加入 WTO 后,字母词才大量进入汉语。而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 2000 年公布的,对字母词的使用并未作出规定。“法 无禁止即可为”,因此,不存在现代汉语词典因收录字母词而违法的问题。当然,由于汉语发展了,汉语言文字使用中出现了新情况,相关法律应该对 此作出规定。笔者认为,语言文字法应该尽快修改,对字母词的使用等相关问题 作出规定。材料三:(摘编自邹玉华字母词入词典,既不违法又不违理)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字母词从最初的 39 条增至 244 条,表明字母词在 实际生活中使用范围扩展得相当快。我们也几乎处处都会碰到字母词。像 X 光、 B 超、QQ 这些词,都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但
24、也确有一些字母词,存在生造冷僻、 使用不当等现象。近日见报上一则标题:“教师节幼儿园老师不收红包,只收小 朋友 DIY 贺卡。”干嘛一定要用“DIY”替代“自做”?直讲“智商”挺好懂, 又何必定要玄乎成“IQ”呢?有些生造的字母词,更是一种人为的时髦。如分明 是中国自己的篮球联赛,却要用英文称作“CBA”,岂不见“中超”、“乒超” 这种实在的称呼也挺好嘛。此外,还有许多只在特定场合使用、专业人士才能懂 的字母词,像股票市场中的行话、药品说明书上用词、通讯传播术语等等,现在 常广泛使用在媒体上。这样滥用的结果,不仅很多人看不懂,而且易招人反感。可见字母词一滥,就难免走向反面。(摘编自李景瑞必须高
25、度重视净化语言生态)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三则材料都结合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而且 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都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B 三则材料分别侧重于字母词使用情况、 合法性、 负面影响这三个角度, 但 都围绕着“如何对待字母词”这一话题展开分析。 C 材料一对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较为详尽, 力求准确严谨; 而另两则材料 侧重于对新闻热点的评论,力求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 D 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 材料二持肯定的态度, 认为其合法、 合理; 材料 三则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并反对在生活中滥用字母词。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
26、不够合理的一项是( )(3 分) A 材料一选取 现代汉语词典 ( 第六版) 和 人民日报 作为调查的对象, 看重样本的权威性、典型性;材料三使用的论据较有生活气息。 B 材料一通过周密的调查分析得出明确的结论, 尽量避免引起争议; 而另两 则材料的观点则更加个性化,允许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争鸣。 C 材料一依照调查内容的性质进行分类 、 归纳, 体现调查的科学性; 另两则 材料则依照先述后评的思路来写作,体现评论的写作特点。 D 材料一语言准确 , 逻辑严密; 另两则材料的语言都比较通俗易懂。 材料三 比材料二在表达上更加口语化,因而比材料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9、 字母词的广泛使用, 对汉语
27、发展有哪些利与弊?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 、 古 代 诗 文 阅 读 ( 35分 )( 一 ) 文 言 文 阅 读 ( 本 题 共 4 小 题 , 19分 )周昌者, 沛人也。 其从兄曰周苛, 秦时皆为泗水卒史。 沛公立为汉王, 以周 苛为御史大夫,周昌为中尉。汉王四年, 楚围汉王荥阳急, 汉王遁出去, 而使周苛守荥阳城。 楚破荥阳城, 欲令周苛将。 苛骂曰 : “若趣降汉王! 不然, 今为虏矣! ”项羽怒, 烹周苛。 于 是乃拜周昌为御史大夫。 常从击破项籍。 以六年中与萧、 曹等俱封, 封周昌为汾阴 ;周苛子周成以父死事,封为高景侯。昌为人强力, 敢直言, 自萧、 曹 等皆卑下
28、之。 昌尝燕时 入奏事, 高帝方拥 戚姬,昌还走, 高帝逐得, 骑周昌项 , 问曰: “我何如主也?” 昌仰曰: “陛下 即桀纣之主也。 ”于是上笑之, 然尤惮周昌。 及帝欲废太子, 而立戚姬子如意为 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计即止。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 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 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 “微君,太子几废。”是后, 戚姬子如意为赵王, 年十岁, 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 居顷之, 赵 尧侍高祖。高祖独不乐, 悲歌, 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 赵尧进请问曰 : “陛下所 为
29、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威夫人与吕后有郤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 乎?”高祖曰: “然, 吾私忧之,不知所出。 ”尧曰: “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 相, 及吕后、 太子、 群臣素所敬惮乃可。 ”高祖曰: “然。 吾念之欲如是, 而群 臣谁可者?”尧曰:“ 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 素敬惮之。 独昌可。 ”高祖曰: “善。 ”于是乃召周昌, 谓曰: “吾极知其 , 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高祖 , 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不遣赵王于是太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 周昌至, 谒高后, 高后怒而骂周昌曰: “尔
30、不知我 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赵王, 何?”昌既征, 后使使召赵王, 赵王果来。 至长安月 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节选自 张丞相列传,有删改注:萧、曹:指萧何、曹参。燕时:“燕”通“宴”,即闲居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不遣赵王/于是 太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 B.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不遣赵王/于是 太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 C.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不遣赵王/于是 太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 D.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
31、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不遣赵王/于是 太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侯是指爵位名,一般是功劳大,爵位就高,分得土地也多。 B.左迁:贬官,降职。其他可以表示贬官、降职的词语有谪、左转等。 C.崩是指古代帝王和王后的死,亦可指古代诸侯之死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昌为人耿直,敢于直言。高帝曾经骑在周昌脖子上问他“我是什么样的君 主”,周昌直接说“陛下就是夏桀、商纣那样的君主”。 B.周昌不畏皇权
32、,正直刚强。高祖打算废黜太子立戚姬所生的儿子如意为太子, 周昌在朝廷极力劝谏,打消了高祖废除太子的念头。 C.周昌深得高祖皇帝的信任和重托。 高祖担心赵王年轻, 在自己去世之后无法保 全,于是调周昌任赵国丞相。 D.周昌对高祖忠心耿耿。 高祖死后, 周昌极力维护赵王安全, 赵王被吕后执意召 至长安,并且被毒药毒死,于是周昌就称病不上朝。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5分)(2)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5分)( 二 ) 古 代 诗 歌 阅 读 ( 本 大 题 共 2 小 题 , 11 分 )阅 读 下 面 这 首 词, 完 成 1
33、4 15题。纱窗 恨答冠 月韵 田茂遇笛声阵阵因风送,老天涯,一声入破偏凄切,落梅花。雕盘处,千山黑雪, 马嘶外,万里黄沙。算春宵归梦,好还家。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 分) A.“老天涯” 之“ 老” 字,可见驻守塞外时间之久,流露出诗人的不满之情。 B.“笛声” 意象包含愁苦,上阕既写笛声高亢凄厉,也写诗人心中愁苦凄凉。 C.落梅花, 一是指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飞飞落落, 飘飘洒洒落下的情景, 一是指 梅花落的曲子。 D.“黑雪” ,雪是白色,而诗人着一“ 黑” 字,正写出夜晚所见之景。 E.“雕盘处” ,“ 马嘶外” ,地域辽阔,突出了边塞的特点。这一句再现了边塞的壮 阔景致。15、
34、 这首诗感情感情丰富, 说出诗歌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词简析. (6 分)( 三 ) 名 篇 名 句 默 写 ( 本 题 共 1 小 题 , 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再别康桥中 运用拟人手法,表现水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 “ , 。”(2) 荆轲刺秦王 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 , ”(3)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 ”,“重” 表现在“仁以为己任”,“远”表现在“死而后已。”第I I卷表达题三、 语 言 文 字运 用 ( 20 分 )17、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奥运火炬在南通传递的时候,热情的市民纷纷到大街上去观看火
35、炬接力的盛 况,很多居民小区都 了。 B小明、小雄两个男生是好朋友,他们能相互帮助, 。 C天地如此宽广,比天地更宽广的应该是人的胸怀,但真正做到 却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 D学习成绩差不是问题,向老师和成绩好的同学请教,要有 的精神是 关键。18.下 列 各 句 中 , 没 有 语 病 的 一 句 是 ( ) (3分)A.截 至 12月 底 , 我 院 已 经 推 出了 40多 次 以 声 光 电 技 术 打 造 的 主 题 鲜 明 的 展 览 , 是 建 院90年 来 展 览 次 数 最 多 的 一 年 。B.书 法 是 我 国 优 秀 的 传 统 文 化 , 近 年 来 在 教 育 部 门
36、 大 力 扶 持 下 , 使 得 中 小 学 书 法 教 育 蓬 勃 发 展 , 学 生水 平 大 幅 提 高 。 C.我 国 传 统 的 “二 十 四 节 气 ”被 列 入 人 类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代 表 作 名 录 , 使 得 这 一 古老 的 文 明 再 次 吸 引 了 世 人 的 目 光 。D这 家 公 司 虽 然 待 遇 一 般 , 发 展 前 景 却 非 常 好 , 许 多 同 学 都 投 了 简 历 , 但 最 后 公 司 只 录 取 了 我 们 学 校 推 荐 的两 个 名 额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 她就有事失陪了
37、, 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 看看电视。 B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 太感谢了, 我会尽快璧还, 请您放心。 C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 环保又美观, 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 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 的确放任了些, 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 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字数不超过15个字。(6分)情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 当前, 学校最重 要的是培养 “独立之思想, 健全之人格” 的人才, 我们除了重视文化课的教育之 外, , 不仅让他们学到知识 , , 切实 增强他们的承受能力和
38、抗压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知识、 有思想、有担当的年青一代,支撑起国家的希望和未来。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法,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爆竹声声除旧岁” , 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 但会带来空气、 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 还可能引发火灾, 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 这样就可以避免发 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王海桐在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中提到
39、, 有人曾轻轻地说 “这孩子脑子还行, 就手挺笨的” , 这句话让她一直避免参加手工活动, 长大后一直不会折纸手工。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读高中二年级时, 劣迹满满, 许多老师对他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但他的国文老师王雨苍却没有嫌弃他 , 并且对他说: “我教了50年书, 一眼 就看出 你是个 能成 大 器的学生 。” 这 句 话让林 清玄感 动和震 撼。为了 不辜 负老师的一片苦心,他从此发奋努力,决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生活中, 有时候人家的一句话会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心里, 让我们久久不能忘 怀,激励我们奋斗;或束缚我们的手脚,让我们无法舒展。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或感受, 以 “一句话的影响” 为标题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记叙文,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