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全国通用版必修1学案:第1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3课时.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815004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全国通用版必修1学案:第1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3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全国通用版必修1学案:第1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3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全国通用版必修1学案:第1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3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全国通用版必修1学案:第1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3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全国通用版必修1学案:第1章 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3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3 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建构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含义,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2掌握溶液稀释时有关的计算。3初步学会使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知 识 梳 理一、物质的量浓度【自主思考】1将 1 mol NaOH 加入 1 L 水中配成的溶液是 1 molL1 吗?提示 不是,根据 c 知, V 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nV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主要仪器(1)天平:使用电子天平或托盘天平。(2)容量瓶:(3)其他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2配制过程以配制 100 mL 1.00 molL1 NaCl 溶液为例。(

2、1)计算、称量:需要 NaCl 固体的质量为 5.85 g,实际用托盘天平称量的质量为 5.9 g。(2)溶解: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加速溶解。(3)移液、振荡。移液前需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移液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振荡前需进行的操作为将烧杯和玻璃棒洗涤 23 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4)定容。当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 12_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定容标准为: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5)摇匀:方法为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自主思考】2NaOH 固体如何称量?称量 4.0 g NaOH,需要的砝码是 4 g 吗?提示 NaOH 是腐蚀性药品,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若称 4.

3、0 g,需要的砝码应大于 4 g。效 果 自 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1 mol NaCl 溶于 1 L 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 molL1 。( )(2)将 25 g CuSO45H2O 溶解在 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 molL1 。( )(3)把 1 mol NH3通入水中得到 1 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 。( )(4)将 10 g CaCO3粉末加水配成 100 mL 溶液,Ca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 。(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液面超过刻度线,应立即用胶头滴管吸出多的部分。(

4、 )答案 (1) (2) (3) (4) (5)2认真分析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并思考,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 的是( )A将 40 g NaOH 溶解于 1 L 水中B将 22.4 L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 1 L 溶液C将 1 L 10 mol/L 的浓盐酸与 9 L 水混合D将 10 g NaOH 溶解于水中配成 250 mL 溶液解析 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的是单位体积溶液(注意不是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A 项错误,溶剂是 1 L,溶液必大于 1 L;B 项错误,谈气体体积不指明状况是毫无意义的,如改为标准状况,则此项正确;C 项错误,所得溶液总体积不是

5、10 L;D 项正确,NaOH 为 0.25 mol,溶液体积为 0.25 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答案 D3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解析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应左物右码,A 项不正确;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应用玻璃棒引流,C 项不正确;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容量瓶内,D 项不正确。答案 B4将 190 g MgCl2溶于水配制成 1 L 溶液。(1)该溶液中 Mg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溶液中 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从 1 L 该溶液中取出 10 mL,10 mL 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

6、_,溶质的物质的量为_。答案 (1)2 mol/L 4 mol/L(2)2 mol/L 0.02 mol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探究讨论】1已知在 AlCl3溶液中 Al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 ,则 Cl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提示 在溶液中,阴离子与阳离子浓度之比等于化学组成中离子个数之比,据此可根据已知一种离子的浓度求算其他离子浓度,所以 c(Cl )3 c(Al3 )3 molL1 。2将 3 molL1 的 NaCl 溶液稀释到原来的 3 倍,稀释后的溶液的浓度是多少?提示 1 molL 1 。【点拨提升】1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计算的基本公式: c nV

7、mVM(2)计算的基本类型和方法:已知溶质的质量。已知溶液中某种粒子的数目。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Error!cnV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1)换算公式: cB molL1 。1 000 wMM:溶质 B 的摩尔质量 :溶液密度(gmL 1 )(2)推导方法。设溶液体积为 1 L,则cB molL1 。nBV ( gmL 1) 1 000 mLwM( gmol 1)1 L 1 000 wM3溶液的稀释与混合(1)稀释规律。语言描述:将浓溶液加水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和质量都保持不变。公式: c(浓) V(浓) c(稀) V(稀)(2)混合规律。语言描述:

8、同一溶质不同浓度的两溶液相混合,混合后,溶质的总物质的量(或总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和(或质量之和)。公式: c1V1 c2V2 c(混) V(混)【典题例证 1】 常温下,将 20.0 g 14%的 NaCl 溶液跟 30.0 g 24%的 NaCl 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 1.17 gcm3 的混合溶液。(1)该混合溶液中 NaCl 的质量分数为_。(2)该混合溶液中 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molL 1 。(3)在 1 000 g 水中需加入_ mol(保留 1 位小数)氯化钠,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溶液浓度相等。解析 (1)混合溶液的质量为 20.0 g30.

9、0 g50.0 g,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20.0 g14%30.0 g24%10.0 g,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10.0 g50.0 g(2)n(NaCl) ,10.0 g58.5 gmol 1V(溶液) ,50.0 g1.17 gcm 31 000 mLL 1c(NaCl) 4.0 n( NaCl)V( 溶 液 ) 10.0 g58.5 gmol 1 1.17 gcm 31 000 mLL 150.0 gmolL1(3) 100%20%n( NaCl) 58.5 gmol 11 000 g n( NaCl) 58.5 gmol 1n(NaCl)4.3 mol。答案 (

10、1)20% (2)4.0 (3)4.3【学以致用 1】 如图是某校化学实验室中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9.2 molL1B100 mL 该硫酸的质量是 184 gC硫酸的摩尔质量与磷酸(H 3PO4)的摩尔质量相同D取该硫酸 62.5 mL 稀释至 250 mL,得到稀硫酸的浓度为 4.6 molL1解析 该 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c molL1 18.4 1 0001.8498%98molL1 ,A 项错误。该硫酸的密度为 1.84 gmL1 ,所以 100 mL 该硫酸的质量为 184 g,B 项正确。磷酸(H 3PO4)的摩尔质量

11、为 98 gmol1 ,与硫酸的相同,C 项正确。根据稀释公式 c1V1 c2V2,可知 0.25 L4.6 molL1 0.062 5 L18.4 molL1 ,D 项正确。答案 A探究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误差分析【探究讨论】1用量筒量取 5.8 mL 浓硫酸倒入 100 mL 容量瓶,然后加水定容,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这样操作可以吗?提示 不可以,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稀释浓溶液,应在烧杯中进行。2配制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在烧杯中刚好溶解,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这样可以吗?若不可以,这样所配溶液的浓度如何变化?提示 不可以,溶液未冷却,液体膨胀,故向容量瓶中所加的

12、水偏少,这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3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刻度线,会影响配制的结果吗?提示 俯视浓度偏高;仰视浓度偏低。【点拨提升】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步骤操作及所用仪器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并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仪器:托盘天平、药匙(或量筒)烧杯、玻璃棒一定容积的容量瓶胶头滴管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口诀计算称量做先锋,溶解冷却随后行;移液洗涤三两次,玻棒引流记心中;胶头滴管来滴定,视线液面刻度平;倒转移入试剂瓶,贴好标签便告成。3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与容量瓶的接触点应在刻度线以下。(3)定容时要平视刻度线,使凹液面最

13、低点与刻度线相切。(4)在容量瓶上标有一个刻度,两个数据(温度和体积)。在选择容量瓶时,应选用与所配溶液体积相等或稍大规格的容量瓶。(5)使用容量瓶的“五不”:不能进行加热;不能进行溶解;不能进行稀释;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不能久贮溶液,尤其是碱液。4误差分析(1)根据 c , m 偏大, c 偏大; V 偏大, c 偏小。nV mMV(2)注意事项: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加蒸馏水,一旦超过刻度线,应洗净容量瓶,重配。配制时完全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因此容量瓶不必是干燥的,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实验结果。定容时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仰视刻度线(图 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浓度偏小。俯

14、视刻度线(图 2),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浓度偏大。【典题例证 2】 实验室需配制 250 mL 0.1 molL1 的 Na2CO3溶液,填空并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 250 mL 0.1 molL1 的 Na2CO3溶液:实际应称 Na2CO3质量/g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A用 30 mL 水洗涤烧杯 23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将准确称量的 Na2CO3固体倒入烧杯中,再加适量水溶解C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

15、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 12 cm 处(3)操作 A 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_;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_。答案 (1)2.7 250 (2)B、C、A、F、E、D(3)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 不冷却就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冷却至室温后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高(4)无影响 偏高(5)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 洗净容量瓶

16、后重新配制【学以致用 2】 现需要配制 500 mL 1 molL1 硫酸溶液,(1)需用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 gcm3 的浓硫酸_mL。(2)容量瓶使用前检验漏水的方法是_。(3)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偏大”、“偏小”或“不变”)?稀释的硫酸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未洗涤烧杯:_。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并定容:_。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水:_。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_。定容时俯视液面:_。解析 (1)求需要的浓硫酸的体积,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来计算,设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x,则:05 L1 molL1 98 gmol1 x1.84

17、 gcm3 98%,解得 x27.2 mL。(3)误差分析根据 c(H2SO4) 来分析,中稀释硫酸的烧杯未洗涤使n( H2SO4)V得 n(H2SO4)减少, c(H2SO4)偏小;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并定容,冷却至室温后 V 偏小, c(H2SO4)偏大;摇匀后再加水,使 V 增大, c(H2SO4)偏小;容量瓶中有少量水时,对 c(H2SO4)无影响;定容时俯视液面,使得 V 偏小,c(H2SO4)偏大。答案 (1)27.2 (2)往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塞好瓶塞,用左手食指顶住瓶塞,用右手的五指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如不漏水,将其放正,把瓶塞旋转 180后塞紧,再把瓶倒立过来,若不

18、漏水,才能使用(3)偏小 偏大 偏小 不变 偏大1已知 0.5 L 的 NaCl 溶液中含有 0.5 mol Na 。下列关于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B该溶液中含有 58.5 g NaClC配制 100 mL 该溶液需用 5.85 g NaClD量取 100 mL 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 Na 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解析 0.5 L 的 NaCl 溶液中含有 0.5 mol Na ,即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 ;该溶液中含有 0.5 mol NaCl,质量为 29.25 g;配制 100 mL该溶液需用 0.1 mo

19、l NaCl,质量为 5.85 g;量取 100 mL 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 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 1 molL1 ,物质的量为 0.1 mol。答案 B2 V L Fe2(SO4)3溶液中含 Fe3 m g,则溶液中 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4)A. molL1 B. molL156mV 3m56VC. molL1 D. molL1m56V 3m112V解析 n(Fe3 ) , n(SO ) mol mol, c(SO )m g56 gmol 1 24 m56 32 3m112 24 molL1 。nV 3m112V答案 D3精确配制 250 mL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20、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选择仪器时,使用 500 mL 容量瓶B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C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D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未经干燥的洁净容量瓶中解析 A 项,应选用 250 mL 容量瓶。B 项,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的仪器,应在烧杯中溶解。C 项,应将溶解 NaOH 后的溶液恢复到室温后再向容量瓶中转移。D 项容量瓶未干燥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正确。答案 D4将 5 molL1 的盐酸 10 mL 稀释到 200 mL,从中取出 5 mL,这 5 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 molL 1 B0.25

21、molL 1C0.1 molL 1 D1 molL 1解析 从 10 mL 稀释到 200 mL,稀释 20 倍,则浓度降低 20 倍,稀释后浓度为5 mol/L200.25 mol/L。答案 B5.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从实验室取出硫酸试剂,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该小组欲配制 450 mL 0.2 molL1 的稀 H2SO4溶液:(1)所需试剂瓶内硫酸溶液的体积为_mL。(2)所用量筒和容量瓶的规格为_和_。(3)浓硫酸稀释时的操作是_。(4)下列为该小组的操作,可能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A移液前未冷却至室温B定容时加水多了,用滴管吸出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5)下图是该小组转移溶

22、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解析 欲配制 450 mL 的 H2SO4溶液需选取 500 mL 的容量瓶,在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答案 (1)5.4 (2)10 mL 量筒 500 mL 容量瓶(3)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AC(5)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 500 mL 容量瓶课时作业基础巩固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移液时应洗涤烧杯 23 次B用 100 mL 量筒量取 5.5 mL 稀盐酸C用托盘天平称量 11.50 g NaCl 固体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固体物质可以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解析 量取

23、 5.5 mL 溶液应使用 10 mL 量筒,B 错误;托盘天平的感量为 0.1 g,C 错误;在容量瓶中不能溶解固体,D 错误。答案 A2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洗净的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配制溶液定容的操作图示: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解析 洗净的容量瓶不能放进烘箱中烘干,会影响其准确度,A 错误;定容操作,应用胶头滴管定容,B 错误;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 正确。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应重新配制,D 错误。答

24、案 C3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A配制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配制稀盐酸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C称量 4 g NaOH 配制 0.1 molL1 NaOH 溶液 1 000 mL 时,砝码错误放左盘DNaOH 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并加水至刻度线解析 A 项俯视刻度线,将会使量取的盐酸的体积小于计算值,导致浓度偏小;B 项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将会导致加水量增多,使溶液浓度偏小;C 项由于所称 NaOH 固体的质量为整数,不需要移动游码,故称得固体 NaOH 的质量是准确的,不会影响要配制溶液的浓度;D 项因溶解放热,若不冷却至室温即转移并定容会使容量瓶中的溶液在冷

25、却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答案 D4使用胆矾配制 1 L 0.1 molL1 的 CuSO4溶液,正确的做法是( )A将胆矾加热除去结晶水后,称取 16 g 溶于 1 L 水中B称取胆矾 25 g 溶于 1 L 水中C将 25 g 胆矾溶于少量水,然后将溶液稀释到 1 LD将 16 g 胆矾溶于少量水,然后将此溶液稀释至 1 L解析 选项 内容指向联系分析 结论A胆矾失去结晶水成为 CuSO4,16 g CuSO 4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溶于水配成 1 L 溶液而不是溶于 1 L 水,其物质的量浓度才是 0.1 molL1错误B25 g 胆矾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

26、,同 A,应加水配成 1 L 溶液才正确错误C0.1 mol CuSO45H2O 配成 1 L 溶液,其浓度为0.1 molL1正确D 16 g 胆矾的物质的量小于 0.1 mol 错误答案 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 g NaOH 溶于水所得 1 L 溶液的浓度为 1 molL1B1 molL 1 的 Na2CO3溶液中 Na 的浓度为 1 molL1C从 1 L 0.1 molL1 的 NaCl 溶液中取出 0.1 L 溶液,则 NaCl 的浓度变为0.01 molL1D1 L 0.2 molL 1 的 Na2SO4溶液中,Na 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解析 A 项,40 g N

27、aOH 的物质的量为 1 mol,又因溶液体积为 1 L,由公式得c 1 molL1 ,A 项正确;B 项,Na 2CO3溶液的浓度为 1 nV 1 mol1 LmolL1 ,则 Na 浓度为 2 molL1 ,B 项错误;C 项,原溶液浓度为 0.1 molL1 ,则取出的 0.1 L 溶液和剩余的 0.9 L 溶液的浓度都为 0.1 molL1 ,C 项错误;D 项, n(Na2SO4) cV0.2 molL1 1 L0.2 mol,则 n(Na )2 n(Na2SO4)20.2 mol0.4 mol,D 项错误。答案 A6实验室中需要配制 2 mol/L 的 NaOH 溶液 950 mL

28、,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 NaOH 的质量分别是( )A950 mL 76.0 g B500 mL 80.0 gC1 000 mL 80.0 g D1 000 mL 76.0 g解析 配制 950 mL 溶液需选用 1 000 mL 的容量瓶,所需称取 NaOH 固体的质量为 1 L2 mol/L40 g/mol80.0 g。答案 C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 322 g Na2SO410H2O 溶于 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B将 1 L 2 molL1 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 2 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C将 1 L 18.4

29、 molL1 的 H2SO4溶液加入到 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9.2 molL1D将 336 mL HCl 气体溶于水,配成 300 mL 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解析 A 项错误在溶剂体积为 1 L;C 项溶液浓度大于 9.2 molL1 ;D 项,未指明气体所处状况。答案 B8两份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其配方分别如下:(注:“”表示营养液中不含该物质)则两份营养液的成分( )AK 的物质的量相同 BCl 的物质的量相同C完全相同 DSO 的物质的量不同24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共有的离子为 K 、Cl 和 SO ,计算出中24n(K )0.3 m

30、ol0.4 mol0.7 mol,中 n(K )0.1 mol0.6 mol0.7 mol。答案 A9实验室欲配制 250 mL 1 molL1 氢氧化钠溶液。(1)实验步骤如下:计算:需要 NaOH 固体质量为_g。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 NaOH 固体,称量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要装在烧杯里称,二要迅速。溶解:用量筒量取蒸馏水注入烧杯里,搅拌。冷却:将溶液冷却至室温。移液:将冷却溶液用_引流到容量瓶中。洗涤: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_,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里。振荡:手持容量瓶轻轻振荡,使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定容:继续加蒸馏水至距刻度线_处,然后改用_滴加蒸馏水正好至刻度线。摇匀:盖好玻璃塞,

31、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合均匀。(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横线上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定容时俯视_。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_。解析 所需固体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0.25 L1 molL1 40 gmol1 10.0 g;转移溶液时用玻璃棒引流,烧杯和玻璃棒要用蒸馏水洗涤 23 次且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里。定容时,继续加蒸馏水至距刻度线 12 cm 处,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正好至刻度线。根据公式 c 进行误差分析,如俯视读数,nV则凹液面的最低点下移,即所加的水偏少,故浓度偏大;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

32、置,发现液面下降,属于正常现象,如若再加水,则浓度偏低。答案 (1)10.0 玻璃棒 23 次 12 cm 胶头滴管 (2)偏大 偏小10.根据下列各题中所给出的数据,可分别求出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试判断并求解。(1)已知某氢氧化钠溶液 V L 中含有 n 个氢氧根离子,可求出此溶液的_是_。(2)已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 Na 与 H2O 的个数之比为 1 a,则可求出此溶液的_为_。.常温下,10.0 mL 1.0 molL1 的 H2SO4(aq),加水稀释到 500 mL,所得H2SO4(aq)的浓度为_ molL1 ;蒸发浓缩,使溶液的体积为 2.40 mL

33、,所得 H2SO4(aq)的浓度为_ molL 1 。.已知标准状况下 1 体积水能溶解 500 体积的氯化氢,则可求出标准状况下氯化氢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解析 .(1)物质的量浓度 c molL1 。n/NAV(2)由 Na 与 H2O 的个数比可知 NaOH 与 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故溶质质量分数为100%。4040 18a.根据溶液的稀释定律,溶液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不变:c1V1 c2V2 c3V3。稀释到 500 mL 时, c2(H2SO4)c1( H2SO4) V1V2 0.020 molL 1 ;1.0 molL 110.0 mL500 mL浓缩到

34、2.40 mL 时,c3(H2SO4) 4.2 molL 1 。c1( H2SO4) V1V3 1.0 molL 110.0 mL2.40 mL.不知溶液的密度,不能计算物质的量浓度,可求其质量分数为100%44.9%。50022.436.550022.436.5 1 000答案 .(1)物质的量浓度 molL1nVNA(2)溶质质量分数 100%4040 18a.0.020 4.2 .44.9%能力提升11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某一种胃药片的止酸剂为碳酸钙,为了测定其中止酸剂的质量,特制定了如下操作步骤:配制 0.2 molL1 的 HCl 溶液和 0.2 molL1 的 NaOH 溶液;每次取

35、一粒(药片质量均相同)0.2 g 的此胃药片,磨碎后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 20 mL 蒸馏水;以酚酞作指示剂,用 0.2 molL1 的 NaOH 溶液滴定,需用去 Vx mL 恰好反应完全;加入 25 mL 0.2 molL1 的 HCl 溶液。(1)写出全部实验过程的操作步骤的顺序:_。(2)上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 0.2 molL1 的 HCl 溶液和 0.2 molL1 的 NaOH溶液肯定不需要的仪器是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填仪器名称)。(3)配制上述溶液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分别为_(填字母)。A50 mL、50 mL B100 mL、100 mLC100

36、mL、150 mL D250 mL、250 mL(4)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5)做 2 次平行实验后,则每粒胃药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表达式为_。解析 (1)取一定质量的止酸剂(CaCO 3),加入过量一定浓度(已事先配制好)盐酸,发生反应:CaCO 32HCl= =CaCl2H 2OCO 2。反应完成后,再用同浓度的 NaOH 溶液(已事先配制好)进行反应,二者实验的差值即为与 CaCO3反应的盐酸的体积,从而确定胃药中 CaCO3的含量,所以操作顺序为或。(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或 NaOH 溶液所用的仪器为: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或托盘天平)、胶头滴管。(3)从操作过

37、程上看出,每次实验用的盐酸为 25 mL,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重复操作实验 23 次,故配制溶液为 100 mL。(4)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CaCO32HCl= =CaCl2H 2OCO 2HClNaOH= =NaClH 2O(5)每片胃药中 CaCO3的质量为:(25 )103 L0.2 molL112 V1 V22100 gmol1 0.25 gV1 V2200答案 (1)或 (2)AC 烧杯、玻璃棒(3)B(4)CaCO32HCl= =CaCl2H 2OCO 2,HClNaOH= =NaClH 2O(5)0.25 gV1 V220012实验室欲用 NaOH 固体配制 1.0 mol

38、L1 的 NaOH 溶液 480 mL:(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2)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 NaOH_ g。(3)某同学欲称量 NaOH 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 g。(4)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5)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_。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解析 (1)选择容量瓶时,规格最好与所配制溶液的体积相同,如无同规格的容量瓶,则应选稍大规格的容量瓶,所以配制

39、480 mL 溶液,需用 500 mL 的容量瓶。(2)NaOH 的物质的量为 0.5 L1 molL1 0.5 mol,质量为 0.5 mol40 gmol1 20.0 g。(3)根据天平的原理,烧杯的质量游码示数砝码质量,烧杯的质量为 30 g2.6 g27.4 g;(5)损失溶质,浓度偏低;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因 NaOH 固体溶于水放热,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温度降低后体积变小,此时液面不到刻度线,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此时不能加水,否则就稀释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答案 (1)500 mL 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2)20.0 (3)27.4

40、 (4)查漏 (5)13将 117 g NaCl 溶于水配制成 1 L 溶液。(1)该溶液中 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溶液中 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配制 1 molL1 的 NaCl 溶液 500 mL,需该溶液的体积为_。(3)向该溶液中再通入一定量的 HCl 气体后,溶液中 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 molL1 (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则溶液中 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通入HCl 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_。解析 (1) n(NaCl) 2 mol,117 g58.5 gmol 1c(NaCl) 2 molL 1 , c(Cl ) c(NaCl)2 molL 1 。nV

41、2 mol1 L(2)配制 500 mL 1 molL1 的 NaCl 溶液所需 NaCl 的物质的量为 1 molL1 0.5 L0.5 mol,设需要该溶液的体积为 V,则有 0.5 mol2 molL1 V, V0.25 L。(3)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定律c(H ) c(Na ) c(Cl ), c(H ) c(Cl ) c(Na ) c(Cl ) c(NaCl)3 molL 1 2 molL 11 molL 1溶液中 n(H )1 molL 1 1 L1 mol, n(HCl) n(H )1 mol, V(HCl)22.4 Lmol 1 1 mol22.4 L。答案 (1)2 molL

42、1 2 molL 1 (2)0.25 L(3)1 molL1 22.4 L14在 0.4 L 由 NaCl、MgCl 2、CaCl 2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混合液中,NaCl 的物质的量为_mol,含溶质 MgCl2的质量为_g。(2)该混合液中 CaCl2的物质的量为_mol,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 1 L,稀释后溶液中 Ca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 1 。(3)向该稀释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_mol。解析 (1)根据图象可知钠离子的浓度是 1.0 molL1 ,所以溶液中氯化钠的浓度是 1.0 molL1 ,该

43、混合液中 NaCl 的物质的量为 1.0 molL1 0.4 L0.4 mol;溶液中镁离子的浓度是 0.5 molL1 ,所以溶液中氯化镁的浓度是 0.5 molL1 则含溶质 MgCl2的质量为 0.4 L0.5 molL1 95 gmol1 19.0 g。(2)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是 3.0 molL1 ,所以根据溶液显电中性可知溶液中钙离子的浓度是(3.0 molL1 1.0 molL1 20.5 molL1 )20.5 molL1 ,因此该混合液中 CaCl2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L1 0.4 L0.2 mol。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 1 L,由于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溶液中 Ca2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2 0.5 molL 10.4 L1 LmolL1 。(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0.4 L3.0 molL1 1.2 mol,所以根据方程式 Ag Cl =Ag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