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37T2859-2016 银杏品种选育程序与要求.doc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3794450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2859-2016 银杏品种选育程序与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37T2859-2016 银杏品种选育程序与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37T2859-2016 银杏品种选育程序与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37T2859-2016 银杏品种选育程序与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37T2859-2016 银杏品种选育程序与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01B 05DB 37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DB37/T 28592016银杏品种选育程序与要求Procedure and request on Selection and breeding of Ginkgo cultivars2016-10-08 发布 2016-11-08 实施山 东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37/T 28592016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郯城县林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世岩、李际红、

2、孙霞、桑亚林、皇甫桂月、邓荫伟、苏明洲、樊记欣、高森、王宗喜。本标准为首次发布。DB37/T 28592016I引 言为了推动山东省银杏品种选育持续、健康、有序发展,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标,特制定本标准。DB37/T 285920160银杏品种选育程序与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银杏核用、叶用、观赏、材用品种选育程序、方法、标准及相关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银杏核用、叶用、观赏及材用品种的选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4071

3、 林木良种审定规范GB/T 20397 银杏种核质量等级GB/T 28991 油茶良种选育技术LY/T 1340 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子代遗传测定技术LY/T 1344 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技术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核用品种 nut-used cultivars以生产银杏果实为目标的栽培品种。3.2 叶用品种 leaf-used cultivars以生产银杏叶子为目标的栽培品种。3.3 观赏品种 ornamental-used cultivars以培育银杏优美树形、叶形、叶色、果形等为目标的栽培品种。3.4 材用品种 wood-used cultivars以培育

4、银杏木材为目标的栽培品种。3.5 标准叶 standard leafDB37/T 2859201611年生长枝从基部向上34片叶为银杏的标准叶。3.6 叶子有效成分 effective component in leaf银杏叶中的黄酮、萜内酯、淀粉、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物质。3.7 农家品种 farmhouse cultivars在当地自然或栽培条件下,经长期自然或人为选择形成的品种,亦称“地方品种”。4 选育材料4.1 优树成龄树中结果性状、木材性状、叶子形状和观赏性状优良的单株,执行LY/T 1344标准。4.2 杂种根据育种目标选择的天然杂种或人工杂种。4.3 引进种质从国外及非本地区

5、引进的种质,必须通过引种试验确认适合本地方可作为选育材料。4.4 超级苗根据育种目标选择的实生超级苗。5 选育程序5.1 选育程序包括选择、试验和推广 3 个阶段。选择包括优树选择、杂种选择、引种及超级苗选择;试验包括品种对比试验和区域性试验;选育的品种必须通过省及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才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推广。5.2 品种选育程序执行 GB/T 28991 标准。6 选育方法6.1 根据选种目标制定相应的选种标准,采用综合评分法和直接选择法。6.2 对遗传力高、遗传增益大、性状特异的进行直接选择。6.3 采用评分和指数选择等方法,对多性状进行综合评价。7 测定7.1 测定要求7.1.1

6、同一批试验林中的各种处理材料其繁殖方法、育种技术、苗龄及苗木规格要一致。DB37/T 2859201627.1.2 子代测定需要严格的遗传对照和生产对照,对照要求见 LY/T 1340。生产对照采用当地生产种(品种)与已推广的良种作双重对照。7.1.3 品种采用无性系测定。采集成龄树接穗,经幼化的穗条繁殖成无性系作试验材料。7.2 测定林7.2.1 测定林的立地条件及栽培技术措施要求一致。7.2.2 测定林试验设计和要求见 GB/T 28991。7.2.3 根据测定目标和不同阶段要求进行观测。7.3 测定内容和要求7.3.1.1 测定物候期、形态指标、生长指标、产量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及抗逆性等

7、。7.3.1.2 萜内酯、黄酮、淀粉、糖等营养及药物成分测定,测定要求参见 GB/T 20397。7.4 遗传参数估算获得的试验数据用常规方法估算遗传参数,选育评价采用遗传增益与育种增益估算。用单性状选择与指数选择进行选择评价。7.5 建立技术档案建立选择、试验和推广等一系列完整的技术档案。8 良种标准8.1 核用良种标准内容指标要求见附录A。8.2 叶用良种标准内容指标要求见附录B。8.3 观赏良种标准内容指标要求见附录C。8.4 材用良种标准内容指标要求见附录D。9 良种鉴定9.1 良种鉴定,必须根据科学试验所获得的系统资料及统计分析结果。应具备试验现场、试验报告和良种选育报告。良种鉴定的

8、试验期限和试验点设置应符合本标准和 GB/T 14071 的要求。9.2 良种登记采用良种登记卡,品种定名用中文、拉丁文或缩写加数码表示。9.3 有关良种鉴定与审定程序,应符合国家与省级有关规定。DB37/T 285920163A A附 录 A(规范性附录)核用银杏良种育内容指标要求表 A.1 核用银杏良种育内容指标要求内容 指标(1)果实单果重单核重种核粒数级种核率出核率出仁率8 g3 g333 粒/kg95 %26 %75 %(2)花果期23 a 生砧木嫁接510 a 生砧木嫁接大树高接接后 45 a 开花结果接后 34 a 开花结果接后 23 a 结果(3)果实成熟期早熟中熟晚熟硬核期

9、6 月中旬,成熟期 8 月下旬硬核期 6 月下旬,成熟期 9 月上旬硬核期 7 月上旬,成熟期 9 月下旬(4)产量母树株产种核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负载量510 a 砧接后 5 a 株产种核510 a 砧接后 10 a 株产种核连续 5 a 种实产量变异系数30 kg1.3 kg/m 20.50.75 kg10 kg30 %(5)优质食用品种淀粉含量糖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黄酮含量内酯含量35 %1.5 %3.5 %3.0 %12 %0.20.4 %(6)优质药用品种叶有效成分含量外种皮叶有效成分含量种仁叶有效成分含量黄酮2.0 %,内酯0.04 %黄酮3.6 %,内酯1.8 %黄酮1.3 %

10、,内酯0.45 %(7)抗性及适应性 抗病,抗虫、适应性强DB37/T 285920164B B附 录 B(规范性附录)叶用银杏良种选育内容指标要求表 B.1 叶用银杏良种选育内容指标要求内容 指标 (1)植株主干新梢年生长量长枝芽萌发率3 年生枝段成枝力节间长短枝数叶片厚度叶色栽植密度萌芽力强、发枝多、复干多50100 cm95 %以上50 %节间长度3 cm每米长枝上的短枝数35 个0.3 mm浓绿,无黄边0.4 m1.0 m,栽 1666 株/667 m 2(2)干叶产量3 年生实生苗干叶产量3 年生品种苗干叶产量125 kg/667 m2以上175 kg/667 m2以上(3)银杏叶黄

11、酮甙含量总量槲皮素(Qu)山奈素(Ka)异鼠李素(Is)0.4 %0.2 %0.1 %0.1 %(4)银杏苦内酯含量总量银杏苦内酯 A(Ga)银杏苦内酯 B(Gb)银杏苦内酯 C(Gc)银杏苦内酯 j(Gj)白果内酯(Bb)0.2 %0.1 %0.05 %0.1 %0.0 40.05 %(5)适应性及抗性 强,抗病虫、耐低温和干旱DB37/T 285920165C C附 录 C(规范性附录)观赏银杏良种选育内容指标要求表 C.1 观赏银杏良种选育内容指标要求内容 指标(1)观叶品种叶形叶姿叶色叶大小二裂、三裂、五裂、多裂、掌状裂、筒状叶、碟形叶、针状叶、心形叶、楔状叶叶柄直立或下垂浓绿、黑绿、

12、亮绿、金黄、黄斑叶、金丝、白色特大、大叶、中叶、小叶、特小(2)观型品种树形冠形分枝长势塔形、直干形、矮化形、复干形(丛生形)伞形、窄冠、垂枝形、圆头形、椭圆形、纺锤形、圆柱形、开心形轮生枝、丛生枝、短枝型速生型、慢生型(3)观果品种马铃类梅核类佛指类长子类圆子类大、中、小马铃大、中、小梅核大、中、小佛指大、中、小长子指大、中、小圆子(4)稀有品种叶籽银杏、垂乳银杏、雌雄同株银杏、复干银杏(多代同堂银杏)DB37/T 285920166D D附 录 D(规范性附录)材用银杏良种选育内容指标要求表 D.1 材用银杏良种选育内容指标要求内容 指标(1)树形冠形干形树冠窄,侧枝分布均匀,无明显大竞争枝树干通直圆满,尖削度小(2)生长量前期(15 年)直径年均生长量前期(15 年)树高年均生长量前期(15 年)亩蓄积1.23 cm0.4 m58 m 3(34 m)(3)木材结构性状管胞双壁厚管胞壁腔比管胞弦向直径微纤丝角结构细腻,纹理通直8.2 m0.6031 m38(4)材性性状出材率标准密度基本密度体积全干缩率顺压强度横压强度密度大,干缩小,力学强度大90 %0.55 g/cm 30.46 g/cm 37.0 %36 MPa9 MPa(3)抗性及适应性 对叶枯病、茶黄蓟马抗性强,抗低温,耐干旱,适应性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