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秋季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卷(高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共 70.0 分)1. 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A. B. C. D2.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左邻右舍分别为 ( )A. 1 2 B. 4 5 C. 4 6 D. 2 43. 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保持在 15左右,其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质量适中 B. 地球体积适中 C. 地球密度较大 D. 日地距离适中4. 天气晴好的晚间,我们在夜空中能看到许多天体,其中大部分能自身发光的天体是( )A. 星云 B. 行星 C. 恒星 D. 卫星5. 地
2、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等级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河外星系银河系 太阳系地月系 B. 地月系太阳系 星座宇宙C. 总星系 银河系太阳系 地月系 D. 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 宇宙6.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是 ( )地球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地球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既自转又公转,而且方向相反A. B. C. D. 7.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地球上生命形成的是 (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有昼夜交替现象安全的宇宙环境A. B. C. D. 公元前 28 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8.
3、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A. 耀斑 B. 黑子 C. 太阳风 D. 日珥9.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 光球 B. 色球 C. 日冕 D. 大气层之外10.“黑气 ”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A. 22 年 B. 11 年 C. 76 年 D. 33 年11.下列现象中,可能是受到太阳活动影响的是( )A. 磁暴现象 B. 潮汐现象 C. 极昼极夜现象 D. 季节变化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回答下题。 12.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最优和最差的城市分别是( )A. 成都、乌鲁木齐 B. 拉萨、成都 C. 海南、哈尔滨 D. 长沙、上海13.图中太阳辐射丰富
4、区丰富的共同原因有 ( )纬度低海拔较高云量少,晴天多上空臭氧少A. B. C. D. 14.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转角速度为 30/小时 B. 自转轴常年大幅度摆动C. 太阳东升西落和自转无关 D.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转15.下面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16.当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 地球位于近日点C. 地球位于远日点 D. 全球各地昼夜平分17.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 6634 B. 图中角 是黄赤交角C.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
5、. 黄赤交角度数目前是 232618.下面所给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原来的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偏转的方向)( )A. B. C. D. 下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9.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 B. C. D.20.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 P 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美国、英国、中国等 12 个国家的 30 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一次大洋
6、钻探据此回答下题。21.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 )A. 地壳地幔 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B. 地壳 古登堡界面地幔 莫霍界面地核C. 地幔 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D. 地壳莫霍界面 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22.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B. 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古登堡界面C. 横波可以通过地核D.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23.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 04 秒,汶川发生 8 级大地震。地震发生时,当地人们的感觉( )A. 只有上下颠簸 B. 只有前后、左右摇晃C. 先上下颠簸,后
7、前后、左右摇晃 D. 先前后、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小题。 24.图中表示( )A. 地幔 B. 地壳 C. 地核 D. 软流层25.岩石圈包括( )A. 顶部 B. 的全部C. 的全部和顶部 D. 外部26. 2011 年 2 月 21 日,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东南部的布卢桑火山喷出浓烟,流出大量熔岩。这些炽热的岩浆可能来源于( )A. 地壳 B. 下地幔C. 岩石圈 D. 上地幔中的软流层27.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面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接收到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A. 青藏高原 B. 四川盆地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8、 华北平原28.下列四幅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D. 29.如图所示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0 月 4 日平均气温最高 B. 10 月 5 日昼夜温差最大C. 10 月 6 日最易出现霜冻 D. 10 月 5 日恰逢冷锋过境30.下列海陆风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近地面大气热力环流的是 ( )A. B. C. D. 31.读下图,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A. 减弱 A B. 增强 B C. 增强 C D. 减弱 D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32.图中 A、B、C 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
9、次是( )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33.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起作用的是( )A. A 辐射 B. B 辐射 C. C 辐射 D. D 辐射34.图表示某地同一时期四种昼夜天气状况,其中夜晚气温最高的是( ) A. B. C. D. 35. 读“地理课堂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题。 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30.0 分)36.读“ 太阳系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
10、1)观察图中小行星带位于哪两个天体轨道之间?(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何特点?(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什么?(4)简要说明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的适宜温度的原因(两点)。37.读“ 太阳大气结构图” ,回答下列问题。 (1)A 为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_。(2)B 是 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 。(3)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_年。(4)根据所学知识,下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 )通信部门航天部门冶金工业部门 气候研究部门A. B. C. D.(5)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3 点)38.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11、 甲 昼夜半球示意图 乙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1)甲图表示的日期是_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乙图中 _(填序号)位置。此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_( 南、北) 移动。(2)如乙图所示,当太阳直射点位于位置时,北京昼长为 _小时;太阳直射点由向移动期间,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_( 增大、减小) 。39.读“ 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 (1)图中 E、F 代表的地震波类型分别是:E _ F ,传播速度较快的是 .(2)图中分界面 M 是 , G 是 。(3)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不连续面 M 以上为 ,M 和 G 之间为 ,G 以下为 。(4)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在 层,位于图中 MG
12、 之间的上部,该层顶部至地表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叫 _。40.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空气 (上升或下沉),其地面温度_(高于或低于)乙地。(2)请在图中 a、b 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3)若图表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则表示城市的是_。(4)图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答案1. B 2. D 3. D 4. C 5. C 6. C 7. C 8. B 9. A 10. B 11. A 12. B 13. C 14. D 15. D 16. D 17. D 18. B 19. A 20. B 21
13、. D 22. D 23. C 24. B 25. C 26. D 27. A 28. D 29. B 30. B 31. C 32. D 33. C 34. A 35. A 36. (1)火星和木星 (2)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3)安全的宇宙环境(或安全的运行轨道)(4)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或有厚厚的大气层)。37. (1)光球黑子 (2)色球耀斑(3)11 (4)C (5)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使降水异常);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任答两个)38. (1)6 月 22 日南 (2)12 减小39. (1)横波纵波纵波 (2)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3)地壳地幔地核(4)软流岩石圈40. (1)上升 高于 (2)如下图(3)甲(4)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