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上古亚非文明同步练习(打包12套) 岳麓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同步练习打包12套岳麓版.zip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同步练习打包12套岳麓版.zip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同步练习岳麓版20180922328.doc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培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26.doc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基础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27.doc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提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25.doc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同步练习岳麓版20180922324.doc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培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22.doc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基础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23.doc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提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21.doc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同步练习岳麓版20180922320.doc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培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18.doc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基础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19.doc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提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17.doc
  • 全部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同步练习岳麓版20180922328.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培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26.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基础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27.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提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25.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同步练习岳麓版20180922324.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培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22.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基础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23.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提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21.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同步练习岳麓版20180922320.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培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18.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基础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19.doc--点击预览
    •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上古亚非文明第3课古代尤提高练习含解析岳麓版20180922317.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第 1 课 古代埃及一、 填空题1、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意思是 ( )A.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B.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势力范围C.古代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D.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文明2、初步统一的古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于 ( )A.公元前 2500 年 B.公元前 1500 年C.公元前 3100 年 D.公元前 3500 年3、小明喜欢周游世界,他在旅游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看到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有助于这两项文明成果诞生的自然,条件是 ( )A.位于两河流域 B.位于印度河流域 C.位于尼罗河流域 D.位于黄河流域4、下列不属于法老实施专制统治的官僚体制的是 ( )A.王位一般由家族成员世袭B.制定了严格的赋税制度C.制定了人口普查制度,D.庞大的官僚机构及军队5、下列对金字塔的评述错误的是 ( )A.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B.金字塔是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C.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主们的陵墓D.金字塔是国王残酷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6、一文物装饰图案上,用象形文字刻着法老拉美西斯九世的名字。该文物最早应出现在( )A.尼罗河流域 B.黄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 D. 两河流域7、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 ( )2A.汉谟拉比法典 B.金字塔 C.长城 D.泰姬陵8、该卡片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A.著名人物 B.出现时间 C.文明名称 D.文明类型9、古代人类文明与河流息息相关,世界上的奴隶制国家起源于 ( )A.黄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域C.印度河流域 D. 两河流域10、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图一 图二(1)图一、图二中的建筑名称分别是什么?(2)它们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坐落在什么河沿岸? (3)图二的用途是什么?3答案:AACDC ABAB 8. (1)图一是狮身人面像;图二是金字塔。(2)古埃及;尼罗河。(3)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1《古代埃及》培优练习1.旅游者前往下图空心五角星“”标识地区参观,可以感受到的历史信息是( )A. 金字塔现貌 B. 汉谟拉比法典诞生地的环境C. 种姓制度残存痕迹 D. 长城的残垣断壁2.下列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非洲文明成就的是( )A. B. C. D. 3.希罗多德认为“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那是肯定( )因素对埃及文化的影响。A. 地理环境 B. 宗教信仰 C. 死而复活的思想 D. 金字塔工程4.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不同类型的人类文明,图 1 尼罗河孕育了哪些文明成就?(2)图 2 中的大运河在形成方式上与图 l 中的尼罗河有何不同?它在当时有何作用? 2(3)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你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5.看图回答以下问题:(1) 图中建筑物的名称是? (2) 该建筑物的诞生有何重要意义? (3)我国也是一个拥有众多文物古迹的文明古国,对于我国的文物古迹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答案与解析1.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空心五角星“”标识地区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产生于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果,B 项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尼罗河流域的文明成果;种姓制度是印度河流域的表现;长城是古代中国的文明成果。由此分析 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B。2.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金字塔是非洲埃及的文明成果代表,B 项符合题意;A 项是空中花园现象图;C 项是商朝的司母戊鼎;D 项是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由此分析 ABD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B。3.A3【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文明是尼罗河孕育的成果,尼罗河不仅为干旱少雨的埃及带来充沛的水利资源,而且由于它定期泛滥,从上游带来了大量肥沃的淤泥,使得尼罗河河谷成为古代世界著名的粮仓。所以,“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那是肯定地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A 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4.(1)金字塔。象形文字。木乃伊。(2)①图 2 大运河是人工开挖的运河。图一的尼罗河是自然形成的河流。②成为南北交通 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造福后代。(3)在古代,自然环境会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活。 人类有目的的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爱护保护大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是非洲的古考文明,埃及的文明成就包括:金字塔、象形文字、木乃伊等。(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是我国隋炀帝时期人工开凿的运河,而尼罗河是自然形成的河流。大运河的作用是: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造福后代。(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在古代自然环境会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活;人类有目的的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要爱护保护大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5.(1)金字塔。(2)是古埃及王权至高无上的象征;是古埃及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3)在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同时注意加强文物古迹的保护(符合题意均可)【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建筑物是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2)本题考查金字塔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王权至高无上的象征,是古埃及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3)本题考查对于我国的文物古迹的态度。我国是一个拥有众多文物古迹的文明古国,文物古迹是我国文明的象征,我们在合理开发和利用古迹文物的同时,要注意加强文物古迹的保护。1《古代埃及》基础练习1.我们到埃及可以考察和参观的是( )①金字塔 ②象形文字 ③汉谟拉比法典 ④楔形文字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②2.古代埃及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大约是在距今 ( )A. 3000 年前 B. 3100 年前 C. 5000 年前 D. 5100 年前3.如下图是某地仿建的古代建筑,该建筑的“真实版”见于( )A. 古代阿拉伯文明 B. 古代埃及文明C. 古代印度文明 D. 古代希腊文明4.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是( )A. 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 B. 古巴比伦国王的宫殿C. 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 D. 古巴比伦国王的陵墓5.古代诗歌《尼罗河颂》中写道:“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你生出大麦和小麦,好叫神庙里欢度节日。”热情颂扬尼罗河的是A. 古代埃及人 B. 古巴比伦人 C. 古代印度人 D. 古代希腊人6.如下图展示了象形文字,该文字最早的发明者是( )A. 中国人 B. 古埃及人 C. 古希腊人 D. 古印度人7.2017 年 5 月 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尼罗河流域”诞生了( )A. 古印度文明 B. 古埃及文明 C. 古巴比伦文明 D. 古希腊文明28.在法老的陵墓里,发现了许多神秘的符号,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古老文它,它是( )A. 甲骨文 B. 象形文字 C. 字母文字 D. 楔形文字9.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下列哪个国家是“尼罗河的赠礼”( )A. 古巴比伦 B. 古埃及 C. 古印度 D. 古希腊10.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 )A. 胡夫 B. 法老 C. 维尔西 D. 汉谟拉比1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方框所示。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A. 古代印度 B. 古代埃及 C. 古巴比伦 D. 古代希腊12.时空穿越,小明同学准备到被为“金字塔的国度”去旅游,应该去的文明古国是(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巴比伦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希腊13.法老们不想让死亡成为权力的终结,所以在死后让人用香料等药物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然后将尸体(木乃伊)和食物及其他必需品一起放入巨大的陵墓中。这些巨大的陵墓矗立于( )A. B. C. D. 1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象征古代埃及国王尊严的是图 ,名为 。(2)象征古代埃及文明的是图 ,名为 。(3)它们位于今天 (国名)的 城市。(4)古代埃及国王为什么要修建图 B?材料反映了古代埃及怎样的社会状况?315.识图回答。(1)以上两幅图片所示的是哪个文明古国的代表性遗迹?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这个文明古国位于哪条大河流域? (3)大河流域为什么容易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答案与解析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组合型的选择题。古代埃及建造了埃及金字塔,最早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使用的是楔形文字。③④两项与“埃及”无关,故选 D。2.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大约是在公元前 3100 年左右,距今约 5100 年。故选 D。3.B4【解析】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可知,该图片描述的是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代表的是古埃及的文明,B 项符合题意;古代阿拉伯和古印度和古希腊都没有金字塔,ACD 项国家不会出现该建筑的“真实版”,不符合题意;故选 B。4.C【解析】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公元前 3500 年开始,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 3000 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古埃及国王也称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隶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被看做是神的化身.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金字塔就成了法老权力的象征.因为这些巨大的陵墓外形形似汉字的“金“字,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金字塔“,所以答案选 C。5.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古代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A 项符合题意;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古代希腊人生活在地中海。由此分析 BCD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A。6.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人在公元前 3500 年左右发明了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ACD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7.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地处尼罗河流域,所以尼罗河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是古埃及文明。A 项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诞生的是古印度文明;C 项两河流域诞生的是古巴比伦文明;D 项古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流域,属于海洋文明。故选 B。8.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人在公元前 3500 年左右发明了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A 是中国的最古老文字,C 是希腊人发明的,D 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约公元前 3200 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ACD 都不是埃及人发明的,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 B。9.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发源于古代两河流域,古埃及发源于古代尼罗河流域,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故古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10.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为法老。A 项胡夫是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C 项不符合题意;D 项汉谟拉比是古代巴比伦的国王。故选 B。11.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代埃及。埃及的统治者称法5老,狮身人面像、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故 B 符合题意;古代印度位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故 A 不符合题意;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故 C 不符合题意;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12.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国王也称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隶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被看作是神的化身,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金字塔就成了法老权力的象征。故选 A 项。13.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法老”可知,法老是埃及的国王,材料中的法老的陵墓是埃及的古代文明建筑金字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是起源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B 项指的是古巴比伦王国的发源地;C 项指的是古代印度的发源地;D 项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发源地。故选 A。14. (1) A, (狮身人面像)。(2) B, (金字塔)。(3) 埃及;开罗。(4)①为自己修建陵墓。②反映古代埃及奴隶主对奴隶及广大人民残酷剥削压迫,以及奴隶、广大人民悲惨的处境。也证明了埃及人民是埃及文明的创造者。【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前有座狮身人面像,是古国王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儿子哈沸拉的形象,它叫斯芬克斯,高 20 米,长 57 米,仅一只耳朵就有两米高。除狮爪是用石头砌成之外,整个狮身人面像是一块天然的大岩石凿成的.鼻部有损伤,拒说是在一次战争中被拿破仑的士兵用大炮轰掉的。斯芬克斯象征着法老的权利至高无上,威不可侵。据此可知答案是 A,名为狮身人面像。(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时期是埃及文明发展时期,见证了埃及的兴衰荣辱,是法老王权集中时期,体现王的至尊,体现运输,人工修建,建筑技术的高超,智慧的结晶。修建培养了一代代人才,促进了古埃及科技发展,时间久远,距今约 5000 年而屹立不倒,是埃及的国宝,也是古代埃及的墓葬习俗演变而来。据此可知答案是 B,名为金字塔。(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 2600 年以前,共有七十多座,大部分位于开罗西南部的吉萨高原的沙漠中,是世界公认的“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4)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制国王的陵寝。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古代埃及人人对神的虔诚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来世观念”,他们甚至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尘世生活的延续。受这种“来世观念”的影响,古埃及人活着的时候,就诚心备至、充满信心地为死后做准备。每一个有钱的埃及人都要忙着为自己准备坟墓,并用各种物品去装饰坟墓,以求死后获得永生。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6反映古代埃及奴隶主对奴隶及广大人民残酷剥削压迫,以及奴隶、广大人民悲惨的处境;也证明了埃及人民是埃及文明的创造者。15.(1)古埃及;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2)尼罗河(3)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解析】(1)根据图片中信息可知这是古代埃及的建筑,图片一是金字塔,图片二是狮身人面像。(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河流域地区,因为上游冲刷下来的沉积物在此汇集,从而使土地肥沃。这样就更利于农作物生长,进而人们会慢慢汇集于此进行耕作。有了稳定的食物保证,利于人类的繁衍。人口达到一定数量,同时物质富饶,便会产生文明。1《古代埃及》提高练习1.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在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 )A. 帕特农神庙 B. 巴黎圣母院 C. 故宫 D. 金字塔2.绘制年代尺是培育“时空观念”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下列年代尺中处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 B. 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C. 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D. 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3.(题文)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尼罗河谷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 B. 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C. 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来] D.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4.古代埃及人曾经写下这样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的关系是 ( )A. 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带来了理想的天然肥料,有利于埃及农业发展B. 尼罗河的泛滥毁灭了埃及文明C. 尼罗河在埃及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D. 尼罗河的泛滥淹死了许多人5.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曾出现在尼罗河流域的古老文字是( )A. B. C. D. 6.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它那精美的图案所体现的文化内涵,集流通、观赏、收藏、研究等价值于一身。下图这张精美的纸币应是( )2A. 美元 B. 英镑 C. 欧元 D. 埃及镑7.陈毅在 1963 年访问某国时即兴创作了如下诗篇:“高塔巍巍数十寻,八百万方石砌成。艺术光垂数千载,雄哉伟哉古文明。”该诗篇赞誉的古代文明历史遗产是( )A.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B. 古代埃及金字塔C. 麦加城中克尔白神庙 D. 法国巴黎圣母院8.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表述中,正确的是①是为古埃及国王修建的巨型陵墓②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③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④是古代印度文明的象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9.下列历史遗存属于古埃及的是( )A. B. C. D. 10.辨析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你看过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吗?影片展现的尼罗河那秀美的风光多么令人神往!你可知道,尼罗河也曾孕育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古埃及的哪一项文明成就?有何影响?3(2)材料二中尼罗河位于何处?如何理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答案与解析1.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埃及的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灵魂安息之所,同时也是法老王权的象征。D 项符合题意;帕特农神庙是伯利克里执政时期为了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显示雅典人对其城邦的保护神——雅典娜女神的尊崇,并非王权的象征和灵魂的安息之所。A 项不合题意;巴黎圣母院是法国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教堂。B 项不合题意;故宫博物院建立于 1925 年,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C 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 ABC 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D。2.B【解析】根据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从公元前 3500 年开始,在非洲的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 3000 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公元前15 世纪,古代埃及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公元前 6 世纪,古代埃及帝国被西亚的波4斯帝国所灭。所以 ACD 项与年代尺时间不符,B 项符合题意,故选 B。3.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地处非洲北部,滔滔不尽的尼罗河流经全境,在干燥的沙漠中形成肥沃的绿洲,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由于它定期泛滥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促进了古埃及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故。所以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C 项符合题意,故选 C。4.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及地处非洲北部,滔滔不尽的尼罗河流经全境,在干燥的沙漠中形成肥沃的绿洲,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不仅干旱少雨的埃及带来充沛的水资源,而且由于它定期泛滥,从上游带来了大量肥沃的淤泥,使得尼罗河谷成为古代世界著名的粮仓。BCD 项表述错误,故选 A。5.A【解析】根据题干“尼罗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是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在公元前 3500 年左右发明了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A 项是象形文字,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 A。6.D【解析】精美的纸币的图案是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是埃及文明的象征。埃及镑是埃及的流通货币,故 D 符合题意;ABC 与图片信息不符,故选 D。7.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高塔巍巍数十寻,八百万方石砌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高塔,是由八万块石块砌成,又是在“古文明”的国度,因为在亚非大河流域四大文明的古国中,应该是指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所以只有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 B。8.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金字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是为古埃及国王修建的巨型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选项①②③符合题意;而金字塔不是古印度的文明,可排除选项④;因此只有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 B。9.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A 项是金字塔,故选 A。10.(1)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2)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使尼罗河流域土地肥沃,便于农业生产,养育了古埃及人民,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图片是象形文字。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5上最早的文字之一。(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由此可知,尼罗河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使尼罗河流域两岸土地肥沃,便于农业生产,养育了古埃及人民,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因此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1第 2 课 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位于( )A.非洲北部 B.亚洲西部C.亚洲南部 D.地中海东岸2.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一—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是( )A.婆罗门 B.胡夫 C.萨达姆 D.汉谟拉比3.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称为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C.甲骨文 D.汉字4. 公元前 2000 年左右,在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小国( )A.希伯来人 B.阿卡德人C.苏美尔人 D.阿摩利人5.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出现在( )A.黄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C.两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6.下列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古代西亚文明成就的是( )A.克里特王宫遗址 B.长城C.圆形竞技场 D.《汉谟拉比法典》石柱7. 《圣经》中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孕育的古文明成就是( )①金字塔②《汉谟拉比法典》③楔形文字④象形文字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8.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明确规定:奴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工具和财产,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这表明该法典( )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B.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C.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D.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29.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法典明确规定:法典把奴隶与金、银、牛、羊等财产相提并论,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一个奴隶的价格相当于一头牛)。法典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挖出奴隶眼睛或是打断奴隶骨头的人要索赔奴隶价格的一半…材料二 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再是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现代民主无疑较古典民主优越得多。但现代民主来之不易,它的创建花费了人类大约 2400 多年的光阴……许多民族的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作出过自己的贡献——或以其卓越的智慧,或以毕生的精力,甚或以宝贵的生命。但说到最初的突破之功,那还得归于古希腊的先哲们。一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 材料一法律文献是由古代哪一国王颁布的?他有什么功绩?(2) 这部法典的实质是什么?(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这部法典的意义。3答案: BDBDC DCD(1)汉谟拉比。功绩:公元前 18 世纪,他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2)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3) 《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1《古代两河流域》培优练习1.下列属于西亚地区人们创造的古文明成果是( )① ② ③ ④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③④2.“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出自( )A. 《伊索寓言》 B. 《罗摩衍那》 C. 《法经》 D. 《汉谟拉比法典》3.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是世界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在馆中存放着很多历史珍品。以下哪个文明古国的文物大量保存有此博物馆( )A. 中国 B. 巴比伦王国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埃及4.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 )①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 ②维护奴隶制社会秩序③保护奴隶的权利不受侵犯 ④保护商人的利益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5.阅读材料:法典宣扬“君权神授”。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等等。 请回答:(1)上述材料的是世界古代史上哪部法典? (2)从法典内容可以看出,这部法典是维护谁的利益的? (3)你知道这部法典是刻在什么地方的吗? (4)这部法典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5)法典有什么价值? (6)、它是由谁制定的?他有什么功绩?答案与解析1.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西亚地区文明指的是生活在两河流域地区的文明。苏美尔人和古巴比伦王国都生活在两河流域。①是由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④是古巴比伦的汉莫拉比法典。②是古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③是埃及的象征金字塔。埃及是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故选 B。2.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项规定出自于《汉谟拉比法典》,这是“同态复仇”法,“同态复仇”条款实际上最早出现在《法典》的第 196 条和 200 条,分别译为:“如果一个自由民毁掉另一自由民的一只眼睛,那么他的眼睛应该被弄瞎”;“如果一个自由民打落另一自由民的牙齿,那么他的牙齿应该被打落。”需要指出的是,同态复仇的原则仅限于自由民3与自由民之间。如果施害者是自由民,而受害者来自于社会等级更低的阶层,那么《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可以用钱代罚。只有 A 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A。3.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王国是位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奴隶制城邦,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公元前十九世纪中期由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古巴比伦王国,B 项符合题意;而 ACD 三项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 B。4.A【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王汉谟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也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选 A。5.(1)汉谟拉比法典(2)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3)刻在石柱上(4)它维护了中央集权奴隶制国家的统治。(5)它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6)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解析】(1)依据材料所给信息法“君权神授”、“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等等”,结合所学可知,法典宣传“君权神授”,对自由民及奴隶的法律地位作了具体规定。据此可知答案是汉谟拉比法典。(2)依据材料所给信息“宣言君权神授”、“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等”,结合所学可知,法典维护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对自由民及奴隶的法律地位作了具体规定,法典的实质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据此可知答案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 2.25 米,上周长 1.65 米,底部周长 1.90 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当政时制定的成文法典,旨在维护财产私有制,全面调整自由民之间的关系,巩固现存秩序。据此可知这部法典起到了维护了中央集权奴隶制国家的统治。(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是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6)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 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个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4点睛:《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状况;根据法典所给内容,不难得出答案。1《古代两河流域》基础练习1.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唐律疏议》 C. 《拿破仑法典》 D. 《权利法案》2.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把字刻在湿润的泥版上,干燥后笔画形似楔子。这种文字起源于( )A. 古代罗马 B. 古代希腊 C. 古代中国 D. 两河流域3.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基督教 ④楔形文字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4.两河流域是古代重要的历史舞台,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的是( )A. 雅利安人 B. 腓尼基人 C. 苏美尔人 D. 法兰克人5.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在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该法典用哪种文字刻写( )A. 楔形文字 B. 拉丁字母 C. 甲骨文 D. 象形文字6.“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叙事诗是关于苏美尔英雄的赞歌。”“赞歌”赞颂的是(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印度 C. 古代巴比伦 D. 古代中国7.《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哪一国家的文明成果( )A. 古巴比伦 B. 古埃及 C. 古印度 D. 古罗马8.下面哪一位政治家颁布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A. 伯利克里 B. 法老胡夫 C. 屋大维 D. 汉谟拉比9.下列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古代西亚文明成就的是( )A. 克里特王宫遗址 B. 长城 C. 圆形竞技场 D.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10.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有助于我们了解( )A. 尼罗河流域文明 B. 两河流域文明C. 印度河流域文明 D. 黄河流域文明11.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除了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外,还有一个是( )2A. 古希腊 B. 古罗马 C. 古巴比伦 D. 古阿拉伯12.(题文)以下是某同学在课本剧《汉谟拉比》中所撰写的台词,符合史实的是 ( )A. 我是法老,太阳之子 B. 我是基督,传教救世C. 神予我智慧,建立种姓制度 D. 神授我权杖,制定成文法典13.2017 年 5 月 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A. 巴比伦文明 B. 埃及文明 C. 印度文明 D. 希腊文明14.下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A. 文明名称 B. 出现时间 C. 著名人物 D. 文明代表15.材料解析题以下是古代的一些法律条文:倘彼交出奴或女奴以为债权,则塔木卡可以继续将他(或她)转让,可以将他(或她)收回。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请回答:(1)这些条文出自哪个国家的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2) 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其历史意义是什么?答案与解析1.A【解析】根据题干“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所以答案选 A。2.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是两河流域的文字代表,后来被西亚各民族所采用,D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D。33.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据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①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文明,印度在印度河流域,不属于两河流域文明;③基督教是西方海洋文明,不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所以②④符合题意,故选 C。4.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是两河流域的文字代表。C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C。5.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 18 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写。A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A。6.C【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苏美尔英雄可以推断是赞歌赞颂的是古代巴比伦,结合所学可知,至少在公元前 3500 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就建立了自己的城邦,C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C。7.A【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BCD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8.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答案为 D。9.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孕育了古代西亚文明的大河是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公元前 18 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代表古代西亚文明成就。D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D。10.B4【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 19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公元前 18 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B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B。11.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非四大文明护国指的是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发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古中国,发源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ABD 不属于亚非四大文明古国。故选 C。12.D【解析】A 项我是法老,太阳之子,应是古埃及国王的说的话;B 项我是基督,传教救世,应是耶稣说的话;C 项神予我智慧,建立种姓制度,应是古印度国王的说的话;D 项公元前十八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宣扬“君权神授”,是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因此神授我权杖,制定成文法典,符合课本剧《汉谟拉比》,故选 D。13.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 项巴比伦文明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B 项埃及文明属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C 项印度文明属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D 项希腊文明属于地中海文明,不属于大河流域的文明。故选 A。14.A【解析】根据题干卡片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不是古埃及的文明,可见卡片中的文明名称是不正确的,所以答案选择 A15.(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2)为了维护古巴比伦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巴比伦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统治而制定的法典;是世界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由此判断是《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再回答这部法典的目的和意义就会迎刃而解了。【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倘彼交出奴或女奴以为债权,则塔木卡可以继续将(他或她)转让,可以将(他或她)收回。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法律条文的主要内容是商人有权转让奴隶,奴隶如果敢于背叛主人,主人有权割去奴隶的耳朵。根据以上分析,这些条文是古巴比伦国王在位时期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5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巩固巴比伦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统治,汉谟拉比制定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