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气温和降水本节课首先讲述了气温及其变化,知道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时间。然后,讲解了与气温紧密相关的降水,探究了降水的成因与规律。【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气温、降水的定义与测量方法;2、阅读世界平均和 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习这一节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科学地生活。【教学重点】阅读世界平均和 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教学难点】阅读世界年降水
2、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1、各种类型的地图; 课前准备22、准备一些典型的图片;3、多媒体课件。板书: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讲授新课】学习新知师: 一天中的气温是有变化的,陆地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当地午后两个小时左右,而最低气温往往出现在日出前后。活动探究师:读图 4.6 中 2 时、8 时、14 时、20 时的气温,并自己动手算一算该日的平均气温。生:学会讨论回答。师:你能自己想办法了解气温的日变化吗?生:学会讨论回答。师:每日 7 时、13 时、19 时观测温度计 3 次,根据日平均气温绘制一周气温变化曲线图。生:学生讨论回答。师:判断下列诗句哪些描述“天气”,哪些描述“气候”。生:
3、学生讨论回答。学习新知师:一年中的气温也是有变化的,世界陆地大多数地区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 7 月,南半球则出现在 1 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 1 月,南半球则出现在 7 月。生:学生讨论。活动探究师:读图 4.8 和图 4.9,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数据,分别找出 1 月等温线和 7 月等温线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区域。生:讨论回答。 教学过程3师:分别找出 1 月等温线和 7 月等温线密集的区域与稀疏的区域,分析其中的气温变化情况。生:讨论回答。师:试分析 1 月份等温线和 7 月份等温线的分布状况。生:讨论回答。师:读图 4.10(1)找出全球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区域和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生:讨论回答。师:读图 4.10(2)南、北半球的等温线变化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吗?生:讨论回答。学习新知师:气温的空间分布除水平变化外,还有垂直变化。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大约下降 0.6,水平方向上全球气温大致是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师: 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知识之窗教师引导下阅读知识之窗的内容。活动探究师:读图 4.13,分别比较 A 地和 B 地,C 地和 D 地降水量的差异。生:学生讨论回答。课堂小结板书:思维导图的基本框架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