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50068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分值:100 分 时间:6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涂在机读卡的相应位置上。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读下边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 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着区域间的(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开放性 D 阶段性3划分几类

2、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A 根据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开发 B 引导人口跨区域有序流动C 通过政策干预使各区域同化 D 进一步明确区域间的界线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不同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 -4上图中箭头甲表示的要素最不可能是( )A 资金 B 产品 C 劳动力 D 技术5上图示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有可能造成( )A M 地经济发展趋缓 B N 地环境质量下降C M 地能源更加短缺 D N 地就业压力加大每个区域的发展基本都要经过初期、成长、转型和再生四个阶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区域在成长阶段的主要特征有 ( ) A 环境污染严重,

3、地价下降 B 区域经济发展达到空前规模C 区域内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D 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顿7区域进入“再生阶段” ,区域的加工制造业将( ) A 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B 以技术密集型为主C 以高污染、高能耗工业为主 D 以资源密集型工业为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高邮市委书记勾凤城日前接受新华网访谈时说“精准扶贫需要情怀+智慧” 。完成下面小题:- 3 -8党的十九大的提法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 地理环境决定论 B 人类中心论 C 人地伙伴论 D 人地相关论9 “精准扶贫”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 )A 阶段性 B 公平性

4、C 持续性 D 共同性读“人地关系演变阶段图” ,完成下列各题。10阶段中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雾霾频发 水土流失全球变暖森林破坏A B C D 11阶段所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 ) A 地理环境决定论 B 人类中心论 C 人地伙伴论 D 天人合一论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是 21 世纪发展的两大新亮点,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重要、最现实的选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12促使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A 古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长久B 很多地区资源能源严重短缺,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C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

5、国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D 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3目前,影响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大障碍是( )A 庞大的人口压力 B 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4 -C 严重的环境问题 D 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14关于图中 a、b、c、d 利用和治理措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a 处通常用作耕地B b 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C c 处应大力植树造林D d 处宜打坝建库15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 )植树造林 平整土地 修建水库 深耕改土A B C D 1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 黄土

6、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 黄土土质疏松 森林破坏严重A B C D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北方荒漠化土地面积达 149 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 155, 日趋严重的土地沙化正影响着西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人们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B 降水减少,蒸发加剧所致- 5 -C 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致 D 气候干旱所致18防治荒漠化行之有效的方法应是( )A 恢复自然植被 B 普及防治荒漠化知识C 集资防治 D 设置大沙坝固沙德国鲁尔区从 20 世纪 6080 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

7、。下图为“鲁尔区产业结构示意图” (其中表示 1958 年,表示 1995 年)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9鲁尔区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是( )A 重丁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 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比重降低C 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D 钢铁企业规模缩小,化学企业规模扩大20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地区,有的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 靠近海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B 鲁尔区西部和荷兰劳动力丰富C 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D 盛行风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污染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 ,完成下面小题:- 6 -2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

8、区位优势是( )接近煤炭产地 水源充沛 廉价劳动力多 市场广阔 水陆交通便利A B C D 22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包括我国的京津唐工业基地 振兴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 振兴老工业基地应以深圳为表率,促进经济的发 展 以辽中南工业基地为主A B C D 读“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23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工业发达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径流量小蒸发量大 耕地比重大 中低产田分布广A B C D 24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启动时,水源区必须最先解决的问题是( )A 河道的淤积 B 水质污染C 地下水位的下降 D 土壤的盐碱化- 7 -2

9、5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 )A 回补地下水 B 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C 土壤次生盐碱化 D 长江河口海水倒灌2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A 沿线附近城市酸雨危害严重 B 经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草原带C 输水到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 D 要解决沿线冻土、断层等问题,施工难度大读“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27影响西气东输主干管线走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 地形类型 B 城市分布 C 资源状况 D 人口28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B 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其能源紧张状况C

10、 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D 该管线东西跨距大,沿线各自然带大致呈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29为保证稳定的气源,国家计划在新疆建设“煤制气”(即将煤转化成燃气)工程,我国将新疆“煤制气”作为补充气源的主要原因是( )A 新疆“煤制气”运输成本低 B “煤制气”生产成本低,储量大C 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储量有限 D 提高新疆煤炭资源转化速度30关于西气东输工程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8 -A 管道途经的中西部地区生态较为脆弱,不注意保护,将会造成生态破坏B 管道途经的中西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会出现水土流失问题C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解决西部

11、地区因森林破坏而造成的环境压力D 西气东输工程会造成沿线地区植被破坏,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害无利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将答案涂在机读卡的相应位置上,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 B。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31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区域内部不存在差异性。( )32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区域开放性的体现。( )33人地伙伴论提出之后,全球地理环境便向良性方向发展。( )34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人地伙伴论。( )35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目的。( )36我国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目

12、的是减少资源消耗,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 )37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38面对我国 湿地面积逐年较少的问题,可采取退耕还湿、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措施。( )39建立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0.我国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不足问题。( )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0 分。41近些年,中国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说法,该方案指出“新三大地带”包括远西部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依据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9

13、 -(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请从社会经济因素列举划分的指标有 。(2)阅读表格,根据数据概括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的特点_。(3)从自然地理特征方面列表对比分析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和远西部地带的差异,- 10 -42.图甲为德国鲁尔区,图乙为中国辽中南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鲁尔区和辽中南地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都是_ _。它们均拥有丰富的_(能源),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该能源的优势地位逐渐被_和天然气所取代。(2)近几十年来,这两个地区的一部分重工业布局向海港城市靠近 ,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_优势。(3)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请你为辽中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_ _、_。

14、43读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区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 500 亿度。材料二:“皖电东送”示意图。- 11 -(1)淮南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沪宁杭”工业区除了上海以外还有 和 两个中心城市,该地区现阶段成为中 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具备了哪些条件? (3)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和经济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12 -参考答案1B2B3A【解析】1该图各区域降水量在一定范围内,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B 对。自然地理区域边界是模糊的,A、C 错。图示区域等级相同

15、,不能体现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C 错。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着区域间的差异性,B 对。区域整体性反映区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A 错。与开放性、阶段性无关,C、D 错。3划分几类区域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开发,A 对。我国目前人口流动是自发性的,引导人口跨区域有序流动不是主要目的,B 错。不能通过政策干预使各区域同化,C错。无法明确自然区域间的界线,D 错。点睛:区域有一定的面积、范围,但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如行政区界线。有的是模糊的,如自然区界线。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开发。4C5

1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联系,要求学生熟悉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生产要素流动情况,熟悉生产要素的流动对各地区造成的影响。4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流动的主要是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流动的主要是资源、劳动力,图中箭头甲表示的要素最不可能是劳动力,选择 C。5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资源和劳动力促进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A 错;一部分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但是也带来了环境压力,B 对 D 错;一部分产业的转移 M 地能源问题得到缓解,C 错;选择 B。6C7B【解析】6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

17、表现出缓慢发展的趋势。区域在成长阶段表现为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区域内矿产资源日趋枯竭。区域经济发展达到空前规模是区域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额特征,选 C。7区域进入“再生阶段” ,区域的加工制造业将以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选 B。- 13 -8C9B【解析】8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人地协调、人与环境的和平共处,体现了人地伙伴论,选 C。9 “精准扶贫”使扶贫更落到实处,扶贫效果更为显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10D11B【解析】试题分析:10阶段是农业社会,人类经济活动以农业生产为主,可能产生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雾霾频发、全球变暖主要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发生在工业社会。1

18、1阶段是工业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产生了人类中心论的人地关系思想。考点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12C13A12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资源和环境问题非常突出,致使我国发展经济面临巨大的压力,所以我国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循环经济。C 正确。13资源短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问题,但不是最大障碍。我国资源的相对短缺,主要是由于人口过多造成的。我国的环境问题确实令人担忧,而这种环境问题的出现,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庞大的人口数量。故 A 正确,B、C 错误。D 说法错误。14B15A16C【解析】14图示为黄土高原地区,

19、a 处地形平坦,通常用作耕地,A 合理。b 处是缓坡,适宜开垦成梯田,但该地水资源短缺,不适宜种植水稻,B 不合理,选 B。c 处是河谷,水土流失严重,应大力植树造林,C 合理。d 处宜打坝建库,使泥沙淤积,平整土地,涵养水源,D 合理。15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植树造林,对。平整土地,对。该地土质疏松,修建水库不能治理水土流失问题,错。深耕改土易造成水土流失,错。C 对,A、B、D 错。1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易被流水侵蚀,对。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对。黄土土质疏松,易被侵蚀,对。森林破坏严重不是自然原因,错。C 对,A、B、D 错。17C18A- 1

20、4 -17本题要求“人为原因” ,故排除 B、D(自然原因) 。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植被破坏,加剧土地荒漠化,C 正确。人们发展工农业生产主要是造成环境污染,A 错误。18恢 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将水分条件较好,并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促进植物天然更新,或者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这是改造和利用荒漠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故 A 正确。19C20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能力和鲁尔区发展变化。读图是关键,通过图中的数据可以完成第 1 题,学生要熟悉钢铁企业的发展的条件。19从图中可以读出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

21、学工业比重上升,C 对;图中不能读出轻工业比重和第二产业的比重,AB 错;也不能读出钢铁企业规模和化学企业规模,D 错。20. 铁矿石要从海外进口,炼铁厂集中到西部地区,有的高炉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靠近海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选择 A。21D22C【解析】本题组考查东北老工业基地。 (1)德国鲁尔区是发达地区,不可能廉价劳动力多。(2)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鲁尔区接近,振兴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21德国鲁尔区是发达地区,不可能廉价劳动力多,据此选 D。22东北老工业基地属于资源型工业基地,与鲁尔区接近,振兴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23C24B25C

22、26C【解析】【分析】23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故 C 正确。24南水北调东线流经东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工农业生产密度大,工业污水、农田废水和生活污水很容易造成调取的水源被污染,所以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启动时,水源区必须最先解决的问题是避免调取的水被污染,故 B 正确。25南水北调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加剧土壤的盐碱化,C 正确。回补地下水、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为有利影响,不合题意。南水北调对长江水量影响不大,不会造成长江河口海水倒-

23、 15 -灌。故排除 A、B、D。2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目的地为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人口密度大,工农业发达,对水的需求量大;但降水少,地表径流缺乏,所以缺水严重。故 C 正确。我国酸雨危害严重的地区为南方地区,南水北调中线途经地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沿线无冻土分布。A、B、D 错误。【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南水北调的 主要因素东线与中线的特点即可,并结合正确的审题。比如“最先解决” 、 “不利影响”等。27B28D29D30A【解析】【分析】27注意“经济因素”的要求,排除 A、C。西气东输工程可以提高新疆及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除满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

24、需求外,沿线各地区也受益,故其选线在缩短线路的同时,应尽量满足更多沿线城市的能源需求,与人口无关。B 正确,D 错误。28西气东输连接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东西方向水分条件的递变而形成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D 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答案,故选 D。29新疆煤炭资源丰富,我国将新疆“煤制气”作为补充气源的主要原因是提高新疆煤炭资源转化速度,D 正确。30管道途经的中西部地区生态较为脆弱,不注意保护,将会造成生态破坏,A 正确。管道途经的中西部地区中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西部地区降水少,植被主要是温带荒漠;西气东输工程会优化沿线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而且只要严格执行环

25、境保护的要求,不会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故 B、C、D 错误。【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影响交通线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和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不同的影响,并结合正确的“审题” 。31B【解析】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完全相同是没有的。32A【解析】区域内部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区域开放性的体现。33B【解析】人地伙伴论提出之后,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从理论到- 16 -实践的过程。34B【解析】人地伙伴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

26、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 的伙伴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喻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强调的是环境的作用。故说法错误。35B【解析】试题分析:在可持续发展复 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的持续发展是目的。正确。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36A【解析】人类生产过程中,向环境索取资源,浪费资源,向环境排放大量废弃物,污染破坏环境。导致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我国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资源消耗,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说法正确。37A【解析】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影响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所以黄土高原可

27、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38A【解析】湿地面积减少,主要是发展粮食生产,大量开垦成耕地的结果。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等功能,面对我国湿地面积逐年较少的问题,可采取退耕还湿、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等 措施。说法正确。39A【解析】建立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是资源型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多元化产业结构可以增加新的生长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40. A41(1)社会经济因素:农业、工业、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等 (2)面积不足全国的 15(178);人口却逼近全国的一半,人口密度远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 年,该地带生产总量占全国的一半多;人均生产总值为 1593

28、6 元,远高于其他两- 17 -个地区,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42.(1)钢铁工业 煤炭 石油 (2)交通 (3)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营造绿色空间;消除污染,美化环境43(1)地处我国中东部,临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但能源缺乏的地区,能源市场需求量大;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2)南京 杭州条件:位于我国海岸线中部,长江入海口,临近日韩,地理位置优 越;对外开放较早,资本雄厚;人才和科技实力突出;水陆交通便利;中国经济中心-上海在该地区的辐射效应突出。(3)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调整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