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49737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中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8-2019 高三物理第一次月考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4 小题;1-10 题单项选择;11-14 题多选,选不全得 2 分,错选不得分)1.伽利略曾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他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2.“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

2、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 “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 v 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 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 t0(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A. B.vt0(1vt2)t02tC. D.vt202tv t t0 22t3.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同时受到在同一直线上的力 F1、 F2作用, F1、 F2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在 02 t 时间内( )A.离出发点越来越远 B.速度先变大后变小C.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D.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4.如图所示, a、

3、b、 c 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中,图线 c 是一条 x0.4 t2的抛物线.有关这三个物体在 05 s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c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t5 s 时, a 物体速度比 c 物体速度大D.a、 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相同- 2 -5.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 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 m 的小球 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 30角且绷紧,小球 A 处于静止,对小球 A 施加的最小的力是( )A. mg B. mg332C. mg D. mg12 336.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

4、体 A 在斜向上的拉力 F 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关于下列物体受力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 A 可能只受到二个力的作用B. 物体 A 一定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 物体 A 一定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D. 物体 A 可能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a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 v 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3 -8.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加速上坡时,盘腿坐在座椅上的一位乘客( ) A.处于失重状态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C

5、.受到向前(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D.所受力的合力竖直向上9.如图所示, 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 B 端用绳子固定在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绳子被剪断瞬间, A、 B 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A.都等于 B. 和 0g2 g2- 4 -C. 和 0 D.0 和MA MBMB g2MA MBMB g210.如图所示,开口向下的“”形框架,两侧竖直杆光滑固定,上面水平横杆中点固定一定滑轮,两侧杆上套着的两滑块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连接滑块 A 的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连接滑块 B 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2 ,则 A、 B 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

6、)A.2sin 1 B.2cos 1C.12cos D.12sin 11.(多选)如图所示,顶端附有光滑定滑轮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三条细绳结于 O点.一条绳跨过定滑轮平行于斜面连接物块 P,一条绳连接小球 Q, P、 Q 两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另一条绳 OA 在外力 F 的作用下使夹角 90,现缓慢改变绳 OA 的方向至 90,且保持结点 O 位置不变,整个装置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 OA 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斜面对物块 P 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C.地面对斜面体有向右的摩擦力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物块 P 和斜面体的重力之和12(多选)如图所

7、示,光滑斜面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一个物体由 A 点静止释放,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度vB vC vD vE1 22 3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B tC tD tE1 22 3C物体从 A 到 E 的平均速度 vBv D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均相等13.(多选) 如图所示,质量为 m1的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t0 时刻起,给木块施加一水平恒力 F.分别用 a1、 a2和 v1、 v2表示木板、木块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图中可能符合运动情况的是( )- 5 -14.(多选)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 A,环 A 与球 B 间用一轻

8、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 mA、 mB,由于 B 球受到风力作用,环 A 与 B 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球受到的风力 F 为 mBgtanB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 B 球的拉力保持不变C风力增大时,杆对环 A 的支持力保持不变D环 A 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BmA mB二、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18 分)15.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 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 OB 和 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乙中的 F 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是_.

9、(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16.如图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 的交流电源在小车自身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通过多次改变小车中砝码质量的方法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6 -(1)在该实验中应该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吊盘重力不计)作为小车所受外力,用计时器装置装置测小车的加速度(2)保持小车质量一定,改变吊盘所放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分析此图线的 OA

10、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此图线的 AB 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3)有关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B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C此实验只需平衡一次摩擦力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电源再释放小车(4)如图为实验中获得的某一条纸带,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 s1、 s2、 s3根据纸带上计数点的情况,求得加速度的大小 a= m/s 2(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5)图丙为研究“在外力一定条件下,物

11、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时所得的实验图象,横坐标 m 为小车上砝码的质量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 k,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 b,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 ,小车的质量为 - 7 -三、计算题(共 35 分)17.(16 分)如图所示,云南省彝良县发生特大泥石流,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司机突然发现在距坡底 240 m 的山坡处泥石流以 8 m/s 的初速度、0.4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倾泻而下,假设泥石流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 1 s,汽车启动后以 0.5 m/s2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试分析司机能否安全脱离.18.(19 分)如图

12、所示,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为 =30,两轴心间距离 AB 的长 L=6m,传送带以 v=5m/s 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当 t=0 时在 A 点无初速度释放一块煤(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23,g=10m/s 2,问:(1)煤块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多大;(2)煤块从开始运动到与传送带共速所用时间;(3)若传送带运动过程中被卡住突然停止运动,此时煤块开始做减速运动,且恰好能到达B 点,求煤块开始减速的时刻四选修必做题(共 15 分)19.(5 分,选对一个 3 分,选对两个 4 分,全对 5 分,选错一个扣 3 分,不出现负分)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t0 时刻的波

13、形如图所示,质点 P 的 x 坐标为 3 m已知任意振动质点连续 2 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 0.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速为 4 m/sB波的频率为 1.25 HzC x 坐标为 15 m 的质点在 t0.6 s 时恰好位于波谷- 8 -D x 坐标为 22 m 的质点在 t0.2 s 时恰好位于波峰E当质点 P 位于波峰时, x 坐标为 17 m 的质点恰好位于波谷20.(10 分)如图所示, AOB 是截面为 圆形、半径为 R 的玻璃砖,现让一束单色光在横截面14内从 OA 靠近 O 点处平行 OB 射入玻璃砖,光线可从 OB 面射出;保持光束平行 OB 不变,逐渐增大入射点与 O 的距离,当入射点到达 OA 的中点 E 时,一部分光线经 AB 面反射后恰好未从OB 面射出.不考虑多次反射,求玻璃的折射率 n 及 OB 上有光射出的范围.- 9 - 10 - 11 -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