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介绍,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历任安抚使等职,一生政治清明,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但他也有清新自然的的词作。,西江月是这首词的词牌名,不是题目,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
2、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阙、下阙)之间的联系。,目,词题之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诵读诗歌,朗诵这首词,并划分节奏:,西江月明 月 / 别 枝 / 惊 鹊, 清 风 / 半 夜 / 鸣 蝉。 稻 花 香 里 / 说 丰 年, 听 取 / 蛙 声 / 一 片。七 八 个 星 /天 外, 两 三 点 雨 / 山 前。 旧 时 / 茅 店 / 社 林 边, 路 转 / 溪 头 / 忽 见。,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3、蝉。,月光十分明亮,鹊儿被惊醒了,从树枝上飞起,引起树枝摇曳; 半夜里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清风送来一阵阵稻花的清香,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使人觉得仿佛是在争说着丰收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遥远的天边星辰稀疏,在山前下起了轻微的雨。,上片写晴,下片写雨。这两句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大雨将至,急忙避雨,本来很熟悉茅店的位置,一时竟找不到了,在“路转溪头”后才忽然见到。可以看出词人刚才是怎样的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意境之中怡然自得。,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写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江西农村之时。辛弃疾一直关心人民疾苦
4、,常常因农民的丰收在望而喜悦,也为百姓疾苦而伤怀。,诗中情怀,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以及闲适的心境。,天净沙 秋,元散曲,顾名思义,就是元朝的散曲。散曲是元代新诗体,分小令和套数两种。它原来是流行于民间的小曲,句子长短不齐,有一定的腔调,类似于词。它和词不同的地方是用韵加密了,几乎每句都押韵。而且,对于字数的规定没有原来那么严格。散曲内容大多是叹世、咏景和闺怨之作。曲词秀丽清新,有些小令颇有民歌特点。,文学常识,白朴(1226约1306),元代散曲作家、词人,“元曲
5、四大家”之一。他出生于金末一个官僚家庭,在年幼时遭遇金亡变故,与父母失散,随父母好友著名诗人元好问流亡山东,得到元好问的培育。长大后,拒绝仕元,迁居金陵(现在南京市),过上隐居生活,纵情山水,以诗酒为乐,以梧桐雨为代表作。白朴的词流传至今100余首,大多为怀古、闲适、咏物与应酬之作,豪放婉约兼而有之,不少怀古之作,寄托了故国之思。,作者介绍,天净沙 秋,(元) 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注释 天净沙:曲牌名. 残霞:晚霞。 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飞鸿影下:雁影掠过。飞鸿:天空中的鸿雁。,思考,作者以“秋”为名,曲中哪些字、词能直接点名秋意。,白草红
6、叶黄花,思考,除了描写有着明显秋意的景物外,还描写了哪些景物。,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飞鸿、青山、绿水,思考,这些景物描写体现出秋的什么特点?,“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这些景物中透着秋日黄昏孤寂萧瑟的氛围,有一点暗淡和冷清。,“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山水草叶花五种景物,五彩缤纷,鲜艳明丽,开阔明朗,充满活力生机。,思考,秋景为何在此人眼中会有这样不同的特点? 景物中蕴含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研读学习,补充背景介绍,白朴,出身于金的一个官僚士大
7、夫家庭,元灭金后,蒙古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残暴掠夺,使他对朝廷充满着厌恶的情绪,更感到为统治者效劳的可悲。因此,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河南宣抚使入中枢的史天泽推荐白朴出仕,被他谢绝。从此白朴抛弃妻子,弃家南游,寄情于山水之间,更以此表达他永不当官的决心。这首曲子正是写于1261年,作者这年36岁。,明确,作者眼中的秋景是萧瑟、冷清、孤寂的,这份感受与其说是在写秋日倒不如说是在写当时的社会环境。,可是摆脱当时的社会环境再看这明朗的秋日又分明有着无限美好与活力。,以此可以感受作者所追求的远离仕宦、悠游于山水的理想生活。,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8、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理解难点,这些景物中“飞鸿”是比较特别的?,画面中的“一点飞鸿”暗喻作者本人。白朴不愿意在朝廷中谋职,只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乐土,中心思想,本诗通过描绘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抒发了作者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享受美景的情致,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2.在这首小令中,以动感打破画面沉寂的句子是( ) A 孤村落日残霞 B 轻烟老树寒鸦 C 一点飞鸿影下 D 白草红叶黄花,1.“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幅秋景 图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_ 。,色彩绚丽
9、,C,天净沙秋,(元白朴),8、第三句写的鸿雁有什么有什么特点? 从大雁的这些特点你体会到了什么?(一点:说明远,高;影下:说明速度快。) (大雁在振翅高飞,大雁的动感美等。这就是冷清之境中的秋的“活力”。) 3、“青山绿水,百草红叶黄花”这幅秋景图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_?A、凄苦悲凉 B、沉郁浩荡 C、明丽斑斓 D、轻快自然(C)9、最后两句,作者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颜色)(绚丽多姿、五彩缤纷、色彩斑斓这就是秋的绚丽多姿。),迁移拓展,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板书设计,小结,纵观全文,有动有静,有明有暗,有远有近,难怪人们把这首天净沙。秋称为“秋意之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