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博物馆事业的现状与展望,国家文物局 单霁翔2011年4月19日,博物馆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伟大发明和公益性文化机构,担负着保护、研究和展示文化遗产,融汇生态文明和科技文明,推动人类文化继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能,是人类收藏历史记忆的凭证和熔铸新文化的殿堂,真实地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足迹,在保护、研究、展示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与此同时,博物馆也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象征和窗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标志。要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看博物馆必是首选。,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基本情况,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来重视对文化遗产的
2、保护、传承、运用和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从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博物馆事业的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步伐大大加快。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成绩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有中国特色博物馆体系初步形成。截至2009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博物馆已达3020个,比十五末增加约700个;是1949年的143.8倍,1978年的8.65倍,目前仍以每年100个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博物馆百年发展历程,国家博物馆改
3、扩建工程基本完成;首都博物馆、宁夏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一批新馆、大馆也相继建成;各行各业都注重收集、保护本行业的历史文化资源,金融、通信、邮政、化工、纺织、航海、印刷、传媒等各种行业博物馆纷纷成长起来;一大批市县级博物馆、个性化和特色化鲜明的中小型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舍建设现代化,首都博物馆新馆,内蒙古博物馆新馆,山东省博物馆新馆,省级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四川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省级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市县级博物馆,苏州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宁波博物馆,镇江博物馆,自然、科技类博物馆
4、,中国科学技术馆,天津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行业、专题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行业、专题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煤炭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电信博物馆,行业、专题博物馆,中国烟草博物馆,中国电影博物馆展厅,南通纺织博物馆展厅,中国昆曲博物馆内景,高校博物馆,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旧址博物馆、纪念馆,广东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辛亥革命博物馆,遗址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
5、堆博物馆,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浙江四连碓生态博物馆,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广西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云南元阳的生态博物馆,工业遗产博物馆无锡,社区博物馆,北京东花市社区博物馆开馆,南锣鼓巷胡同节,萨马兰奇为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博物馆题词,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伴随着收藏热的兴起,民间资本涌入使得民办博物馆迅速成长,根据2009年的统计,经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为328个,占全国博物馆的10.86%(全国博物馆3020个),民办博物馆已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力量,它和国有博物馆一样,共同承担着保护、利用和管理文化遗产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为公众提供多样化文化服务,
6、为我国博物馆的多元化构成、创新博物馆的管理模式、探索社会参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民办博物馆,北京中国紫檀博物馆,成都建川博物馆,杭州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红蜻蜓鞋文化博物馆,二是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顺利推进,博物馆有效融入社会。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2008年1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工作的通知,倡导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欢迎,也得到了博物馆的积极响应。,目前全国有1743个博物馆实现了向社会免费开放,平均每个馆观众量比免费开放前增长了50%,有些省份和博物馆观众增量达到免费开放前的数倍,博物馆的
7、文化辐射力和社会关注度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这是我国政府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们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重大文化政策,是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机构责任与义务的最大化体现,在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湖北省博物馆门前排队的观众,上海博物馆门前排队的观众,陕西历史博物馆门前排队的观众,南京博物院门前排队的观众,关注社会发展,农民工在博物馆门前等候参观,2009年,仅文物系统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达就达9204个,年观众达3.27亿人次。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充实服务内容,逐渐成为公众文化休闲与旅游消费的上佳选择。,博物馆陈列展览,湖北省博物馆门前排队的观众,陕西历史博物馆门前
8、排队的观众,南京博物院门前排队的观众,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古代文明陈列,郑州博物馆古都郑州展览,博物馆陈列展览,湖北省博物馆门前排队的观众,上海博物馆门前排队的观众,陕西历史博物馆门前排队的观众,南京博物院门前排队的观众,良渚博物馆良渚时期的世界与中国展览,沈阳金融博物馆走进金融世界展览,深圳博物馆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博物馆陈列展览,湖北省博物馆门前排队的观众,上海博物馆门前排队的观众,陕西历史博物馆门前排队的观众,南京博物院门前排队的观众,金沙博物馆遗址陈列,三是博物馆事业的依法管理和宏观调控得到有效加强。2002年和2007年,文物保护法两次修订,2003年国务院颁布文物
9、保护法实施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使博物馆管理、开放更加科学、规范,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提出要高度重视博物馆建设,提高馆藏文物保护和展示水平。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文化部博物馆管理办法,结束了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博物馆管理部门规章的历史,该办法首次明确了博物馆的定义、性质和地位,确立了博物馆的设立、年检和终止制度,对藏品管理、展示与服务提出了系统的专业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民办博物馆的管理与支持,2010年1月,国家文物局会同民政部、文化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就加强民办博物馆的专业指导和扶持,促进
10、民办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等,提出了一系列办法措施,推动民办博物馆从自发到自觉地加强专业化建设,积极探索努力完善博物馆功能,提升管理运行水平,在实践中寻求积极健康的发展之路。,四是博物馆质量建设得到重视,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为加强行业指导,2008年2月,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开展首批一级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启动了全国一级博物馆的评估定级工作。评估定级重在考评博物馆的工作效益和软实力,促进博物馆积极创造条件,在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展示教育与社会服务三方面达到相关标准,更好地履行博物馆职能。按照全国博物馆评估办法(试行)、博物馆评估暂行标准和全国博物馆评估委员会评估原则及办法的要
11、求,国家文物局先后确定了首批83个国家一级博物馆、171个二级博物馆和288个三级博物馆,约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1/5。,首批一级博物馆授牌,一级博物馆导览图本,2010年对首批一级博物馆开展运行评估试点。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的开展,为打破博物馆单纯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划分等级身份的传统格局,引导博物馆创新管理体制,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促进博物馆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培训班,为促进资源整合,2009年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确定上海博物馆等8个博物馆为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3个博物馆为培育对象,发布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管理运行暂行办法,通过开展
12、博物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 加强重点博物馆建设,带动我国博物馆整体水平迈向世界先进行列。同时,要求各地参照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工作的原则,统筹规划,积极指导本地区博物馆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提高博物馆管理和研究、展示水平上创新举措,使博物馆在本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管理办法,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座谈会,五是博物馆藏品体系不断充实,积极引入现代科技及其手段,提升保护、展示水平。仅文物系统博物馆藏品总量2009年已达1571多万件(套),其中一级品56277件。全国博物馆藏品总量在2000万件套以上。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有效运用于藏品保护、研究、
13、展示和服务工作。,错金银重烙铜壶,铜奔马,玉神人,何家村出土唐代金碗,水牛首玛瑙杯,神人青铜贴金头像,馆藏一级文物档案(纸质)备案工作,馆藏一级文物登记表,“数字故宫”方便了海内外公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密接触,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力。历时10年的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项目建设圆满完成,初步摸清了珍贵藏品家底。省级以上博物馆及部分新建的地市县级博物馆设施齐全,藏品保存、展示环境有了明显改观。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在藏品保护、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壁画、金属、纸张、漆木、丝织类文物和动植物标本等进行有效保护,其中有不少技术属于国际领先
14、。,数字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天子的宫殿,虚拟矿冶博物馆外部场景,馆藏文物信息化数据审核表,馆藏文物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专题网页,真假瓷器对比研究与展示,河南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敦煌研究院,陶制彩绘文物科技保护,外国观众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彩绘 现场保护技术,文物保护专家修复 唐三彩陶马俑,文物保护专家制作标本 大熊猫,六是博物馆对外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当前,全国博物馆每年赴境外的文物展览达八十余项。文物展览成为近年中国与意大利、俄罗斯、比利时、印度等有关国家互办“文化年”系列活动中的闪光点。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有计划的引进国外文物展览,向国内公众推介世
15、界文明。在文物保护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也逐步展开和深入。,西藏艺术大展 日本,秦汉罗马文明展北京,国际交流展览,国际交流展览,上海博物馆引进的“哥伦比亚黄金展”,湖南省博物馆引进的“走向盛唐”展,中法合作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培训班,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和有关博物馆,积极参与国际博物馆协会和区域性交流与合作。2010年11月,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在上海召开,3000余名国内外代表参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遗产和博物馆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盛会,标志着我国博物馆事业及文化价值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第22届国际博协大会开幕式,二、
16、当前博物馆建设、管理在体制和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当前博物馆发展进入新的高潮。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博物馆的建设,各级财政强有力的支持博物馆的建设,公众对博物馆文化的热烈追求,标志着博物馆事业发展已站在一个崭新的平台和基础之上。,但从总体情况看,我国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还有待增强,与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博物馆建设的先进理念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免费开放工作的逐步深入,博物馆管理体制机制上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博物馆管理法制建设滞后。,长期以来,在博物馆建设与发展方面的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严重滞后于快速发展的实践,致使在博物馆设立与监
17、管,建筑工程的立项、设计和实施,藏品保护,教育和服务等各方面,都缺乏全面的科学依据和控制标准、评价体系,造成许多博物馆难尽人意。,主要表现在:博物馆作为具有特殊功能的专业机构,国家层面缺乏准确统一的法律定位和明确的定义,相关准入和基本管理制度不够充分;博物馆管理办法层级低,博物馆行业管理未能真正确立,宏观调控和质量监控制度尚未建立,各项业务缺乏基本的准入条件和标准,不能保证博物馆的管理运行机制满足和体现社会化的需求。,譬如3020个博物馆中,具备一定基础设施和展示、开放条件的博物馆为2601个,约占86%,能够给人以强烈精神震撼和巨大知识力量的博物馆还不多;基础条件较差、不能正常开放的“挂牌馆
18、”为419个,约占14%,与专业标准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无视博物馆自身资源条件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在博物馆建设中重建筑轻功能、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有的地方不惜拆毁具有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博物馆老建筑,盲目超前建新馆,甚至重复建设;造成博物馆的建筑与功能、结构与展览、建设与维护的严重脱节,制约了博物馆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和社会功能充分发挥。,(二)博物馆的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健全。,政府的行政职能转变尚未到位,政府对博物馆事务的微观干预过度、管控过死、过细的现象在相当程度上仍然存在,同时政府对博物馆的宏观指导不力、服务保障不足。博物馆长期以来管理的部门化、运行的机关化,缺少
19、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完善的行业标准、规范等。,因此,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加快完善博物馆、纪念馆管理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建立政府主导、法律规范、社会参与的博物馆管理体系,建立以展示教育、开放服务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和政府、社会、公众代表相结合的监督体系”。这三个体系的核心是社会力量的参与博物馆的管理、评价和监督,不断提高博物馆运行规范和管理水平,使我国博物馆事业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三)人才队伍亟待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在全国博物馆机构从业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只占4.5,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只占13,人才
20、的总量、结构和素质均不能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博物馆免费开放后,许多博物馆业内和关心博物馆的人士担忧,博物馆财政由政府负担,又缺少激励机制,博物馆是否会回到“吃大锅饭”的时代,成为一个养懒人的地方。,博物馆工作专业性很强,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都是以学术研究为前提的。高水平的团队,高水平的学术领域的创新对于博物馆非常重要,但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博物馆学体系尚在构建,对博物馆实践能产生重要推动和指导作用的理论成果不多。博物馆的有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也是学术研究做得不够扎实所体现出来的弊病。,(四)展示教育和社会服务能力较低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并更趋多样化,对博物馆陈列
21、展览主题、内容、设计,以及互动性、趣味性、观赏性提出了新要求,博物馆在体现“以人为本”,转变办展方式,更新服务理念,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面临严峻压力。,一些陈列展览规划缺乏论证,定位不准,追求“假大空”的大制作,形式与内容脱节,滥用多媒体技术、幻影成像、人工造景等,场景化、影视化、虚拟化倾向严重,喧宾夺主,忽视对文物展品内涵和展览主题的发掘、展示,既对观众产生了误导,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作为社会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博物馆教育,应当成为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纳入中小学的相关教学大纲。但博物馆参与国民教育体系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馆校联系制度、博物馆纳入教学计划、经费筹措与
22、保障等相关工作启动不力。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未能制度化、经常化,内容、形式较为单一。高水平的讲解咨询和教学辅导人才还比较短缺。,(五)经费不足仍然是困扰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博物馆事业规模逐步扩大,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投入虽有增加,但总量有限,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我国公立博物馆的资源主要依赖于政府投入,其政府外的资源筹措机制的作用较小。,博物馆资源筹措机制单一的情况,因免费开放政策的推行而愈发明显。同时财政拨款的支出期限和用途限制过于刚性,影响了公众需求对博物馆资源配置的导向性作用。如何建立和完善博物馆的资源筹措机制,是决定博物馆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总之,我国博物馆的专业
23、化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管理水平与时代赋予我国博物馆服务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于国民素质教育、服务于文化遗产强国建设的使命尚有不小的距离。,国际博物馆协会曾经倡导,“博物馆不仅是旧遗产的投影机,还应成为新文化的发生器。”博物馆应该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的博物馆不单单是庞大宏伟的建筑,而应该是能够给人智慧的长者、给人温暖的家园以及一切创新思想的灵感来源。对比这样的目标,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关于“十二五”期间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设想,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已步入一个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生态文
24、化协调发展的时代,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因素。,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通过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今日世界来说,文化间的对话成为最主要的文化和政治挑战之一”伴随着世界的变革与发展,作为“人类理解世界的钥匙”的博物馆也正在与时俱进。,国际博物馆学界掀起了新博物馆学运动,提倡博物馆要和环境融为一体,提倡博物馆应对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做出积极回应。在这样的思潮中,生态博物馆、社
25、区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等新的博物馆表现形式应运而生。,当今中国,正经历着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迅速发展时期,并开始步入大众消费的新成长阶段。到2008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已经达到655个,全国城镇人口总数已达6.22亿。面对城市化的加速成进程和大规模城乡建设的持续开展,人类社会珍贵的文化记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系统消失。在此情况下,博物馆不能在囿于过支所形成的传统框架,而应创建和拓展更大的宽间和更宽的区域。,此外,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09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3500美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
26、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10年年底中国人均GDP将接近4000美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快速增长,越来越多地走进博物馆,渴望在这里得到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悦,对博物馆事业发展寄予更多的期望。,面向未来,作为全国博物馆事业的主管部门,我们决心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和全局高度,正确认识博物馆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以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为契机,大力推进博物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加快推动博物馆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尽快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从馆舍天地向大千世界的转变,全面提升
27、博物馆发展水平,促进博物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为保障人民群众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服务,为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服务。,(一)优化博物馆体系,博物馆发展模式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重点推进和完成标志国家及地方文明形象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南京博物院新馆等省级以上博物馆工程建设和地市级博物馆建设,实现每个地级以上中心城市拥有1个以上功能健全的博物馆。基本实现我国地市级以上博物馆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县级博物馆的现代化。,积极推进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工作,创建一批世界一流博物馆,构建起辐射全国、面向世界
28、并带动我国博物馆整体发展的综合资源共享平台,各省参照央地共建模式建设地方重点博物馆,形成层次清晰、核心突出、重点鲜明的博物馆骨干网。发挥省级以上博物馆的区域中心作用和馆际战略协作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对中小博物馆的业务指导,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对中小博物馆实施托管或连锁,形成博物馆协作网。,激发和尊重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事业的积极性,优化保障民办博物馆持久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规范民办博物馆准入,健全对民办博物馆的专业化建设扶持机制,实现每省有一个以上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专业水平高、社会影响力大的民办博物馆。使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在竞争中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在合作中相互借鉴,共同进步,推动全国博物
29、馆事业的繁荣。,优化博物馆品类布局,积极发展科技、艺术、自然、民族民俗、生态、工业遗产等类型的专题性博物馆。实现每个民族、每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拥有1个以上重点展示民族民俗文化生态的博物馆。力争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3500个。,(二)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使博物馆文化走向大千世界,增强博物馆的公益性和社会服务功能。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机制,将行业国有博物馆以及符合条件的民办博物馆纳入国家支持的免费开放范围。力争免费开放博物馆达到2500个。未能完全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健全灵活多样的特定时段或特定人群免费开放制度。加强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绩效考评,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问责制度。完善博物馆开放服务制度,寓教
30、于乐,培育良好参观习惯。,制定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政策制度,将博物馆教育纳入中小学历史、艺术、自然、思想道德等课程和教学计划。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内容、形式和手段,充分运用视听、影像、信息、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拓展博物馆的传播功能,为营造“学习型社会”服务。实施数字博物馆计划,推广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行动计划,使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更多民众。拓展博物馆的文化休闲功能,适应假日旅游经济的需要,制定博物馆纳入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体系的政策制度,实现省级以上博物馆全部纳入国内旅游精品线路,超过半数纳入国际旅游精品线路。鼓励博物馆以各种形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创新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工程,建立陈列展览和
31、社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增强陈列展览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以及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加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建立陈列展览项目的交流机制和平台,整合全国博物馆藏品资源,形成和发布原创性陈列展览精品菜单;每年策划推出若干个大型文物展览,在具备条件的博物馆中巡展。全国博物馆每年推出陈列展览10000个以上,十二五末达到年观众4.5亿人次。以国家一级博物馆为龙头,联合社会资源,培育博物馆文化产品研发的基地和示范项目,创造具有区域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创意品牌,满足公众多层次文化需求,并增强博物馆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和消费体系中
32、的竞争力。,深化博物馆国际文化交流,发挥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引领示范作用,加强与境外知名博物馆的战略合作,实施中华文明展示工程和世界文明展示工程,共享人类文明成果,共建人类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拓展对外交流渠道与合作方式,十二五末实现每年赴境外展览120个,引进展览50个。积极参与国际博物馆重大行动计划,推进中国在国际博物馆大家庭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在实现国际博物馆核心价值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加强藏品保护及科学研究,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拓展文物藏品的征集领域和途径。加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以及二十世纪和当代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收集、保护、研究、展示
33、,不断充实藏品体系。激励博物馆根据办馆宗旨和方向及时调整收藏策略,从“无限”征集转向“有限”征集和重点征集。创新馆际藏品资源交流共享激励机制,通过依法调拨、交换、借用等方式,对博物馆等文物收藏单位的藏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全面盘活藏品资源,大幅度提高利用效率。创新博物馆与考古研究机构的协作机制,做好考古发掘品的收藏保护。鼓励民间收藏的重要文化遗产捐赠或委托博物馆保管。,系统总结馆藏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经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全面完成馆藏文物清库、登记、建档、备案等基础工作,建立全国博物馆藏品数据库。基本实现博物馆藏品与展示的数字化、现代化管理。推进藏品信息资源
34、共享,分期发布馆藏珍贵文物目录。,努力促进博物馆藏品保存条件的改善,以地市级以上博物馆为重点,全面实施藏品保存环境达标建设,强化预防性保护理念,创新保管资源共享机制,推进地市级以上博物馆对基层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等重要藏品集中保管。,依托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和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加强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国家宝藏计划,使漆木器、丝织品、青铜器、古书画等门类文物和自然标本的受损状况基本得到遏制。,强化藏品、资料等研究资源的开放共享,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藏品保护、利用重大课题行动计划,切实提高博物馆的学术地位和知识传播影响力。十二五末实现超过半数省级以上博物馆的研究水平和能力与
35、普通高校基本相当。,(四)加强博物馆法规体系建设,提高法律法规的调控作用。,加快制定博物馆条例,真正确立博物馆的行业管理制度,强化博物馆事业发展法制保障。同时,深入调查研究我国博物馆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现博物馆发展中出现的法律空缺和其他相关障碍,深刻分析和总结广大博物馆在改革开放和文化事业改革中的有益做法和鲜活经验,尤其要结合博物馆免费开放和民办博物馆迅速发展等的实际情况,抓紧制定有关工作规章,及时出台有关政策性意见、办法、规范,以及相关标准,化解事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前沿性难题。要尽早形成以博物馆条例为核心的博物馆法规规章体系,以规范、引导博物馆健康快速发展。,(五)建立现代博物馆制
36、度,实现发展模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制定和实施博物馆改革战略规划。以政府为主导,转变行政主管部门对博物馆的管理方式,强化行业管理职能和社会参与。健全博物馆法规、标准、规范、规划和行为规则。以立法或合约方式确定博物馆免费开放等事权责任和绩效目标。健全评价激励约束机制,深化博物馆评估定级,建立博物馆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健全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实行理事会决策、馆长负责的运行机制。博物馆在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下依法自主运作,优化组织结构,改进内部管理,创新服务方式,提高运营效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实现发展模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可以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改革为突破
37、口,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六)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实施人才强馆战略。,明确博物馆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文化教育机构的属性和定位,建立博物馆从业资格制度,推行持证上岗;坚持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用,从源头上保障高素质人才进入博物馆行业。强化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对市县级博物馆员工实施政策性倾斜。健全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管理制度,破除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形成讲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纳入现行编制内聘任管理,稳定基本队伍;对于可由社会提供服务的一些熟练工种岗位的人员实行社会化、市场化管理。同时不断壮大博物馆志愿者队伍,拓展其工作领域
38、和服务范围。,(七)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博物馆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博物馆发展的专项投入,推动充实文物藏品体系,提高文物藏品保护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水平。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以加大国家投入为主,落实相关财税政策,鼓励博物馆通过文化产品开发和积极吸收社会捐赠等途径,健全博物馆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健全博物馆免费开放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与绩效挂钩的动态扶持激励机制。扩大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对象范围,将文物系统以外的行业博物馆的业务开展工作纳入扶持范畴;对民办博物馆的免费开放等业务活动行为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予以奖励。,博物馆是人类文明记忆、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博物馆藏品承
39、载着我国各族人民千百年来不竭的奋斗精神和创造智慧,凝聚着中华民族博大的世界观、历史观和独到的美学思想。博物馆既是向全体国民提供高雅公共文化服务,让公众直观认知和感受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共享共同的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手段,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我们一定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坚持“三贴近”的基本原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水平为重点,推动博物馆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博物馆大国向博物馆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