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41703 上传时间:2018-11-2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1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内容:术语、测量、试验、一般 路基施工(填、挖)、特 殊路基施工、路基检测,术语,路床: 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0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0m)和下路床(0.300.80m)。 路堤: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堤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指路面底面以下0.801.50m范围内的填方部分;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路堑: 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CBR(承载比): 表征路基土、粒料、稳定土强度的一种指标,即标准试件在贯入量为2.5mm时所施加的试验荷载与标准碎石材料在相同贯入量时所施加的荷载之比值,以百分率表示。,液限:由可塑状态到流

2、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 限。 塑限: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 塑限。 液性指数=(土的天然含水量塑限含水量)塑性指数。 塑性指数=液限含水量塑限含水量 液限、塑限的测定: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三角测量:通过观测相联系三角形内各水平角,并利用已知起始边长、方位角和起始点坐标确定其他各三角点水平位置的测量技术和方法。 导线测量:将一系列测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形式,并测定各折线边的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推算各测点平面位置的技术与方法。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相比较,导线测量其优点是布设灵活,要求通视的方向少,边长直接测定,粗度均匀。缺点是控制面积小,缺乏有效可靠的检核方法。,测量,

3、2.2公路高程测量应采用水准测量。在水准测量确有困难的地段,四、五等水准测量可以采用三角高程测量。,1、控制性桩点,应进行现场交桩,并保护好交桩成果。 2、 控制测量2.1各级公路的平面控制测量等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平面控制测量等级,3、 中线放样 3.1 路基开工前,应进行全段中线放样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 桩。 3.2 中线放样时,应注意路线中线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3.3 设计图纸和实际放样不符时,应查明原因后进行处理。 4、 路基放样 4.1 路基施工前,应对原地面进行复测,核对或补充横断面,发现问题时,应进行处理。 4.2 路基施工

4、前,应设置标识桩,对路基用地界、路堤坡脚、路堑坡顶、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标识清楚。 4.3 对深挖高填路段,每挖填35m或者一个边坡平台(碎落台)应复测中线和横断面。 4.4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中,标高控制桩间距不宜大于200m。 4.5 施工过程中,应保护好所有控制桩点,并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桩点。,试验,1、 路基施工前,应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试验 室。 2、 路基施工前,应对路基基底土进行相关试验。每 公里至少取2个点;土质变化大时,视具体情况增 加取样点数。 3、 应及时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的拟作为路堤填料 的材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土的试验项目包括 天然含水量、液限

5、、塑限、标准击实试验、CBR 试验等。 4、 使用特殊材料作为填料时,应按相关标准作 相应试验,必要时还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经批 准后方可使用。 压实度检测:灌砂法,灌水法,环刀法,一般路基施工,1 路基填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1 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填料。 1.2 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确需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滿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1.3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滿足设计要求后方可

6、使用。 1.4 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不得直接填筑于冰冻地区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1.5 填料强度和粒径,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注: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填方路基施工,1)原地面坑、洞、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符合表3标准. 2)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 3)对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上层。强度较小的填料应填筑在下层。在有地下水的路段或临水路基范围内,宜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 4)在透水性不好

7、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前,应在其表面设24%的双向横坡,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不得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 5)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6)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土质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 3 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注: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采用二级公路的规定。,1.6 压实度检测应符合以下规定 1)用灌砂法、灌水(水袋)法检测压实度时,取土样的底面位置为每一压实层底部;用

8、环刀法试验时,环刀中部处于压实层厚的1/2深度 2)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检测频率为每1000m2至少检验2点,不足1000 m2时检验2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 1.7 路堤填筑至设计标高并整修完成后,其施工质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土质路基施工质量标准,挖方路基施工,1、土方工程 1.1开挖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作为路基填料的土方,应分类开挖分类使用。非适用 材料应按设计要求或作为弃方处理。 2)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开挖。 3)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至边坡线前,应预留一定宽度,预留的宽度应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

9、的土层不受到扰动。 4)路基开挖中,基于实际情况,如需修改设计边坡坡度、截水沟和边沟的位置及尺寸时,应及时按规定报批。边坡上稳定的孤石应保留。 5)开挖至零填、路堑路床部分后,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宜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至少300mm厚的保护层。 6)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 7)挖方路基路床顶面终止标高,应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 量,其值通过试验确定。,2 边沟与截水沟应从下游向上游开挖。截水沟通过地面坑凹处时,应将凹处填平夯实。边沟及截水沟开挖后,应及时进行防渗处理,不得渗漏、积水和冲刷边坡及路基。 3 挖方路基施工遇到地下水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1)应采

10、取排导措施,将水引入路基排水系统。不得随意堵塞泉眼。 2)路床土含水量高或为含水层时,应采取设置渗沟、换填、改良土质、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路床填料除应符合表2的规定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4 土质路基开挖应根据地面坡度、开挖断面、纵向长度及出土方向等因素,结合土方调配,选用安全、经济的开挖方案。,特殊路基处理 软土地区路基施工,1、 软土地基处治前,应复核处治方案的可行性,编制实施性 施工组织设计。 2、 软土地基处治材料的选用及处治方案,宜因地制宜、就地 取材。 3、 浅层处治 1 换填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换填料应选用水稳性或透水性好的材料。 2)回填应分层填筑、压实。 2 抛石挤

11、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用不易风化的片石,片石厚度或直径不宜小于 300mm。 2)软土地层平坦、软土成流动状时,填筑应沿路基中线向前成三角形方式投放片石,再渐次向两侧全宽范围扩展。当软土地层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侧向低侧填筑,并在低侧坡脚外一定宽度内同时抛填形成片石平台。 3)片石抛填出软土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并碾压密实。,4 砂(砾)垫层 4.1 垫层材料宜采用无杂物的中、粗砂,含泥量应小于5%;也可采用天然级配砂砾料,其最大粒径应小于50mm,砾石强度不低于四级。 4.2 垫层宜分层摊铺压实,碾压到规定的压实度。垫层采用砂砾料时,应避免粒料离析。 4.3 垫层宽度应宽出路基边脚5001000mm,两侧宜用片石护砌或采用其他方式防护。,路基检测,路基检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