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达国家数学英才教育的 启示,很高兴有机会与湖南师范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聊聊。我今天的讲话没什么理论,就是将这些年我看到、听到的国外中小学教育的情况,他们使用的课本,跟大家说说。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情况可能是有益的。近三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长足进展,我国已经迅速地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出这样的疑问:民国时期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现在为什么培养不出像陈省身,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这样的大师级人才?,当然,目前学术界、教育界的专家教授和行政管理人员对这个问题会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我们的大学确实与世界名校相差甚远,我们有很多体制上的问题亟待解决,与此同
2、时,我们的中小学也有很多体制上的问题亟待解决。事实上,拔尖人才的培养,从大学开始已经太晚了,拔尖人才对某个专业领域的兴趣,应该从他们的少年时代,从高中甚至初中时代就开始了。,毋庸置疑,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整体平均水平,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整体学科素养不比发达国家差,有些方面甚至强过他们,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看到,发达国家从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伊始就高度重视“英才教育”,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相辅相成,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育体系。我们这里却出现了种种误区。在这个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的差距。近半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也曾经在数学教育中出现的标准过低的问题,这些另当别论。我觉得我
3、们应该着重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美国的分流培养美国高层对自己大众教育的看法比较悲观,这集中地体现在布什总统2006年初的国情咨文中,在那里特别提到了中国和印度的中小学教育要比美国好。甚至为改进自己的数学教育成立了总统顾问委员会。他们有很强的危机感,愿意做自我批评。,我们北师大的一位毕业生在位于硅谷的美国宇航局的一个研究部门工作。他的孩子读小学,班里17个同学,大部分是印度移民。前些日子去美国,他陪我们到 Google, Intel, 甲骨文,惠普几个大公司走走,真的有不少黄面孔。甚至在华尔街上,中午吃饭时间,你会看到很多从大银行,大公司出来的中国白领匆匆而过。至于每一个美国大学的数学系都有中国
4、教授,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这位毕业生告诉我们,他认为美国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因为所有这些地方的最高层决策层和学术带头人,都是美国人,不是由于人种,而是基于实力。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体系是多元化的,没有全国统一的制度50多个州就有50多种不同的教育体系在数学教育上,虽然从八十年代末开始,有了NCTM(全美教师联合会)的全国统一课程标准,但这些标准仍然是选择性的、非强制性的,我们也经常看到或听到关于美国数学教育水平的一些负面评论,但实际上,美国高层对英才教育的问题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从五十年代美国的教育开始普及,1958年他们的国会就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提供奖金培养数学、
5、科学和外语等天才学生; 1965年成立“白宫资优及特殊才能特别委员会”; 1972和1973年美国教育委员马兰向国会提出报告后,美国教育署成立了天才教育处; 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天才儿童教育法”; 1987年再次通过相关法案,并拨款建立联邦办公室和全国研究中心;,1988年通过“杰维斯资赋优异学生教育法案”,此后每年由国会确认,并决定联邦政府的拨款额度; 1990年成立了美国国家英才研究中心,(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简称NRC),开展英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 美国一向尊重个体,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因材施
6、教。所以虽然各州的课标法规有诸多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因材施教,突出英才。,美国英才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在各个学校中把5的天才学生(Gifted students)划分出来,天才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有特殊的教育方法。美国的中学课程分为若干等级,程度好的学生可以越级去高年级听课。在弗吉尼亚州Fairfax郡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对筛选出来的天才学生实施特殊教育,筛选的比例是3 5。天才学生每周集中半天,分成小组开展一些项目,小组间展开竞赛。,在中学对数学等单科比较突出的少数学生提供特殊辅导,让他们直接进入适合他们的该单科高年级学习。有一位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每当上数学课的时候,学校都会派校车送她到附
7、近的一所大学,由学校为她聘请的一位教授专门授课。 此外,美国还有一些非常出色的中学。在弗吉尼亚州Fairfax郡有一个全美闻名的杰弗逊科技高中(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可以提供十分优越的实验条件和学习环境,学生可修习附近大学的课程,进行一些相当于博士或硕士研究生水平的研究。这所高中的全部学生都是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的。,美国的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的知名大学,每年都要为中学生举办各式各样的夏令营,其中也有数学夏令营。喜欢数学的中学生来到大学,听大学老师讲数学分析,线性代数,以及一些现代数学的课程。美国的不少中
8、学都具有开设AP课程(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s)的资质,学生们在高中很系统地学习大学低年级的课程,所取得的分数升入大学后算入大学学分,不用重修。一些常春藤大学的数学系录取学生,是要求微积分单科成绩的,比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在5的英才之外,美国的教育“失败”了。但是这成功的5,支撑了美国经济50余年在世界上的长盛不衰。,法国的大学校 法国的数学在国际上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法国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很多,比如伽罗瓦、庞加莱、阿达马、埃尔米特,这几位竟然都毕业于巴黎的同一所中学:路易大帝中学。 直到现在,法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数学研究,他们前些年曾从世界各地高薪聘请数学教授,
9、德国、西班牙、南北美洲等地一些优秀的数学家到那里应聘。 近些年来,菲尔兹奖得主几乎次次都有法国数学家,这是一个有着深厚的科学文化底蕴的国度。,去年法国国家教育部数学督察来我们学校访问,了解中国中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我借机详细地询问了法国的数学教育。他笑了,说你们了解法国的愿望比我们了解中国的愿望更强烈啊。他说法国的孩子初中毕业后有40%去职业学校,60%升入普通高中,我记得瑞士有70%去职业学校。这一下子就引导了孩子们的分流,一些希望掌握某种特殊技能的孩子,比如汽车修理技师、园艺师、理发师、面包师等等,可以去读职业学校,出来后能够顺利地找到对口的工作。,在60%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当中,20%属
10、于技术类型,15%为纯理科,65%读经济和文科。 法国高中理科部分的教学大纲已由我们的邓冠铁教授译成中文在数学通报上发表了。法国与美国不同,教学大纲由国家统一制定并实施。 那个大纲是分年级写的,比我们国家的课标(理科)内容要深很多。比如高三的大纲包括复数、复平面、实部、虚部、共轭复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复数的模和幅角、两个复数商的模和幅角、复数的三角表达式、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复数解。,大纲要求系统地讲解微积分,包括数列极限、函数的极限、复合函数的极限、函数的连续性、中值定理、函数的求导、函数切线研究、复合函数求导、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研究、积分和原函数、分部积分、简单的微分方程。 还要讲数学
11、归纳法、空间解析几何、概率,同时为有余力的学生制定了特殊教育的内容,讲数论中整数的整除性,Bezout 定理,Gauss 定理和平面的相似变换。 据法督说这个大纲是几年前的了,现在他们又进行了修订。,法国基础教育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大学预科,这些预科都没在中学,进入预科的高中生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只招收高中生的不到10%,也就是同龄青少年中的不到6%。被选中的学生两年毕业时再经过一次严格的考试,通过考试的不到一半的预科毕业生进入法国的大学校。,法国的大学校是独立于大学之外的高等学校,由300多所学校构成,包括155所高等工程师学院,70所高等商学院和5所高等师范学院。如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每年收一
12、百多学生)、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等。大学校通过高水平的课程和严格的训练,培养了一大批学术、政治、经济界的精英,在法国教育界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就拿数学来讲,法国的菲尔兹奖得主几乎全部出自巴黎高师。,在法国,只要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普通综合性大学,直接注册,额满为止,不需要进行考试。但对于各类名牌专科大学,学生必须经过2年预科班的学习,通过严格的考试,竞争入学。 预科班相当于大学低年级,2年预科班毕业后需要参加大学校单独或联合举行的难度很大的考试(初试和面试),成绩好的学生进入大学校深造,成绩不够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普通大学3年级,继续完成大
13、学阶段的学业。,法国的中学数学教师要经过严格的考试才能上岗,不只考教师教育,首先是考数学。数学分成基础、计算机和应用,其中基础部分有数学分析、几何、代数方面的所有大学课程,计算和应用可任选一门。 初中教师的录取率是四分之一,而高中,特别是预科教师,录取率只有不到百分之十七。 这也许是他们的数学教学之所以如此优秀的基础吧。,亚洲的发达国家紧随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英才教育体系。 日本一贯善于将西方的先进社会模式学为己用,他们在2002年建立了26所理科高中,2006年一下子增加到99所。在这之前英才教育基本由私立学校去做,而现在的理科高中很多是公立学校,在那里为挑选出来的优秀的理科生讲授大
14、学课程。 韩国在2006年发布了总统令“英才教育振兴法实施令”,2007年就建立起了18所科技高中,实行移动授课,中学选修大学课程。,综合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的情况,我们看到目前理工科学生的高中数学,已经到了将高等数学的基础课程下放到中学,大学与中学打通的阶段。按照法国中学生分科的比例,有6%的学生在中学学习了更高一级的课程。事实上法国的大学校和预科班皆以理工科为主,经济类有一些,文科很少。 按照美国的情况,则是从小学开始,不断地逐级选拔出5%的学生,在中学已经基本学完了大学的若干门基础课程。如果放到中国,5%在全国的学生中,是一个多大的数字啊。,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是一个那么优秀
15、的民族。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中学老师,有那么多优秀的中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全国齐步走地学习同样的课本,采取同样的进度,甚至用高三整整一年的时间操练题型备战高考,岂不太可惜了? 孩子们的才能体现在各个不同的方面,有些孩子喜欢数学,不费劲就能学得挺好,为何不诱导他们多学一些呢?有些孩子不擅长数学,费挺大劲也不见得能够学好,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不行,他们一定具有其他方面的才能,比如文学、艺术、体育、或实际操作能力,为什么非得让他们都学同样的数学呢?,发现和保护一个天才很难,扼杀他们却很容易。 比如华罗庚,如果当年熊庆教授来没有把他招到清华,没有送他去剑桥大学,也许他还在江苏金坛的杂货店里做店员,我们也就不
16、会有天才的数学家华罗庚了。 再比如2006年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如果没有父母的精心呵护,没有澳大利亚宽松的学习环境,允许他在五岁刚上小学就去学中学课程,八岁半去附近的大学学习数学分析和物理学,那么他也许仅在中学时得到奥数金奖,为学校和国家争光,而不会成为世界一流的大数学家了。,目前炒得沸沸扬扬的数学竞赛,之所以会在全国各省市盛行,根本原因还在于现行体制,在于没有一种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办法,竞赛这种形式就成了官方升学体制的自然补充。 我想我们这么多年出不了大师,症结也许就在于体制上的过份干涉,在于多年形成的文化平均主义,无法因材施教,无法保护和引导我们许许多多有才华的学生
17、走上大师之路。,诚然,我们国内的学界缺乏大师,但民国时代的学界刚刚从满清王朝走出来,更缺乏大师。而当时的陈省身、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几位大师都是在国内读完了小学、中学和大学才到欧美去的。 我想我们作为数学教师,承担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任,也就是承担着祖国的未来。,我国的数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2010年即将在印度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山东大学彭实戈教授被邀请做一小时报告,实现了我国在这方面零的突破。我们的数学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教育的普及。 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实现陈省身先生的美好愿望,在二十一世纪将中国从一个数学大国变成数学强国。我们也一定能够逐步建立起自己良好的数学教育体系。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