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47168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 年 黑 龙 江 省 大 庆 实 验 中 学 高 一上 学 期 第 一 次 月 考 地 理 试 题地 理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2、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蓝月亮”应属于( )A 行星 B 恒星 C 卫星 D 彗星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A 太阳 B 恒星 C 行星 D 地球“Its n

3、ot just planet,Its home”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A 质量在八颗行星中最小 B 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不同C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 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4地球上有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条件,是因为( )A 地球的质量适中 B 地球的体积适宜C 日地距离适中 D 地球的卫星数目适量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上的许多现象与太阳密切相关。完成下列各题。5太阳的能量来源于( )A 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 B 内部物质的核裂变反应C 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D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6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

4、射无关的是( )A 生物的形成 B 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 煤、石油的形成 D 火山的喷发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 22 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7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的温度B 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来源于地下,不是来源于太阳能C 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D 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地表环境产生影响8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A 行进中的赛车 B 煤球炉 C 太阳能电池 D 地热发电站2018 年 09 月 19 日中国科学院

5、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报告:在过去 24 小时中,太阳活动很低。日面上没有黑子。该期间无 C 级及以上耀斑发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9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太阳活动常见的类型有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B 太阳活动周期大体上约为 11 年C 黑子数量多,个较大的时候,其它太阳活动较弱D 耀斑出现在色球层,黑子出现在光球层10太阳活动剧烈时会对地球产生较大的影响,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活动剧烈会使带电粒子(质子、电子)形成的电流冲击地球磁场磁暴B 河流的洪涝灾害与太阳活动一定无关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C

6、耀斑大量爆发时会产生射电,干扰无线电长波通讯D 太阳风产生的气体会使高纬地区出现极光现象据美国宇航局报告,2014 年太阳黑子出现次数相对较多,预计 2019 至 2020 年达到最低值。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据材料推测( )A 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 56 年B 未来 12 年地球温度会显著下降C 未来 12 年太阳耀斑出现次数可能增多D 未来 12 年卫星通信受太阳活动干扰可能会减少12需特别关注太阳活动预报的部门有( )电信部门 冶金工业部门 航天部门 商业零售部门A B C D 读地球某日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各题。13图示这一天,最有可能的节气是(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7、 冬至日14此时最接近下列哪一个节日( )A 劳动节 B 儿童节 C 元旦节 D 国庆节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 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5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16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C 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17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

8、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 B C D 2017 年 8 月 8 日,在我国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 70 级地震,震源深度 20 千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8此次四川阿坝州九赛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19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 12 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 12 秒”,在这 12 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 12 秒”确定的依据是( )A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 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

9、,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 的实际距离约为 MN 的 2 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0与 N 点关于地轴对称的坐标为( )A (60N,20E) B (60N,160W)C (60S,20E) D (60S,160W)21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B 乙区域的面积约是甲区域的 4 倍C 甲区域位于西半球,乙区域位于东半球D 甲区域面积约是乙区域的 1/222在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3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序号是( )A B C D 24关于黄赤交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黄赤交角

10、度数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一致的 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不同的年份变化很大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A B C D 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等分为四份。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5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 甲到乙 B 乙到丙 C 丙到丁 D 丁到甲262016 年 2 月 8 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最靠近( )A 甲点 B 乙点 C 丙点 D 丁点王先生于 2017 年 1 月 1 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为“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

11、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7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A 9 小时 B 11 小时 C 13 小时 D 15 小时28王先生出发时为 1 月 1 日,到达时为 12 月 31 日,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A 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 起飞与降落两地分属不同半球C 起飞与降落两地经度差异显著 D 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29下图是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的情况,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北京时间 2018 年 5 月 4 日 0 时 6 分,我国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颗亚太 6C 通信卫星

12、。亚太 6C 卫星将接替在轨的亚太 6 卫星,用于亚太等地区的卫星通信和卫星广播服务,支持区域电视广播、通信、互联网、多媒体传输,可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更多支持。完成下列各题。30中国留学生小李在纽约(西五区)观看直播时,当地时间是( )A 4 日 11 时 6 分 B 4 日 13 时 6 分 C 3 日 11 时 6 分 D 3 日 13 时 6 分31当亚太 6C 卫星发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 B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C 大庆昼短夜长,白昼逐渐变短 D 大庆昼长夜短,白昼逐渐增长读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各题。32四图中表示夏至日晨线分

13、布状况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33图甲中,与 B 地相比,A 地随地球自转的速度( )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 B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小C 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较大 D 角速度较小,线速度相等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 28 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曰中央。”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34“黑气”在图中指的是( )A B C D 35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 E、F、G 分别代表( )A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C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 光球层、日晃层、色球层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36读下图(阴影部

14、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判断图示所在的半球_,日期_。(2)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图中晨线是弧_。(3)把 A、D、E 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_;若有一发炮弹从 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 D、乙所在经线的_(东侧或西侧)。(4)计算 E 点地方时_,C 点的地方时_,B 点的昼长是_小时。(5)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_。三、综合题37下面两图中,左图是“地球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位置示意图”,右图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地球运动到左图中标注的位置时,对应的节气分别是:A、_;B、_;C、_;D、_。(2)左图中地球公转运动从 A

15、到 B 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右图的移动过程是_(字母表示);在此期间,大庆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经过 a-b-c-d 四个过程,所用的时间为( )A一个回归年 B一个恒星年 C一个太阳日 D一个恒星日(4)描述地球从 A 位置公转到 C 位置期间公转速度的变化。2018-2019 学 年 黑 龙 江 省 大 庆 实 验 中 学 高 一上 学 期 第 一 次 月 考 地 理 试 题地 理 答 案1C2B【解析】1读图可知,“蓝月亮”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应是卫星,故 C 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2“从图可知“蓝月亮”绕行星运行,行星绕恒星运行,恒星能发出光和热,行星和卫星不能

16、发光发热,但是可以反射来自恒星的光线所以“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恒星。选 B.3D4. C【解析】3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是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D 对。质量在八颗行星中最小的是水星,A 错。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相同,B 错。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是普通性表现,C 错。4. 地球上有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条件,是因为日地距离适中,C 对。地球的质量适中、地球的体积适宜是能够吸引住一定大气的条件,A、B 错。地球的卫星数目适量与温度适宜无关,D错。5C6D【解析】本题组考查太阳的能量来源和太阳辐射。5太阳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即两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的过程,在此

17、过程中释放出能量。C 选项正确。6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煤、石油是地质时期转化的太阳能形成的。A、B、C 有关。火山爆发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D 符合题意。7B8D【解析】7太阳辐射是地球表层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A 正确。太阳辐射是促使地球上水循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C 正确;太阳辐射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地表环境产生影响,D 正确。煤、石油等能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故 B 错误。该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所以答案是 B。8地热发电站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故与太

18、阳辐射无关,答案选 D。赛车利用的是汽油或电能,无论是火电、水电,其最终的能量来源都是太阳辐射;煤球炉利用的是煤炭,是地质历史时期植物残体所形成的,而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太阳能;太阳能电池直接利用太阳能。故 ABC 错。考点:该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点睛】能源按照其形成和能量来源可以分为: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如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生物能等;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如核能、地热能;天体引力能,如潮汐能等9C10A【解析】9太阳活动常见的类型有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A 正确;太阳活动周期大体上约为11 年,B 正确;黑子数量多个较大的时候,其它太阳活动较强,C 错;耀斑出现

19、在色球层,黑子出现在光球层,D 正确。本题是方向选择,故只能选 C。10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故 C 错;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故 A 正确;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故 D 错;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故 B错。综上所述,答案选 A11D12B【解析】11太阳活动的周期为高峰年到下一个高峰年之间的时间,大约为 11 年,A 错误;未来12 年地球处于太阳活动低峰年,太阳活动减弱,但对温度影响不

20、大明显,B 错误;未来 12 年为太阳活动低峰年,太阳耀斑出现次数可能减少,C 错误;太阳活动减弱,未来 12 年卫星通信受太阳活动干扰可能会减少,D 正确。故答案选 D 项。12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爆发时,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因此电信部门需特别关注太阳活动预报,对;太阳活动爆发时,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也会干扰和破坏空间探测器的设备和运行,甚至威胁到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宇航探测设备必需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要对地球附近以及航线区域的磁场状况、太阳风状况有详细的了解,并考虑好预防措施,正确,因此正确,故答案选 B 项。1

21、3D14. C【解析】13读图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冬至日,故 D 正确;春分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分,故 AC 错误;夏至日北极圈以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故 B 错误,所以该题选 D。14. 由上题,图示为冬至日,在 12 月 22 日前后,劳动节为 5 月 1 日、儿童节为 6 月 1 日、元旦为 1 月 1 日、国庆节为 10 月 1 日,元旦距离冬至日最近,故该题选 C。【点睛】根据太阳光照图判断季节的方法: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所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夏至日北极圈以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出现极夜现象,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分。15B16D【解

22、析】本题考查了地球内部圈层。15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材料中所说的地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熔岩释放的能量,而熔岩物质主要分布在软流层。题干中所说的熔岩物质主要分布在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里,而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故选:B16据上题分析可知熔岩所在圈层在上地幔,与地壳的界面是莫霍界面,故 A 错;该界面处横波和纵波波速都明显加快,故 B 错,D 正确;该界面的地下深度陆地上比海洋上大,故 C 错。【点睛】本题考查了软流层的特点,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由塑性物质组成,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17A【解析】由于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所以当横波遇到油气资源时,横波会突然消失,

23、根据这一特点,即可选出答案。故选 A。18A19A【解析】18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的最上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 17 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 33 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 70 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根据震源深度 20 千米,说明此次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故 A 项正确。其它选项可排除。19本题主要考查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点。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和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纵波快,横波慢,故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

24、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 秒,A 项正确。其它选项可排除。20B21D【解析】20根据题意可知 MN 所在纬线为 60N,根据经纬度变化规律可知 N 点经度为 20E。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纬度相同,经度互补,东西经相反,B 正确。21QR 的实际距离约为 MN 的 2 倍,且单位经线上长度不变,因此乙区域面积约为甲区域的2 倍,B 错,D 正确;根据东西半球划分依据,甲区域位于东半球,乙区域位于西半球,20E 以东到 160W 为 180,所以,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东北方向,A 和 C 错。【考点定位】经纬网判读,地球上方向判断【名师点睛】在地球上判断方向时必须坚持劣弧原则,即做比较的点

25、必须在“同一半球”。如果两点东西经度差大于 180,则东西方向翻转。即由某点向东推到另一点经度超过了 180,则后者在其西侧。判断南北规则与之类似。22D【解析】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俯视是顺时针,北极上空俯视是逆时针,故两图正确。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3A24A【解析】23黄赤交角是赤道平面与地球绕日公转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图中是黄赤交角,是黄道面与地轴的夹角,是黄道面,是赤道面。选 A 正确。24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黄赤交角度数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一致的,正确;黄赤交角是赤道平面与地球绕日公转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错

26、。选 A 正确。【点晴】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界线是 2326N,即北回归线;最南界线到2326S,即南回归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在 2326S2326N 作周年往返移动。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也决定了地球上五带的范围。25A26. B【解析】25根据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公转经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快;经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故结合图示,甲乙段位于近日点两侧,公转速度最快,故所用时间应最少,故 A 项正确。26. 结合图示近日点和远日点位置判断,P 位置接近冬至日 12 月 22 日,2 月 3 日应处于 12月 22 日到 3 月

27、 21 日之间,故判断位于乙处,B 项正确。27B28C【解析】27王先生于 2017 年 1 月 1 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出发时北京时间为 1 月 1 日 0 点 15 分,由于旧金山位于西八区,两地相差 13 个时区,区时相差 13 个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旧金山比上海晚 13 个小时。此时旧金山时间为 12 月 31 日 8 点 15 分,到达时为西八区 19 点 20 分,因此飞机飞行 11 小时 05 分,所以 B 正确。28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上海和旧金山的经度不同,故有时差,本题只有 C 正确。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飞机飞行方向

28、也是自西向东,方向相同,因此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29D【解析】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使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根据该理论可知,北半球的河流右岸侵蚀,左岸沉积,南半球的河流左岸侵蚀,右岸沉积,故 D 项正确。30C31D【解析】30利用东加西减的方法进行计算,美国纽约(西五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相比向西差13 个时区,2018 年 5 月 4 日 0 时 6 分减去 13 小时为 5 月 3 日 11 时 6 分,所以该题选 C。31根据所学知识,5 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故 AB 错误;此时为北半球的夏

29、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季节为 7、8 月份,故 C 错误;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故 D 正确,所以该题选 D。【点睛】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公式。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 小时两地的时区差数说明:若所求在已知地的东边,选用“+”,西边选用“-”。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数为大的时区序数减去小的时区序数;若两地分别为东时区和西时区,时区差数则为两地时区序数之和。求得的时间是 0 至 24,为当日时间。24 点也可写作次日零点。若求得的时间大于 24 时,则所求地已进入明天,钟点要减去 24 小时,日期则要加 1;或求得的时间为负值,则所求地应该为昨

30、天,钟点要加上 24 小时,日期则要减去 1。32C33C【解析】32晨线是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界线,据此,甲、丙为晨线。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据此选 C。33图甲中,与 B 地相比,A 地位于赤道,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但二者的角速度相等,据此选 C。【点睛】晨线是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界线,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除极点外,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34A35B【解析】34“黑气”在图中指的是太阳黑子,根据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应是光球层的处,A 对。 、在色球层,B、C 错。在日冕层,D 错。35结合太阳外部大气结

31、构,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 E、F、G 分别代表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B 对。A、C、D 错。考点:太阳大气结构,太阳活动主要类型。36(1)南,12 月 22 日(2)(90W,23.5S),AB(3)A、D、E,东(4)12 时,18 时,24 小时(5)2 时【解析】(1)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南极点俯视是顺时针,图中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了极昼,是冬至日,及 12 月 22 日。(2)东经度增大方向是地球的自转方向,图中的 90是东经 90,故与之相对的是西经90。由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是正午的 12 时所对应的经线(即直射的经线),故可知直射的经度对应 90W。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2、即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90W,23.5S)。晨线是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界限,图中晨线是弧 AB。(3)地球自转线速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图中纬度由低向高是 ADE,故三地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A、D、E;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若有一发炮弹从 D 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 D、乙所在经线的东侧。(4)图中 E 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故其地方时为 12 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 18 时,故 C 点的地方时 18 时,B 点位于南极圈上,出现了极昼,则昼长是 24 小时。(5)图中 90E 处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是新的一天 0 时,北京时间是 120E 的地

33、方时,两地经度相差 30,时差 2 小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故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2 时。37(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2)d;昼长夜短,且白昼变长(3)A(4)先变慢,后变快【解析】(1)B 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夏至日;D 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冬至日。根据地球是自西向东公转,可知 A 点是春分日,C 点是秋分日。(2)地球公转运动从 A 到 B 期间,是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方向运动,对应的字母是 d。此期间大庆的白昼渐长,且昼长夜短。(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周期是 1 回归年。(4)地球公转运动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近日点是 1 月初速度快、远日点始 7 月初速度慢;从 A 到 C 是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故速度是先变慢后边快。考点定位: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点晴】此题解题的关键是确定四大节气;公转示意图上,地轴已经画出了,在图中添画出赤道,再由太阳中心水平方向添画出太阳光线来,就可很清楚的看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此先判断出冬至和夏至,再结合公转方向判断出春、秋分。如图:地球公转至近日点,1 月初时,接近冬至日,速度最快;公转至远日点,7 月初,接近夏至日,速度最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