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第3专题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16764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第3专题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第3专题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第3专题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第3专题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第3专题 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 共 6 页 科目: 主备人: 备课日期: 课 题 京口北固亭怀古 第 课时 计划上课日期:教学目标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了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2、提高赏析能力,了解豪放派宋词的风格特点。教学重难点 提高赏析能力,了解豪放派宋词的风格特点教学流程内容板书 关键点拨加工润色【教学流程】一、导入。 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辛弃疾的词, “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二、指

2、导预习,初读课文,疏通文字。 三、补充注音,补充注释: 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四、思考问题: (1)找出韵脚,并在朗读中体会。 左、住、虎、顾、路、鼓、否。厌声韵。 第 2 页 共 6 页 (2)这首词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含义? 五、作者与写作背景: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1161 年,金国大举南犯,21 岁的辛弃疾率群众 2000 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

3、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 ”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 50 骑兵,直闭驻有 5 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好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 。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

4、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辛弃疾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宋宁宗喜泰三年(1203) ,辛弃疾 64岁退居江西乡!司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侂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

5、首词的背景。 六、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七、讲读课文。 (1)阅读上片。让同学分出层次,教师讲析。 分两层。 “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是第一层,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辛弃疾以“英雄” 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 “舞谢歌台”一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是第二层,写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

6、刘第 3 页 共 6 页 裕。刘裕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平定叛乱。 “想当年”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 1165 年)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明白指出出兵北伐,应取道山东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略。 “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 ”在当时韩佳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同学朗读上片。总结:这一段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

7、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2)阅读下片,分析层次。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用典的作用。 第一层:“元嘉草草”句。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肯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前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 ”“仓皇北顾” ,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借鉴历史,伐

8、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第二层。 “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是第二层。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 “四十三年”三句,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藉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联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佛狸洞下” 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 “佛狸调”是北魏太武帝拓跋案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作者写佛狸调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

9、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宝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最后三句是第三层。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感慨。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第 4 页 共 6 页 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 “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以廉颇事做结

10、,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讨论,明确。 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极好当道,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表。 总结下片。用刘帝、佛狸调、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八、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九、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的毛病。你认为如何?这首词用典多不能说是毛病。它所用的除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典故,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就艺术手法论,环绕

11、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十、总结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这首词借“怀古”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仓碎北伐的冒险行动,表达自己的积极抗金,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热切愿望。运用典故,十分恰当,是它的一大艺术特色。十一、这两首词有什么异同? 分析: (1)是宋代豪放派的词,从内容及写作方法上看,它们都有相同点,但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这两首词都是以怀古为题,抒发自己胸襟抱负的作品:借古抒怀的写法相同。 不同点:赤壁怀古借咏赤壁,颂周瑜、抒发自己积极入世但年过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将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京口北固亭怀古 通过颂

12、扬孙权刘裕的英雄业绩,谴责刘义隆,感叹廉颇的遭遇,抒发了自己抗金救国的热切愿望和报国无门的苦闷与愤慨,谴责了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不重用抗金志上的政策;全词用典较多,用历史事实说明现实问题,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 (2)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代表词人,但他们的创作也各有特色,作品也各有风格。第 5 页 共 6 页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社会生活,拓宽了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腔调、声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著作有东坡乐府 、 苏东坡全集 等,本词是其代表作之一。 辛词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爱憎

13、分明,慷慨悲壮,意境深远,并以多用典故出名。著有稼轩词 (又名稼轩长短句 ) 。 (二)这两首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 (1)思想内容。 进步性:这首词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雄奇景色入手,盛赞青年周瑜的风采业绩,抒发了自己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心情。 局限性:对“贬谪失意”心情人们可以理解,但“人生如梦”的慨叹反映出作者人生观中的消极面。 (2)艺术特色。 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伟, 念奴娇赤壁怀古当是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 熟读气势豪放的名句: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赞江山壮美,英雄辈出。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

14、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赞风采绝伦,功业盖世。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思想内容。 名为怀古,实为讽今。表达诗人坚持北代抗金但又反对草率进兵的正确主张,抒发自己老当益壮但又无能为力的忧愤胸怀。 (2)艺术特色。 赞英雄,说教训,抒胸臆,都是笔力雄健,气势不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无愧为豪放派力作。 熟读名句: 第 6 页 共 6 页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气壮山河的抗战英雄赞歌。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振聋发愤的历史教训总结。 (3)典故含意。 用典深化了内容,也增加了阅读困难。全篇共有六处典故:孙仲谋,寄奴,元嘉北伐与封狼居骨,峰火扬州路,佛狸词,廉颇。其中扬州路和佛狸词二处,都是借总结历史教训,说对敌失策后果。其余四处,可从课文注释中整理答案。十二、作业板书设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盛赞历史上多位英雄人物 (大量用典借古讽今) 下片:力表自己抗金的态度作业布置教学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