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固体废弃物第九章第六节PPT课件..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3837344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废弃物第九章第六节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固体废弃物第九章第六节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固体废弃物第九章第六节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固体废弃物第九章第六节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固体废弃物第九章第六节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节 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终场覆盖系统 一、终场覆盖系统是指垃圾填埋作业完成之后,在它的顶部铺设的覆盖层系统。它是填埋场运行的最后阶段, 也是最关键的阶段。 二、基本功能和作用 减少雨水和其它外来水渗入垃圾堆体内,达到减少垃圾渗滤液的目的。 控制填埋场恶臭散发和可燃气体有组织地从填埋场上部释放并收集,达到控制污染和综合利用的目的。 抑制病原菌及其传播媒体蚊蝇的繁殖和扩散。 防止地表径流被污染,避免垃圾的扩散及其与人和动物的直接接触。 具有抵抗风化侵蚀的能力,同时具有自身的边坡稳定性。 促进垃圾堆体尽快稳定化。 提供一个可以进行景观美化的表面,为植被的生长提供土壤,便于填埋土地的再利用等。,三、填

2、埋场最终覆盖系统的主要组成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最终覆盖系统主要组成有:表土层、保护层、排水层、屏障层和基础层/气体收集层等五层,由于各国各地区的法规要求不同,并非所有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都需要全部五层覆盖层,有的只需要其中两层或三层。某些覆盖层可包含一种以上的材料,如屏障层可以由土工膜和粘土层复合构成。,图7-1 最终覆盖系统的组成,1、表土层 (植被层)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并保护屏障层,通常由当地的土壤组成,一般厚度为15060Omm。表土层必须达到一定厚度才能满足容纳植物根系、提供一定持水能力、防止屏障层的干旱和冰冻等要求。表土层采用的材料包括地表土、地表土之下的侵蚀控制材料、卵石和铺路材料

3、等。 2、保护层功能:贮存水分;将垃圾和掘地动物以及植物根系隔离开来;避免人和垃圾的接触;保护下面各层免受过度干湿交替和冰冻的影响。保护层最常使用的材料是土壤、循环再生或再利用的垃圾、带有土工布渗滤层的卵石。 3、排水层 功能是:降低屏障层的水头,从而使渗过覆盖系统的水分最小化;排掉保护层和表土层中的水分,从而提高这两层的贮水能力,并减少保护层和表土层被水分饱和的时间,使它们的侵蚀最小化;降低覆盖材料中孔隙水的压力,从而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排水层使用的材料包括砂子、有过滤层的砂砾、有土工布滤层的土工网以及土工复合排水材料。,4、屏障层(防渗层)直接的作用是阻碍水分渗过;间接的作用是提高其上面各层

4、的贮水和排水能力,以及通过径流、蒸腾或内部导排最终使水分得以去除。屏障层还控制填埋气体向上的迁移。一般来说,压实的粘土层、可折叠土工薄膜和土工复合粘土衬垫都可用做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屏障层,也有人试验采用灰渣和造纸污泥等其它材料作为填埋场最终覆盖材料。 5、基础层 / 气体收集层(排气层) 作用是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面和支撑面,使得屏障层可以在其上面进行铺设,并收集垃圾填埋场内产生的填埋气体。在某些填埋场覆盖系统中,单独的气体收集层也可以作为基础层。但是,其它填埋场则可能将基础层和气体收集层分开来铺设。基础层采用的材料通常是受到污染的土壤、灰渣或其它具有合适的工程属性的垃圾。气体收集层可以是含有土壤

5、或土工布滤层的砂石或砂砾、土工布排水结构以及包含土工布排水滤层的土工网排水结构。,美国环保署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最终覆盖系统至少包括侵蚀层和防渗层(见图7-2)侵蚀层(表土层)至少需要150mm的土质材料以保证植物的生长。防渗层(屏障层)由至少40Omm厚的土质材料构成,其渗透系数必须小于或等于填埋场底部衬垫系统或现场的底土,或者不大于110-5cm/s,取最小值。,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本规范中规定天然衬垫厚度大于2m,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导流层由卵砾石铺设,厚度30cm,垃圾层厚2.53.0m,中间覆土2030cm,最终覆盖层厚80cm以上。,图 7-2 美国环保署推荐的最

6、少的最终覆盖层,常选用的防渗材料的性能比较,四、终场覆盖技术 1、简易单层覆盖技术是就近采用当地覆盖材料单层铺摊压实的一种简单覆盖技术,适用于惰性填埋场,在一 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也普遍采用。我国很多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就 是采用这种终场覆盖技术。 简易单层覆盖技术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但不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2、阻隔覆盖技术阻隔覆盖技术以最大限度地阻隔降水下渗为最终目的,这也是覆盖技术的主流观点。 设计包括:雨水的收集和排导;地表径流的侵蚀和雨水下渗的控制;填埋气体的安全控 制、导排以及迁移;垃圾堆体的沉降及稳定;植被根系的侵入及动物的破坏;终场后的 土地恢复使

7、用等。 阻隔覆盖系统由复合层构成,整个系统分为五层,自上而下分别是植被层、营养层、排 水层、阻隔层、基础层,基础层以下为垃圾堆体。 3、植物覆盖技术植物覆盖技术是通过降水在植物及覆盖层中的动态平衡来达到大幅削减降水下渗,但 允许少量降水下渗。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实施植物覆盖是覆盖技术的新观念,美国环保局给植物覆盖的定义 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植物构成的覆盖层,对于那些给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植物覆盖可 将其降低到环境可接受的水平而且只需要最少维护的覆盖技术。”植物覆盖与上述两个技术相比具有较多的优点,它建立了一个天然的储存与输送水 分的体系,扎根土壤的植物根系使水土得以保持,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蒸发能

8、力提供了减 少土壤水分的太阳动力。只要设计合理,这套水分的储存和输送系统就能限制水分向根部 以下部分下渗的量并能向传统的覆盖技术那样有效地保护地下水。,五、填埋场最终覆盖系统规定 1、粘土覆盖结构排气层应采用粗粒或多孔材料,厚度应大于或等于30cm;防渗粘土层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7cm/s,厚度应为2030cm;排水层宜采用粗粒或多孔材料,厚度应为2030cm,应与填埋库区四周的排水沟相连;植被层应采用营养土,厚度应根据种植植物的根系深浅确定,厚度不应小于15cm。(如图7-3),图7-3 粘土覆盖结构示意图,2、人工材料覆盖结构排气层应采用粗粒或多孔材料,厚度大于3Ocm;膜下保护

9、层的粘土厚度宜为2030cm;HDPE土工膜,厚度不应小于1mm;膜上保护层、排水层宜采用粗粒或多孔材料,厚度宜为2030cm;植被层应采用营养土,厚度应根据种植植物的根系深浅确定。(如图7-4),图 7-4 人工材料覆盖结构示意图,目前,复合的最终覆盖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这一系统的各种形式组合断面如图7-5图7-7所示。 填埋场最终覆盖系统从下到上由依次组成是30cm厚的排气层,至少45cm厚的压实土层用以减少水的渗入,土工膜,至少60cm厚的保护层用来侧向排水和防止冰冻穿透至粘土层中,至少15cm厚的带有植被的表土层以尽量减少侵蚀。压实土层的渗透系数应小于或等于10-5c

10、m/s。,图7-5带有土工织物和土工网排水层的填埋场最终覆盖系统,图7-6带有复合排水层的填埋场最终覆盖系统,图7-8带有土工粘衬垫(GCL)的填埋场最终覆盖系统,六、填埋场最终覆盖系统设计要素 填埋场最终覆盖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如下要素:1、能够经受气候的极端变化,如冷-热、湿-干、冻结-解冻等; 2、能够经受天然风化力,如水和风等的侵蚀; 3、所需材料的可行性; 4、车辆进出道路和人行道路的建设; 5、在填埋场作业中,可能要使用完工后的填埋单元,如堆放覆盖土或通过运输车辆等,如果需要如此,盖层的设计要使其具有这种能力; 6、地表水排水系统; 7、系统的寿命; 8、安装气体抽排井和收集管道系统;

11、 9、安装渗滤液收排系统井孔和管道; 10、地形设计需要; 11、低渗透性,尽量减少填埋气体的释放和降雨、地表水等的入渗; 12、分期建设和封场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13、可能需要渗滤液循环; 14、有抵抗由于填埋气体释放和垃圾压缩等原因造成的填埋场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15、有稳定性,具有抗塌陷、抗断裂和边坡失稳、抗滑动、抗蠕动的能力; 16、土地恢复坡度的稳定性; 17、抵抗由于地震而引起变形的能力; 18、必须经得起由于填埋气体作用而造成的对盖层物质的改变; 19、防止地表植被根系以及挖洞动物、蜒蚓、昆虫等的破坏。 20、需要在封场的费用和减轻环境影响带来的收益之间取得平衡。设计中最大的

12、挑战来自于如何在静态条件以及地震活跃区域的动态条件下保持覆盖层结构的完整性。,填埋场最终覆盖系统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表土层表土层的设计取决于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利用规划,通常要能生长植物。表层土壤层的厚度要保证植物根系不造成下部密封工程系统的破坏。此外,在结冻区,表层土壤层的厚度必须保证防渗层位于霜冻带之下。表层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50cm。在设计时,表层土壤层应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一般为3%5%。在表层之上可能还要有地表排水工程设施等。在干旱区可以使用鹅卵石替代植被层,鹅卵石层的厚度为1030cm。由于盖层系统中的表层具有土地恢复功能,因此,填埋场盖层设计应与建筑师和土地利用专家共同协商,保证

13、地形规划和填埋场需要相协调。例如: 1)确定填埋场分期规划,使其与已有的或者规划的土地使用模式相一致,保证土地分期恢复计划具有合适的规划边界; 2)有合适的土地恢复土壤堆放场,无论是外运进来的土壤还是来自现场的土壤,都要有土壤堆放场,以便于进行土壤处理、贮存和质量维护,供地形恢复使用; 3)在土地分期恢复过程中,同一期内的土地恢复应避免使用多种不同性质的土壤; 4)管道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的布置应充分考虑封场土地使用问题,尽量避免对土地恢复使用的干扰; 5)填埋气体、渗滤液管理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需要修建进出填埋场道路,道路的设计应尽量避免与封场土地利用相矛盾。,2、保护层 一般可使用

14、天然土壤或者砾石等材料作为保护层。保护层和表土层有时可以合并使用一种材料,取决于封场后的土地利用规划。 3、排水层 封密系统中的排水层并不是必须有的一层,在 有些情况下可以不设排水层。例如,当通过保 护层入渗的水量(来自雨水、融化雪水、地表 水、渗滤液回灌等)很小,对防渗层的渗透压力 也小。现代化填埋场表面密封系统中一般都有 排水层。用作排水的主要材料有砂、砾石、土 工网格、土工合成材料等。排水层中还可以有 排水管道系统等设施。排水层的最小透水率应 为10-2cm/s,倾斜度一般3%。,4、防渗层(屏障层) 表面密封系统防渗材料与基础衬垫系统中的防渗材料 一致。国外填埋场工程实践经验表明,单独

15、使用粘土作为盖层防渗材料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粘土在软的基础上不容易压实,压实的粘土在脱水干燥后容易破裂,冻结作用可以破坏粘土层,填埋场的不均匀沉降使粘土层断裂,粘土层被破坏后不容易修复,粘土对填埋气体的防护能力较差等。因此,建议使用柔性膜(如HDPE膜)作为盖层的主要防渗材料。柔性膜与其下方的粘土层结合形成复合防渗结构。对于复合防渗层,柔性膜与其下的粘土层必须紧密结合形成一个综合密封整体,粘土层的厚度一般规定为60cm,要求分层铺设,铺设坡度2%。人工改性粘土(如膨润土改性粘土)也可以作为防渗层材料使用。防渗层的渗透系数要求是K10-7cm/s。 5、基础层 基础层的功能是为上部的防渗层提供

16、一个稳定平整的支撑。对于复合防渗系统而言,下垫粘土层可以起到基础层的作用。如果有排气层,则排气层也可以起到基础层的作用。在有些情况下,需要设计有专门的基础层。,七、最终覆盖系统设计的流程 在设计最终覆盖系统的时候,需提供覆盖层结构、设计要素、设计方法等相关信息和指导,见图7-8所示的流程。最终覆盖层的设计应从查阅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开始入手,了解覆盖系统所要求和允许的最小厚度,同时还应收集和分析气候、获得的土壤材料、垃圾特性、地震活跃情况等场址特征,以便为确定具有合适性质的覆盖材料提供帮助。评价和选择覆盖系统的组成时,应当考虑填埋场封场后计划的活动。填埋场封场后可能会开发建设成为一个公园

17、或者只是简单地进行景观设计,因而最终覆盖层的厚度和各层的特性也不一样。最终覆盖的每一层和整体的结构都应当满足有关设计标准的要求。,八、封场后的填埋场土壤特性 1、土壤含氧量低。土壤中的孔隙被水分和空气交替占据,水分取代空气、占据了土壤孔隙、使得植物生长变得困难。 2、阳离子交换容量低。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和士壤吸附和保持营养物质的能力有关。 3、营养水平低。土壤中可获得的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水平低。 4、持水能力低。土壤的持水能力取决于土壤的物理性质,尤其需要着重考虑土壤的质地和压实程度。 5、土壤含水率低。土壤含水率低和土壤持水能力是相关的。土壤含水率低与压实和土壤的不连续性有关。

18、6、土壤温度高。封场后填埋场的土壤温度最高有过超过38的,过高的土壤温度会对植物的生存不利。 7、土壤密实度高。导致土壤的孔隙率和渗透率下降,水和空气无法通过土壤剖面,从而植物根系也无法得到生长所必需的空气和水分。 8、土壤结构差。土壤结构指的是土壤颗粒的聚合情况,有机质是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的最佳聚合材料。大多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需要在2%5%范围内。,九、填埋场终场后的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重建任何生物群落的第一步,它是以人工手段促进植被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只要不是在极端的自然条件下,植被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自然发生。其过程通常是:适应性物种的进入土壤肥力的缓慢积累结构的缓慢改善毒性的缓

19、慢下降新的适应性物种的进入新的环境条件变化群落的进入。植被恢复需要解决四个问题:物理条件;营养条件;土壤的毒性;合适的物种。填埋场封场后的生态恢复需要经历以下步骤:最终覆盖系统形成适宜的植被层土壤条件填埋场的稳定化植被恢复。,十、植被选择 1、选择植被的原则 必须选择适于填埋场所在地区的植物品种。在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植被及其种子的来源。为了保存本地的种子库,需要采集邻近地区的植物种子和枝条扦插来种植。 2、选择木本植物需要考虑的因素在选择木本植物用于填埋场植被重建的时候,需要考虑生长速率、树的大小、根的深度、耐萌能力、和抗病能力等因素。 1)生长较慢的树种比生长迅速的树种更容易适应填埋

20、场的环境,因 为它们需要的水分较少, 在填埋场覆盖土中是一个限制性因素。 2)个头较小的树(高度在1m以下)能够在近地面的地方扎根生长,这样就避免了和较深的土壤层中填埋气体的接触。但是,浅根树种需要更频繁的浇灌。 3)具有天生浅根系的树种更能适应填埋场的环境。浅根的树种需要更频繁的浇灌,且易于被风吹倒。 4)在被填埋气体充满或者淹水的情况下,土壤中除了含水率之外,其它的变化都比较类似。耐涝的植物比不耐涝的植物对填埋场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 5)菌根真菌和植物根系存在一种共生的关系,可以使植物摄取到更多的营养物。 6)易受病虫害攻击的植物不应当栽种在封场后的填埋场上。,十一、植被恢复规划设计需要考

21、虑的问题填埋场封场后用途的确定应该是填埋场整体设计的一部分。除非封场后的填埋场将建为高尔夫球场或其它密集型用途,设计者应尽力将封场后的填埋场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就需要种植本地的植物。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对填埋场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有助于克服填埋场不利环境的园艺技术。到目前为止,真正仔细进行过检验和研究的植物种类还非常有限。尽管每个地区的环境条件都不同,研究工作都应从确认本地植物的适应性和开发填埋场环境下的特殊园艺技术着手。终场利用的设计目标包括填埋场表面的稳定化和减少侵蚀、确定特殊的终场后用途、场址的景观恢复、土壤肥力的改良、选择合适的植被材料以及植被栽种和维护的管理等内容。填埋

22、场植被重建的步骤应当包括:项目协调;鉴别植物种类和来源;现场巡查;土壤特性鉴定;场地准备;土壤改良;种植;监测。,十二、植被恢复过程 1、植被恢复前期填埋场封场后的覆盖土上,会自然生长一些野生的先锋植物,包括海三棱藨草、灰绿藜、芦苇、稗等,主要是来自随风飘落的种子和来自当地滩涂的覆盖用吹泥土中原来带有的种子、块茎等。一些植物可以在封场后吹泥的覆盖土上生长,达到先期的绿化效果,如草本植物细叶结缕草、葱兰、马尼拉草、本特草、马蹄金等,其中部分植物不仅能够存活,而且生长非常旺盛,和杂草相比亦有一定的竞争力。2、植被恢复初期某些乔灌木类植物,如龙柏、石榴、桧柏、乌桕、丝兰、夹竹桃、木槿等,对于填埋场的

23、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在植被恢复的初期,种植这些植物不仅会使填埋场封场后的景观在原有的单一草本植物基础上得到很大改观,而且可以加速土壤的改良作用。这些乔灌木的种植,对于改善封场单元生态环境的整个小气候也有一定的作用,如通过植物的吸收和蒸腾作用截流雨水和减少渗滤液、改善群落内的小环境,为其它植物生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3、植被恢复的中后期和开发阶段在植被恢复的中后期,应当结合生态规划和开发规划,按照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和绿化带设计,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园林绿化种植,其中包括各类草本、花卉、乔木、灌木等。许多有经济价值的植物都能够适应填埋场的环境,如乔木类的合欢、构树和乌桕等,但是应当避免安排种植会被人或动物

24、直接食用从而进入食物链的植物品种。,十三、填埋场的修复和开发利用 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大都市,由于人口高速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旧的填埋场址,甚至某些正在使用的填埋场址,已经被工业、商业和居住区的设施所包围。现代化城区的扩展急需开发新的闲置地段来满足其对土地日益增长的要求,因此填埋场也成为土地开发的热点。封场后的填埋场址可以用做公园、娱乐场所、自然保护区、植物园,甚至是商用设施。 一个规范设计和运行的填埋场,当它按照计划填满封场后,就进入重新利用或开采、开发阶段,而对于一些从开始就属于简单堆放、填埋,没有采取任何污染控制措施的填埋场,则必须考虑它的修复问题。,填埋场的修复 1、环境调

25、查 老填埋场在完成它的处置任务后,在许多情况下,进行着无法察觉甚至无害的自然降解过程,这些看似稳定和不再利用的填埋场,往往在实际生活中对周围的环境或多或少地产生一定程度的威胁和危害,有的甚至带来严重的环境损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封场后的填埋场对环境已产生的危害,所需要做的工作如下: 1)场址调查;2)鉴定并描绘出污染物可能迁移并影响人群和环境的路径;3)分析填埋场沉降的影响;4)确认视觉影响;5)权衡公众对该问题的反应。 另外,还必须对老的填埋场址开展环境调查(见下表)。,2、填埋场的修复 填埋场的修复工作实际和现有填埋场的封场和封场后维护相类似。需要修复的填埋场址可能已经建造了某些设施或有

26、其它商业用途、因此,应根据污染情况的严重程度和所需修复的费用来确定其修复的方法。 大多数情况下,填埋场址完整的修复过程由三部分组成: 修复部分:消除产生问题的根源; 缓解部分:减轻问题的严重程度; 监测部分:检验修复的效果以确保问题己得到解决。 同时立法机构和填埋场业主协商确定在整个修复计划中的相关责任和工作。,1)修复部分 表7-9列出了填埋场可能存在的问题类型及需要采取的修复对策,其中,土壤侵蚀问题可用比较合理的花费得到修复。如果涉及填埋气体问题,且该填埋场址及其周围地区已经过改善用做商业用途,那么修复的代价将会非常昂贵,因为钻孔和挖掘设备不可能不受限制地进入该地区工作。 表7-9填埋场可

27、能存在的问题类型及需要采取的修复对策,2)缓解部分 当填埋场址的污染难以迅速得到修复时,或者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来保护公众健康而不是修复行动时,应当对场址采取减轻污染的缓解措施。某些情况下,缓解措施也可能发生在修复进行的过程中。例如:减轻渗滤液污染的缓解措施一般有以下三类: 将现场密封以防止水进入垃圾从而减少渗滤液产量(典型的密封层是采用一层新的不透水材料覆盖至现有覆盖层的顶部)。 放弃己遭到污染的水井,为使用已遭污染水井的家庭安装新的供水设施。在遭到污染的水井水源处增加水处理设施去除污染物并处理至安全饮用水的标准。例如:缓解填埋气体污染采取的措施有:要求购买并拆除那些因填埋气体的迁移扩散已经

28、变得不安全的建筑物。只有在填埋气体正在从高渗透性的土壤中不断逸出,且气体产量大,进行修复所需的的经济费用无法承担的情况下,才需要采取这种极端的并且代价昂贵的对策。 3)监测部分 对修复效果进行监测是法规制定部门的要求,必须确认污染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监测点的类型和数量视具体修复情况而定。渗滤液问题需要监测地下水。填埋气体问题则需要监测土壤和大气。,十四、填埋场开采与稳定化垃圾的开发利用填埋场稳定化以后,垃圾中易降解的物质已经完全或接近完全降解,垃圾填埋场表面沉降量非常小,垃圾自然分解的渗滤液和气体产生量很少或几乎不产生,垃圾填埋单元达到无害化状态,此时的垃圾可称为稳定化垃圾或矿化垃圾,或者更准确

29、一些可称为基本稳定化垃圾或陈垃圾。由于不同填埋场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垃圾气体成分不同,稳定化程度只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对稳定化填埋单元中的陈垃圾进行开采并综合利用,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延长填埋场使用年限的有效方法。开采后的填埋单元可恢复大部分原有的填埋容量,除了回填一部分无法利用的陈垃圾之外,可为新鲜垃圾提供相当可观的填埋容量,可避免花费高额代价去寻找可供填埋的额外土地。开采出来的物料包括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土壤和其它可作为燃料焚烧的垃圾,通常出售或者使用这些物料足以抵消开采费用。填埋场开采的其它收益还包括避免场址修复的责任、减少封场费用及将填埋场址改作他用。,填埋场封场

30、后如果要进行开发利用,其场址必须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 场地下沉量逐渐变小,直至停止; 场地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没有坡面下滑破坏的可能; 没有可燃的气体、恶臭产生或影响非常小; 没有对地下水的污染; 不会对构筑物基础造成不良影响; 适于植物生长。 填埋场开采工程的规划包括以下4个步骤: 研究开采场址的特征; 算潜在的经济效益; 预先建立工作人员健康与安全保障计划; 分析填埋场开采工程的预算资产和操作费用。 填埋场的开采分以下4个步骤: 挖掘; 分离土壤(筛分); 可再生物料的利用和处置; 不可利用的垃圾再填埋,填埋场开采实例美国佛罗里达Naples填埋场最先开始在农村实行填埋场开采计划。该填埋

31、场占地1.34105m2,场内没有衬垫,已经进行了15年城市生活垃圾填埋。佛罗里达大学对该州38个没有衬垫的填埋场进行了调查,发现Naples填埋场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若按照佛罗里达州的无衬垫填埋场修复的法律规定去做,代价很高,这引起了政府人员的注意。为此进行了填埋场开采计划,其目的是减少填埋场的封场费用、减少地下水污染的危险性、回收利用可燃性垃圾、挖掘出来的泥土重新作为填埋场覆盖土,以及重新利用可回收的资源。Collier县没有建立垃圾转化成能量的设备,但是,由于回收利用填埋场的覆盖材料,填埋场开采计划在此地也是成功的,然而在循环利用回收资源(如含铁金属、塑料、铝)方面,这项计划不够成功。这

32、些回收资源需要提高其质量,然后才能出售。挖出的50000t泥土可以用来作为填埋场覆盖土,也可以用来做植物生长的泥土。空气质量监测表明,填埋场开采不会释放出填埋气体,主要原因是垃圾已经发生了较为彻底的降解,进行填埋场开采的工作人员所需要穿戴的衣物和普通建筑工穿的一样。挖出的垃圾(除了回收泥土和少量的可循环利用资源)再度填埋到有衬垫的填埋场单元中去。只有在必要的条件下,人们才进行填埋场开采。白色商品和轮胎分离后,用8cm的筛子筛选出覆盖士,覆盖土与其它筛上物的质量比例为6:1,由此看出Collier县的填埋场开采计划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根据1995年的物价标准,填埋场覆盖材料每吨3.25美元,而挖出的覆盖材料只要每吨2.25美元,相比还节约了1美元。进行填埋场开采有如下一些好处:通过覆盖材料的回收利用,降低了填埋场的运行费用;延长了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潜在污染性;避免日后场地的治理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