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化学 第一章 从实验中学化学练习(打包12套)新人教版必修1.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练习打包12套新人教版必修1.zip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练习打包12套新人教版必修1.zip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1.1化学实验安全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49.doc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1.2过滤与蒸发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0.doc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1.3蒸馏与萃任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1.doc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2.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_物质的量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2.doc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2.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_物质的量随堂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3.doc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2.2气体摩尔体积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4.doc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2.2气体摩尔体积随堂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5.doc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2.3物质的量浓度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6.doc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2.3物质的量浓度随堂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7.doc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2.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8.doc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2.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随堂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9.doc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60.doc
  • 全部
    •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1.1化学实验安全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49.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1.2过滤与蒸发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0.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1.3蒸馏与萃任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1.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2.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_物质的量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2.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2.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_物质的量随堂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3.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2.2气体摩尔体积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4.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2.2气体摩尔体积随堂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5.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2.3物质的量浓度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6.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2.3物质的量浓度随堂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7.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2.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8.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1.2.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随堂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59.doc--点击预览
    • 2018年秋高中化学第一章从实验中学化学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20181112460.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实验安全课后作业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C. D.2.硫酸厂有一辆已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某工人边吸烟边用水冲洗,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下列引起爆炸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A. 浓硫酸遇明火爆炸B. 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C. 铁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D. 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3.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 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B. 氢氧化钠固体敞口放在空气中C. 生石灰露置于空气中D. 浓盐酸盛放在敞口玻璃瓶中4.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 收集 CO2气体时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 实验用剩的药品不能随意丢放,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C. 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D. 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5.下列电话号码哪一个是医疗急救电话( )A.119 B.110C.120 D.1226.一同学欲从量筒中取出部分液体,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50mL,倒出2液体后,他又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10mL 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 40mL B. 大于 40mL C. 小于 40mL D. 不一定7.下列实验操作中叙述正确的是( )A.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与桌面垂直B. 振荡试管中液体时,手拿住试管,用手腕甩动C. 用剩的药品应收集起来放回原试剂瓶中D. 称量物质时先取小砝码,再依次取较大的砝码8.玻璃仪器洗涤时,下列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 灼热的玻璃仪器应冷却至室温后再洗涤以防炸裂B.洗涤时一般是先用水冲洗,若达不到要求再用别的试剂洗涤C. 凡是已洗净的仪器,要用干布或纸擦干D.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附着在玻璃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9.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的使用图示中正确的是( )10.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参考答案1.B 2.D 3.A 4.A 5.C 6.C 7.B 8.C 9.C 10.C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过滤与蒸发课后作业(配套)1.关于分离和提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就是提纯,只是不同说法B.将两瓶无色溶液识别开来的方法就是分离,但不是提纯C.提纯必须进行分离D.分离是提纯方法的一种2.实验室进行 NaCl 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的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C. 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3.有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则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A.BaCl 2、H 2SO4、MgCl 2 B.CaCl 2、HNO 3、AgNO 3C.CaCl 2、HNO 3、NaCl D.BaCl 2、HCl、Na 2CO34.要从 NaCl、BaCl 2的混合液中分别得到纯净的 NaCl 和 BaCl2晶体,在一系列的操作中,应选用的试剂是( )A.碳酸钾、盐酸 B.碳酸钠、盐酸 C.碳酸钠、硫酸 D.氢氧化钠、盐酸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所用试剂(过量)操作方法A Cu(CuO) 氧气 通入氧气并加热B CO2(HC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C CO(H2) 氧化铜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 KCl 溶液(K 2CO3) 氯化钙溶液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26.某溶液可能含 Cl-、CO 32-、SO 42-、Na +,现取少量溶液滴入硝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一定有 Cl- B.一定有 Na+C.一定无 CO32- D.一定有 SO42-7.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Cl -),正确的操作是( )A.向未知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B.向未知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C.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8.下列有关过滤和蒸发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过滤时,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B.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C.当蒸发皿中的固体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D.实验完毕后,用手直接取走蒸发皿9.某学生发现滴瓶中的溶液有悬浮物,拟用如图所示操作进行过滤,操作上错误的地方有( )A.4 处 B.3 处 C.2 处 D.1 处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沙里淘金是利用金与沙的密度相差较大而将沙淘走,使金留下B.化学上所指的杂质,有的本来无害且很有价值,即使有害无价值的也应设法变废为宝C.检验某溶液时,将检测试剂一次加入全部溶液里D.蒸发时加热到蒸发皿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可充分反应后过滤3二、填空题11.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除去方法(完成下表)。杂质 加入的试剂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酸盐MgCl2CaCl2多余的 NaOH、Na 2CO3硫酸盐:加入试剂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MgCl2:加入试剂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CaCl2:加入试剂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多余的 NaOH、Na 2CO3:加入试剂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1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把适当的试剂、操作方法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A.加适量盐酸、过滤 B.加适量水、过滤、蒸发 C.加适量水、过滤 D.加热(高温或灼烧) E.加适量盐酸、蒸发 F.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1)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碳酸钠_________;(2)氯化钾粉末中混有碳酸钾________;(3)氯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________;(4)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碳粉_______;(5)硝酸钾中混有少量食盐_______;三、实验题13.为除去食盐固体中混有的少量 CaCl2,得到纯净的食盐晶体,进行下面的实验。(1)请把实验操作步骤或所需仪器填写在横线上:实验步骤 所需仪器①_______________ 烧杯、玻璃棒②向溶液中滴加 Na2CO3溶液至_________ 烧杯、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架台、烧杯、玻璃棒、4_____④滴加_____溶液至无气泡产生(至中性) 胶头滴管⑤____________铁架台、玻璃棒、_____、______(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④中滴加某溶液至中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③写出上述两步骤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 2.B 3.B 4.B 5.B 6.A 7.C 8. A 9.A 10.C11. 过量 BaCl2溶液 Na2SO4+BaCl 2===BaSO4↓+2NaCl 过量 NaOH 溶液 MgCl2+2NaOH===Mg(OH) 2↓+2NaCl 过量 Na2CO3溶液 CaCl2+Na 2CO3===CaCO3↓+2NaCl,BaCl 2+Na 2CO3===BaCO3↓+2NaCl 适量盐酸 NaOH+HCl===NaCl+H 2O,Na 2CO3+2HCl===2NaCl+H 2O+CO 2↑12. C E B B F13. 将样品加入烧杯中,并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胶头滴管 将烧杯中溶液过滤 漏斗 盐酸 将溶液倒入蒸发皿内加热蒸发 蒸发皿 酒精灯 除去溶液中的 Ca2+ 除去溶液中的 CO32- CaCl2+Na2CO3=CaCO3↓+2NaCl,Na 2CO3+2HCl=2NaCl+CO2↑+H 2O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与萃取课后习题1.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可用蒸馏法,下列不是蒸馏实验必须的仪器或材料的是( )A.温度计 B.冷凝管 C.沸石(碎瓷片) D.漏斗2.关于蒸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馏时应将温度计插入海水中B.蒸馏时冷水的流向应由上而下C.利用此法淡化海水获得淡水质量高,但能耗大D.蒸馏时温度计位置应在离液面 2~3 mm 处3.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到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操作分别是(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4.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 )A.过滤、蒸发、蒸馏、分液 B.过滤、蒸馏、蒸发、分液C.蒸发、蒸馏、过滤、分液 D.分液、蒸馏、蒸发、过滤5.根据下表信息,将乙二醇和丙三醇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物质 分子式 熔点/℃ 沸点/℃ 密度 溶解性2/g·cm–3乙二醇 C2H4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 C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A.分液 B.蒸馏 C.加水萃取 D.冷却至 0℃后过滤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普通漏斗使用前需要检漏C.蒸馏完毕时,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D.分液时,下层溶液先从下口放出,上层溶液再从上口倒出7.碘微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和酒精且碘易升华。现要将碘水中的碘分离出来,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碘易升华,可采用加热的方法将碘从溶液中升华出来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和酒精,所以可选用两种试剂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萃取C.四氯化碳比水重,酒精比水轻,所以用四氯化碳进行萃取比用酒精好D.四氯化碳不溶于水,酒精溶于水,所以用四氯化碳萃取,不能用酒精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B. 用蒸发的方法使 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 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C.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D. 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 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9.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时,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B.容量瓶检漏: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用手压紧瓶塞倒立 1 min,如不渗漏,即可使用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蒸馏时,应将开始馏出的少量液体弃去10.饮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之一。为方便饮用,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取罐装饮料3茶,上述过程涉及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和物质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操作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B.③操作为分液C.②操作为过滤D.加入抗氧化剂是为了延长饮料茶的保质期11.今有下列六组仪器:①牛角管、②锥形瓶、③温度计、④冷凝管、⑤已组装固定好的铁架台、酒精灯和带塞(有孔)蒸馏烧瓶(垫有石棉网)、⑥带铁夹的铁架台。现要进行酒精和水混合物的分离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按仪器的安装先后顺序排列以上提供的各组仪器(填序号):⑤→______→______→______→①→②。(2)冷凝管中冷凝水应从下口___________(填“进”或“出” ,下同),上口___________。(3)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蒸馏烧瓶中注入液体混合物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蒸馏后在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液体是________,烧瓶中剩下的液体主要是____________。12.(1)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材料一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 3 溶解性乙二醇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材料二4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A.蒸馏法 B.萃取法 C. “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D.分液法①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用__________;②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2)阅读材料三在溶解性方面,Br 2(溴)与 I2很相似,其稀的水溶液显黄色。在实验室里从溴水(Br 2的水溶液)中提取 Br2和提取 I2的方法相似。回答下列问题:①常用的提取方法是____________,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最主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②若观察发现提取 Br2以后的水还有颜色,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13.请完成下列物质的分离提纯问题。Ⅰ、现有含 NaCl、Na 2SO4和 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溶液中的 NaCl 和Na2SO4,从而得到纯净的 NaNO3溶液。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 X_______,沉淀 B__________。(2)证明 AgNO3加过量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 3 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 3 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之后若要获得固体 NaNO3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Ⅱ、某同学欲用 CCl4萃取较高浓度的碘水中的碘,操作过程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 50 mL 碘水和 1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5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H.静置、分层。(1)萃取过程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__________ (填编号字母)。(2)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__________。(3)最后碘的 CCl4溶液是通过__________获得(填“漏斗上口”或“漏斗下口”)参考答案1.C 2. C 3. B 4. A 5. B 6. D 7. D 8. C 9. B 10. B11. (1)③ ⑥ ④(2)进 出(3)蒸馏烧瓶支管口处(4)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5)酒精 水12. (1)①C ②A(2)①萃取 四氯化碳 分液漏斗②再进行萃取,直到水呈无色,将各项分离出来的含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合并13. Ⅰ、(1)BaCl 2或 Ba(NO3)2 AgCl(2)取溶液 2 少许于试管,加入稀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 AgNO3过量(3)Na2CO3 HNO3 蒸发 Ⅱ、(1)CBDAHGEF(2)取少量(或 1~2 mL)该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若变蓝,则该水溶液中还含有单质碘(3)漏斗下口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物理量之一B.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C.科学上规定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合体为 1 molD.1 mol 氧含 6.02×1023个 O22.0.5 mol Na 2SO4中( )A.含 3.01×1023个 SO42− B.含 0.5 个 Na2SO4分子C.含 0.5 mol Na+ D.含 1 mol 氧原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B.摩尔质量就是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6.02×10 23倍C.HNO 3的摩尔质量是63 gD.硫酸和磷酸(H 3PO4)的摩尔质量相等,都是98 g· mol−14.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1 摩尔任何气体都含有 6.02×1023个分子B.0.012 Kg 12C 中含有 6.02×1023个碳原子C.1 摩尔水中含有 2 mol 氢和 1 mol 氧D.1 mol H 2O 中含有 3 mol 原子5.物质的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其关系是( )A.两者质量一定相等 B.两者体积相等C.两者所含指定的微粒数相等 D.两者摩尔质量相等6.偏二甲肼(C 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 60 g B.6.02×10 23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为 60 gC.1 mol 偏二甲肼的质量为 60 g/mol D.6 g 偏二甲肼含有 NA个偏二甲肼分子7.相等物质的量的 CO 和 CO2的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2①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 1∶1②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 1∶1③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 2∶3④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之比为 1∶1A.①② B.②③C.①②④ D.①③④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和 C2H4的摩尔质量均是 28 gB.18 g 水中含有 1 mol 水分子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2 g·mol−1D.l mol NO 的质量是 30 g·mol−19.已知 3.01×1023个 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 16 g,则 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 /mol D.32 g /mol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质量的 H2和 Cl2相比,H 2的分子数多B.Na 2O2的摩尔质量为 78 gC.0.1 mol H 2SO4含有氢原子数的精确值为 1.204×1023D.1 mol KCl 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KCl 分子二、非选择题11.(1)6.02×10 23个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2)3.01×1023个 H2O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其中,所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3)1.204×1023个 4N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质量为________g。12.请填写下表:物质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 质量 分子或离子数目SO2 2 mol4SO6. 02×102213.(1)相同物质的量的 CO2和 O2,其分子数目之比为______,原子数目之比为3________,氧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质量相同的 CO2和 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2)46 g NO2和 N2O4的混合气体其分子数最多接近______,最少接近________,氧原子数目为________。【课后作业】答案1-5 CADCC 6-10 BDBDA 11、(1)1 17 g/mol (2)0.5 1.5 5 (3)0.2 3.612、物质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 质量 分子或离子数目SO264 g·mol−12 mol 128 g l. 204× 102424SO96 g·mol−10.1 mol9. 6 g6. 02×102213、(1)1∶1 3∶2 1∶1 8∶11(2)NA 0.5 NA 2 NA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随堂检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质量的单位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C.摩尔是物质数量的单位 D.摩尔是一个数值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单位为摩尔C.表示对象为微观粒子 D.符号为 n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B.摩尔质量就是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6.02×10 23倍C.HNO 3的摩尔质量是63 gD.硫酸和磷酸(H 3PO4)的摩尔质量相等,都是98 g· mol−14.25 g CuSO 4·5H2O的物质的量为( )A.25 mol B.1. 56 mol C.1 mol D.0.1 mol5 0.5 mol Na2SO4中( )A.含 3.01×1023个 SO42− B.含 0.5 个 Na2SO4分子C.含 0.5 mol Na+ D.含 1 mol 氧原子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和 C2H4的摩尔质量均是 28 gB.18 g 水中含有 1 mol 水分子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2 g·mol−1D.l mol NO 的质量是 30 g·mol−17.下列各种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0.4 mol 氧气 B.4 ℃时 5.4 mL 水C.10 g Ne D.5.6 g CO8.已知 3.2 g 某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 3.01×1022,此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A.64 g·mol −1 B.64 mol C.64 g D.32 g·mol −19.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A.2.4 g 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0.1NAB. 2 g 氢气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NAC.3.01×10 23个氮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2NAD.17 g 氨气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10.(1)9.03×10 23个 CH4中,含________mol 碳原子,________mol 氢原子, ________mol 质子,________mol 电子。与________个 NH3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2)CH4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随堂检测】答案 1-5 BADDA 6-9 BBAD10.(1)1. 5 6 15 15 1.204×10 24(2)16 g·mol−1 (3)33.6 L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气体摩尔体积课后作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在常温常压下,11.2L N 2含有的分子数为 NAB.标准状况下,18g H 2O所占的体积约是 22.4LC.32g O 2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 22.4L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 22.4 LB.1 mol 气体的体积若是 22.4 L,它必定处于标准状况C.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原子个数比D.标准状况下,1 mol H 2和 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是 22.4 L3. (双选)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 NO,另一个盛有 N2和 O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总数 B.质子总数C.分子总数 D.质量4.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 O2、O 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O 2比 O3的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5.在标准状况下,与 12g H2的体积相等的 N2的( )A.质量为 12g B.物质的量为 6molC.体积为 22.4L D.物质的量为 12mol6.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占体积最大的是( )A.98g H 2SO4 B.6.02×10 23个 CO2C.44.8L HCl D.6g H 27.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2 体积 X2气体与 3体积 Y2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体积气体化合物 Z,则 Z的化学式可能是( )A.XY 3 B.XYC.X 3Y D.X 2Y38.同温、同压下,某容器充满 O2,重 116g,若充满 CO2重 122g,现充满某气体重114g,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A.28 B.60 C.32 D.449..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A.1mol NOB.22.4L 标准状况下的氧气C.6g H 2D.6.02×10 23个 SO2分子10..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可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等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是( )11.(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 4)和二氧化碳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2)在标准状况下,4g H2、11.2L O2、1mol H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12.一定质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硫酸反应。(1)若放出氢气的体积比为 1:2:3,则钠、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2)若放出氢气的体积相同,则钠、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13.在标准状况下,10g CO和 C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6.72L,则此混合气体中 CO和CO2的分子数之比是多少?3参考答案1. C 2. D 3. AC 4. D 5. B6. D7. D 8. A 9. C 10. A 11. (1)1:1 1:1 5:3 4: 11 4:11(2)H2 H 2 H 2O H 2O12. (1)1:1:1 23:24:27 (2)6:3:2 23:12:913. 2:1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气体摩尔体积随堂检测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 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 22.4 L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 22.4 LB.1 molH 2的质量是 2 g·mol−1,它所占的体积是 22.4 L·mol−1C.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物质所占的体积都约为 22.4 LD.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 22.4 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2.4 L CO 2中含有 NA个 CO2分子B.标准状况下,22.4 L 空气含有 NA个单质分子C.22.4 L Cl 2中含有 NA个 Cl2分子D.标准状况下,1.12 L O 2和 1.12 L CO2均含 0.1 NA个氧原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 1 molB.非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气体不可能占有 22.4 L 的体积C.0.3 mol O2、0.3 mol N2和 0.4 mol 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D.标准状况下,1 mol CO 和 1 mol CO2的体积比为 1∶25.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 O2和 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积比为 8∶1B.分子个数之比为 11∶12C.密度之比为 8∶11 D.原子个数之比为 12∶116.在标准状况下,与 12 g H2的体积相等的 N2的( )2A.质量为 12 g B.物质的量为 6 molC.体积为 22.4 L D.物质的量为 12 mol7.已知 6.0 g 气体 G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4. 48 L,则气体 G 可能是( )A.CH 4 B.O 2 C.NO D.NH 38.(1)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等质量的 SO2和 O2。二者体积比为________,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密度比为________。(2)在标准状况下,由 CO 和 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 6.72 L,质量为 12 g,此混合物中CO 和 CO2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CO 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CO 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C 和 O 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g·L −1。3参考答案1. B 2. D 3. D 4. C 5. C 6. B 7. C8.(1)1∶2 1∶2 2∶1(2)1∶3 25% 17.5% 4∶7 40 1.791物质的量浓度课后作业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CO的摩尔质量是 44gB.标准状况下,1mol 2H所占的体积约为 22.4LC.常温常压下,1molSO2 的质量是 64gD.0.1mol·L-1NaCl 溶液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0.1mol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NaCl、MgCl2、AlCl3 三种溶液,当溶液体积比为 3∶2∶1 时,三种溶液中 c(Cl-)之比为( )A.l:2:3B.1:1:1C.3:2:lD.3:4: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 4NH中,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1molB.将 4gNaOH 溶解于 1L 水中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 1C.等质量的臭氧(O 3)与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D.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物质体积均约为 22.4L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甲烷比氖气所占有的体积小B.3.01×1023 个 X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 16g,则 X 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64g•mol-1C.0.5L1mol•L-1FeCl3 溶液与 0.2L1mol•L-1KCl 溶液中的 Cl—的数目之比为 15:2D.150ml1mol•L-1NaCl 溶液与 50ml1mol•L-1AlCl3 溶液中 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5.标准状况下 VL 氨气溶解在 1L 水中(水的密度为 1g/ml)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 ω,物质的量浓度为 c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B.ωC.ωD.c=1000Vρ/(17V+22400)6.如图是某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硫酸化学纯(CP)(500mL)品名:硫酸化学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密度:1.84g·cm-3质量分数:98%A.配制 200mL4.6mol·L-1 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 50mLB.lmolZn 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 2mol 氢气C.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9.2mol·L-1D.等质量的水与该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 9.2mol·L-17.某混合溶液由三种物质溶于水制成,且在溶液中一定满足如下关系:c(K+)=c(Cl-),c(Na+)=2c(SO42-),则溶质可能是:A.KCl、Na2SO4、H2SO4 B.KCl、Na2SO4、NaC1C.NaC1、Na2SO4、K2SO4 D.KCl、K2SO4、Na2SO48.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l00mL1mol/LNa2SO4 溶液中溶质离子总数为 0.3NAB.常温下,22.4LH2O 含有 10NA 个电子C.常温下,46gNO2 和 N2O4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氮原子数目为 NAD.若 120g 石墨能写 a 个字,则平均每个字约含有 A10Na个碳原子9.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中正确的是( )A.0.3mol/LNaCl 溶液中含有 Na+和 Cl-总物质的量为 0.6molB.当 1L 水吸收 22.4L 氨气时所得氮水的浓度不是 1mol/L,只有当 22.4L 氨气溶于水制得 1L 氨水时,其浓度才是 1molmol/LC.10℃时 0.35mol/L 的 KCl 饱和溶液 100mL,蒸发掉 5g 水,冷却到 10℃时,其体积小于 100mL,它的物质的浓度仍为 0.35mol/LD.在 K2SO4 和 NaCl 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 Na+和 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K+和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10.0.5LAlCl3 溶液中 Cl-为 9.03×1022 个,则 AlCl3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mol/LB.0.1mol/LC.3mol/LD.1.5mol/L311.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 2∶2∶3,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2∶3B.2∶2∶3C.3∶2∶2D.2∶6∶912. (多选)体积为 VmL,密度为 dg·cm-3 的溶液,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 M 的溶质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cmol·L-1,质量分数为 w%,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c=(w×10×d)/M B.m=V×d×wC.w=(c×M)/(1000×d) D.c=(1000×m)/(V×M)13.取 100mL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硫酸混合溶液,当加入 100mL3.00mol·L﹣1的 Ba(OH)2 溶液时,溶液显中性。请计算:(1)原混合液中 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2)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1(3)当加入的 Ba(OH)2 体积为 75.0mL 时,产生的沉淀质量为______g。4课后作业参考答案1.C 2.A 3.C 4.C 5.A 6.A 7.C 8.B 9.C 10.B 11.D 12.A D 13.0.600 2.00 46.61物质的量浓度随堂检测1.下列溶液和 100mL0.5mol/LCaCl2溶液所含的 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 500mL 0.1mol/LMgCl 2溶液 B. 100mL0.5mol/L AlCl 3溶液C.50mL 0.1mol/LNaCl 溶液 D. 25mL 0.5mol/L HCl 溶液2.高一入学体检时,小亮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体检指标。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 )A. 溶解度 B. 摩尔质量 C. 质量分数 D. 物质的量浓度3.下列关于 1.0mol·L-1的 NaCl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含 1mol NaCl B. 1L 溶液中含 58.5克 NaClC. 1mol NaCl 溶于 1L水中 D. 58.5 克 NaCl溶于 941.5克水中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NaCl、MgCl2、AlCl3 三种溶液,当溶液体积比为 3∶2∶1 时,三种溶液中  lc之比为( )A. l:2:3 B. 1:1:1 C. 3:2:l D. 3:4:35. 下列指定微粒的物质的量是 1 mol的是( )A. 2g 2HB. 常温常压下 22.4L 2OC. 18g 水中的原子总数D. 100mL 1mol/L NaCl 溶液中的 CI6.将 10.6g 23Na溶于水配制成 10mL溶液,从中取出 20mL,该溶液中 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1mol/L B. .ol/ C. .5ol/ D. .5ol/7.0.5 L 3C 溶液中 Cl-为 9.03×1022个,则 3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A. 1 mol/L B. 0.1 mol/L C. 3 mol/L D. 1.5 mol/L3随堂检测参考答案1、C 2、D 3、B 4. A 5. A 6. B 7.B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课后作业1.某学生配制 的硫酸溶液,进行下列操作,然后对溶液浓度作精确100𝑚𝐿1𝑚𝑜𝑙⋅𝐿‒1测定,发现真实浓度小于 ,他的下列操作中使浓度偏低的原因是( )1𝑚𝑜𝑙⋅𝐿‒1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②量筒中浓硫酸全部转入烧杯中稀释后,再转移到 100mL 容量瓶中,烧杯未洗涤.③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有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④浓硫酸在小烧杯中稀释后,没有冷却就马上转移入容量瓶.⑤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时,加入过快而使液面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凹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⑥滴加入蒸馏水,使溶液凹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盖上瓶塞反复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比刻度线低,再加水至刻度线.A. B. C. D. ②③④⑤⑥①②③⑤⑥②③⑤⑥①②③④⑤2.配制 250mL 的盐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小的是 0.1𝑚𝑜𝑙/𝐿 ()A.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 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倒入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 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2~~ 3D. 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可以不管它3.用 浓硫酸配制 的稀硫酸,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98% 2𝑚𝑜𝑙/𝐿 ( )A. 未冷却就转移、定容B. 容量瓶原有少量蒸馏水C.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D. 量筒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4.下列关于容量瓶使用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使用容量瓶前检查是否漏水;①2在容量瓶中溶解氢氧化钠固体;②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残留少量水即使用;③溶液需冷却至室温方可注入容量瓶;④加水定容时,不小心超出刻度线,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⑤A. B. C. D. ①②③①③④③④⑤①④⑤5.用 溶液和 100mL 容量瓶配置 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18𝑚𝑜𝑙/𝐿𝐻2𝑆𝑂4 1.8𝑚𝑜𝑙/𝐿𝐻2𝑆𝑂4确的是 ( )A. 将 10mL 溶液加入盛有 90mL 水的容量瓶中18𝑚𝑜𝑙/𝐿𝐻2𝑆𝑂4B. 将 10mL 溶液加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18𝑚𝑜𝑙/𝐿𝐻2𝑆𝑂4C. 加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液体D.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配置的溶液浓度偏小6.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 .(1) 𝑚𝑜𝑙/𝐿某化学小组进行硫酸酸性实验探究时,需要 的稀硫酸,则需要取上(2) 240𝑚𝐿4.6𝑚𝑜𝑙/𝐿述的浓硫酸 ______ mL.将上述浓硫酸进行稀释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 . [来源:学科网ZXXK] (3)在配制 稀硫酸的过程中,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4) 4.6𝑚𝑜𝑙/𝐿响 填“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______ ;①定容时仰视读数: ______ ;②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 ______ ;③3移液时不慎将少量溶液滴在容量瓶外面: ______ . ④实验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应如何处理?(5)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距刻度线 时,应 ______ ;① 1~ 2𝑐𝑚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 ______ .②7、某实验室需要配制 500mL 溶液.0.10𝑚𝑜𝑙/𝐿𝑁𝑎2𝐶𝑂3所需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100mL 量筒、______、______(1)实验时图中所示操作的先后顺序为______ 填编号 (2) ( )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有无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 (3) (“无影响” )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______①转移溶液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_____[来源:学#科#网Z#X#X#K]②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俯视液面______③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______④所需 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若改用浓溶液稀释,需要量取 (4) 𝑁𝑎2𝐶𝑂3 2𝑚𝑜𝑙/𝐿溶液______mL.𝑁𝑎2𝐶𝑂38、配制 480mL 0、 NaOH 溶液 具体如下:3𝑚𝑜𝑙/𝐿 .4需______gNaOH . (1)配制过程中,下列仪器不会用到的是______,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______. (2)A.托盘天平 容量瓶 玻璃棒 胶头滴管𝐵.250𝑚𝐿𝐶. 𝐷.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3)定容操作:将蒸馏水注入所选的容器中,直到其中液面接近其刻度线______处时,(4)改用______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______正好与刻度线______ 将瓶塞子盖好,反复倒转摇.匀.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5) ( )𝐵→ → → → →𝐺A.冷却 称量 洗涤 定容 溶解 转移 摇匀.𝐵. 𝐶. 𝐷. 𝐸. 𝐹. 𝐺.9、用 NaOH 固体配制 480mL 的 NaOH 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1.0𝑚𝑜𝑙/𝐿把称量好的 NaOH 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来源:学.科.网] ①把 所得溶液小心转入容量瓶中.[来源:学#科#网] ② ①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 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③ 1𝑐𝑚~ 2𝑐𝑚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④ 2~ 3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⑤计算、称量 NaOH 固体的质量.⑥请填写下列空白: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填序号 ______;(1) ( )所需仪器除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使用容量瓶(2)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实验所需称量的 NaOH 固体为______ 𝑔.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3) .( )5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 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① .瓶定容 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______..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 对所配溶液② .浓度的影响:______.定容时俯视液面,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______.③10、实验室用 的浓硫酸来配制 480mL 的稀硫酸 可供选用的仪18.4𝑚𝑜𝑙⋅𝐿‒1 0.2𝑚𝑜𝑙⋅𝐿‒1 .器有: 胶头滴管 烧瓶 烧杯 药匙 量筒 托盘天平 玻璃棒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请回答下列问题: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______ 选填序号 ,还缺少的仪器有(1) ( )______ 写仪器名称 .( )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mL,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______ 选填(2) (规格的量筒.①10𝑚𝐿 ②50𝑚𝐿 ③100𝑚𝐿)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3)下列对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4)A.容量瓶上标有容积、温度和浓度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C.配制溶液时,把量好的浓硫酸小心倒入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1~ 2𝑐𝑚D.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可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有______ 填序号(5) .( )未洗涤稀释浓硫酸时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①未等稀释后的硫酸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②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③6定容时,仰视刻度线.④11、实验室用 NaOH 固体 配制 250mL 溶液,填空回答下列问题:1.00𝑚𝑜𝑙/𝐿𝑁𝑎𝑂𝐻配制该溶液时使用的仪器除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1)______.配制 250mL 的 NaOH 溶液的步骤如下,完成下列填空:(2) 1.00𝑚𝑜𝑙⋅𝐿 ‒1计算:所需 NaOH 固体的质量为______;①称量②溶解:将称量好的 NaOH 固体放入烧杯中,然后用适量蒸馏水溶解,该步操作用到③的另一仪器的作用______;其余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每个字母限用一次 ______(3) ( )A、用 30mL 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2‒3B、将已冷却的 NaOH 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250mL 的容量瓶中C、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D、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E、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 处1‒2𝑐𝑚若实验中出现下列现象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什么影响?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4) ( )氢氧化钠溶解后未冷却至室温即进行转移______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②若定容时液面高于刻度线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5)在进行操作 时,不慎将液体溅到皮肤上,则处理的方法是______.(6) ③12、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7该浓盐酸中 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1) 𝑚𝑜𝑙⋅𝐿‒1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2)A.溶液中 HCl 的物质的量B.溶液的浓度C.溶液中 的数目𝐶𝑙‒D.溶液的密度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并在操作步骤空(3) (白处填上适当仪器名称 ______.)A.用 30mL 水洗涤______ 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2~ 3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 约(,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30𝑚𝐿)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______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 处1~ 2𝑐𝑚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 在括(4) (号内填 A 表示“偏大”,填 B 表示“偏小”,填 C 表示“无影响” )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______𝑎.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______.𝑏.8参考答案1. B 2. A 3. D 4. B 5. D6. ; ;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地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18.462.5璃棒不断搅拌;偏高;偏低;偏低;偏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重新配制7. 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偏低;偏低;偏高;偏低; ;②④③⑤①⑥ 5.325.08. ; B;500mL 容量瓶、烧杯;搅拌加速溶解;引流; ;胶头滴管;凹液面6.0 1‒2𝑐𝑚的最低点;相切;E;A;F;CD9. ;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检查是否漏水; ;偏高;偏低;⑥①②④③⑤ 20.0偏高 10. ;500mL 容量瓶; ; ;搅拌;引流;D;②④⑥ 5.4① ①④11. 25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药匙; ;搅拌,加速固体溶解;BAEDC;偏高;10.0𝑔偏高;重新配制;先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12. ;BD;BCAFED;烧杯内壁和玻璃棒;胶头滴管;B;B1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