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2018102301136.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2018102301137.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2018102301135.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2018102301142.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2018102301138.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2018102301139.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2018102301140.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2018102301141.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 1 -江西省会昌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 月)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3 分,共 48 分)1.遇到下列情况,采用的措施正确的是(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冲洗B.如果少量酒精失火燃烧,立即用水浇灭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O 2的质量为 32g/mol 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C.3.01×10 23个 CO2分子的质量为 22g D.H 2O 的摩尔质量为 18g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应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所选萃取剂溶解溶质能力应大于原溶剂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4.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蒸馏、萃取、分液 C.萃取、蒸馏、分液 D.分液、蒸馏、萃取5.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 14.2g,体积是 4.48 升(标况)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28.4 B.28.4g·mol -1 C.71 D.71g·mol -16.将 30mL 0.5mol/L NaCl 溶液加水稀释到 500mL,稀释后溶液中 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03mol/L B.0.3mol/L C.0.05mol/L D. 0.04mol/L7.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 N AB.常温常压下,1.06g Na 2CO3含有的 Na+离子数为 0.02 NAC.常温常压下,分子总数为 NA的 N2和 O2的混合气体占有的体积为 22.4LD.若 1 molCl2所占体积为 22.4L,则其所处状况一定为标准状况8.0.5 L AlCl 3溶液中 Cl-为 9.03×1022个,则 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 mol·L -1 B.1 mol·L -1 C.3 mol·L -1 D.1.5 mol·L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L 水中溶解了 58.5 g 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B.从 1 L 2 mol/L 的 H2SO4溶液中取出 0.5 L,该溶液的浓度为 1 mol/LC.配制 500 mL 0.5 mol/L 的 CuSO4溶液,需 62.5 g 胆矾D.中和 100 mL 1 mol/L 的 H2SO4溶液,需 NaOH 4 g10.某氯原子的质量是 a g,12C 原子的质量是 b g,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 -①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a/b②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 aNA g③m g 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aN A)mol④a g 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 17 mol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为 0.5 mol/L 的 MgCl2溶液,含有 Cl- 个数为 NAB.V mL 硫酸铁溶液中含有 mg SO42-,则 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6.94m/V mol·L-1C.将 58.5 g NaCl 溶解于 1 L 水中配成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D.18g H 2O 含有 8NA个质子12.能够用来鉴别 BaCl2 、NaCl 、Na 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 A.AgNO 3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稀硝酸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1 L HCl 和 1 L H2O 的物质的量相同②标准状况下,1 g H 2和 14 g N2的体积相同 ③28 g CO 的体积为 22.4 L 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 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②③⑥ D.④⑤⑥14.用 98%的浓 H2SO4(p=1.84g/cm 3)配制 1mol/L 的稀硫酸 100mL,按配制溶液时仪器的选用顺序排列,选择正确的是( ) ① 玻璃棒 ② 胶头滴管 ③ 100mL 容量瓶 ④ 托盘天平 ⑤ 50mL 烧杯 ⑥10mL 量筒 ⑦ 100mL 量筒 ⑧ 移液管 ⑨ 滴定管A.⑥③⑧⑤①② B.⑥⑤③①⑨② C.④⑤③②①⑨ D.⑥⑤①③②15.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氦气中有 2NA个氦原子 B.14 g 氮气中含 NA个氮原子C.2 L 0.3 mol·L -1 Na2SO4溶液中含 0.6NA个 Na+ D.18 g 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 18NA16.有 BaCl2和 NaCl 的混合溶液 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 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 AgNO3溶液,使 Cl- 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 x molH2SO4、y 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 c(Na+)为( )( mol·L -1) A. (y – 2x)/a B. (y – x)/a C. (2y – 2x)/a D. (2y – 4x)/a二、填空题(共 31 分)17.(14 分)(1) 0.5 mol SO 2共约含有 个原子,它与 gSO 3所含硫原子数相等。(2)3.6gNH 4+共约含有 个电子,共约含有 个中子(3)质量相同的 ①HCl、②NH 3、③CO 2、④O 2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填序号) _ 。(4)有 100mL 0.2 mol/L 的 NaOH 溶液,将此溶液稀释到 200 mL,则溶液中 Na+的物质的量是 。将稀释后的溶液与 300 mL 0.4 mol/L 的 NaOH 溶液混合后,Na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8.(8 分)(1) 在标准状况下 8.96 L CH4的质量是__________g,含__________个氢原子。- 3 -(2)将标准状况下 22.4 L 的 HCl 溶于水配成 200 mL 的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配制 300 mL 0.5 mol·L-1 氯化钠溶液,需要 1.5 mol·L-1 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 mL。19.(9 分) (1) 标准状况下,5L 气体与 5L 气体的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2)同温、同压下,不同体积的 和 CO 气体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15 分)20.某次实验需用 0.4 mol/L NaOH 溶液 480 mL。配制方法如下:(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_______________mL 容量瓶; (2)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__________g 固体 NaOH;(3)将称量好的 NaOH 固体放在 500 mL 大烧杯中,倒入约 300 mL 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待__________________后,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 次,洗涤后的溶液一并转入容量瓶,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__加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混合均匀;若在配制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将使所配制的 NaOH 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偏低的是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____(填各选项的序号) 。A.所用的 NaOH 中混有少量 Na2OB.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固体 NaOH 时,所用的小烧杯内壁不太干燥C.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D.固体 NaOH 在烧杯中溶解后,立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内并接着进行后续操作E.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F.最后确定 NaOH 溶液体积(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线G.定容摇匀后静止,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四、计算题(6 分)21.实验室常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36.5%,密度为 1.20g/㎝ 3。⑴此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列式计算)⑵配制 100mL3.00mol/L 的盐酸,需以上浓盐酸多少 mL?(列式计算)- 4 -会昌中学 2018-2019 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3 分,共 48 分)1 2 3 4 5 6 7 8 9C C B D D A B A C10 11 12 13 14 15 16A B B B D B D二、填空题(共 31 分)17.(14 分)(1) 1.5NA , 40 ;(2) 2 NA , 1.4 NA , (3) (填序号) ③ ;(4) 0.02 mol , 0.28 mol/L ,18.(8 分)(1) _ 6.4 ; 1.6NA _ ;(2) 5 mol/L ; _100 。19.(9 分) (1) 5:4, (2)1:1, (3)11:7。三、实验题(共 15 分,第(3)题前三空每空 1 分,其它每空 2 分) 20. (1)500(2)8.0 (3)待冷却至室温后后(4)2-3 次(5)离刻度线 1~2cm 时 胶头滴管 (6)偏高的是 ADF 偏低的是 EG 没有影响的是 BC四、计算题(6 分)21.(1)C=1000×1.20×36.5%÷36.5=12.0mol/L(2)设需浓盐酸 XmL100mL×3.00mol/L= 12.0mol/L·XX=25 mL- 1 -会昌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何谓历史?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说: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下列古代官职与该解释相符的是:( )A.西周太史 B.秦朝御史 C.东汉剌史 D.明清都御史2.夏、商都城以宫城为中心,宫室族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置。宫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这反映出当时A. 具有原始民主制的残余 B. 皇权至上 C. 政治生活等级森严 D. 王权至尊3.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 “乃去其三面” ,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4.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A. 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 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 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 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5.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对早期华夏史的书写形成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一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特别是大量追本于黄- 2 -帝,以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这表明了当时A. 儒家思想影响史书记载 B. 华夏统一的意识逐渐形成C. 宗法制维系统治集团稳定 D. 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6.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根据史料能够推定的是观点 作者、出处共 40 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唐)房玄龄等《晋书·地理志》共 36 郡(包含黔中郡和洞庭郡) (清)钱大昕《秦三十六郡考》共 46 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谭其骧《秦郡新考》出现“洞庭郡”的记载,此前有人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 2002 年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A. 秦朝设郡数目不一 B. 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C. 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 D. 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7.下表反映了历代官话的变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官话东周 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后,洛邑的语言就成了东周时期官话的基础秦汉 汉代官话为“洛语” ,洛语承袭了先秦时代的“雅言” 。汉朝的汉语标准语称为“雅言”魏晋 西晋以“洛语”为官话。衣冠南渡后, “洛语”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了金陵雅音(官话)唐宋 “洛语”发展到了最高峰,达到了一字一音,周边国家皆学习洛阳官话元 元朝以元大都(北京)的汉语语音为官话,称为“天下通语”明 历代战乱时期衣冠南渡,使南京话的“中原之音”相对纯正,南京话成为官话清 元朝时旧北平话与南京官话相融,并融入满族语音,这样就形成了北京官话A. 实现了全国文字的统一 B. 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C. 消除了各地语言的隔阂 D.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8. 《通典•职官》记载:“(汉武帝)令诸王得推恩封子弟为列侯,于是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又令诸侯十月献酎金,不如法者,国除,其县邑皆别属他郡。- 3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推恩子弟赢得了地方诸侯的支持 B. 酎金夺爵加强了专制皇权C. 推恩子弟和酎金夺爵都是为了削弱王国的势力 D. 推恩子弟和酎金夺爵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9.唐初,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政。中书、门下两省先在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唐中宗继位后,宰相裴炎改任中书令,并将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中书省。这一变化表明唐朝A. 君主专制的加强 B. 行政效率的提高C. 决策中心的转移 D. 中央集权的加强10.下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反映出两宋时期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高级官员 中级官员 低级官员 无官职记录北宋( 71 人) 20 15 12 24南宋( 62 人) 8 10 8 36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11.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12.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 实行了内阁制 B. 设立了军机处 C. 实行了分封制 D. 郡县制受到挑战13.在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上,士大夫群体始终反对神宗将个人意愿(不立长子)凌驾于礼法之上,为此与神宗争吵长达 15 年。期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但最后还是以立长子为太子而告终,史称“国本之争” 。这表明A. 专制皇权日益膨胀 B. 群臣思想保守顽固 C. 传统文化力量强大 D. 改革面临政治风险14.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 4 -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 ,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这表明A. 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 B. 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 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 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15.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 ”这表明当时A. 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 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C. 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 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16.历史学家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如果说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在客观上是一种爱国行为,那是绝无疑义的;但若推及三元里民众在主观上漾溢着爱国主义精神,似缺乏推理演绎的大小前提。 ”作者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斗争 ②在客观上展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列强的侵略行为 ④表达了中国人民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精神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7.下表是近代某一年前后我国进口货物税率的比较表,这一年应是项目 旧税率(银两) 新税率(银两)棉花(每担) 1.740 0.4棉纱(每担) 2.406 1.0白布(每匹) 0.702 0.15A. 1843 年 B. 1860 年 C. 1895 年 D. 1901年18.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A. 战争赔款太少 B. 外国商品滞销 C. 清政府的抵制 D. 鸦片仍然不能输入1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形成了只有外国商人才能享受的“子口税”特权。无论进口洋货或出- 5 -口土货, 交纳子口税后,一律免征内地税;而子口税的税率远低于内地税。子口税制度A. 增加了清政府的收入 B. 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C. 便利了外国商品倾销 D. 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20.咸丰九年(1859 年) ,洋人来换合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事件A. 推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 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 推动清政府允许外企合法化 D. 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21.上谕“各省匪徒……开罪邻邦,贻误大局……尔百姓食毛贱土,具受国恩,乃敢逞其好勇斗狠之私,习为符咒邪妄之术,拒捕戕官,杀害各国人民,肆无忌惮,遂尔肇此奇祸,上贻君父之忧,追念之余,尤深痛恨” 。 “此奇祸”即为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2. 《(1898 年)新政始基》中说,此战实际上是分界线, “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 ,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 。材料中的“战” ( )A. 是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 B. 拓展了列强的侵华途径C. 使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 D. 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23. “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以上谕旨现于中国全境渐次张贴。 ”这一条款出自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24.著名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曾说“‘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者,皆毁物杀人’ ,正倾泻了小生产者断了生路之后的发指眦裂之恨” 。这反映了A.中外民族矛盾尖锐导致的结果 B.小生产者理性的民族情感诉求C.排外运动蕴含特殊的经济因素 D.清政府腐朽导致小生产者失业- 6 -25.“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因此,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A. 抗日战争 B. 辛亥革命 C. 甲午战争 D. 义和团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 分)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6u,仇的异体字) ,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隋书·地理志》材料三 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无可疑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材料三中秦、汉创立制度有何共同的“内在的用意”?(6 分)(2)据材料一、二,秦汉对待诸子功臣的态度有何不同?对此,你有何看法?(看法可从必要性、实施过程、结果任一角度作答。 ) (6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材料一 明代内阁大学士无定额。永乐年间有七人,宣德年间有十四人,万历年间有二十人,崇祯年间有五十人。明代内阁无属官。然而清代的内阁制就有不同;清代内阁大学士的- 7 -名额,康熙年间,满汉大学士率为四员,到了乾隆十三年以后,才规定满汉学士各二员,协办大学士或一员或二员,非有缺不可递补。至于内阁官员有大学士、学士、侍读、中书舍人、典籍,其下又分设十二个小机构,为国家行政中枢,远较明代内阁组织庞大。这也导致清代内阁出现了权责不明的现象。材料二 明太祖创设殿阁大学士之始,仅令其侍左右,备顾问,并不知与国政。迨仁、宣之世,创设票旨制度之后,大学士已参预政事,其后又有首辅、次辅之分,票拟仅决于首辅一人。然清则刚好相反,清内阁制成于康熙时代,然此时便有翰林院分去内阁一部分的职掌,因翰林院的职务亦为掌制诰以备顾问的机关。至雍正时,为对西北用兵而另设军机处,参掌机密,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以上材料均整理自《明清两代的内阁制度比较》(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内阁由明到清的发展变化。 (6 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内阁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8 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一 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其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材料二 1840 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 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1840—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1858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8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6 分)(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第三次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带来的影响。 (6 分)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材料一 到洪、宣之世,内阁大学士身兼部职,阁权渐崇。由于宫廷的禁例和大臣理事的规矩,皇帝无法随时召唤近在咫尺的内阁大臣,皇帝和阁员之间难以随时配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明代是由宦官实现的。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严禁宦官擅权。于是,雍正帝选调内阁大学士等官“日值禁廷,以待召见” ,形成了军机处制度。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材料二 元明以来边疆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明朝中叶以后,开始逐步改土归流——把土司改为中央政府委派的流官。土司苛索花样繁多,土司家婚丧、寿诞、生子、盖房、过节都要征派。地处边隅的土司, “无事近患腹心,有事远通外国” ,致使西南边疆的统治十分不稳定。清世宗任命鄂尔泰为云贵广西三省总督,进行改土归流。在改流地区,设置了与中原地区同样的府、州、县及镇、协、营、汛,派驻官兵,并着手改革许多落后的剥削方式及陋规恶习。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 现奉谕旨督办新疆军务,应预筹出关驻节。衰病余生,何能担荷重任?惟密谕“英、俄有暗约扰我西路之说,英由印度窥滇之腾越,俄窥喀什噶尔,使我首尾不能相顾”云云。现值俄使由湖北、陕西前来,到兰接见后,由凉、甘、安、肃赴哈密,由哈密归国。所遣两使名为游历,实则窥我虚实。此时西事……我断无推卸之理,不得不一力承当。 ——引自欧金林《左宗棠收复新疆期间的家书》(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政治形态相比于明代的进步之处。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土归流”的含义及其作用。 (7 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左宗棠为何以“衰病余生”经略新疆,并说明清政- 9 -府收复新疆的策略。 (5 分)会昌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5ADADB 6-10DBCCB 11-15DCCDA 16-20BABCD 21-25DBDCA26. (1) (6 分)原因:血缘关系疏远;周王室衰微。措施:采用郡国并行制。用意: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君主专制。(2) (6 分)态度:秦:赏赐诸子、功臣;汉:分封诸子。 (2 分)看法:示例:秦朝,吸取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教训,对待诸子功臣以赏赐代替分封。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汉,吸取了秦二世而亡的教训,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分封同姓子弟。巩固西汉统治,但也带来诸侯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的恶果。 (4 分)27. (1) (6 分)变化:由内阁成员人数没有严格规定到阁员人数的相对固定;由组织较为简单到组织较为庞大,分工更加细密;权力呈现由小到大但最终不断被削弱的趋势。(2) (8 分)原因:内阁在实践中自我发展完善的需要;出于维护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4 分)影响: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减轻了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也强化了君主专制;同时内阁分工的细化易造成各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4 分,任答两点给满分)28. (1) (6 分)含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分) (学生回答”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大门被打开“等均可给分)1840 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指: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认为是天朝大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外国人,视外国为夷。1840 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指:列强发动鸦片战争及一系列对华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 (4 分)(2) (6 分)使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巨额赔款加重百姓负担;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刺激了列强进一步侵华的野心,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29. (1) (7 分)进步之处:有效防止了宦官擅权;提高了内廷的办事效率。 (2 分)含义:明清时期在边疆地区(西南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流官统治并设置府州县等进行治理的政策。 (“明清时期” “西南地区” “废除土司制度” “派遣流官” “设置府州县”关键信息中- 10 -写出四个,即给满分 2 分)作用:加强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地百姓的负担;推动了边疆地区的进步和发展。 (3 分)(2) (5 分)英、俄图谋侵略新疆;中亚阿古柏在新疆扩张势力;左宗棠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策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军事与外交手段相结合。- 1 -会昌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考试范围:第一章;考试时间:10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 I 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项选择题(60 分)“地球脱单啦!”2015 年 7 月 24 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他们发现了一颗与地球相似指数达到 0.98 的行星—开普勒 452b。它距离地球 1400 光年,体积和质量大约是地球的 1.6倍,公转周期是 385 天,到恒星的距离跟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近。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体现出了多少级天体系统( )A.1 级 B.2 级 C.3 级 D.4 级2.假设最后证实开普勒 452B 没有生命存在,依据材料可能是因为( )A.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B.与地球引力差异太大C.没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 D.没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3.2016 年 2 月 8 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下图中最有可能表示中华民族欢度2016 年春节时的光照图是( )A. B. - 2 -C. D. 2012 年 5 月 1 日,拍摄者在华北平原看到,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4.该铁路线的走向为( )A. 东---西走向 B. 东南----西北走向C. 南---北走向 D. 东北----西南走向5.一年中出现该景象的另一日期约为( )A. 2012 年 8 月 14 日 B. 2012 年 10 月 18 日C. 2012 年 4 月 5 日 D. 2012 年 12 月 20 日2014 年 3 月 29 日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倡导节约能源的集体行动。下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6.若活动时间是当地 20:30-21:30,下列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 )A. 甲和丁 B. 乙和甲 C. 乙和丙 D. 丙和丁7.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8.圣诞节(12 月 25 日)前夜当地时间 19:00 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的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飞机飞行时间约 17 小时。 在香港—伦敦的- 3 -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哪个航班最合适?( )A. 23 日 15:00 B. 23 日 18:00 C. 24 日 7:00 D. 24 日 10:009.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水流对南岸侵蚀严重,且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则该河流位于( )A. 赤道地区 B. 回归线上C.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D.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题文)6 月 22 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为 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 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最小距离是44.4 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0. (小题 1)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 B. 甲、乙两地的地方时相同C. 甲、乙两地昼夜长短总是相同的 D. 甲、乙两地当晚观看的星空景象相同11. (小题 2)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A. 1:24000000 B. 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30 千米C. 六十万分之一 D. 1/60000002016 年 3 月 9 日,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 2 号”的环球飞行从阿布扎比启程,向东途经重庆等 11 城市后再次回到阿布扎比,总里程约 3.5 万千米,历时约 25 天。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2.下列四城市中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 )A. 夏威夷 B. 纽约 C. 阿布扎比 D. 重庆13.飞行期间,重庆与纽约相比( )A. 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 重庆的白昼始终较短C. 两地日出方位角始终相同 D. 两地正午物影方向不同- 4 -(本题 2 分)下图中 MON 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 6 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下列各题。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 郑州昼短夜长C. Q 点地方时为 0 时D. NO 为晨线15.北京时间是( )A. 6 日 12 时 B. 7 日 12 时C. 6 日 24 时 D. 5 日 12 时下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 8∶00 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下面两题。16.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 月某日 16∶00—16∶45 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 ① B. ②C. ③ D. ④- 5 -17.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 5 月 1 日 B. 6 月 1 日C. 7 月 1 日 D. 8 月 1 日读下图 “某日极地投影日照图”回答下列各题。18.如果 A 点的区时是某日 12 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①某日 16 时②某日 18 时③次日 4 时④当日 12 时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9.假定 A 为 120°E,若使全球为同一天,则 A 需要再转动:( )A.120° B.180° C.90° D.60°20.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 飞机由 A 地飞往 B 地的最短航线是( )A. 一直沿正东方向B. 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C.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D.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21.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 6 -A. 甲岸、丙岸 B. 乙岸、丙岸 C. 甲岸、丁岸 D. 乙岸、丁岸读下图 XOY 为地轴,MN 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据图完成下问题。22.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FONC.∠TON D.∠TOF23.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 ST 与 EF 之间为( )A.热带 B.南温带C.北寒带 D.北温带24.按照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合理排列正确是( )A.NFS=T B.FSNF′C.YS′E′M D.T′NF=F′2016 年 11 月 30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 15 天左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 -25.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A. 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B. 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C. 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 D. 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26.上图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A. 两节气日期都一定相差 180 天 B. 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C. 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 D. 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27.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日,黄河流域最接近( )A. 清明忙种麦 B. 白露忙割地 C. 小雪地封严 D. 冬至不行船28.小满至芒种期间( )A. 我国各地日出东南方 B.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C. 我国各地正午日影朝北 D. 合肥白昼逐渐变长(题文)北京时间 2017 年 9 月 6 日,太阳爆发了两次太阳耀斑,到达峰值时间分别在下午17 时 10 分和晚上 20 时 02 分,级别分别为 X2.2 和 X9.3,后者是 2005 年以来最耀眼的耀斑。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9. (小题 1)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表现是太阳黑子B. 在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耀斑很少出现C. 黑子和耀斑变化周期大约为 11 年D. 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光球层里- 8 -30. (小题 2)太阳活动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①GPS 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④导致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第 II 卷(综合题)三、综合题(40 分)31. (本题 8 分)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完成下列要求:(1)当汉中白昼最长时应为 图(甲或乙) ,当悉尼昼夜等长时应为 图(甲或乙)。(2)A、B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 地,夜较长的是 地。(3)此刻 C 地太阳高度角为 。C 地在 B 地的 方向。(4)当 A 地刚进入 2003 年时,C 地为 时间(要求写出年、月、日、时) ,潍坊(约为 36.4°N,119°E)地方时为 (写出年、月、日、时、分) 。32. (本题 14 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左图)和某日太阳光照图(右图) ,完成下列各题。(1)在左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 AC 之间画出公转的方向。(2)右图中 AOB 线为(晨或昏) 线,此时地球位于左图中的 点,该日是北半球的 。 (填写节气名称)(3)云南省墨江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左图中___点- 9 -附近;(4)左图中__________点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地球从 A 点运行到 C 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右图中:C 点的地方时是 ,A 点的昼长 (6)当地球处于 D 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右图中的 A、B、C、D、E 五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 A 位置出发再回到 A 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叫做一个______年。33. (本题 11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某时刻的等日照时间图,OA、OB 为日期界线,P 点纬度为 70°。材料二'下图表示广州和海口市楼房某日正午时刻影子(阴影部分)分布状况。此后的几天中,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1)根据材料一,此时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______;当 P 点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2)根据材料一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3 分) 。条件:A 点全年昼夜平分,B 点为中心,C 点 12 月 22 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90°。要求: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极昼范围、极夜范围、0 时所在经线、晨昏线。- 10 -(3)根据材料二,此后的三个月中,广州市楼房的影子会出现什么变化?(3 分)(4)根据材料二,此后的三个月中,海口市的昼夜状况会出现什么变化?(3 分)34.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7 分)材料一 科学家利用各种办法寻找“地外文明” ,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上,携带了“人类信息图” ,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还把各民族的经典音乐放在太空中不断播放,以引起其他天体上生物的共鸣;在地球上修建了大容量的电磁波接收装置,用来捕获来自“地外文明”的电磁波……材料二 设想在距离地球 50 万亿千米(5.29 光年)的地方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行星。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该行星发来的求救信号:“亲爱的外星朋友,你们好!我们是 X 星球上的居民,我们的星球将于 10 年后毁灭,因此我们打算移居外星球。贵星球可以接纳我们吗?”若 X 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 ,那么该星球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11 -参考答案1.B2.D【解析】试题分析:1.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图中共体现出了 2 级天体系统,分别是恒星系统和行星系统,故B 项正确。2.据材料可知,开普勒 452b 距离地球 1400 光年,体积和质量大约是地球的 1.6 倍,公转周期是 385 天,到恒星的距离跟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近,说明了该行星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与地球引力差异不大、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故 D 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天体的层次,考查太阳系特征【名师点睛】一、歌诀法记忆太阳系八大行星及小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由近及远绕日忙。火木相望防燃烧,中间隔道防火墙(小行星带) 。二、歌诀法记忆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原因。八大行星绕日行,唯有地球有生命。日地距离正恰当,温度条件有保障。自转周期不太长,白天增温夜晚降。体积质量很适中,吸引大气在表层。地球大气是棉被,昼削阳光夜保温。地内物质运动强,逸出水汽成海洋。生物出现是必然,分清原因和条件。3.A【解析】2016 年 2 月 8 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极昼范围在北极圈和北极点之间,A 正确;图 B 表示冬至、C 表示二分日、D 表示夏至。4.B5.A- 12 -【解析】试题分析:4.根据太阳日出、日落的规律: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外,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春秋分时,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太阳东南升、西南落。题干中提示,时间为 5 月 1 日,地点是华北平原(北半球) ,太阳应该东北升、西北落,图中日落的位置刚好在某直线铁路的两根铁轨间,说明铁路线的走向为东南----西北走向,所以 B 对。5.图示景象发生在 5 月 1 日,一年中出现该景象的另一日期,应该是与 5 月 1 日昼长相同的一天。从太阳直射点的年运动规律看,以 6 月 22 日作为夏半年昼长变化的转折点,6 月22 日与 5 月 1 日的时间间隔约 52 天,从 6 月 22 日向后推约 52 天,就是所要找的日期约为8 月 14 日,所以 A 对。考点:该题考查太阳日出、日落方位何昼夜长短变化规律。6.B7.B【解析】试题分析:6.若活动时间是当地 20:30~21:30,较东的地方,时刻较早,熄灯时间早。读图,根据图中四地的经度,最东边的是乙,170ºE,最西边的是甲 60ºW,所以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是乙和甲,B 对。7.读图,根据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应是冬至日时影子最短的。所以只要比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地点即可。四图中乙地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楼间距最小,B 对。【考点定位】地方时早晚比较,正午太阳高度与建筑楼间距的关系。【名师点睛】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图甲,南楼高度为 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H,则最小楼间距 L 为:L=hcotH。8.C- 13 -【解析】将开赛时间转化为北京时间,北京对于伦敦向东相差 8 个时区,得出北京时间为 25日 3 时,考虑飞行时间,再提前 17 小时,为 24 日 10:00,考虑到机场的时间,应该选择 24日 7:00 最合适,选择 C。9.C【解析】试题分析:右岸侵蚀严重,应为北半球;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应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综合两个条件,应选 C 项。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偏向力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10.11.B【小题 2】 【小题 2】D【解析】试题分析:10.11.6 月 22 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可以判断甲、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在春、秋二分时可以同时看到日出;两地使用相同的区时;根据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可以算出甲的纬度为 53°26′N,乙地的纬度为 77°26′N,两地只有在春、秋二分时昼夜长短相同;两地当晚观看的星空景象是不同的。【小题 2】 【小题 2】根据两地的纬度可以算出纬度差为 24°,图上的最小距离是 44.4 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 ,可以算出比例尺为图上距离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为 60 千米。考点: 比例尺。12.C13.A【解析】试题分析:12.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有海拔、大气透明度、纬度、天气状况。四地中阿布扎比位于西亚地区,全年炎热少雨,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能最丰富,故 C 项正确;夏威夷、纽约、重庆等地区的降水量大,大气透明度较差,故太阳辐射相对较贫乏。13.据材料可知,此次飞行自 3 月 9 日始历时 25 天,飞行期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重庆据直射点的纬度较近,故正午太阳高度较高,纽约据直射点的纬度较远,故正午太阳高度较低,A 项正确;重庆的白昼逐渐变长,夜长逐渐缩短,故 B 项错误;春分日时,两地的日出方向为正东方,发生了改变,故 C 项错误;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故 D 项错误。- 14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考查日出与日落的方向【名师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因素 原因纬度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日照强度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大气透明度 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天气 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多;反之,太阳辐射少。14.D15.B【解析】试题解析:15.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是南半球南极地区日期变更图,地球自西向东运转。因为向东越过的昼夜分界线进入白昼的是晨线,向西越过的昼夜分界线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自然界线 0 时线,一条是人为界线 180 度线。并且是 0 时线总是与晨昏圈垂直相交,由此判断 P 位于夜半球,先对的一方为昼半球,所以 NO 为晨线,OM 为昏线。Q 在 180 度经线上,以东地区为 6 日,以西地区为 7 日。16.Q 地与 P 地相差 120 度,时间相差 8 小时,P 地势 0 时所以 Q 地位 16 时。因为北京时间是东经 120 度的地方时,比 180 度经线晚 4 小时,那么北京时间就是 7 月 12 时。考点:晨昏圈与日界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区时的换算 。- 15 -点评:正确理解记忆晨昏圈与日界线的关系,以及地球的自转方向过晨昏圈后进入白天还是黑夜的区别,就能够正确分析解答这类题目,本题应属于难度中等题。16.A17.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方位问题。16.如图:6 月当地地方时 12 点到 18 点之前,北半球除极昼区之外,太阳方位都应该如图所示。题干中给出的时刻是 16:00 到 16:45 分,所以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树荫应该朝向东北方向,所以应该选择①区域是最佳的!17.地球运动规律是:一天之内地物的影子在地面转过的角度反映了昼长状况。转过的角度越大昼长越长,转过的角度越小昼长越短;也就是说,昼长越长转过的角度越大,昼长越短转过的角度越小。据此,该题就应选昼长最长(即离夏至最近)的 7 月 1 日,C 为正确选项。18.C19.A【解析】18.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A 点的区时为 12:00,A 点经度可能为 120°E 或 120°W,如果 A地经度为 120°E,则北京时间为 12:00,如果 A 点经度为 120°W,则与北京时间相差 16 个时区,北京时间为次日 4 时。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19.本题考查日期划分。日期分界线为 0:00 所在经线和 180°经线,若全球位于同一日期,0:00 所在日期和 180°经线重合。180°经线的地方时 0:00。A 地 120°E 地方时为12:00,180°经线地方时为 16 点,地球需要再转动 8 个小时,即 120°。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20.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读图可知,飞机由 A 地飞往 B 地,其飞行方向是先向东南飞,再向东北飞。考点: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16 -21.C【解析】由于地球自转引起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顺着物体运动方向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从图中纬度分布规律可以看出,第一幅图为南半球,根据南半球左偏可知水流向乙处偏,乙处水流速度快冲刷严重,甲处流速慢沉积为主,小岛最终与甲岸相连。第二幅图的纬度向北增加,为北半球,北半球右偏,丙处水流速度较快,丁处水流速度较慢以沉积作用为主,最终小岛与丁岸相连,选项 C 正确。22.B23.D24.A【解析】试题分析:22.已知 EF、E′F′为回归线,MN 为赤道,则 E′F 所在平面为黄道面,黄赤交角为∠FON。选 B 正确。23.热带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即图中 EF 与 E′F′之间的地区;温带为回归线至极圈之间的地区,即南温带 E′F′与 S′T′之间地区,北温带 ST 与 EF;寒带为极圏与极点间的地区,即北寒带为图示 ST 以北地区,南寒带为 S′T′以南的地区。选 D 正确。24.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图示 MN 在赤道线速度最大,M=NE=F= E′=F′S=T= S′=T′。选 A 正确。考点:主要考查黄赤交角及热量带划分和纬度特征。25.B26.D27.C28.D【解析】【分析】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十四节气与地理现象。25.根据材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可知,- 17 -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主要作用是方便农业生产活动安排,B 正确。故选 B。26.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时间相差半年,如夏至日和冬至日,因此其昼夜长短正好相反,D 项正确。故选 D。27.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日为 11 月 30 日,与冬至相差 22 天,因此应该在冬至(12 月 22日前后)向前推 22 日,大致在小雪附近,而黄河流域纬度较高,因此最接近小雪地封严,C正确。故选 C。28.根据二十四节气时间分布及夏至在 6 月 22 日前后可知,小满为 5 月 21 日前后,芒种为6 月 5 日前后。小满至芒种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且向北回归线移动,此段时间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我国各地日出东北方向,A 错误;根据地球公转速度在7 月初(远日点)最慢可知小满至芒种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慢,B 错误;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5 月 21 日至 6 月 5 日太阳直射点大约从 15.5 °N 移至 19 °N,我国此纬度以南地区正午日影有朝南现象,C 错误;合肥位于北半球,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白昼逐渐变长,故 D 正确。故选 D。29.30.C【小题 2】 【小题 2】A【解析】29.30.太阳活动最激烈的表现是耀斑,故 A 项错误;黑子和耀斑同时出现,故 B 项错误;黑子和耀斑变化周期大约为 11 年,故 C 项正确;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故 D 项错误。【小题 2】 【小题 2】极光只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故③错误;极昼极夜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有关,故④错误;耀斑会干扰无线电段波通讯,使 GPS 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故 A 项正确。【点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②对电离层的影响:扰动无线电短波通信。③对地磁场的影响:磁针不能正确指向,即“磁暴”现象。31. (1)甲 ; 乙。 (2)A ; B 。(3)0°; 西北 (4)2002 年 12 月 31 日 22 时 ; 2002 年 12 月 31 日 19 时 56- 18 -分。(5)梅雨 ; 收获。【解析】试题分析:(1)汉中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夏至日时,该地白昼最长,结合两图的晨昏线分布特征,甲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乙图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悉尼昼夜等长应为春分或秋分日。 (2)图示 A地位于北回归线上,且甲图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故 A 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90°;B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明显小于 90°。A 地此时昼长夜短,而 B 地昼夜平分,故 B地夜较 A 地长。 (3)C 位于晨昏线上,故太阳高度为 0°。根据两地的经纬度位置,从南北方向上看,C 地明显位于 B 地的北面;从东西方向上看,C 地位于 150°E,B 地位于 180°,故判断 C 地在 B 地的西面。 (4)当 A 地刚进入 2003 年时,即该地地方时为 2003 年 1 月 1 日0 时;且该地位于东十二区,C 地经度为 150°E,即地方时较 A 地晚 2 个小时,故计算 C 地时间为 2009 年 12 月 31 日 22 时。潍坊的经度 119°E,较 A 地西面 61°,故地方时较 A 地晚 4 小时 4 分钟,故当地地方时为 2009 年 12 月 31 日 19 时 56 分。 (5)甲图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 6 月 22 日,此时为长江流域的梅雨时期。乙图所示为春分或秋分日。汉中市的水稻播种一般在春末初夏,而收获在初秋,故可能此时为秋分日,该地区为水稻的收获季节。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和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点评:本题考点较多,基础性强,解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①掌握二分二至日的晨昏线分布特征;②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③能利用经纬度判断方位;④掌握时间问题计算的一般方法,所求时间=已知时间+时差,东加西减。⑤掌握我国区域地理概况和农业生产概况。32.36. (1)画图略 (2)晨线、 A、 夏至日 (3)A (4)B、快-慢-快 (5) 8:00、24:00 (6)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7)C、ECADB (8)365 日 5 时48 分 46 秒、1 回归年【解析】 (1)地球绕日公转自西向东。(2)昼夜半球的界线为晨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从昼进入夜为昏线,从夜进入昼为晨线。据图可知,右图中 AOB 线为晨线。据右图光照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现象,可判断为夏至日。据左图中地轴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可判断,A 为夏至日 D 为冬至日,再根据公转方向可判断 F 为春分日 C 为秋分日。(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二分日直射赤道。- 19 -(4)远日点 7 月初,接近夏至日,即 B 位置,速度最慢,近日点 1 月初接近冬至日,即 E位置,速度最快。据图,地球从 A 点运行到 C 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5)据右图可知, 相邻经线间经度差 30°,时间差 2 小时。O 点所在经线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 6 时,据东加西减原则可知 C 点的地方时是 8 时,A 点位于北极圈,为极昼现象,昼长 24 小时。(6)据上题分析可知,当地球处于 D 位置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7)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赤道处最大,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据图可知,C 点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8)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 A 位置出发再回到 A 所需要的时间是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又叫 1 回归年。33.(1)(20°N,135°W) 17(2)见下图。广州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后逐渐增长。(4)海口市的昼长先逐渐变长,后逐渐缩短。(描述夜的长短变化也可以)【解析】 (1)根据图中经线度数的变化,可判断出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为北极府视图;根据图中的 0°经线,可判断出 OB 为 180°经线,OA 为 0 点经线,根据 45°E 地方时 0 点,可算出 135°W 地方时为 12 点,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图中 p 点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与出现极昼的纬度互余,可算出太阳直射 20°N,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点为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0°N,135°W);P 点影子朝正北时,太阳位于正南,地方时 12 点,北京位于 P 点东侧,与 P 点相差 5 个时区,北京时间为 17 点。(2)图中 A 点全年昼夜平分,所在纬线为赤道,连接 AB 为赤道;C 点 12 月 22 日正午太阳- 20 -高度为 90°,C 点所纬线为南回归线;过地心 B 点与赤道垂直的线的为地轴;地球自转方向画地地轴北端,逆时针方向;先找出太阳直射点(20°N,135°W),连地心和太阳直射点,延长线为太阳光线;过地心画与太阳光线垂直的线,为晨昏线;朝着太阳的半球为昼半球,另一半球为夜半球。(3)材料二中,广州和海南的影子方向相反,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广州和海南之间;此后的几天中,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此后三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移到北回归线后再向南移,广州影子先缩短后增长。(4)结合第三题可知海口昼长先增加,后减小。34. 该星球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