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物质的量浓度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的是( )/molLA.将 40 溶解在 1 水中gNaOHLB.将 1 10 的浓盐酸加入 9 水中L/molC.将 22.4 气体溶于水配成 1 溶液CD.将 10 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 250ga mL答案:D解析:A、40 的物质的量为 1 ,溶于水配成 1 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 1NOHmol,体积 1 是指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故 A错误;B、溶液体积不具有加合性,/molL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是 10 ,故 B错误;C、氯化氢所处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不能使用L气体摩尔体积 22.
2、4 ,体积一定,影响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因素有温度、压强,22.4/ol 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 1 ,故 C错误;D、10 的物质的量为 0.25 ,HCl mlgNaOHmol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 250 ,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故 D正确.答案选 D.1/molL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点评:掌握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换算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2、用密度为 ,质量分数是 的浓盐酸,配制成体积比为 1:4的稀盐酸,密度为31/gcm,则所配制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A. 10/82.5olLB. 1/4mlC. 120/36.5ol
3、LD. 12/8.l答案:C解析:由于在配制过程中溶质是不变的,则稀释后盐酸的质量分数 。又因为14,所以稀释后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选10cM 2101/36.5cmolLMC。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的答题能力。明确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悉相关的计算公式即可解答,难度不大。3、30 1 溶液和 40 0.5 溶液混合后(混合体积变化mL/olNaClmL/ol2Cal忽略不计),混合液中 浓度为( )A.0.5 /lB.0.6 oLC.1 /mlD.2答案:C解析:30 1 溶液中 L/olNaCl0.3
4、nlNaClmol40 0.5 溶液中m2 24两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 nl0.31/7olL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NaCl、MgCl 2、AlCl 3三种溶液,当溶液体积比为 3:2:1时,三种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1 B.1:2:3 C.3:2:1 D.3:4:3答案:D解析:设 NaCl、MgCl 2、AlCl 3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mol/L,则三种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Cmol/L,2Cmol/L,3Cmol/L,溶液的体积比为 3:2:1,三种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之比(3C):(22C):(13C)=3:4:3,故选 D.5、把
5、 500mL含有 BaCl2和 KCl的混合溶液分成 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 a mol Na2SO4的溶液,恰好使 Ba2+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 b mol AgNO3的溶液,恰好使 Cl-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A.0.1(b-2a) mol/L B.10(2a-b) mol/LC.10(b-a) mol/L D.10(b-2a) mol/L答案:D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有 2n(Ba2+)+n(K+)=n(Cl-),得 n(K+)=n(Cl-)-2n(Ba2+)=n(Ag+)-2n(SO42-)=(b-2a)mol,n(K+)=10(b-2a)molL-1。6、下列关于
6、0.1 molL-1 H2SO4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1L该溶液中含有 H2SO4的质量为 9.8gB.0.5L该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2molL-1C.从 1L该溶液中取出 100mL,则取出的溶液中 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1molL-1D.取该溶液 10mL,加水稀释至 10mL后,H 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1 molL-1答案:C解析:A 项,1L 0.1molL -1的 H2SO4溶液中含 H2SO4的质量为 1L 0.1molL-1 98gmol-1= 9.8 g。B 项, 0.1molL -1 H2SO4溶液中 H+浓度为 0. 2 molL
7、 -1C 项, H 2SO4的浓度与体积无关,仍然是 0.1 molL-1D项,10mL H 2SO4溶液加水稀释至 100mL, H2SO4的浓度变为原来的即 0.01 molL -1。7、下列溶液中的 Cl-浓度与 50mL 1molL-1 MgCl2溶液中的 Cl-浓度相等的是( )A.150mL 1molL-1 NaCl溶液B.150mL 2molL-1 KCl溶液C.75mL 2molL-1 CaCl2溶液D.75mL 1molL-1 AlCl3溶液答案:B解析: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mol NaCl溶解在 1L水中得到 0.5mol/L NaCl溶液B.标准状况下,2
8、2.4L HCl 气体溶于水得到 1L溶液,最终盐酸浓度为 1mol/LC.将 40g NaOH完全溶解于 1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D.从 100mL 1mol/L NaCl溶液中取出 10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mol/L答案:B解析:9、常温下,将 质量分数为 的 溶液与 质量分数为 的20.g14.0%3kNO0.g24.0%溶液混合,得到的密度为 的混合溶液。计算:3kNO5/gcm1.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2.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在 水中需溶解多少摩尔 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10g3KNO答案 1.混合液中 的质量
9、是 320.14.%0.2410.gg混合液的总质量是 20.5所以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2g2.混合液中 的质量是3KNO2.4.%3.410.g物质的量是 109/gmoll混合液的总质量是 2.3.05.g体积是 35041gLc所以混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0.92.83mollL3.由题 1知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则设需要 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x3KNO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则 ,解得0201x2.48xmol10、下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该 NaCl溶液的过程示意图,其中有错误的是_(填操作序号)。解析:11、现要配制 1mol/L Na2CO3溶液 240mL,求:
10、1.需要固体 Na2CO3_g;2.需要含结晶水的碳酸钠晶体(Na 2CO310H2O)_g;3.需要物质的量浓度为 4mol/L的 Na2CO3溶液_mL;4.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2%、密度为 1.12g/cm3的 Na2CO3溶液_mL。答案:1.25.44; 2.68.64; 3.60; 4.189.3解析:12、配制溶液实验题 有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g/cm3的浓硫酸,完成下列问题: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 -1.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硫酸性质的实验探究时,需要 100mL 3.0molL-1的稀 H2SO4,则需取_mL的该硫酸,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
11、规格是_(从下列中选用).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3.整个实验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有:_。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写)? 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 B.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_. 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 D.定容时俯视液面读数:_.答案:1.18.4; 2.16.3; B; 3.100mL 容量瓶、胶关滴管; 4.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大解析:13、实验室需要 0.1molL-1的 NaOH溶液 480mL,根据配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所
12、需仪器为:量筒、烧杯、玻璃棒,除此之外还需要哪些玻璃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_。2.需称量_g 烧碱固体。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定容操作的具体操作方法为_。4.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称量计算溶解摇匀转移洗涤定容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5.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未洗涤烧杯、玻璃棒未等 NaOH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定容时俯视标线定容时仰视标线 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充水答案:1.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2.2.0; 3.检漏; 将蒸馏水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液面距容量瓶刻度线下 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4.; 5.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